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决策机制解读
政府决策机制解读
年政府工作总的要求是“三个双”,其中不包括()。
(分)A.“双增加”:即城镇人口增加率和就业增加率B.“双结合”:即坚持稳政策稳预期和促改革调结构C.“双引擎”:即打造“公共创业,万众创新”D.“双目标”:即着眼于维持中高速增加和迈向中高端水平我的答案:A 答对2.中国经济决策制度制造了“三大奇迹”,其中不包括()。
(分)A.增加奇迹B.就业奇迹C.创新奇迹D.减贫奇迹我的答案:C 答对3.从宏观经济的视角来看,我国经济社会进展表现为“三稳”,其中不包括()。
(分)A.“增速稳”B.就业稳C.价钱稳D.出口稳我的答案:D 答对4.中国进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加从()增加转向()增加。
(分)A.中高速;高速B.中低速;中高速C.中高速;中低速D.高速;中高速我的答案:D 答对5.党中央决策体此刻()。
(分)A.财政部的财政报告B.中央经济工作会议C.起草《政府工作报告》D.发改委的打算报告我的答案:B 答对6.每一年()月是中国的“政治民主月”。
(分)我的答案:A 答对7.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以后,()起草《政府工作报告》。
(分)A.国务院B.国家主席C.中央经济工作组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我的答案:A 答对8.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世界上少有的()。
(分)A.低增加、稳增加、低通胀B.高增加、稳增加、高通胀C.高增加、稳增加、低通胀D.低增加、稳增加、高通胀我的答案:C 答对9.()是党中央领导经济工作、作出重大经济决策的最重要会议制度。
(分)A.组织集体决策B.党中央决策C.国务院决策D.全国人大决策我的答案:B 答对10.关于中国进展新常态的特点,以下表述错误的选项是()。
(分)A.从高速增加转向中高速增加B.劳动力本钱低是最大优势C.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D.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我的答案:B 答对1.中国经济决策制度“三步曲”,即()。
(分))A.组织集体决策B.党中央决策C.国务院决策D.全国人大决策我的答案:BCD 答对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宏观调控目标包括()。
政治国家制度解读
政治国家制度解读国家政治制度解读国家政治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在政治组织结构、权力运行和决策机制等方面的规范和安排。
不同国家的政治制度存在差异,因此对于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进行解读,就需要深入了解其国家的特点、政治文化和历史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一、背景介绍政治国家制度解读的首要步骤是对国家背景进行介绍,包括该国家的地理位置、人口、历史背景、文化传统等重要信息。
这些背景信息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该国家的政治制度形成的原因和特点。
二、国家政治体系接下来,我们可以对该国家的政治体系进行解读。
政治体系是指一个国家的政治组织架构和权力关系。
可以从宪政体制、政府组成、立法机构、司法机构以及多党制等方面对政治体系进行阐述。
只要符合题目要求,这里可以添加一些表格、图表或其它形式的数据展示,以使文章更加清晰明了。
三、国家权力机关然后,我们可以介绍该国家的权力机关,包括国家元首、行政机构、立法机构和司法机构等主要政治机构。
针对每个机构,可以从其职能、权力行使方式、成员选举或任命方式等方面进行解读,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权力机关的运行和制衡关系。
四、国家政治决策机制政治决策机制是指该国家政治体系中权力运行的方式和程序。
可以结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府决策过程等方面,解释政治决策的程序和原则。
还可以阐述一些重要决策的具体案例,以便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该国的决策制度。
五、政治参与与选举一个政治成熟的国家必然存在政治参与和选举的机制。
在这个部分,我们可以介绍该国家的选举制度、政治党派和公民参与等方面的内容。
可以结合具体的选举案例,解读选举的程序和重要性,同时说明公民参与对于政治制度的影响。
六、政治权利和自由政治制度还包括对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的保障。
这部分可以解读该国家的宪法和法律对于公民权利的保障情况,如言论自由、结社自由、选举权等方面。
此外,还可以分析政治权利和自由的实践情况,以展现政治制度的优势和不足。
七、政治制度的发展和挑战最后,可以对该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解读政治制度在面对社会和国家发展变化时的适应性和变革。
全面解读中国制度的民主集中制运行机制
全面解读中国制度的民主集中制运行机制中国制度的民主集中制是一种独特的政治模式,它在维护国家稳定和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全面解读中国制度的民主集中制运行机制,通过剖析其特点、原则和运行方式,以期深入了解中国政治体制的独特之处。
一、特点中国制度的民主集中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民主与集中相结合:中国制度充分借鉴了民主和集中两种管理模式的优点,并将其相互融合。
一方面,中国政府通过多种方式保障民众的民主权利,如选举、表决等;另一方面,政府机关也拥有集中统一的领导体系,以确保决策的高效执行。
2.有效的权力制衡机制:中国制度中,各级政府和政府机关之间形成了一套严谨的权力制衡机制。
例如,国家主席、国家立法机关和国务院的权力相互制约,形成有效的平衡机制,以避免权力滥用和腐败问题。
3.注重民意表达和参与:中国制度高度重视民意的表达和参与,充分尊重人民的权利。
通过建立广泛的民主参与机制,如人大代表制度、政协委员制度等,确保政策制定和决策过程中充分听取各方声音和意见,保证人民的利益得到充分体现。
二、原则中国制度的民主集中制基于一系列重要原则,以下为其中几个主要原则:1.党的领导:中国制度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核心,党在国家政权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党的领导有利于保证国家政权的稳定和高效运作。
2.民主决策:中国制度强调民主决策的重要性。
决策过程中,政府机关会广泛听取意见,民主表决,确保决策是基于广泛的民意和专业的研究。
3.依法治国:中国制度注重依法治国的原则,各级政府和政府机关在履行职责时必须遵守法律法规,确保权力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三、运行方式中国制度的民主集中制通过一系列运行方式来实现。
以下为几个主要的运行方式:1.民主选举:政府机关和政府领导人的产生通常通过民主选举来进行。
在选举过程中,候选人需要经过党内和社会的评议,确保具备良好的领导能力和良好的形象。
2.政府机关的层级管理:中国制度中的政府机关形成了层级管理的结构,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进行管理和指导,确保政府决策能够顺利执行。
决策的心理学解读决策背后的心理机制
决策的心理学解读决策背后的心理机制决策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无论是选择早餐吃什么,还是决定是否要购买一件新衣服,我们每天都在做出各种各样的决策。
然而,背后隐藏着许多心理机制,影响着我们的决策。
本文将以心理学的角度来解读决策的心理机制。
1. 信息加工与理性决策决策的第一步是信息加工,在我们做出决策之前,我们需要收集和处理大量的信息。
然而,研究表明,人类的信息加工过程并非始终理性而客观。
心理学家认为,我们的信息加工存在一些认知偏差,例如选择性收集信息和确认偏见。
选择性收集信息是指我们倾向于选择有利于我们已持有观点的信息,并忽视与之相悖的信息。
这种行为可以提升我们对决策的自信,但同时也可能导致我们忽略了关键的事实。
确认偏见是另一种常见的信息加工偏差。
它指的是我们往往更容易接受与我们已有信念相符的信息,而对于与之相悖的信息则持怀疑态度。
2. 情绪与决策我们的情绪状态会对我们的决策产生影响。
研究发现,正面情绪能够促使人们更加乐观和大胆,倾向于冒险和接受更高的风险。
相反,负面情绪则会使人们更加谨慎和保守,更倾向于避免风险。
此外,情绪还会对推理和判断能力产生影响。
一项实验发现,当人们处于积极情绪状态时,他们的思维更为灵活和创造性,更容易找到新的解决方案。
而当人们处于消极情绪时,他们的思维更为保守和局限,更容易陷入固定思维模式。
3. 决策的认知负荷人类的认知资源是有限的,在面对决策时,我们需要调动大量的认知资源来处理信息和评估各种选择。
而过高的认知负荷可能会导致决策失败。
研究发现,当人们同时面临多个选择时,他们会感到决策的困难。
这需要我们进行对比、权衡和评估,而这些过程会占用大量的认知资源。
随着选择的增加,我们的决策效果可能会下降,容易出现决策失误。
4. 社会心理与决策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我们的决策也常常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
例如,群体决策会受到集体智慧和群体压力的影响。
集体智慧是指群体决策比个人决策更为准确和优秀。
民主制度解读
民主制度解读民主制度是一种政治组织形式,旨在通过公民的参与和平等的决策过程来确保政府的合法性和代表性。
民主制度的核心原则是人民主权,即政府权力的来源和授权者是人民,政策和决策应当反映出人民的意愿和利益。
本文将深入解读民主制度的含义、目的和运作方式,并探讨民主制度的优缺点。
一、民主制度的含义和目的民主制度是指由人民直接或间接参与政治决策的政治体制。
它追求政府权力的合法性、透明性和代表性,以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
民主制度的目的是建立一个对各个社会群体和个体平等尊重的政治环境,确保政府权力不滥用,同时实现公民的政治参与和自我实现。
二、民主制度的运作方式1. 选举制度:选举是民主制度中最常见的决策机制。
通过公开、公正、竞争的选举过程,公民有机会选择代表他们利益的政治领导人和代表,确保他们的声音被听到和代表。
选举制度可以是直接选举或间接选举,取决于具体国家的政治体制。
2. 三权分立:民主制度通常遵循三权分立的原则,即立法、行政和司法权力相互制衡。
立法机构负责通过制定和修订法律,行政机构负责执行法律,司法机构负责独立审判。
这种制衡机制可以避免权力集中和滥用,并保护公民的权利。
3. 公民参与:民主制度鼓励公民积极参与政治决策过程。
公民可以通过示威游行、请愿、抗议、咨询和公共听证会等方式表达各自意见,并参与到决策的商讨和制定中。
公民参与的途径不仅有助于提高政策的质量和合法性,也增强了民主制度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三、民主制度的优点1. 人民参与决策:民主制度为公民提供了参与决策的机会,使人民能够直接影响和塑造政府的政策和决策。
这有助于确保政府的决策代表公民的意愿,并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和包容性。
2. 保障人权和自由:民主制度保障了公民的基本人权和自由。
公民享有言论自由、集会自由、民主选举权等权利,他们的合法权益得到法律保护。
这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平等和多元化,尊重和保护不同社群的权益。
3. 制约政府权力:民主制度通过三权分立和政府制度的审查限制,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
三级矛调中心工作体系
三级矛调中心工作体系三级矛调中心是指将地方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利益相关方联合起来,共同研究和解决复杂的社会经济问题的协调平台。
它旨在构建一个多元利益相关方参与、信息透明、决策科学、权责清晰的协调机制,弥合各方利益差异,化解矛盾,达成共识,从而促进经济社会良性发展。
三级矛调中心工作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组织架构三级矛调中心的组织架构主要包括领导机构、专业机构和工作机构。
领导机构是指中心的领导班子,主要负责决策、指导、协调和监督中心的工作。
专业机构是指中心的专业技术人员和专家咨询委员会,主要负责开展调研、制定政策、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
工作机构是指中心的行政机构,主要负责具体的办公管理和协调工作。
二、工作职能三级矛调中心的工作职能主要包括政策研究、信息调研、利益协调、决策咨询和宣传服务等。
政策研究是指中心根据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决策部署,开展相关政策研究和课题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信息调研是指中心通过各种渠道搜集、整理和分析政策和市场信息,及时向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发布相关信息。
利益协调是指中心积极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化解矛盾,协商达成共识,推动重大项目和重点工作的推进。
决策咨询是指中心根据相关领域的专家意见和市场需求,向政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和决策咨询。
宣传服务是指中心通过各种途径向社会宣传政策,解读政策,弘扬正能量,提供政策咨询和服务。
三、工作流程三级矛调中心的工作流程主要包括政策研究、调研分析、方案制定、协商决策和宣传服务。
政策研究是指中心根据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决策部署,制定相关政策研究方案,并组织开展相关调研工作。
调研分析是指中心通过搜集政策和市场信息,整理和分析数据资料,形成调研报告,为政策研究提供参考。
方案制定是指中心根据调研报告和专家意见,制定相关政策方案和工作方案,为协商决策提供参考。
协商决策是指中心积极协调各方利益关系,组织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相关部门或单位召开协商会议,形成共识意见,向政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办法(三篇)
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办法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是指在中国共产党内部,实行三个重大问题要经过三重决策程序,即要经过党的中央委员会的讨论决定、党的中央委员会的全体会议的集体讨论决定以及党的中央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的批准决定。
下面,我们将就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实施办法进行详细阐述。
一、党的中央委员会的讨论决定党的中央委员会是党的最高领导机关,具有对党全党工作和主要问题的领导权。
党的中央委员会的讨论决定是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第一环节。
1. 提出问题:任何一个党组织或者个人对重大问题的解决提出建议或者提案,必须有明确的提出问题的内容和理由。
2. 材料准备:提出问题的党组织或者个人根据提出建议或提案的需要,逐级汇报,准备有关的材料、数据和情况的调查报告,并经过专题研究。
3. 上报组织:提出问题的党组织或者个人将准备好的材料和报告上报至党的中央委员会的组织部门。
4. 组织部门审查:党的中央委员会的组织部门负责对上报的材料和报告进行审查,确定是否符合提出重大问题的标准。
5. 制定议程:组织部门根据上报的问题和审查结果,制定会议议程,确定讨论问题的时间和地点。
6. 公示和反馈:组织部门在确定会议议程后,将会议基本情况进行公示,并向党组织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
7. 召开讨论会:党的中央委员会根据提出的问题和征求的意见,组织召开讨论会,对问题展开讨论。
8. 讨论结果:讨论会的结果由主持人进行总结,并起草讨论会决议草案。
9. 决议草案征求意见:决议草案由组织部门向党组织广泛征求意见,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形成基本共识。
10. 讨论决定:党的中央委员会根据讨论会的结果和征求的意见,经过表决,做出决定。
二、党的中央委员会的全体会议的集体讨论决定党的中央委员会的全体会议是党的最高决策机构,负责党的全党工作和重大问题的决策。
党的中央委员会的全体会议的集体讨论决定是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第二环节。
1. 决策议程:根据党的中央委员会的讨论决定,组织部门将决策议程确定并通知全体会议成员。
体制机制 三会制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体制机制三会制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体制机制是指一个组织或社会中所遵循的一套规章制度和运作机制,它决定了组织内部的权力结构、决策方式以及资源配置等重要方面。
体制机制是保障组织正常运行和有效管理的基础,对于实现组织的目标和使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现代社会中,体制机制涵盖了各种各样的机制和规定,如组织结构、管理流程、决策程序、考核制度、激励机制等。
它们相互联系,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确保组织内部运作的有序性、高效性和公正性。
三会制度是我国特色的一种体制机制,在政府和企事业单位中广泛应用。
它包括组织会议、职工代表大会和职工监事会三个层级的会议制度。
组织会议是保证的领导地位和决策权的核心会议;职工代表大会是民主决策的平台和职工权益保障的重要机制;职工监事会是监督企事业单位经营管理和干部职责履行情况的重要机构。
三会制度的实施,使得组织内部各个利益相关者能够参与决策和监督,实现权力的制约和平衡,增强了组织的民主性、透明度和行政效能。
它不仅有利于落实的领导、加强风廉政建设,还有助于保障职工合法权益、促进企事业单位持续稳定发展。
本文将重点探讨体制机制和三会制度的要点,并分析其对组织运行的重要作用。
希望通过对这个话题的深入研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体制机制,为我国组织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方式进行编写:文章结构:本文主要从体制机制的角度来探讨三会制度,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
全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先概述了体制机制和三会制度的基本概念和意义,接着介绍了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正文部分主要分为两个要点,分别对体制机制和三会制度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
其中,要点一主要探讨体制机制的特点和作用,包括其在组织和管理方面的重要性,以及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要点二则重点关注三会制度的基本原则和运行机制,以及其对政府治理和民主参与方面的意义和影响。
公务员网络培训--政府决策机制解读考试答案
1党中央决策体现在()。
(3.0分)B.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之后,()起草《政府工作报告》。
(3.0分)A.国务院3.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世界上少有的()。
(3.0分)C.高增长、稳增长、低通胀4.2015年政府工作总的要求是“三个双”,其中不包括()。
(3.0分)A.“双增长”:即城镇人口增长率和就业增长率()是党中央领导经济工作、作出重大经济决策的最重要会议制度。
(3.0分)B.党中央决策6.中国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从()增长转向()增长。
(3.0分)D.高速;中高速7.中国经济决策制度创造了“三大奇迹”,其中不包括()。
(3.0分)C.创新奇迹8.每年()月是中国的“政治民主月”。
(3.0分)A.39.关于中国发展新常态的特点,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3.0分)B.劳动力成本低是最大优势10.从宏观经济的视角来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体现为“三稳”,其中不包括()。
(3.0分)D.出口稳.中国经济决策制度“三步曲”,即()。
B.党中央决策C.国务院决策D.全国人大决策2.下列从国际视角对我国经济发展进行的评价,表述正确的是()。
(4.0分)A.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B.中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居世界首位C.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居世界第一D.中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世界第一3.如果对2014年政府工作进行评价,那么评价的依据包括()。
(4.0分)A.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B.《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C.《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4.我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表现在()。
(4.0分)A.第三产业逐步成为主体B.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C.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D.居民收入占比上升5.中国发展新常态的本质表现包括()。
(4.0分)A.从上中等收入水平向高收入水平迈进B.增长速度从9.9%到7%左右C.从中高人类发展水平(HDI小于0.700)向高人类发展水平(HDI大于0.700)迈进D.劳动生产率:从传统到新兴;从劳动密集型、私人密集型到高新技术、新型产业、装备制造业6.中国经济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表现之一是“三个爆炸性增长”,即()。
政府政策解读与执行工作总结
政府政策解读与执行工作总结一、引言在中国的现代社会治理体系中,政府政策的解读与执行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一项任务。
政策的正确解读和有效执行直接关系到政府的公信力和社会稳定。
本文将对政府政策解读与执行工作进行总结,并提出改进建议。
二、政策解读工作总结政策解读是指对政府颁布的法律法规或政策的内涵、目标、原则、依据等进行详细阐释和解释的过程。
在政府政策解读工作中,我们遵循了以下原则与做法:1. 细致入微的研究。
政策解读需要全面深入地研究政策文件的内容,包括文字、背景、立法目的等,以确保准确理解政策的内涵和要求。
2. 预测政策影响。
我们不仅关注政策本身,还关注政策实施后可能带来的影响。
通过调研和分析,我们能够准确预测政策对各类主体的影响,为政府制定应对措施提供依据。
3. 公开透明的沟通。
政府政策解读需要与各利益相关方进行广泛、及时、有效的沟通。
我们通过举办座谈会、发布解读文件、开通热线等多种渠道,全面向公众解读政策,回应民众的疑问和关切。
4. 及时修正错误解读。
在政策解读工作中,我们时刻关注社会各界的反馈意见,如出现误解或错误解读,我们立即予以纠正并公告,以保证政策解读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三、政策执行工作总结政策执行是指政府将制定的政策转化为具体行动和措施,使之得以顺利实施和落地的过程。
在政策执行工作中,我们取得了以下成绩:1. 严格执行政策。
我们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确保政策的全面实施。
同时,对于落实不到位的情况,我们将责任追究到位,确保政策措施有效执行。
2. 加强部门间协调。
政策的执行需要各相关部门的密切协作,我们开展了定期的跨部门沟通与协调会议,及时解决政策实施中的问题和矛盾,确保政策的一致性和协同性。
3. 加大宣传力度。
政策的执行过程中,我们注重加强政策解读和宣传工作。
通过主流媒体、社交媒体等渠道广泛宣传政策的目标和效果,提升社会对政策的知晓度和认同度。
4. 健全监督机制。
政策执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为了确保政策执行的公正性和透明度,我们建立了完善的监督机制。
落实“三会一层”决策机制优化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结构
落实“三会一层”决策机制优化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结构作者:李亮来源:《今日财富》2022年第15期在当前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落实“三会一层”决策机制可以提升企业经营战略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确保企业经营战略可满足企业长期发展需求,基于“三会一层”决策机制合理划分职权,确保各项工作开展有人负责有人接管。
客观上说“三会一层”决策机制是一项权力分配机制,在国有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背景下,优化法人治理结构并落实“三会一层”决策机制可以提高国企整体经营质量,既可以推进国有企业战略目标的有效落实,也可以充分协调企业内部资源,调动企业各层级员工参与性,进而为企业长远发展创造更多优势条件。
基于现代化国有企业发展要求,落实“三会一层”决策机制可以优化企业内部整体经营管理结构,并为国企整体管理质量提升提供重要保障,在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充分发挥“三会一層”决策机制的作用,可以为企业创造更有利的发展条件。
这就要求国有企业管理者能够根据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整体方案设计,并将决策目标落实到基层,积极调动国有企业员工的参与积极性,为国企长远发展创造活力,也为“三会一层”决策机制落实提供重要保障。
一、国有企业“三会一层”决策机制存在的问题(一)监事会未充分发挥监督作用在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中落实“三会一层”决策机制应当充分发挥监事会作用,但是从实际工作来看,虽然企业结合实际情况落实“三会一层”决策机制,也不断完善管理体系,但是对于监事会职能履行的考察工作不到位。
监事会工作未能全面融入到企业经营管理之中,在日常管理当中,监事会职能作用不突出,没有在企业决策方面提供应有的服务与支持,工作中缺少力度,监督管控不到位未能取得监事会构建的最初目标。
从对监事会负责人的选拔工作来看,监事机构缺少对候选者的全面考核,在落实工作过程中,对于部分问题需要听从董事或是主管领导的意见和建议,有一定的服从性,难以体现监事会的客观公正。
在一定程度上说,缺少公正的工作环境下,很难有效发挥监事会作用,也无法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监督管控机制,无法形成对权利的制约,会大大降低“三会一层”决策机制的效率性。
政府决策机制解读
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在世
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 茅。
四、政府工作评价(二)
(三)对政府工作的评价(下)
2.从国际视角来看
中国在世界有多个第一
或名列前茅: 中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
投 资 居 世 界 首 位 ( 1196
1.增长奇迹 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 了 9.8% 的增长率,在世界各国居首 位,同时也保持了极低的增长波动系 数和通货膨胀率( CPI 年平均上涨率
为 5.2% ),实现了世界上少有的高
增长、稳增长、低通胀。
一、中国经济决策的重要制度安排(一)
(一)中国经济决策制度的重要意义
2.就业奇迹 创造世界最大规模的就业岗位, 从 业 人 员 从 1978 年 的 4.01 亿 人 到 2014 年 的 7.7 亿 人 。 总 人 口 就 业 率 (即就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从 41.7%提高至56.5%。
图1 全国民用汽车拥有量与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
四、政府工作评价(二)
(三)对政府工作的评价(下)
2.从国际视角来看
评价经济发展还要做一
些国际市场评估。
表6 G20主要经济指标(2014)
注:痛苦指数系CPI上涨率与失业率之和;2015年GDP增长率为预测数, 其中中国数据为作者估计数
四、政府工作评价(二)
二、中国经济决策的重要制度安排(二)
(二)中国经济决策制度“三步曲”
1.党中央决策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通常被称为 “准中央全会”,会议的本质是分 享信息,形成共识。不仅几乎所有 的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都参加这个
会议,而且各地、各部门包括军队
州人民政府关于改革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的实施办法政策解读
州人民政府关于改革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的实施办法政策解读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改革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的意见》(国发〔2018〕16号)、《省人民政府关于改革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的实施意见》(黔府发〔2019〕1号)精神,进一步深化我州的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改革,州人民政府印发了《黔西南州改革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实施办法(试行)》(黔西南府发〔2020〕6号)(以下简称“《实施办法》”),对我州国有企业工资分配进行规范管理。
一、改革背景1985年以来,国家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办法,职工工资总额增长按经济效益增长的一定比例浮动,对促进国有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调动国有企业职工积极性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健全和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现行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还存在市场化分配程度不高、分配秩序不够规范、监管体制尚不健全等问题,已难以适应改革发展需要。
为改革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2018年5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改革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的意见》(国发〔2018〕16号),2019年1月,省政府印发了《省人民政府关于改革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的实施意见》(黔府发〔2019〕1号),要求各市(州)制定本地的实施办法。
二、改革目的和意义通过改革,建立健全与劳动力市场基本适应、与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挂钩的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充分发挥工资的激励约束作用,完善国有企业工资分配监管体制。
充分调动国有企业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激发国有企业创造力和提高市场竞争力,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
继我州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之后,这次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改革举措的出台,进一步完善了我州国有企业工资分配制度体系。
三、主要内容《实施意见》主要分为八个部分:一是总则。
阐明改革我州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的背景,明确改革适用范围,对工资总额进行界定。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解读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解读当今中国正处在经济高速发展、社会急剧转型的阶段,各种利益冲突、社会矛盾日渐突出,政府对整个国家社会要进行强有力的管理,必然有赖于各项政策的有效贯彻实施,最终才能使得整个国家社会沿着有序的轨道发展。
然而,在实际的政策实施过程中,“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等现象屡见不鲜,各种执行问题暴露无遗。
特别是一些政策执行部门,出于自己利益的考虑,制定与上级政策表面一致,实际相违背的实施方案;或者有意曲解原有政策的部分内容,断章取义,为我所用;又或者是高呼象征性的口号,实则缺乏具体有力的措施,要么干脆拒绝执行;更有甚者,打着结合本地实际的旗号,自行制定“土政策",背离原政策,自行其是。
我们把所有这些违背、阻碍政策目标实现的政策执行行为统称为政策执行规避。
正是由于政策执行规避的存在,导致政令不能上传下达,政策秩序受到破坏,这无疑将妨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也损害党和政府的公信力,从而危害党和政府的执政基础。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主要表现在于:其一,表面执行、实际不执行。
主要指在政策实施过程中,一些执行主体在行政执行过程中,出于局部自身利益考虑,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做表面文章,搞政绩工程,而实际政策执行中不真抓实干、不务实际、不求是创新、工作不求实效、不能真正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把人民利益置于一边。
有的地方和部门在贯彻执行政策时存在着“国务院下文件,一层一层往下念,念完文件进饭店,文件很少去兑现”的现象,政策执行实际上只是花拳绣腿,不下一点真功夫、不采取真正有效的执行措施,或象征性点缀一下,造成政府的各项政策落实中资金、人员、具体执行的组织等难到位,民众的利益得不到保证,政策执行渠道不畅通,政府执行力大大削弱。
如我国政府反复强调煤矿安全问题。
但是,实践中,由于一些政府及部门出于局部利益考虑,在政策执行过程中采取了表面执行或不执行的措施,从而导致了我国部分煤矿“矿难”的发生。
这种“表面执行”现象只是“上有政策、下有政策”执行力不足的表现之一,但事实上却严重削弱了政府执行力,影响到政府各项政策有效的贯彻、执行。
《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解读讲解稿
《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解读讲解稿为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国务院于2019年4月20日颁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下称《条例》),自2019年9月1日起施行。
一、出台背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科学民主依法决策。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的法定程序。
2015年12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提出了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的具体目标和措施。
但实践中,一些地方政府仍存在行政决策尊重客观规律不够,听取群众意见不充分,违法决策、专断决策、应及时决策而久拖不决等问题,严重损害了政府公信力,影响改革推进和经济社会发展。
为进一步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提高重大行政决策的质量和效率,制定出台的专项行政法规。
二、主要内容《条例》共6章44条,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内容:(一)明确了重大行政决策事项范围。
鉴于重大行政决策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条例》采用两种方式对事项范围加以规定:一是通过“列举+排除”列举了5类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制定有关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重大公共政策和措施;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重要规划;制定开发利用、保护重要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的重大公共政策和措施;决定在本行政区域实施的重大公共建设项目;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涉及重大公共利益或者社会公众切身利益的其他重大事项。
《条例》同时规定,上述5类事项,法律、行政法规对其决策程序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同时,列举了3项排除事项: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宏观调控决策,政府立法决策,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决策不适用《条例》。
二是授权决策机关制定决策事项目录、标准。
《条例》规定决策机关可以根据上述规定,结合职责权限和本地实际,确定决策事项目录、标准,经同级党委同意后向社会公布,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关于改革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的意见》政策解读
《关于改革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的意见》政策解读《关于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的意见》是一项重要的政策文件,旨在推动国有企业工资制度,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工资决定机制,提高国有企业职工工资水平和激励机制,增强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以下是对该政策的解读。
该政策明确指出,当前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体现在工资标准不公平、工资增长透明度不够等方面。
为解决这些问题,政策提出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政策鼓励国有企业建立健全与市场经济规律相适应的工资决定机制。
在确定工资标准时,要充分考虑企业经营情况、职工贡献度、市场行情等因素,确保工资分配公平、合理。
同时,要建立健全职工薪酬绩效评价体系,通过绩效考核结果与工资挂钩,激发职工积极性和创造力。
其次,政策要求建立工资增长透明度。
国有企业要及时公布工资体系、工资结构和工资标准,并向职工提供工资明细和工资计算方法。
这样可以让职工了解到自己的工资构成,查看到自己工资增长情况,增强工资分配的可见性和可控性。
第三,政策强调要积极探索多元化工资决定方式。
国有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工资决定方式,如集体协商、市场调节、经营绩效考核等,在充分尊重职工合法权益的基础上,灵活调整工资决定方式,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此外,政策还要求国有企业建立健全工资调整机制,确保工资水平与企业发展相适应。
国有企业要密切关注市场变化,根据经营状况和社会经济情况,适时调整工资标准,确保职工工资水平与企业业绩挂钩,公平反映企业经营状况。
最后,政策强调要加强监督和评估工作,建立健全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的长效机制。
政府要建立监督检查制度,及时发现和纠正工资决定机制中的问题,确保措施的有效实施。
同时,要加强对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的评估,为后续提供决策参考。
总之,《关于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的意见》是一项重要的政策文件,对于解决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存在的问题,提高国有企业职工工资水平和激励机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读《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有感
读《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有感《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是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副院长张维为2024年十月出版的一本重要著作。
这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从政治体制、决策机制、政府职能、行政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解读。
读完这本书,我对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并深感其中的可贵之处。
其次,这本书还强调了中国决策机制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在中国,决策的过程是集体讨论和共识的过程,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诉求也得到了高度重视。
这种决策机制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决策机制强调了全面分析和综合考量,注重把握大势和全局,注重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这种决策机制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使得中国能够在面对复杂的社会问题时,能够及时作出科学合理的决策,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再次,这本书还强调了中国政府职能的优化与创新。
在中国,政府不再只是简单地管理和执行职责,而是更加注重提供公共服务和保障民生福祉。
这种转变来自中国政府的和创新意识。
中国政府积极探索和推动政府职能的变革,加强了服务能力和效能,提高了政府的责任感和执行力。
政府的创新和优化使得中国的国家治理更加人性化,更加注重民生福祉,这也是中国国家治理制度逻辑的一个重要方面。
最后,这本书还强调了中国行政管理的现代化。
在中国,行政管理不再是简单的行政命令和监督,而是通过制度建设和制度供给来实现行政目标。
中国政府通过建立行政管理体系、深化行政审批、推进纳税服务等方式,不断完善行政管理制度体系。
这为中国国家治理提供了更加稳定和规范的行政环境,提高了行政效率和行政公正。
通过行政管理的现代化,中国能够更好地实现国家治理的目标,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总之,《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这本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对于理解中国国家治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认识到中国政治体制的有效性、决策机制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政府职能的优化与创新以及行政管理的现代化等方面的特点和优势。
《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学习解读
《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学习解读2019年4月2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
《条例》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司法部经广泛深入调研,反复研究论证,多方面征求意见,形成了《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草案,报经国务院同意后,于2019年2月25日经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
《条例》分6章、共44条,对重大行政决策事项范围、重大行政决策的作出和调整程序、重大行政决策责任追究等方面作出了具体规定,自2019年9月1日起施行。
在此对《条例》进行梳理,供学习参考。
一、制定《条例》的意义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科学民主依法决策。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的法定程序。
近年来,很多地方政府出台了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的文件,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
但实践中,仍有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规范:一些地方决策尊重客观规律不够,听取群众意见不充分,违法决策、专断决策、应及时决策而久拖不决等问题较为突出;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因当地群众不了解、不理解、不支持而引发群体性事件,导致项目无法落地或者匆匆下马。
这些问题严重损害政府公信力,有损营商环境,影响改革推进和经济社会发展。
为进一步提高重大行政决策质量和效率,有必要制定一部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的行政法规。
《条例》是全面依法治国在行政事务方面的具体体现,对利用法律形式实行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程序化具有重大意义。
二、制定《条例》的总体思路。
《条例》在制定思路上主要把握了以下几点:一是坚持党的领导。
明确要求重大行政决策应当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要求重大行政决策出台前应当按照规定向同级党委请示报告。
二是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
将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的要求贯穿于形成决策草案、审查决定、决策执行与调整等决策全过程,通过规范决策过程来提高决策质量和效率。
事业单位的决策机制
事业单位的决策机制事业单位作为国家公共管理领域中的一种组织形式,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事业单位的决策机制对于组织运作与成效具有决定性影响。
本文将从决策的基本原则、参与者角色与职责、流程与方法等方面,探讨事业单位决策机制的运行与优化。
一、决策的基本原则决策是指在面临问题、需求或目标时,通过比较、分析和选择等过程,确定行动方向和实施方案的过程。
事业单位的决策应基于以下原则:1.科学性原则:决策应基于客观事实和科学研究,避免主观臆断和偏见的影响。
2.合理性原则:决策应符合法律法规、组织章程等规范要求,保障决策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3.参与性原则:决策应注重吸纳各方参与,充分听取不同意见和建议,增加决策的有效性和可接受性。
4.效率性原则:决策应高效、快捷,避免决策过程冗长耗时,损害组织运作效率。
二、参与者角色与职责事业单位的决策机制涉及多个参与者,每个参与者都承担着特定的角色与职责。
1.领导层:作为决策的发起者和最终决策的批准者,领导层应拥有战略思维和全局观,对事业单位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进行规划和引导。
2.专业人员:作为组织内的专家和顾问,他们负责收集、分析和解读相关的数据和信息,为决策提供专业的参考意见和建议。
3.基层员工:作为决策执行的主体,基层员工需贯彻执行决策,充分发挥自身专业技能与能力,为决策目标的实现做出贡献。
三、决策流程与方法事业单位的决策流程与方法应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和针对性,以适应不同情况和问题的需求。
1.问题识别与分析:在决策过程中,首先需要明确面临的问题或需求,并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掌握关键信息和影响因素。
2.制定方案与选择:在充分分析基础上,制定可行的方案与策略,并采用适当的方法与技巧进行评估和衡量,最终选择最佳方案。
3.实施与监控:决策实施是决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的组织管理制度,并对决策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控和评估,及时调整和优化。
4.反馈与总结:事业单位应建立良好的信息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决策效果和问题,总结经验教训,为未来的决策提供参考。
解读行政法政府机构的权力和行使
解读行政法政府机构的权力和行使在行政法中,政府机构是行使行政权力的主体,其权力来源和行使方式受到法律的规范和限制。
本文将对行政法政府机构的权力和行使进行解读。
一、政府机构的权力来源政府机构的权力来源于法律。
行政法是规范政府机构行使权力的法律规定,明确了政府机构的职责和权限。
政府机构的权力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根据法律规定对其进行授权的结果。
二、政府机构权力的性质政府机构的权力具有公权性质。
公权是国家行使强制力的权力,政府机构作为国家的代表,行使的权力具有强制性和排他性。
政府机构的权力是为了公共利益而存在,其目的是保障社会秩序和公众利益的实现。
三、政府机构行使权力的原则1. 合法性原则:政府机构行使权力必须遵守法律的规定,依法办事,合法性是政府机构行使权力的重要准则。
2. 公正和公平原则:政府机构行使权力应当公正、公平,不得歧视任何特定群体或个人。
3. 限制原则:政府机构行使权力应当受到限制,不能超越法律规定的范围和权限,且不得滥用职权。
4. 透明原则:政府机构行使权力应当公开透明,便于公众监督和参与,提高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公信力。
5. 效率原则:政府机构行使权力应当高效,合理运用资源,提高行政效能。
四、政府机构行使权力的方式政府机构行使权力主要通过行政决策、行政执法、行政合同和行政裁决等方式实现。
1. 行政决策:政府机构制定和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如法规、规章等。
2. 行政执法:政府机构依法对违法行为采取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措施,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3. 行政合同:政府机构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签订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涉及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行政许可等事项。
4. 行政裁决:政府机构对特定案件做出裁定或决定,行政裁决具有强制执行力。
五、政府机构行使权力的监督机制为了保障政府机构行使权力的合法性和规范性,设立了相应的监督机制。
1. 行政程序监督:对政府机构行使行政权力的决定和裁决进行合法性审查和程序合规性监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中国发展新常态(二)
(三)2015年工作部署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 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 开局之年,是稳增长调结构的紧 要之年。但是更根本的是2015年 是“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是 “十三五”规划绘制或制定之年。
六、中国发展新常态(二)
(三)2015年工作部署
1.“三个双”
双目标:即着眼于保持中高
二、中国经济决策的重要制度安排(二)
(二)中国经济决策制度“三步曲”
1.党中央决策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通常被称为 “准中央全会”,会议的本质是分 享信息,形成共识。不仅几乎所有 的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都参加这个
会议,而且各地、各部门包括军队
的党政军主要负责人以及中央企业 院校等主要负责人也会参加。
二、中国经济决策的重要制度安排(二)
2.从国际视角来看 中国在世界有多个第一 或名列前茅: 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居世 界 第 一 (1.58 万 公 里 ) 。 2007年至2014年,高铁列 车占铁路旅客发送量的比重
由4.8%增长到38.5%左右。
四、政府工作评价(二)
(三)对政府工作的评价(下)
2.从国际视角来看
中国在世界有多个第一
结果要比预想的好。
三、政府工作评价(一)
(二)对政府工作的评价(上) 1.从国内来看 从宏观经济的视角来看 , 概括地讲,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体现为
“三稳”。
三、政府工作评价(一)
(二)对政府工作的评价(上)
1.从国内来看
“三稳”即:
“增速稳”
就业稳
价格稳
表1 主要经济指标预期目标与实际结果(2006-2015)
或名列前茅: 中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世
界第一( 11.18 万公里),
明显超过美国(为9.2万公 里)。
四、政府工作评价(二)
(三)对政府工作的评价(下) 2.从国际视角来看
中国在世界有多个第一
或名列前茅: 中国宽带用户数居世界第 一,中国电话总用户居世 界第一。
四、政府工作评价(二)
(三)对政府工作的评价(下) 2.从国际视角来看
(一)中国经济决策制度的重要意义
3.减贫奇迹 极大地帮助国际社会实现千年发
展目标( MDG),即到 2015年全球
绝对贫困人口要比 1990 年减少一半, 中国的贡献率将会达到 80% 。中国
2014 年 减 少 的 绝 对 贫 困 人 口 超 过
1235万人,占了全球减贫目标的1/4。
二、中国经济决策的重要制度安排(二)
以上三个步骤所构成的中国经
济决策机制,是一个典型的决策过
程的“三化”:即民主化、科学化、 制度化,从而保证重大政策的正确 性和及时调整的灵活性。
三、政府工作评价(一)
(一)评价的依据 对2014年政府工作的评价依据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 《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 数据公报》 《2014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展统计公报》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明专利授权量
有效发明专利存量
五、中国发展新常态(一)
(二)新常态的本质
新常态实际上 / 本质上
就是新的阶段,出现新的发
展特征、发展动力。
五、中国发展新常态(一)
(二)新常态的本质
1. 从上中等收入水平向 高收入水平迈进。 2. 增 长 速 度 从 9.9% 到 7%左右。
五、中国发展新常态(一)
一、中国经济决策的重要制度安排(一)
(一)中国经济决策制度的重要意义
3.减贫奇迹 减少了世界最大规模绝对贫困人 口 , 从 1981 年 8.35 亿 人 口 减 少 至 2014 年的 7000 万人,按人均每日消 费支出不足1.25美元计算,贫困发生 率从84%下降至5%。
一、中国经济决策的重要制度安排(一)
《政府工作报告》。
主要内容
中国经济决策的重要制度安排
政府工作评价 中国发展新常态
一、中国经济决策的重要制度安排(一)
西方人始终把中国视为 一党专政、独裁、非权主义, 事实上将中国的《政府工作
报告》与美国总统的《国情
咨文》比较,前者优于后者。
一、中国经济决策的重要制度安排(一)
(一)中国经济决策制度的重要意义
(二)中国经济决策制度“三步曲”
中国的经济决策制度和机制不 同于那些经济大国(如 G20 国集团) 的(个人)总统制、内阁制或议会 制等制度安排,充分体现了民主、 专业、灵活、高效,并越来越程序 化、制度化。就每年经济决策来看, 经过了三大步骤决策过程。
二、中国经济决策的重要制度安排(二)
(二)中国经济决策制度“三步曲”
1.增长奇迹 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 了 9.8% 的增长率,在世界各国居首 位,同时也保持了极低的增长波动系 数和通货膨胀率( CPI 年平均上涨率
为 5.2% ),实现了世界上少有的高
增长、稳增长、低通胀。
一、中国经济决策的重要制度安排(一)
(一)中国经济决策制度的重要意义
2.就业奇迹 创造世界最大规模的就业岗位, 从 业 人 员 从 1978 年 的 4.01 亿 人 到 2014 年 的 7.7 亿 人 。 总 人 口 就 业 率 (即就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从 41.7%提高至56.5%。
经济合作组织(OECD)发
表了《走向增长》报告,该报 告指出:中国在多个关键领域 的改革进展“清晰可见”,比 如多个领域已经面向私人资本 开放,外资审批程序更加简单。
四、政府工作评价(二)
(三)对政府工作的评价(下)
2.从国际视角来看
报告还指出, 2008 年至
2013 年期间,中国人均国内 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平均达
(二)新常态的本质
3. 从中高人类发展水平
( HDI ,即人类发展指数小 于 0.700 )向高人类发展水 平( HDI 大 于 0.700 )迈进。
五、中国发展新常态(一)
(二)新常态的本质
4. 劳动生产率:从传统
到新兴;从劳动密集型、私
人密集型(污染排放密集型) 到高新技术、新型产业、装
备制造业。
三、政府工作评价(一)
(二)对政府工作的评价(上) 对2014年政府工作的评价 “ 完成了全年经济社会发 展主要目标任务,全面深化改 革实现良好开局,全面推进依
法治国开启新征程,全面建成
小康社会又迈出坚实步伐。”
三、政府工作评价(一)
(二)对政府工作的评价(上)
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有
一个说法:困难要比预想的多,
二、中国经济决策的重要制度安排(二)
(二)中国经济决策制度“三步曲”
3.全国人大决策 除了《政府工作报告》以外, 还有发改委的计划报告和财政部的 财政报告两个辅助性能最重要的报 告或者说技术性的报告。 财政报告核心问题是预算的执 行和预算的草案。
二、中国经济决策的重要制度安排(二)
(二)中国经济决策制度“三步曲”
这一决策过程是民主与集中的 高度统一、相互结合,是先民主、 后集中、再民主、再集中的过程。
二、中国经济决策的重要制度安排(二)
(二)中国经济决策制度“三步曲” 1.党中央决策 体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该 会议是党中央领导经济工作、作出
重大经济决策的最重要会议制度,
从 1994 年 11 月底首次召开中央经 济工作会议就形成了这一重要的会 议制度。
(二)中国经济决策制度“三步曲”
1.党中央决策 不仅充分分享关于国内形势和 方针政策的信息,而且还充分分享 中央对国际形势的基本判断和分析, 从而不仅有利于形成全局思维、战 略思维,也有助于形成国际思维、 全球思维。
二、中国经济决策的重要制度安排(二)
(二)中国经济决策制度“三步曲”
2.国务院决策 体现在起草《政府工作报告》。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之后,国务 院起草《政府工作报告》。这个过程 实际上是先民主后集中,再民主再集 中,吸收地方的创新、地方和部门的 建议,最后再以政府报告的形式公布。
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双目 标”。
选举是硬道理。
引言
实际上中国“两会”如同世界
最大政治民主课堂,讨论世界最多
人口的民生问题,早已超越了西方 国家的总统选举。 中国“两会”为世界所关注, 是世界了解中国、观察中国甚至分 析中国最好的“政治窗口”,因此 中国“两会”获得前所未有的报道 评论。
引言
“两会”之所以会成为世界
性话题,原因是中国已经是世界
大幅度减少绝对贫困人口。 2014年,中国减少了1235万 人。
表3 全国农村贫困人口(2000-2014)
表4 中国、印度和世界国际贫困线人口发生率(1981-2015) 单位:%
三、政府工作评价(一)
(二)对政府工作的评价(上)
1.从国内来看
政府在提供公共安全方
面,也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表5 全国各类生产安全指标(2010-2014)
来主动将经济增长目标降到了 7%
左右。
五、中国发展新常态(一)
(一)新常态的特点
2.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 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 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 及更广大民众。
五、中国发展新常态(一)
(一)新常态的特点
3.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三个爆炸性增长: 发明专利申请量
亿 美 元 , 占 GDP 比 重 1.16%) 。
四、政府工作评价(二)
(三)对政府工作的评价(下)
2.从国际视角来看
中国在世界有多个第一
或名列前茅: 中国粮食产量仍居世界第
一位( 6.07 亿吨)。特别
是谷物,大体占了全球谷 物产量的27.8%。
四、政府工作评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