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毕业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业银行毕业论文
论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问题
一、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概念与特征
本文是论述我国国有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法律问题,因此首先要对银行不良资产做出
包括概念、特征以及种类在内的概述:
一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概念与特征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金融行业已经形成一定规模,打造出一种中国银行、农行、
工行、建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与一些非银行的金融机构相互促进分工合作的金融体制。对
于商业银行大家都不陌生,它是一种综合性的金融企业,是整个金融体制中的主体。商业
银行作为一种盈利性的组织机构,主要是通过吸收存款之后发放贷款的方式来实现盈利的。商业银行盈利的过程其实也是资产的回笼与发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一些原因使
得银行处于非正常经营的状态,导致其发放出去的贷款并没有达到银行盈利的目的,比如
一些贷款没有给银行带来利息收入或者本金无回的情况,这些都是不符合贷款“流动性、
安全性、收益性” 三性原则的,其本质是对商业银行经营成本的一种追加,①这些贷款
被称为不良资产。所以,在这里我们要讨论的不良资产其实就是我国四大商业银行产生的
不良资产中的不良贷款。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具有以下四个特征:其一,不良资产的类型特殊;其二,清理
不良资产的条件缺乏;其三,不良资产的资料完备性差;其四,不良资产信息不对称的情况
严重。
二不良贷款的种类
对于不良资产的分类,综合来看国际上目前存在三种分类制度。由于我国的具体国情,在不良资产分类方面的研究较发达国家要晚一些,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各种体制改
革的力度加大,我国所适用的不良资产分类制度在逐渐的与国际接轨。我国不良资产的分
类经历个一个从无资产分类标准到“一逾两呆”分类标准再到五级分类与“一逾两呆”并
存运用的转变。我国在上世纪八十到就是年代才开始对银行的资产进行分类,并将不良资
产中的不良贷款以发还贷款期限为标准分类为逾期贷款、呆帐贷款、呆滞贷款三种类型,
也就是我们所谓的“一逾二呆”。
二、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成因
世界各个国家背景文化、制度、市场成熟度和法律法规制度都各不相同,导致不同国
家的银行不良资产形成的原因也是各不相同的,但是他们都有复杂的共同点,所以我国国
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形成的原因也错综复杂,由内外因共同作用而成,具体来说主要有以
下几个方面。
一不良资产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产物
入世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这是世界有目共睹的,在取得发展的同时各方面都会相应
的出现很多问题,不良资产的形成就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产物之一。在经济一片繁荣的背景
下造成不良资产的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其一是政府过度干预的结果。面对我国经济
体制逐步实现由计划到市场的过度以及加入WTO后的各种压力,政府理所当然的将经济增
长的速度放在国家工作的首要地位,经济规模在一定时间内迅速扩大,在一定程度上引起
通货膨胀。其二,企业为求得发展的需要。企业在经济市场的竞争压力不断加大,为了求
得生存必须有一定的资本,这使它们在求发展的道路上不折手段去拢资,在国家政策的扶
持下借贷显然是一条捷径,很多时候会形成银行的不良资产。
二不良资产的产生是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原因造成
不良资产的产生是有多方面原因共同造成,其中银行内部原因是很大的一个因素。内
部原因主要是不注重监管体制建立。我国很多时候只注重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忽视相关保
障体系的建立,在金融行业也不例外的缺乏相应的监管机构。这种监管包括贷款发放前和
发放后的监管,贷款前的风险监管主要是对借贷企业进行信用调查和企业实力调查,降低
贷款风险。
三、对于不良资产处置相关问题的建议
一加强社会信用体制建设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信用被赋予了特有的经济内涵,是市场经济的试金石,市场经济
的有序和有效运行离不开信用机制,信用体现从而成为了衡量市场经济成熟度和完善度的
标志。然而,信用的实现最主要是靠个人的自觉履行,依靠内在约束与自律,所以,信用
体系的建立会遇到很多的难题存在一定难度。我国社会信用体系自建设以来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从整体上来看,目前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很不健全,信用体系的建立还处于较为
低级的阶段。社会信用体系对不良资产的处置也有着基础性的作用,所以建全市场经济体
制下的社会信用体系迫在眉睫。
二优化不良资产处置的市场环境
由于市场环境对于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性,以及我国不良资产大规模存在和不良资产
处置的方法和手段落后与单一,优化不良资产的市场环境,建立发达的资本市场,推行市
场化、专业化的处置手段势在必行。
三完善关于不良资产处置的法律体系
对于不良资产的大部分案件,也都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五
条和第一百四十条的规定。但是对于资产管理公司的接管以前就已经过了诉讼时效的债务,就无法适用法律来保障从而出现法律漏洞,因此要对资产管理公司接手之前的债务问题作
出法律规定,使这些债务问题能够适用目前的法律。另外,债权人应该积极行使权力,及
时作出有效的时效中断保障权利。
四、结语
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的巨额不良资产现在已经是中国经济进一步改革发展的重大障碍,
也是影响我国金融行业健康运行的重大隐患。因此寻找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有效
方法迫在眉睫。
注释:
①彭一艺.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及处理[J].南方经济,19995.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路径
一、引言
在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下,我国商业银行已经从“卖方市场”转入到“买方市场”,同
时银行也呈现出国际化、多样化的发展趋势。随着金融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银行业之间
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我国商业银行逐渐开始发展私人银行业务,但是我国当前金融市场还不够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转变受多种因素的
制约,使得商业银行的发展面临着很大的困境。为此,我国商业银行必须认清形势,选择
有效的业务路径来促进商业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
二、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中存在的问题
一政策限制
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一直处于国家的管控范围内,国家对商业银行发展私人银行
业务还没有建立完善的政策来扶植,进而使得商业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缓慢。另外,
我国银行还没有我完全实行混业经营,不同类型的金融市场之间没有形成统一的协作机制,进而影响到了商业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
二业务结构单一,不合理
在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转型过程中,受计划经济经营模式的影响,商业银行业务增
长的方式主要是以信贷为主,这种信贷方式在当今经济发展的时代存在很大的风险性,随
着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这种单一的信贷业务很难满足当代人们的需求了,尤其是在互联
网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网上消费的行为越来越多,商业银行的业务结构的不合理性抑制
了当代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
三人员素质偏低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对专业性的人才要求非常严格,然而就目前来看,我
国商业银行现有的复合型、全面型的人才比较匮乏,有的只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而不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