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学复习资料

人格心理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人格:德莱加认为人格是个体持久的、内在的特征系统,该系统促进了个体行为的一致性。

2 、特质:是指用于区分人和物的特征或品质,尤其是指一种或多或少相一致的行为模式。其一特质是指个体行为上的规律性或广泛的一致性。其二作为人格基本单元的特质以及用以描述个体差异的特质词,具有广泛的应用。

3、人格障碍:是一种明显偏离特定的文化背景和一般的认知方式的,稳定、慢性、不适应的感知、思维、情感或行为模式。这些模式可以严重损害一个人在社交或职业场合的功能,并造成显著的痛苦。

4 、A型人格:又称A型行为模式,描述了个体对其身体和社会环境作出反应的总的一致性行为方式,它被概括为一个人陷入在短而又短的时间里干多而又多的事情的不断斗争进取的境况中所表现的行为模式。(要素:无缘无故的敌意、攻击性、争强好胜、总是感到时间紧迫、没有耐心、行色匆匆、不停地去实现并不明确的目标、讲话和运动迅速而莽撞)

C型人格:与A型人格相反,主要特点是不表现出愤怒,而将愤怒藏在心里并加以控制,习惯于自我克制追求完善。在行为上表现出与别人过分合作,对别人过分有耐心,尽量回避各种冲突,不表现负面的情绪,屈从于权威等。

5、认知失调理论:⑴假定人有一种保持认知一致性的趋向。⑵当认知的不一致就意味着认知不协调或失调。⑶认知失调的本质:两个认知要素是相关的且是相互独立的;可由一个要素导出另一个要素的反面,这两个认知要素就是失调关系。

6、集体无意识概念:根据荣格的理论,是若干年前人类祖先的经验沉积物,这些保持在脑中的祖先经验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称呼:“种族记忆”、“初级印象”或“原始意象”。

7、高峰体验:马斯洛提出高峰体验是人在进入自我实现和超越自我状态时所感受到的一种非常豁达与极乐的瞬时体验,

8、观察学习:亦称替代学习,这种学习指个体只是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他人的行为表现就可以习得这种行为。(班杜拉提出)

9、艾森克三因素结构理论:①外倾—内倾②神经质—稳定性③精神质—超我机能。

10、图式:是由一些类别构成的知觉世界的方法,是帮助人们知觉、组织、获得和利用信息的认知结构。

11、奥尔波特特质论:奥尔波特将特质定义为“心理结构”,它是个体的“神经特性”,“能使许多刺激在机能上等值,能发动并主导等值(意义上一致)形式的适应行为与表达行为”。他将个人特质按其在人格中普遍程度分为三类:首要特质、中心特质、次要特质

二、简答题

1、人格研究的方法

⑴临床研究⑵相关研究⑶实验研究⑷多种研究方法并用

2、人格心理学的基本问题:

⑴个体差异:①人格的构成②人格的发展和改变③人格的过程和行为

⑵心理的普遍性

3、艾里克森认为人格发展的关键:心理社会

人格发展的动力是社会的文化和个体的教养。

4、幼儿期人格发展的具体问题有:

⑴排便训练问题⑵攻击性与性的社会化问题⑶好奇心和寻求信息

5、弗洛伊德认为超我包括从社会习得的道德态度,一部分成为良心,另一部分成为自我理想。他将压抑视为整个精神分析理论结构的基石。

6、人格特质理论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成就:

⑴奥尔波特:提出了人格特质的含义,将个人特质按其在人格中普遍程度分为三类:首要特质、中心特质、次要特质。

⑵卡特尔:编制了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调查表

⑶艾森克:人格结构的三个维度①外倾—内倾②神经质—稳定性③精神质—超我机能。

7、凯利的个体建构理论:

⑴最高公设——“人是科学家”,人可以预测未来即构念。

⑵凯利将构念视为人格建构的单元,其主要功能是用以描述、理解、预测事件的发生。构念是个体在其生活中通过对环境中的人、事、物的认识、期望、评价、思维所形成的观念。构念系统有简单和复杂之分,例如,“好—坏”、“成功—不成功”。

⑶人们产生心理障碍是因为他们构念系统的紊乱,而不是过去创伤经验的残留,当人们不能预期未来的事件时就会产生焦虑,一般采取固定角色疗法。

8、人格障碍的其他疗法:

⑴生物医学治疗,包括精神外科手术和药物治疗。

⑵团体治疗,包括婚姻家庭治疗和社会性支持团体。

⑶人际关系疗法。

9、简述当代人格理论的发展趋势:

⑴该领域正在形成一个完全不同的个体模型。

⑵部分不同流派的理论家,表现出对其他理论观点所强调的理论感兴趣。

⑶是对生物学研究发展的重视。

10、简述人格五因素理论:

一般的,人格结构的五个因素指的是外倾性、神经质、宜人性、严谨性和开放性。

外倾性反应了个体神经系统强弱及其动力特征

神经质反应了个体情绪状态的稳定性及内心体验的倾向性

宜人性反映人性中的人道主义方面及人际取向

严谨性反应自我约束能力及取得成就动机和责任感

开放性反映个体对经验的开放性、智慧和创造性程度及其探求的态度。

11、简述阿德勒的人格动力的理论内涵:

⑴自卑感和追求优越:①自卑感:阿德勒认为一般的自卑感是行为的原始决定力量。②追求优越:阿德勒认为追求优越是为了求得自身完美所做的一种努力,而并非一种要超越他人的欲望。

⑵创造性的自我:是指人格中的自由成分,它使得个体能在可供选择的生活格调和追求目标之间进行选择。

⑶出生顺序与父母态度:①出生顺序的影响;②父母对人格发展的影响

12、简介主题统觉测验及其应用:

主题统觉测验是施测者对被试展示一系列不同场景的图片,被试根据这些图片描述一个故事,包括图片中的人物想什么、做什么,施测者评价故事的结构和内容,评价被试描述的个体行为,并试图发现被试关心的问题、动机及其人格特点。

其作用(应用)是能够投射出人际关系中的某些情感问题及其人格方面的问题。

(TAT评估人格的基本假设是:被试在同性的人像上投射自己能接受的冲动,在异性的人像上投射自己不能接受的冲动)。

13、简述弗洛姆的社会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观点:

⑴逃避自由:现代民主的兴起使人们获得了自由感,但是这种极端的自由感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使我们无能为力。

①逃避的手段一是诉诸权威主义二是破坏(独裁机制)。

②积极的自由:自发性是达到积极自由、使自己的情感和智力得到表达的关键。

⑵社会性格和社会潜意识:

①个人性格和社会性格:一个人的性格可以区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个人性格,另一部分是社会性格。

②个人潜意识和社会潜意识:社会潜意识包含着该社会所持有的思想和感情,不容许个人有所觉知,它是个人带有社会制约性的过滤过程的产物。它只允许符合社会需要的某些思想感情存留于意识之内,而把不和社会要求的观念情感排斥于意识之外。

14、简介罗特社会学习理论中行为预测理论和预测公式:

罗特认为,我们主要的或基本的行为模式是在社会情境中获得的,个体在寻求满足时必须有他人作为没接,一个人的行为不只由行为之后的强化所决定,而且还取决于对所选择的行为将导致强化的预期。

预测公式为行为潜势=预期×强化效价。

①行为潜势:是指在达成某种目标的特定情境中出现某种行为的可能性。

②预期:是指个体对自己在某种特定情境中以某种方式行动就会产生预测强化所抱的信念。

③强化效价:指某一物品或结果对某个特定的个体的个体具有的心理价值而不是实际价值。

④心理情境:即它是如何对特定情境进行解释和定义的

15、简介认知方式理论的新进展:

⑴柯里的洋葱模型:洋葱模型的第一层面为“学习偏好”,第二层面为“信息加工防护”,第三层面叫“认知性人格方式”。

⑵瑞丁的认知方式两大家族及认知控制模型:最级水平是潜在的初级资源——过去经验和知识的记忆;次级水平的是认知控制。

⑶斯腾伯格的心理自我管理理论:按管理的功能、形式、水平、范围、和倾向将思维方式分为5个维度和13种方式。第一维度是管理的功能,第二维度是管理的形式,第三维度是管理的水平,第四维度是管理的范围第五维度是管理的倾向。

16、班杜拉的交互决定论是怎样的:

人格的形成是由个人、行为和环境三个因素交互作用决定的。用三因素交互因果作用来解释心理社会功能。

17、什么是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的来源有哪些?

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影响自己生活的事件通过施加某种控制的方式进行行为表现的能力的信念。

自我效能的来源由四种基本的信息来源构成。分别是⑴“掌握性经验”(最权威和最具影响力)⑵“替代性经验”⑶“社会劝导”⑷“身体和情绪状态”。

三论述题

1、试论决定人格的因素及其作用

答:⑴人格发展的天性:

①遗传与进化是人格形成和发展必不可少的影响因素;

②遗传基因对人格发展影响的程度是通过身体的生理机能直接起作用;

③大多数人的人格特征是由多种基因交互作用决定的;

④教育和环境在何种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的人格

⑵人格发展的教养

①人格发展的共享与非共享环境

②教养方式与人格差异。权威性放纵性民主性

③父亲角色的重要性

⑶人格发展的社会文化因素

⑷人格发展中天性与教养的交互作用

①同样的环境经验对具有不同遗传构成的个体影响不同

②具有不同遗传结构的个体可能会唤起不同的环境反应

③具有不同遗传结构的个体会寻求、改变、和创造不同的环境

2、结合实际,论述认知——情感人格系统理论

认知-情感人格系统理论认为,个体在不同情境下所表现出来的差异正是内部稳定而有机的人格结构的反映。

这种理论主要强调三个方面:

①情境的具体性。个体的行为被视为具有高度的可变性和相对的情境具体性。

②强调人类认知机能的鉴别力。人们一般都能识别与不同情境有关的奖励和需要,并据此调整自己的行为。

③强调人格机能适应性的自我调节方面。即人们是怎样通过改变自己的机能,来满足某个特定的情境需要。

米歇尔进一步指出,我们遇到的事件会与一个复杂的认知——情感单元发生交互作用,并最终决定了我们的行为。所谓认知——情感单元其实指的是所有的心理表象,它由人格中的五种特殊元素组成:编码方式,预期和信念、情感、价值和目标、能力与自我调节。

⑴人格系统的认知—情感单元

认知—情感单元,指所有的心理表象,由人格中的特殊元素组成:

编码方式;预期和信念;情感;价值和目标;能力与自我调节系统。

⑵认知—情感人格系统的框架结构

①两个基本假设:

a长期的可及性的个体差异。CAPS首先假定,人们在稳定的易接近性即特定的认知和情感心理表征或单元激活的难易程度上存在差异。

b单元间稳定关系组织的个体差异。CAPS模型的第二个假设指出,个体的差异不仅反映了具体认识和情感的可及性,而且反映了单元中“关系组织”的区别性。

②人格的多水平分析:

第一个水平是人格的心理加工系统,具有在内部能够被激活的人格结构和“加工动力”;

第二个水平是行为表达,它可通过系统的表达和显示在个体独特的“行为”水平上观察到,并在不同个体身上展开;

第三个水平是关于人格和人的行为“知觉”,包括个体的自我知觉;

第四个水平是由一个代表个体生活空间的稳定的个人情境组成;

⑶人格的认知结构

图式;原型;对人格中认知成分的分析。

3、论述罗洛梅的存在分析论

⑴罗洛梅指出,人既是经验的主体又是经验的客体。客体以为着我们是物理的存在,事情因此而在我们身上发生。主体不单是单纯的拥有经验,而且还按照自己的经验去解释、评价并作出选择,我们赋予自己的经验以意义。

⑵罗洛梅认为人是一种能自由选择、自我决定、自我负责的存在。

并提出存在有四个基本因素:

①自由是存在的基础,是人格的基本条件。

②个体性是自我的前提。个体性是指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独特性

③社会整合是完整存在的条件。

④宗教紧张感是人格完善的动力。

⑶罗洛梅阐述了人类存在的六种本体论特点:

①自我核心,指一个人本质上不同于别人的存在,即人的唯一性。

②自我肯定,指一个人保存自我核心的勇气。

③参与,指一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必须不断与别人交往,加入到其他个体中去,同他人建立和保持必要的相互关系。

④觉知,指一个人对自我核心的主观认知。

⑤自我意识,这是觉知表现在人类身上的一种独特形式,是人领悟自我的一种独特能力。

⑥焦虑,指人的存在面临威胁时所产生的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

4、试比较分析存在主义心理学与人本主义心理学,并谈谈你对健康人格塑造的认识。

答:⑴共同点:

①人有自由意志,所以能对他们的行为负责。

②研究人的最恰当的方法是研究完整的主观经验的现象学。

③要理解人,必须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任何形式的元素论都是对人性的歪曲。

④人是独一无二的,因此任何对于动物的认识都不能用来认识人。

⑤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因此对一个人的认识不能用来认识其他人。

⑥享乐主义不是人的行为的主要动机。人不是趋乐避苦的,人追寻的是以个人成长为特征的、有意义的生活。

⑦本真生活比非本真生活好。

⑧因为人有诸如自由意志这类独特属性,所以不能用传统的科学方法来对人进行有效的研究。需要创建一门新的、独一无二的人文科学。

⑵区别:

①对人性的假设。人本主义者认为人根本上是善的。存在主义者把人性看成是既善又恶的,人生来就有的唯一属性使其有选择存在性质的自由。

②存在主义者认为意识到死亡的不可避免是非常重要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则不会太多的研究死亡对人的存在的意义。

谈谈你对健康人格塑造的认识。

⑴创造的紧张是人格健康的必要条件;

⑵创造性的人格调整是解除心理困境的出路;

⑶同焦虑作斗争,找回失落的自我;

⑷成为一个有创造性勇气的人;

⑸力量是形成善恶人格的基础。

5、试论罗杰斯的自我实现理论

罗杰斯认为:自我的形成和发展有赖于个体和环境互动的许多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⑴积极关注的需要:即个体需要别人的关注、赞赏、接受、尊敬、温暖和爱。

⑵价值的条件:即个人体验到关注的条件。

⑶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即无论儿童做什么父母都给予全部的、真正的爱。

⑷人格适应:自我实现者

自我实现者的特征

①自我实现的人坦诚对待自己的经历

②自我实现的人愿意相信自己的感觉

③自我实现的人能深刻而敏感地体会自己的情感。

6、如何运用人格资源维护健康

⑴乐观的解释方式,乐观的解释方式与健康呈正相关,与疾病呈负相关。

⑵乐观的性情,乐观的性情可以被界定为一种相信自己在生活中将会体验到积极结果的稳定倾向。

⑶自我效能感,强大的自我效能感与良好的健康状况、较高的成就水平以及更多的社会融合有关。

人格心理学复习重点

人格心理学复习重点 一、填空题 1.人格心理学研究的途径有:临床法、相关法、实验法 2.人格的特性有: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社会性 3.人格心理学研究的主要领域有:人格结构、人格动力、人格发展、人格适应、人格评估 4.四种基本的人格理论范型是:精神分析范型、特质论范型、学习论范型、现象学范型 5.弗洛伊德把焦虑分为三类,即现实性焦虑、神经性焦虑、道德性焦虑 6.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为:口欲期、肛欲期、性器期、潜伏期、生殖期 7.主要的心理防御机制有:压抑、升华、理智化、反向、否认、投射、替代 8荣格的集体潜意识中的原型主要有:人格面具、阿尼玛、阿尼姆斯、阴影、自性 9.阿德勒的两种错误的生活风格是:自卑情结、优越情结 10.霍妮提出的神经症的三大类型指:远离众人、接近众人、反对众人 11.人格测验最常用的方法有自陈式问卷、投射测验 12.1937年,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发表名著《人格:心理学的解释》,标志着人格心理学诞生 13.人格动力:洛伊德是性本能、荣格是生命力、阿德勒是自卑感、马斯洛是自我实现 14.14.艾森克的人格维度是指:内外向维度、神经质维度和精神质维度 15.斯金纳提出了两种条件反射: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 16.罗杰斯“机能完善者”:经验的开放、协调的自我、机体估价过程、无条件积极自我看待、和睦相处 17.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宿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18.多拉德与米勒冲突类型: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双重趋避冲突 19.卡特尔将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根源特质;将人的智力分为晶体智力、流体智力 21.艾森克把人格层次分为特殊反应、习惯反应、特质、类型四个水平 22.心理学的三大势力分别是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 23.大五人格的维度有:外向性、宜人性、尽责性、神经质、开放性 24.Funder现实准确性模型包括:良好的判断目标、良好的特质、良好的信息、良好的判断者

人格心理学复习资料整理解读

一.判断题 (×)1.人格是探讨情意过程与个体发展的心理学领域。 (√)2.人格是个人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指向性方面的稳定的动力特征。(×)3.性格是个体对现实的态度和暂时性行为方式的人格特征。 (×)4.人格评鉴是采用某种测量方法得出人格特征结论的过程。 (×)5.投射测验是由被试根据所列题目叙述是否符合自己情况进行回答的过程。(×)6.个人潜意识地阻止有关自己痛苦事实进入意识的自我防御机制是移情。 (×)7.个人遇到挫折时以显得幼稚行为来应付现实困境的自我防御机制是文饰作用。(√)8.将本能的冲动或欲望转移到为社会许可的目标或对象上去的自我防御机制是升华作用。 (√)9.荣格把个人潜意识中对自己生活至关重要的特征称为情结。 (×)10.阿德勒认为,人生来就有基本动机,即追求卓越,其中包含着移情、阿尼玛、成就和自我实现。 (√)11.移情分为正移情和负移情,它反映了来访者的过去经历,即情绪体验。 (×)12.奥尔波特认为,人格应具备能够代表个体生活总体的测量单位,这个测量单位即为性格。 (√)13.卡特尔认为,气质特质决定一个人情绪反应的速度与强度。 (√)14.场独立型是指人在信息加工中倾向更多利用自我的内在参照。 (×)15.戴斯根据脑功能研究认为,左优势表现出同时加工的认知风格。 (×)15.戴斯根据脑功能研究认为,左优势表现出同时加工的认知风格。 (√)16.场依存型是指人生信息加工中倾向于更多的外在参照。 (×)17.戴斯根据脑功能研究认为,右脑优势表现出继时加工的认知风格。 (√)18.马斯洛认为,健康的人是自我实现的人,而人的基本需要的满足是在人际关系中实现的。 (√)19.罗杰斯是心理辅导个人中心疗法的创始人。 (√)20.能力不同于知识和技能,但能力与知识、技能密切联系。 二.单项选择 1、个体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整合,其中包含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是(D)。 A、性格 B、气质 C、能力 D、人格 2.个体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和指向性方面的稳定的动力特征是(A)。二.单项选择 1、个体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整合,其中包含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是(D)。 A、性格 B、气质 C、能力 D、人格 2.个体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和指向性方面的稳定的动力特征是(A)。A、气质 B、性格C、人格 D、能力 3.个体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是(B)。 A、人格 B、性格 C、能力D、气质 4.个体自出生至终身的整个生命全程中,人格特征表现随着年龄和习得经验的增加而逐渐改变的过程称(C)。 A、人格结构 B、人格动力 C、人格发展 D、人格适应 5.个体与其生活环境保持和谐状态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反应称(C)。 A、人格结构 B、人格发展 C、人格适应 D、人格动力 6.人是一个能量系统,整体上能量有限.若以某种方式释放能量.那么以另一种方式释放的能量就会相对减少,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C)。 A、荣格B、阿德勒 C、弗洛依德 D、埃里克森

人格心理学复习资料

人格心理学复习资料 1.P5人格的定义:人格是个体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2. P6人格心理学诞生的标志:1937年,著名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发表其名著《人格:心理学的解释》,标志着人格心理学的诞生。 3. P12孔子认为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四种因素是:①先天因素②环境因素③学习与教育因素④主观努力因素 4.P13战国末期,儒家的代表人物荀子从性恶论出发,提出了“化性起伪”的方法,以改变矫正人恶的本性,发展善性。 P13如何化性起伪:①安排环境并创造变恶为善的客观条件;②节制欲望与引导欲望;③加强教育并提供变恶为善的有利因素;④加强主观努力并提高变恶为善的自觉要求。 5.P13关于带有心理测验方法性质的记载,最早亦见于《尚书·尧典》。 6.P22直接导致人格心理学的产生的最主要的两个重要理论与方法来源:心理测量运动和欧洲临床精神病学的发展。 7.P23心理学上最早探讨个别差异及其测量问题的是英国著名心理学家高尔顿。 8.P25阿尔伯特做的工作??? 9. P26(必须记)人格心理学内部出现的新的趋势:第一,人格心理学研究出现了明显的主题化趋势。第二,在研究主题化趋势的影响下,在人格理论上出现了小型化的趋势。第三,人格的认知研究大行其道。第四,重视文化因素对人格的影响,以及大量跨文化研究的产生。第五,人格的生物基础研究。 10.意识水平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其作用:P54~55(无意识、潜意识、意识) 无意识: 定义:人格结构德胜层部分,不曾在意识中出现的心理活动和曾是意识的但以受压抑的心理活动 主要成分:原始的冲动和各种本能、通过种族遗传得到的早期经验以及个人遗忘了的童年时期的经验和创伤性经验、不合伦理的各种欲望和感情等 特点:①无矛盾性;②无时间性;③在无意识中不存在任何否定、怀疑和不相信的成分;④非现实性;⑤无意识观念的能量远比前意识或意识中观念的能量大,因而它更机动、更活跃,易于变形和替换。 意识: 定义:是人格的表层部分,它由人能随意想到、清楚觉察到的主观经验组成。 特点:具有逻辑性、时空规定性、现实性。 前意识: 定义:位于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由那些不能即刻回想起来,但经过努力就可以进入意识领域的主观经验组成。 作用:检查作用,既不需那些使人产生焦虑的创伤性经验、不良情感,以及为社会所不容的原始欲望和本能冲动进入意识领域,而把他们压制在无意识之中,使意识和无意识完全隔离。 11.本我、自我和超我在弗洛伊德人格结构中的意义:P57~58 本我(id):快乐原则 原始过程:弗洛伊德把利用想象来满足自身欲望的过程称为原始过程 人的动物性,他完全有先天的本能、原始的欲望所组成。 力比多(libido,本我中所具有的精神能量) 死本能:是有机体返回自己先前无机状态的趋向。 桑纳托斯(thanatos)是死本能具有的能量

人格心理学复习资料1

评价人格理论的标准:精确性,可检验性,简洁性,逻辑一致性,有用性概括能力 1人格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般方法论原则: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的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结合元素分析与整体综合心理学研究中的生态化趋势与现场研究伦理性原则 2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以无意识本我为核心的人格动力结构无意识、前意识、意识本我、自我、超我冲突、焦虑和防御机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以性心理为主线的人格发展阶段论性、里比多、动欲区性心理发展的五个阶段:口腔期肛门期性蕾期潜伏期生殖期停滞、倒退和人格特征 1阿德勒德个体心理学:①器官缺陷与补偿、自卑感、追求优越与社会兴趣②生活风格与创造性自我:1生活风格(个人追求优越目标的方式)及其类型:正确健康的和错误病态的两种。2创造性自我(创造性地选择合适自己心理发展的活动方式)3生活风格的形成:与早期的教育养成良好正确健康的生活风格4生活风格形成途径:出生顺序早期记忆潜意识梦境的分析。 2爱里克森与自我心理学的发展:1自我及其同一性:指人对自我一致性或连续性的感知。2人格的终生发展阶段理论:①人格的发展包括机体成熟、自我成长、社会关系三个不可分割的过程。每个过程须以其他来两过程为前提在不断交互作用中向前发展②根据这三过程的演化,把人格分为八个阶段,表明一个完整的人生周期,人格发展的每个阶段都由一对冲突或两极对立的矛盾所构成。③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自主对羞怯和疑虑;主动对内疚;勤奋对自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亲密对孤独;繁殖对停滞;自我整合对失望。 3霍妮关于神经症人格的理论:①神经症的观点:社会环境因素决定,包括情景性和人格性,是一种由于恐惧,由于对抗这些恐惧形成的防御措施,由于为了缓和内在冲突而寻求妥协解决的种种努力所导致的心理紊乱。②神经症的人格理论的观点:基本焦虑对神经症的影响。人际关系失调引起。三种神经症的人格类型:趋向反对逃避他人③三种自我存在形态:真实自我指个体的潜能,理想自我指个体在头脑中设想的理想的自我形象,现实自我指此时此地身心存在的总和。 4弗洛姆社会精神分析论: 1社会精神分析论:①气质、性格与人格②孤独感、逃避自由与积极自由③性格取向④社会性格:气质和性格组成人的人格。2孤独感逃避自由与积极自由3性格取向分类:生产性与非生产性4个体性格和社会性格 5自我心理学:哈特曼1自我心理学观点:自我和本我是两种同时存在的心理机能。自我独立于本能冲动,但又与它同时发展,个体未出生前就存在一种“未分化的基质”,是一种先天的生物禀赋,一部分演化未本我的本能内驱力,另一部分演变未自我的自主性的装备。2哈特曼的两种自我的自主性:一级自我自主,二级自我自主:从本我的冲突中发展起来并为健康适应生活的那些自我机能。 1奥尔波特的特质论:①特质的特点:不是有名无实的;比习惯更具有一般性;具动力性;他的存在可以从实际中得到印证;特质间相对独立;特质与道德或社会判断不同义;它可以是人体所具有,也可以是群体所具有;行动甚至习惯与特质不一致时,并不证明特质不存在。②人格特质的两种研究法:常规和特殊规律两种③主要特质、次要特质和核心特质④机能自主性⑤“统我”或“自我认同感”⑥健康人格:自我广延的能力与他人热情交往的能力情绪上的安全感和自我认同感具有现实性知觉具有自我客观化有一致的人生哲学。 2卡特尔的特质因素论:①特质的三种分类法:表面特质、根源特质,个别特质、共同特质,动力特质②因素分析方法 ③人格发展的三种学习:经典条件反射学习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和整合学习。 3高登伯格的大五人格因素:神经质外倾性开放性随和性责任心 1人格的文化决定论:社会文化对人格形成的作用 2林顿和卡丁纳的文化与人格的相互作用论:1社会文化与制度—人格形成2早期经验形成基本人格结构—投射产生制度:投射有挫折引起,人格则通过对挫折的反应形成起来的心理和行为模式。3人格投射与卡丁纳的文化的初、次级制度 3沙利文的人际关系论:人格本身就是一种相对持久和稳定的人际交互作用模式。1动能2自我系统(好我坏我非我)3人格化4人格发展六阶段:婴儿期童年期少年期前青春期青春初期青春后期 4默里的压力与需要的交互作用人格理论:心因性需要和压力人格的动力结构是需要,压力和需要产生动机→引导行为。自我理想 5米切尔的环境的作用:社会环境因素贝利—的生态文化和行为 6芳德和奥泽的个人与情景的交互作用:情景对人格产生的影响。人格情景特质三者:人格-情景并重法1荣格的集体潜意识理论:1意识(个性化)2个体潜意识(情结)3集体潜意识:原型:人格面具顺从性的原型、阿妮玛和阿妮姆斯异性的原型、阴影同性的原型、自性4人格动力理论:心理能5人格发展论:四个:童年青年中年老年6荣格的心理类型学:态度:外内倾,心理功能:思维情感感觉知觉所以形成八种人格类型(看书类型的人格表现) 2艾森克的人格理论:外倾性E神经质N 精神质P:E高好交际,喜冒险易冲动积极进取随和乐观;E低沉重安静,保守不喜社交,好阅读思考,做事计划性强,工作生活有规律严谨。N高情感波动大,易神经过敏,焦虑高度紧张,易大喜大悲;N低情绪反应淡漠。P高自我为中心攻击性冷酷缺乏同情,冲动,不

人格心理学复习资料

人格心理学 人格:是个体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人格心理学:简单定义为研究人格的一门心理学分支学科。 无意识:指深藏于内心的、不可接近的心理现象。 口腔型人格:如果口唇需要没得到满足或满足过多,就会产生口唇型人格特征:自恋、索取、依赖、退缩。这种人沉溺于贪吃、喝酒、抽烟。 社会兴趣:是指对所有社会成员的一种情感,或对人类本性的一种态度。表现为为了社会进步而不是为了个人利益而与他人合作。 生活风格:个人追求优越的目标的生活方式。即人在追求优越过程中,解决生活环境问题的独特方式。 自卑感:一种不如他人的、消极的、不愉快的感受。是人格发展的动力,自卑感驱使人产生对优越的渴望。 特质:描述自己的性格特点开始。 机能自主性:一个成人现在进行某一活动的原因不是他原来要求行动的那些原因,而是他现在认识到这一活动的重要性,自觉地从事这一活动。 大五人格因素:神经质(Neuroticism)(情感稳定性)、外倾性(Extraversion)、开放性(Openness)(求新性)、随和性(Agreeableness) (宜人性)、责任心(Conscientiousness) (谨慎性)。这五个维度的第一个字母能组成OCEAN (海洋)一词,它正好容纳了人类人格的“海洋”。 情结:一组一组的心理内容(包括观念的和情感的)聚集在一起,缠绕在一起,形成一簇难以解开的心理丛或心理结。 集体潜意识:指与生俱来的知觉、情感、行为等心理要素。集体潜意识是人类在种族进化、文化历史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心理现象。采取与自己祖先同样的方式来把握世界和作出反应。 强化:利用强化物诱使个体某一操作行为概率增加的过程。 正强化:操作反应——呈现正强化物(愉快刺激:表扬)——有机体的操作反应概率增加。负强化:操作反应——撤消负强化物(厌恶刺激:停止批评)——有机体的操作反应概率增加。 惩罚:操作反应——撤消正强化物(停止表扬),操作反应——呈现负强化物(批评)。 自我效能感:个体相信自己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行为的主观体验。即对自己行为能力的主观推断。 观察学习:仅仅通过观察别人(榜样)的行为就能学会某种技能,又称替代学习、模仿学习。替代强化:对于观察学习者而言的一种间接强化。 自我实现:就是一个人力求成为他能成为的样子,即“成为你自己”。 现象学:现象学观点认为,所有人都生活在自己感知的主观世界(感知世界、赋予其意义)中,这个主观世界即个体的现象世界(包含了我们了解个体行为、预测个体行为锁必须的信息)。存在于人们主观世界中的现象引导人们去活动。对人格的研究,应该从了解个体的现象世界开始。如果方法得当,能够达到大体了解个体现象世界的目的。 自我概念:自我知觉与自我评价的统一体。 a、个人对自己的知觉及与之相关的评价, b、个人对自己与他人关系的知觉和评价, C、个人对环境各方面的知觉及自己与环境关系的评价。 自我概念是人格形成、发展和改变的基础,是人格能否正常发展的重要标志。

人格心理学复习资料

1.目前人格的定义尚未统一。 Allport(奥尔波特)认为人格是一个人的内在的心理生理系统的动力组织,决定着一个人特有的思想和行为。 2.人格心理学的研究主要有三种不同的去向,即个案研究、相关研究和实验研究。这三种研究大相径庭, 但各有所长。 3.Allport(奥尔波特)是特质流派的创始人,他首次提出了特质的概念,将人格区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 倾向,其中个人倾向可以分为首要特质、核心特质和次要特质。 4.Jung(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情节”是个体潜意识中对自己生活至关重要的特征,在知觉记忆中被压抑的经验。 人格结构:个人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 Jung(荣格)认为在心灵的各个意识层面存在许多功能各异并相互联系的单位,包括自我、人格面具、阿尼玛和阿尼姆斯、阴影和真我等原型。 5.Adler(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 ①克服自卑,追求卓越②生活风格—父母教养方式对孩子人格发展的影响和社会兴趣的形成 ③出生顺序—第一个重视出生顺序对儿童人格形成的影响 6.Erikson(埃里克森)的自我心理学 “自我统一性”是其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是对自我的基本功能的描述,包括:个体性,整体性和整合感,一致性和连续性以及社会团结性。 7.Erikson(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 婴儿期0~1岁基本信任—不信任 幼儿期1~3岁自主性—羞愧和怀疑 游戏期3~5岁主动性—内疚感 学龄期5~12岁勤奋—自卑 青春期12~20岁自我认同—角色混乱 成年早期20~24岁亲密—孤独 成年中期25~65岁生产对停滞 成年晚期65岁至死亡完满—绝望 8.“强化”跟随在一个行为后,并使该行为出现概率增加的条件。 有两种效果,强化行为和奖励个体。 正强化,是指在一个行为后呈现某种刺激(正强化物),从而使这种行为出现的概率增加。 负强化,是指在一个行为后消失或减弱某种刺激(负强化物),从而使这种行为出现的概率增加。 类比“惩罚”,呈现阴性刺激(正惩罚、有害的)或撤消阳性刺激(负惩罚、有利的)而导致行为出现的概率降低。 1.Maslow(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前四个是缺失性需要,最后一个是成长性需要。 在需要层次理论中,越高层次的需要对人越重要,越低层次的需要其需要满足的能量越强,而且必须先部分满足低层次的需要才可以再满足高层次的需要。 2.什么是自我实现论。 “自我实现”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中处于金字塔的顶层,与前述四种缺失性动机不同,它是一种成长性动机,是动机发展的最高层次。 “自我实现”是有关人性的最美好的画面,自我实现者是最理想的人类。 “自我实现”是一种状态和过程的统一,处于高峰体验中的人都会暂时性地具有自我实现者的许多特

人格心理学复习资料

人格心理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人格:德莱加认为人格是个体持久的、内在的特征系统,该系统促进了个体行为的一致性。 2 、特质:是指用于区分人和物的特征或品质,尤其是指一种或多或少相一致的行为模式。其一特质是指个体行为上的规律性或广泛的一致性。其二作为人格基本单元的特质以及用以描述个体差异的特质词,具有广泛的应用。 3、人格障碍:是一种明显偏离特定的文化背景和一般的认知方式的,稳定、慢性、不适应的感知、思维、情感或行为模式。这些模式可以严重损害一个人在社交或职业场合的功能,并造成显著的痛苦。 4 、A型人格:又称A型行为模式,描述了个体对其身体和社会环境作出反应的总的一致性行为方式,它被概括为一个人陷入在短而又短的时间里干多而又多的事情的不断斗争进取的境况中所表现的行为模式。(要素:无缘无故的敌意、攻击性、争强好胜、总是感到时间紧迫、没有耐心、行色匆匆、不停地去实现并不明确的目标、讲话和运动迅速而莽撞) C型人格:与A型人格相反,主要特点是不表现出愤怒,而将愤怒藏在心里并加以控制,习惯于自我克制追求完善。在行为上表现出与别人过分合作,对别人过分有耐心,尽量回避各种冲突,不表现负面的情绪,屈从于权威等。 5、认知失调理论:⑴假定人有一种保持认知一致性的趋向。⑵当认知的不一致就意味着认知不协调或失调。⑶认知失调的本质:两个认知要素是相关的且是相互独立的;可由一个要素导出另一个要素的反面,这两个认知要素就是失调关系。 6、集体无意识概念:根据荣格的理论,是若干年前人类祖先的经验沉积物,这些保持在脑中的祖先经验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称呼:“种族记忆”、“初级印象”或“原始意象”。 7、高峰体验:马斯洛提出高峰体验是人在进入自我实现和超越自我状态时所感受到的一种非常豁达与极乐的瞬时体验, 8、观察学习:亦称替代学习,这种学习指个体只是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他人的行为表现就可以习得这种行为。(班杜拉提出) 9、艾森克三因素结构理论:①外倾—内倾②神经质—稳定性③精神质—超我机能。 10、图式:是由一些类别构成的知觉世界的方法,是帮助人们知觉、组织、获得和利用信息的认知结构。 11、奥尔波特特质论:奥尔波特将特质定义为“心理结构”,它是个体的“神经特性”,“能使许多刺激在机能上等值,能发动并主导等值(意义上一致)形式的适应行为与表达行为”。他将个人特质按其在人格中普遍程度分为三类:首要特质、中心特质、次要特质 二、简答题 1、人格研究的方法 ⑴临床研究⑵相关研究⑶实验研究⑷多种研究方法并用 2、人格心理学的基本问题: ⑴个体差异:①人格的构成②人格的发展和改变③人格的过程和行为 ⑵心理的普遍性 3、艾里克森认为人格发展的关键:心理社会 人格发展的动力是社会的文化和个体的教养。 4、幼儿期人格发展的具体问题有: ⑴排便训练问题⑵攻击性与性的社会化问题⑶好奇心和寻求信息 5、弗洛伊德认为超我包括从社会习得的道德态度,一部分成为良心,另一部分成为自我理想。他将压抑视为整个精神分析理论结构的基石。

人格心理学复习资料

人格心理学期末复习 一、名词解释 人格:人格是个体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自我图式:对自我的认知概括,它来源于过去的经验,组织并指导个人社会经验中与自我相关的信息之加工。即一种人们对其自身拥有的一切信息与属性的认知结构。 自我概念:即一个人对自身存在的体验。它包括一个人通过经验、反省和他人的反馈,逐步加深对自身的了解。自我概念是一个有机的认知机构,由态度、情感、信仰和价值观等组成,贯穿整个经验和行动,并把个体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定习惯、能力、思想、观点等组织起来。 高峰体验:人在进入自我实现和超越自我状态时感受到的一种非常阔达与极乐的瞬时体验,此时人比其他任何时候更具有责任心、主动精神和创造力,具有最高程度的认同,人最接近真实的自我,其潜能也得到最大的发挥。 特质:指在组成人格的因素中,能引发人们行为和主动引导人的行为,并使个人面对不同种类的刺激都能做出相同反映的心理结构。 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是人格结构最底层的无意识,包括祖先在内的世世代代的活动方式和经验库存在人脑中的遗传痕迹。“集体无意识”是人类的一个思维定式。一件事情明明有违道德甚至是违法犯罪,一个人可能不会去做,但是如果一群人中有人已经做了,并且在没有产生相应后果的时候,就会使人们产生非理性的思维,于是我的无意识、他的无意识,以及众人的无意识汇聚成流,造成了使“不正常”现象成为“正常”的“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的表现有许多种,有对罪恶的集体失语,有对不良现象的集体麻木,有对违法事件的集体参与。比较典型的如聚众哄抢财物、球迷闹事等等。 构念:凯利将个人在其生活中经由对环境中人、事、物的认识、期望、评价、思维所形成的观念称为个人构念(personal construct),每个人的生活经验不同,个人构念自然叶因人而异,因此个人构念就代表他的人格特征。 机能自主性:指一个成人现在进行某一活动的原因不是他原来要求行动的那些原因。 价值条件:他人或自己对具体行为的评价被称为价值条件,即给予积极或消极评价的条件。 人格理论:是人格心理学的核心,一方面它系统地说明或解释了各种人格心理现象,另一方面为我们提供了研究的框架。 人格面具:指一个人生来就具有的一种倾向性,倾向于在公众场合中展示自己,扮演好某种社会角色,其目的在于给别人一个好的印象,得到社会的承认和赞许。生活风格:个人追求优越目标的方式称为生活风格(Life style),是一种标志个体存在的独特方,是作为一个统一的自我在社会生活中寻求表现的独特方式。了解生活风格的三种途径:出生顺序、早期记忆、潜意识梦境。 图式:帮助我们感知、组织、加工和利用信息的一种假想的认知结构。 控制点:即内外控制的类化预期,指个体对自己的行为和行为后所得报酬间的关系所持的一种信念。

人格心理学复习资料

人格心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编人格心理学导论 1.人格的概念 人格是个体在社会生活的适应过程中,对己、对人、对事、对物做出反应时,其自身所显示出来的异于别人的独特心理品质。 2.人格的特性 (1)人格的整体性(统合性):是指人格的任何一个方面都不是孤立的,都与其他方面密切联系。人格中任何因素的改变都会引起其他因素的改变。人格由多种成分构成,具有内在一致性,受自我意识调控 (2)人格的稳定性:是指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具有跨时间的连续性和跨情境的一致性。所谓的跨时间的连续性,是指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在不同的时间里是连贯的、类似的。所谓跨情境性,是指人在不同情境中的行为往往是相当一致的。——江山易改,秉性难移(3)人格的功能性:人格是一个人生活成败、喜怒哀恨的根源。人格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有时会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4)人格的独特性:一个人的人格是在遗传、成熟、环境、教育等先后天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不同的遗传环境、生存及教育环境,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心理特点。——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5)人格的社会性:人格是社会的人所特有的。社会化是一个人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掌握社会经验和行为规范,获得自我的过程。 3.现代人格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1937年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出版名著《人格:心理学的解释》. 1938年哈佛大学心理诊所所长默瑞的《人格探究》也有贡献. 4.人格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人格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 (1)观察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被试的行为、语言、表情等进行观察,从而了解其心理活动的方法。包括:直接观察、录音、录像。(搜集科学事实,获取经验资料进行科学研究最基本的方法。观察法可分为非系统观察和系统观察。) 优点:被试的行为反应真实自然 缺点:只注意行为的片断, 无法与当事人较大的人格架构统;大多数的实验室研究都未被重复做过;在特殊实验条件下所得的特殊行为表现的研究结果,很难做类化推论;观察质量往往受到观察者能力和其他心理因素的影响。 (2)访谈法:通过与被试交谈,了解被试的动机、态度、个性等资料的方法,结构和非结构式。(会谈式是两个或多个个体之间面对面的直接交谈以获取资料的过程。) (3)自然试验法:试验法在自然条件下的运用,兼有实验室实验的控制条件和观察法的自然真实两方面的优点。运用试验法研究人格,较多的是教育性实验 (4)人格问卷-自陈测验:是一种由被试根据所列题目的叙述是否符合个人情况进行回答的问卷。例:MMPI 优点:经济、可团体施测(省时)、施测过程与计分均可使用计算机;施测过程与计分都简单且客观;可直接计分,评分者间信度较高;对某特殊目的有效,尤其是当受试者很多时

人格心理学复习

1.现代人格心理学诞生的标志:1937年美国心理学 家奥尔波特(Allport G.W.)出 版名著《人格:心理学解释》 2.16PF测量的是根源特质 3.弗洛姆生产倾向性特质和非生产倾向性特质 4.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核心:自卑感 5.观察学习的四个过程:注意过程、保持过程,运动复现和动机过程。 6.奥尔波特的基本概念:同我 7.最早用科学方法测量人格的心理学家:高尔顿 8.人格的五因素模型:外倾性、宜人性、神经质、开放性和尽责性。 9.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核心:观察学习 多选: 1.把自我作为人格结构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埃里克森罗杰斯ABD 2.荣格认为人格由以下哪些部分构成:意识,个体潜意识和情节,集体潜意识和原型 3. 米歇尔的人格结构:编码,预期,情感,目标和价值观ABCDE 4. 下列方法属于行为遗传学方法的是:家族研究,双生子研究,收养研究,拟合研究ABCE

5. 荣格认为集体潜意识的原型主要是什么?人格面具、阿尼码、阿尼姆斯,阴影,自性。大地母亲不是主要的 6. 哪些人格心理学家曾经倡导过自我实现:马斯洛,罗杰斯, 名词解释:(注意:要 统我:奥尔波特提出是指统一于单一概念自我的各个方面,统我是人格特质的 统帅。包括人格中导向内心统一的所有方面 场依存性:维特金提出的,倾向于依赖外在参照去信息加工;容易受环境的支配,根据他人来确定自己的态度和行为,对其他人有较大兴趣,表现出善于与人交往的能力。倾向重视人际关系的学科领域(如人文科学),在学习过程中对环境因素敏感,乐于在集体环境中学习。 根源特质:卡特尔提出的,隐藏在表面特质的后面,深藏于个性结构内层,必须 通过表面特质的媒介,用因素分析法才能发现。它是制约表面特质的潜在基础 生活风格:阿德勒提出的,个人追求优越的方式被称为生活风格,生活方式决定了个人适应生活困扰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以及实现目标的手段,是一整套的行为方式,借助于这样的行为方式去补偿她想象的或者真实的自卑。 潜意识:指不曾在意识中出现的心理活动和曾是意识的但受到已压抑的心理活动,主要包括:原始冲动、本能欲望、创伤性经验。 高峰体验: 罗杰斯提出的,每个人可以产生的在自己生活中最高峰的时刻迸发出的短暂的极乐感受。 替代强化:班杜拉提出的,观察者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间接得到强化。 个人构念:凯利提出的,解释和预测事物的认知结构。

人格心理学复习资料

理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等。其中普通心理学里包括了人格心理学、记忆心理学等等。 基础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部分,心理过程也就是人的感知、记忆、思维、想象、情感等过程,它的特点是象流水一样不断地流动变化的。而个性心理则是人的动机、能力、气质和性格。它则是比较稳定的部分。人格一般是指气质和性格这两部分。所以,人 第一章绪论 一,人格:人格是个人在各种交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内在动力组织和相应行为模式的统一体。 人格的基本特性: 人格的整体性:指人格的任何一个方面都不是孤立的,都与其他方面密切联系。 ①人格的稳定性:指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具有跨时间的连续性和跨情境的一致性。 ②人格的复杂性:指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物种,任何一个人都是一个说不完道不尽的故事。 (这种一点都不专业的感觉是什么鬼……orz) ③人格的独特性:指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 第二章人格研究与评测 一,人格研究方法: 个案研究(寻求研究深度)相关研究(寻求研究广度)实验研究(寻求因果关系) 二,人格测评: 测评资料的类型:自我报告资料(S-data),观察者报告资料(O-data),测验资料(T-data),生活 页脚内容1

理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等。其中普通心理学里包括了人格心理学、记忆心理学等等。 基础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部分,心理过程也就是人的感知、记忆、思维、想象、情感等过程,它的特点是象流水一样不断地流动变化的。而个性心理则是人的动机、能力、气质和性格。它则是比较稳定的部分。人格一般是指气质和性格这两部分。所以,人 史资料(L-data) 获取S-data的途径:(1)访谈,(2)由个体定期记录和汇报所发生的事件,(3)人格问卷,(4)投射测验 人格问卷是最常用的方法。问卷可以是非结构化的开放式问卷,也可以是结构化的问卷。结构式问卷比开放式问卷使用的更多,它的反应选项是给定的,常见的形式还有多点评定。 投射测验是向被试提供一些没有组织的刺激,让被试在不受限制的情境中自由的表现他的反应。 投射测验的特点: (1)刺激材料没有明确的结构和固定的意义,被试有广泛自由的反应方式。 (2)测量目标具有隐蔽性,被试不知道他的反应如何解释,减少了伪装的可能。 第三章特质理论 一,奥尔波特的个体心理学 1,人格结构: 共同特质 特质 页脚内容2

人格心理学复习

人格心理学复习 一、名词解释: 1.人格:人格是个体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而独特的心理 行为模式; 2.潜意识:位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由那些虽不能即刻回想起来,但经过努力就可以进入意识领域的主观经验所组成。 3.观察学习:指人们仅仅通过观察别人(榜样)的行为就能学会某种行为; 4.自我同一性:指人对自我一致性或连续性的感知,常常出现在青年的后期; 5.自我意识:作为主体的我以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意识。是由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组成的自我 调节系统,调控着个体的心理活动和行为。 6.人格毕生发展观:指人类个体从出生到成年、经衰老至死亡的整个人生历程内,由于经验与内部成长的相互作用, 其人格及其各成分随年龄推移所发生的连续变化。 7.成长性需要:马斯洛在分析人类的需要时指出,成长性需要是人为了达到自我实现的境界而引发的需要,如认知、 审美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等,又称为超越性需要。 8.神经性焦虑:

9.机能自主性:是指一个成人现在进行某一活动的原因不是他原来要求行为的那些原因。 10.无意识:不曾在意识中出现的心理活动和曾是意识的但已受压抑的心理活动; 二、简答题: 1.埃里克森如何分析人格发展各阶段的心理危机? 埃里克森认为个体出生后与社会环境接触互动而成长。在个体与环境互动中,一方面由于他自我成长的需求,希望从环境中(特別是在人际关系上)获得满足,另方面又不得不受到社会的要求(要求他必须做些什么)与限制(禁止他不许任性而为),使他在社会适应上产生一种心理上的困难,艾里克森称此心理困难称为发展危机。人格发展阶段的心理危机如下: 1.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0—1):获得希望 2.自主对羞怯和怀疑(1—3):获得意志 3.主动对内疚(3—5):获得勇气 4.勤奋对自卑(5—12):获得成就感 5.同一性(自我认同感)对角色混乱(12—20):获得忠诚的品质 6.亲密对孤独(20—24):获得爱的品质 7.繁殖对停滞(25—65):获得关心的品质 8.自我整合对失望65岁以后:获得智慧的品质

人格心理学复习仅供参考

一.名词解释 1.无意识的概念、特点〔5点〕P78 无意识:不曾出现过的、被压抑的、个人不可能觉察的心理现象〔如本能、原始欲望、童年经历或早期经历等〕。 无意识的特点: 1)无矛盾性; 2〕无时间性; 3〕在意识中不存在任何否认、疑心和不相信的成分; 4〕非现实性; 5〕无意识观念的能量远比潜意识或意识中观念的能量大,因而它更机动、更活泼、易于变形和替换。 2.本我、自我、超我P80-82 本我:潜藏在无意识之中,是最原始、与生俱来的,由先天的本能、欲望构成。通过反射动作和想象实现来满足自己的欲望,遵循快乐原那么。 自我:产生依存于本我,是人格中理智的、符合现实的局部。负责与现实打交道,解决本我和现实的冲突,遵循现实原那么。 超我:产生分化于自我,是人格中最文明和最道德的局部。有两个方面:自我理想、良心。对本我具有强制力,遵循道德原那么。 人格构造理论〔仅供参考〕 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局部。

(1)本我:我的自私局部,与满足个人欲望有关,遵循快乐原那么。 〔2自我:满足本我冲动,但以考虑情境现实性的方式进展。 〔3超我:代表社会的,特别是父母的价值和标准。 3.弗洛伊德的焦虑〔三种〕P83 焦虑:由于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不能适当的控制心理能量的一种冲突的结果。焦虑的种类〔三种〕: ①现实性焦虑:对来自真实世界的威胁所产生的反响,源于自我与现实间的冲突,表现为内心紧X、不安、恐惧。 ②神经质焦虑:对原始冲动突然进入意识而产生的反响。怕自我无法控制本能冲动,而需承受这种“冲动的惩罚〞所产生的恐惧。 ③道德性焦虑:自我意识到自己的思想行为不符合道德规X而产生的反响,源自自我与超我间的冲突,表现为良心不安、负罪感及羞耻感等 防御机制P84-85 严重的焦虑往往会导致人格的分裂和精神病,为了减轻或消除人格内部冲突,降低或防止焦虑,以保持人格的完整和统一,自我创造了许多保护性的机制,弗洛伊德称之为自我防御机制。主要的防御机制有压抑、投射、反向作用、合理化、替代和升华等。 4.俄狄普斯情结P89 男孩儿心中恋母嫉父的情绪纠葛,称为俄狄普斯情结。

人格心理学复习资料

人格心理学复习资料 人格心理学 人格的基本特征(简答)5 人格的整体性 人格的稳定性与可塑性[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选择)] 人格的独特性 人格的社会性和生物性[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选,判) 名词解释 人格(personality)的源于拉丁文persona,意指面具、脸谱。是演戏时应剧情的需要所画的脸谱,它表现剧中人物的性格和角色。两层含义: 个人在生活舞台上表演出的各种行为,表现于外给人印象的特点或公开的自我;个人蕴藏于内,外部未露的特点,即被遮蔽起来的真实的自我。 流派人物(判断) 人格结构40 人格两部结构模型弗洛伊德认为,人格中有潜意识和前意识(包括意识)两大系统. 人格三部结构模型弗洛伊德在两部结构模型的基础上提出, 本我快乐原则 自我现实原则要伺候三个苛刻的主人(外在世界,超我,本

我) 超我道德原则 人格发展阶段43 发展不好时出现的特征(选,判) 性器期恋母情结恋父情结生殖器从这个时期起,儿童开始摆脱对父母的依赖,成为社会中的独立成员,建立自己的生活. 例如,力比多固着在口腔期,个体就形成口腔性格.显示出依赖,悲观,被动等特征. 固着在肛门期,个体就形成肛门性格.显示出冷酷,无情,顽固,刚愎等特征. 对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评价(简答) 他开创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治疗体系,成为精神分析法. 潜意识是他人格心理学中的核心概念.潜意识是我们未觉知的想法,经验和情感,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弗洛伊德过分强调潜意识和性本能的作用,把人类人格发展的动力归结于性本能和力比多,认为性本能是否满足,直接影响人格是否健康.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论和恋母情结等引起了极大的争议. 阿德勒认为,自卑感是人共有的,没有自卑感,就不会有补偿.儿童对自卑感的对抗成“补偿作用”。(选择) 可能影响人格的因素(简答)51 人格心理学 阿德勒根据个人社会兴趣程度,将人分为四种类型统治支

人格参考资料心理学复习资料

人格心理学 1. 人格的概念:人格是在个体遗传和环境的作用下所形成的潜在的和现实的,影响个体行为的心理活动模式的总和。 2. 人格的基本特征: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社会性。P6 3. 人格心理学研究的理论派别: ①精神分析学派:行为的最终原因来自于无意识且起源于童年期。(潜意识、童年期 ②生物学流派:认为行为的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人格的核心成分一一特质,对行为起支配作用的是特质。(个人特质、起源) ③生物学流派:认为遗传素质和生理过程决定了人格的个别差异(遗传决定论、条性) ④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理论流派:核心主张是人格山我们所经历的事情构成,它是行为的习惯系统,而行为则是山环境造成的。(条件反射) ⑤人本主义流派:关注人的自由、选择和价值,认为人的责任感和自我认同感是造成人格差异的主要原因。(潜能、积极的人性) ⑥认知学流派:人格是众多社会角色的复合物。(经验论、心理预测) 4. 人格研究的方法:临床研究法(个案研究)、相关研究法、实验研究P16 5. 人格心理学的主题:特质、动机、认知、社会背景p24・ 6. 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他认为个体为了达到完全的成熟,必须尽最大努力经历一系列面向社会的发展阶段,这些阶段代表着一个个需要克服的障碍。他不是将性视为人格发展的关键,而是将社会的文化和个体的教养作为人格发展的动力。在此基础上他把人格分为八个阶段: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出生后的第一年)、自主对害羞和怀疑(1・3岁间)、创新对罪恶(3・6岁)、勤奋对自卑(6・12岁).自我认同对角色混乱(12-20).亲密对孤独(大约20-24).繁衍对停滞(25・60)、自我完善对绝望(65岁以后) 7. 罗杰斯的自我实现理论:他认为自我是发展的,不是与生俱来的,自我的形成和发展有赖于个体和环境互动的许多因素,主要包括:积极关注的需要、价值的条件、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人格适应一一自我实现者。自我实现的特征:自我实现的人坦诚对待自己的经历、愿意相信自己的感觉、能深刻而敬感的体会自己的情感,包括积极和消极的。 8. 人格发展的具体问题:婴儿期发展的具体问题一一婴儿的进食和依赖性问题、视觉主义和环境刺激的问题、刺激剥夺和社会性隔离的影响、社会性依恋的问题; 幼儿期人格发展的问题一一排便训练的问题、攻击性与性的社会化问题、好奇心和寻求信息 9. 佛洛伊德人格动力理论:他将意识分为三个水平一一意识、潜意识、前意识。人格结构为本我,自我,超我。本我是先天的生物本能和欲望,是非理性的,遵循快乐原则;自我受现实原则支配,基于现实的自我常常用于调和本我冲动与超我需求间的冲突;超我是对自我的思想和行动起判断和监察作用,受道德原则支配。 10. 自我防御机制:否认、置换、幻想、认同、分离、投射、合理化、反向作用、退行、压抑、升华。P68 11. 阿德勒创造性自我:创造性自我是指人格中的自山成分,它使得个体能在可供选择的生活格调和追求U标之间选择。每个人都会创造性的选择适合自己心理发展的活动方式,自我选择、个人意志决定自我的发展。阿徳勒创造性人格的概念是其理

《人格心理学》考试复习重点整理

1人格的科学研究 1.1人格是什么? 答: 西方学者:1、指个人在舞台上表演出来的各种行为,即表现于外给人印象的特点或公 开的自我。 2、指个人蕴藏于内且外部未能显露的特点,即被遮蔽起来的真实的自我。 东方学者:人格可以界定为“个体内在的行为上的倾向性,它表现为一个人在不断变化中的全体和综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持久的自我,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予人一定特色的身心组织”,是“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1.2 人格的3种研究方法: ①临床研究: 又称个案研究,以独特的个体为研究对象,通过谈话、观察、作品分析等途径广泛 收集材料,对个体的人格进行全面而准确的定性描述,从而系统、深入地研究人格,其特点是对单个人或单个群体进行深层的考察 优点:临床法的运用,能够提供对多种多样的现象和整体人的机能的观察机会,能形成无数新的假设和观察。 缺点:1、个案的推广问题 2、确定因果关系的问题

3、在临床研究中,研究人员的主观推断往往会妨碍研究的客观性 ②相关研究 相关研究主要运用测量与统计的方法,在相同条件下考察一组被试的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定量关系,由此确定被试之间在某种人格特征下的差异,在多种人格特征之间、人格特征与别的因素之间的联系或相关性情况。 优点: 1、相关研究一般比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更容易操作,且更节省时间 2、由于相关研究无需严格控制与操纵变量,这使得其结果比实验研究更可能符合研究对象的自然形态与实际情况,减少研究的认为因素,提高其生态效度。 3、相关研究使我们可以研究实际上或伦理、法律上无法控制或操纵的变量。 4、在现实中存在许多不同因素之间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的关系,对于这种情况我们没有必要通过实验法来确定他们之间谁是因,谁是果。 缺点:相关研究的结论充其量只能表明事物之间有无关系或联系,它无法揭示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而且,看似相关的两组变量很可能只是一种表面上的相关或假相关,或者他猛可能同时受第三个变量的共同影响,即两组变量只是构成一种共变关系。 ③实验研究 要求严格控制条件,系统地操纵某个或多个变量(自变量),以期导致另一个或另一些变量(因变量)的某种变化,据此作为因果性的推论。 优点:客观性、可操作性、可验证性、可重复性 缺点:研究者对变量的操控导致人为的影响难以排除 2 人格的发展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