立体几何中的探索性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体几何中的探索性问题
立体几何中的探索性问题主要是对平行、垂直关系的探究,对条件和结论不完备的开放性问题的探究.这类试题的一般设问方式是“是否存在?存在给出证明,不存在说明理由”.解决这类试题,一般根据探索性问题的设问,首先假设其存在,然后在这个假设下进行推理论证,如果通过推理得到了合乎情理的结论就肯定假设,如果得到了矛盾就否定假设.
8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矩形,PA⊥底面ABCD,PA=AB=1,AD=√3,点F是PB的中点,点E在边BC上移动.
(1)点E为BC的中点时,试判断EF与平面PAC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求证:无论点E在BC边的何处,都有PE⊥AF.
(3)当BE为何值时,PA与平面PDE所成角的大小为45。?
拓展提升
(1)开放性问题是近几年高考的一种常见题型.一般来说,这种题型依据题目特点,充分利用条件不难求解.
(2)对于探索性问题,一般先假设存在,设出空间点的坐标,转化为代数方程是否有解问题,若有解且满足题意则存在,若有解但不满足题意或无解则不存在.
9如图,四棱锥S-ABCD的底面是正方形,每条侧棱的长都是底面边长的√2倍,P为侧棱SD上的点.
(1)求证:AC⊥SD.
(2)若SD⊥平面PAC,求二面角P-AC-D的大小.
(3)在(2)的条件下,侧棱SC上是否存在一点E,使得BE∥平面
PAC?若存在,求SE:EC的值;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
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 l B l C1D l中,M,N分别是AB,BC中点.
(1)求证:平面B1MN⊥平面BB1D1D;
(2)在棱DD1上是否存在点P,使BD1∥平面PMN,若有,确定点P的
位置;若没有,说明理由.
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ABCD中,侧面PAD⊥底面ABCD,侧棱PA=PD=√2,底面ABCD为直角梯形,其中BC∥AD,AB⊥AD,AD=2AB=2BC=2,0为AD中点.
(1)求证:PO⊥平面ABCD;
(2)求异面直线PB与CD所成角的大小:
(3)线段AD上是否存在点Q,使得它到平面PCD3若存在,
求出AQ:DQ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P
D
A
B
C
E
立体几何中探索性问题的向量解法
高考中立体几何试题不断出现了一些具有探索性、开放性的试题。对于这类问题一般可用综合推理的方法、分析法、特殊化法和向量法来解决。立体几何引入空间向量后,可以借助向量工具,使几何问题代数化,降低思维的难度.尤其是在解决一些立体几何中的探索性问题时,更可以发挥这一优势.
本节课主要研究:立体几何中的存在判断型和位置探究型问题等探索性问题。
一、存在判断型
1、已知空间三点A (-2,0,2),B (-2,1,2),C (-3,0,3).设a =AB ,b =AC ,是否存在存在实数k ,使向量k a +b 与k a -2b 互相垂直,若存在,求k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解∵k a +b =k (0,1,0)+(-1,0,1)=(-1,k ,1),k a -2b =(2,k ,-2), 且(k a +b )⊥(k a -2b ), ∴(-1,k ,1)·(2,k ,-2)=k 2 -4=0. 则k=-2或k=2.
点拨:第(2)问在解答时也可以按运算律做. (k a +b )(k a -2b )=k 2a 2-k a ·b -2b 2= k 2 -4=0,解得k=-2或k=2.
2、 如图,已知矩形ABCD ,PA ⊥平面ABCD ,M 、N 分别是AB 、PC 的中点,∠PDA 为θ,能否确定θ,使直线MN 是直线AB 与PC 的公垂线?若能确定,求出θ的值;若不能确定,说明理由.
解:以点A 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A -xyz.设|AD|=2a ,|AB|=2b ,∠PDA=θ.则A(0,0,0)、B(0,2b ,0)、C(2a ,2b ,0)、D(2a ,0,0)、P(0,0,2atan θ)、M(0,b ,0)、N(a ,b ,atan θ).
∴AB =(0,2b ,0),PC =(2a ,2b ,-2atan θ),MN =(a ,0,atan θ). ∵AB ·MN =(0,2b ,0)·(a ,0,atan θ)=0,
∴AB ⊥MN .即AB ⊥MN. 若MN ⊥PC ,
则MN ·PC =(a ,0,atan θ)·(2a ,2b ,-2atan θ)
=2a 2-2a 2tan 2θ=0.
∴tan 2θ=1,而θ是锐角. ∴tan θ=1,θ=45°. 即当θ=45°时,直线MN 是直线AB 与PC 的公垂线.
【方法归纳】对于存在判断型问题,解题的策略一般为先假设存在,然后转化为“封闭型”问题求解判断,若不出现矛盾,则肯定存在;若出现矛盾,则否定存在。这是一种最常用也是最基本的方法.
二、位置探究型
3.如图所示。PD 垂直于正方形ABCD 所在平面,AB=2,E 是PB 的中点,DP 与AE 夹
角的余弦值为
3
3。 (1)建立适当的空间坐标系,写出点E 的坐标。
(2)在平面PAD 内是否存在一点F ,使EF ⊥平面PCB ?
解析:⑴以DA 、DC 、DP 所在直线分别为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P (0,0,2m ).
则A(2,0,0)、B(2,2,0)、C(0,2,0)、E(1,1,m),
从而AE =(-1,1,m),DP =(0,0,2m).
B
P
D
A
C
E
B
AE
DP AE DP AE DP ⋅=
〉〈,cos =3
32222
2
=
+m m m ,得m=1. 所以E 点的坐标为(1,1,1).
(2)由于点F 在平面PAD 内,故可设F(z x ,0,), 由EF ⊥平面PCB 得:
0=⋅CB EF 且0=⋅PC EF ,
即10)0,0,2()1.1,1(=⇒=⋅---x z x 00)2,2,0()1.1,1(=⇒=-⋅---z z x 。
所以点F 的坐标为(1,0,0),即点F 是DA 的中点时,可使EF ⊥平面PCB.
【方法归纳】点F 在平面PAD 上一般可设DP t DA t DF 21+=⋅、计算出21,t t 后,D 点是已知的,即可求出F 点。
4、在棱长为a 的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F 分别是棱BC 、CD 上的点,且BE =CF .
(1)当E 、F 在何位置时,B 1F ⊥D 1E ;
(2)是否存在点E 、F ,使A 1C ⊥面C 1EF ?
(3)当E 、F 在何位置时三棱锥C 1-CEF 的体积取得最大值,并求此时二面角C 1-EF -C 的大小.
解:(1)以A 为原点,以1AB AD AA 、、为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BE=x ,则有
11(,0,),(0,,),(,,0),(,,0)B a a D a a E a x F a
x a
11(,,),(,,)B F x a a D E
a x a a
11()
()()0B F D E
ax
a x a a a 因此,无论E 、F 在何位置均有11B F D E
(2)1
1
1
(,,),(0,,),(,0,),AC a a a EC a
x a FC x a 若A 1C ⊥面C 1EF ,则
22
()
a a x a ax
a
得0a
矛盾,故不
存在点E 、F ,使A 1C ⊥面C 1EF
(3)12
2()6
2
4
C CEF
a
a a V x
当2
a
x
时,三棱锥C 1—CEF 的体积最大,这时,E 、F 分别为BC 、CD 的中点。
连接AC 交EF 于G ,则AC ⊥EF ,由三垂线定理知:C 1G ⊥EF
11.C GC C EF C 是二面角的平面角,
11112,,tan 22,44
CC GC
AC a CC a C GC GC
1arctan 2 2.C EF C 即二面角的大小为 【方法归纳】 立体几何中的点的位置的探求经常借助于空间向量,引入参数,综合已知和结论列出等式,解出参数. 这是立体几何中的点的位置的探求的常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