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后的疼痛及预防

合集下载

地塞米松不同给药途径对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后的疗效观察

地塞米松不同给药途径对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后的疗效观察

地塞米松不同给药途径对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后的疗效观察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地塞米松是一种广泛应用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具有抗炎、免疫抑制等作用。

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地塞米松常被用于控制术后炎症反应,缓解患者的疼痛,促进伤口愈合。

地塞米松的给药途径对其疗效可能有影响,特别是在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后,不同给药途径可能会对炎症控制、疼痛缓解和伤口愈合产生不同的影响。

通过对地塞米松不同给药途径对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后疗效的观察研究,可以为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这也有助于进一步探讨地塞米松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为患者提供更加有效的治疗和护理。

【研究背景结束】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地塞米松不同给药途径对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后的疗效影响,比较口服、注射和局部涂抹地塞米松在术后疼痛、肿胀和愈合情况上的差异,为临床地塞米松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对不同给药途径的疗效进行观察和比较,旨在寻找到对患者更为有效的治疗方式,提高手术疗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感,缩短恢复期,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希望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客观全面的治疗参考,为患者的术后康复提供更为科学的指导,推动地塞米松在口腔颌面外科领域的应用和推广,为提高口腔外科手术的疗效和患者的治疗体验做出贡献。

2. 正文2.1 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包括符合拔除第三磨牙适应症的患者。

研究对象的选择标准包括:年龄在18岁以上,需要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的患者;无严重牙周炎、牙髓炎等口腔疾病;没有心脏病、高血压等严重全身疾病;无对地塞米松过敏史;能够遵守研究方案和定期返回复诊。

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包括:年龄在18岁以下;有慢性疼痛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禁忌症的患者;孕妇或哺乳期妇女;有精神疾病或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

研究对象将被随机分为不同的给药途径组,进行不同的治疗方案,观察其拔除第三磨牙术后的疗效情况。

研究人员将记录患者的术前口腔情况、拔牙过程中的疼痛程度、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情况等相关信息,并进行系统的统计分析和比较。

口腔临床诊疗基本操作技术之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护理课件

口腔临床诊疗基本操作技术之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护理课件

缝合伤口
将手术切口缝合,促进术后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可采用间断缝合或连续缝合方式,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 缝合方法。
03
CHAPTER
术后护理与注意事项
常规护理
术后2小时可进流食 ,避免过热食物刺激 。
避免剧烈运动和热水 浴,以免加重术后出 血。
保持口腔卫生,每日 刷牙2-3次,饭后漱 口。
03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共同应对口腔诊疗中的挑战。
提高患者就医体验
1 2
人性化服务
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提供温馨、舒适的诊疗环 境。
简化流程
优化诊疗流程,减少患者等待和就诊时间。
3
健康教育
加强患者口腔健康知识教育,提高患者自我保健 意识和能力。
THANKS
谢谢
手术前准备
术前评估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口腔检查和全身健 康状况评估,确定患者是否适合进行 手术。
术前宣教
术前准备
清洁口腔,确保牙齿无龋齿、无炎症 ;常规拍摄全景片,了解下颌阻生第 三磨牙的具体位置和形态;签署手术 知情同意书。
向患者介绍手术的必要性、手术过程 、术后注意事项等内容,以减轻患者 的焦虑和恐惧情绪。
手术切口设计
01
02
03
垂直切口
从下颌第三磨牙颊侧近中 边缘开始,垂直向下切开 至牙槽骨表面。
水平切口
在牙槽顶部的牙龈与颊侧 粘膜交界处做水平切口, 并延伸至牙槽突尖部。
弧形切口
沿下颌第三磨牙牙冠颊侧 边缘做弧形切口,并延伸 至牙槽突顶。
牙骨膜分离
01
使用骨膜分离器将覆盖在牙齿周 围的骨膜从牙根表面分离,为牙 齿切割和拔除创造空间。
02
注意不要损伤邻近的牙齿和组织 ,保持术区的清晰视野。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局麻失败的原因分析和处理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局麻失败的原因分析和处理
下颌 第 三磨 牙 阻生常 因反复 引起 冠周 炎 、 颌 面部 蜂 窝织 炎和 颌骨骨 髓 炎 ,或 阻生牙 自身及 邻牙 龋坏 ,导致 牙髓 炎 、根 尖周 炎 和 牙周 炎而必 须拔 除。拔牙 时炎 症未 彻 底治 愈 ,是麻 醉 失败 的 主要 原 因之一 。 3.1.1炎症对局 部组织 pH的 影响
下颌第三磨牙常 因其周围组织存在 阻力而不 能萌 至正常 的咬合位 置 ,并发症 比其它 牙齿多 ,可反 复发作 冠周炎 、颌 面部蜂 窝织炎 、颌 骨骨髓 炎 、颌 骨囊 肿或肿 瘤及 引起 下颌 牙列 的拥挤 ll 】。下 颌第 三 磨 牙垂 直 阻生 可能 只是 “暂 时性 ”阻生牙 ,多发生于 20~30岁 ,是引 发 急性 冠周 炎的主要 病原牙嘲,临床上 大部分垂 直 阻生 牙是在这 个期 间拔 除的 。而近 中阻生 牙和水 平阻生 牙相对于 垂直 阻生牙可 称为 “永 久性 ”阻生牙 ,它不但 可诱 发急性冠 周炎及其 严重 并发症 ,而 且更多 的是诱 发 自身及邻牙 远 中龋坏 、牙周损 害和颌骨病 变“ 1,导 致本身 及邻 牙疼痛 ,因此必 须拔 除。 2局麻药 的作用机 制
临床上 ,局部 麻醉药 经常与 血管收缩 剂一 同使用 ,药物在组织 中停 留时间长 ,可能使 药物在钠 通道 上有足 够的时 间产 生快速免疫反 应 ,从 而降 低 麻醉 效果 ,尤 其是 在 重复 注射 后 【l引。 3.3 心理 因素
牙髓和根尖周组织疼痛感受器的激活或致敏可使冲动 发放到三又 N 节 和 大脑 ,使 中枢敏 感 ,引 起 疼痛 过 敏 ,导 致 局麻 失 败 。 3.2 药物 因素
有研究显示普鲁卡因和利多卡因的渗透力较差 ,局部浸润麻醉 时效果不理想。多用神经千阻滞麻醉 ,但成功率不足 50%。阿替卡 因渗透力 强 ,麻醉 效果是 利多卡 因的 1.5倍 ,普 鲁卡 因的 1.9倍fl41I 并且有器 械制 作工艺 好 ,用 药量 少等优 点 ,有 利于 防治牙科畏 惧症 的发 生 I。

下颌第三磨牙截冠留根术及术后常见并发症分析

下颌第三磨牙截冠留根术及术后常见并发症分析

下颌第三磨牙截冠留根术及术后常见并发症分析第三磨牙(智齿)是指位于人类口腔最后一颗牙齿,通常在青春期或成年初期开始生长。

然而,由于智齿生长位置较为靠后,有时会出现生长不正常的情况,需要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其中,下颌第三磨牙截冠留根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式。

本文将对该手术及术后常见并发症进行分析。

一、下颌第三磨牙截冠留根术下颌第三磨牙截冠留根术是指将智齿冠部截除,只保留牙齿的根部。

手术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麻醉:在手术前,患者需接受局部麻醉,以确保手术过程的无痛苦。

2. 切开:医生会通过口腔黏膜切开术区,暴露出智齿。

3. 确定手术范围:医生会评估智齿所处位置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确定手术范围。

4. 锯齿环切除:医生使用锯片或钻头将智齿截去,以保留牙齿的根部。

5. 封闭创口:手术结束后,医生会进行缝合,并嘱咐患者进行术后护理。

二、术后常见并发症下颌第三磨牙截冠留根术是一种外科手术,术后可能出现一些常见的并发症。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并发症及相应的处理方法:1. 出血:手术后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患者应注意保持口腔清洁,避免用力漱口。

如果出血较多且不止,应及时就医处理。

2. 疼痛和肿胀:手术后口腔周围可能会出现一定的疼痛和肿胀。

患者可使用医生开具的止痛药缓解疼痛,并冷敷术后肿胀的区域。

3. 口腔感染:由于手术创口的存在,术后口腔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

患者应依医嘱使用抗生素口服或外用,同时注意保持口腔清洁。

4. 智齿残留:手术过程中,如果智齿的根部无法完全取出,可能会导致智齿残留。

如果智齿残留不引起症状,医生可能会选择观察。

如果出现症状,可能需要进一步手术来彻底清除残留的智齿。

5. 颌骨损伤:手术过程中,颌骨可能受到损伤,导致颌骨骨折等并发症。

对于这种情况,患者应及时就医接受进一步的治疗。

总结:下颌第三磨牙截冠留根术是治疗智齿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

术后患者需注意术后护理,以预防并减少可能的并发症。

如若术后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寻求医生指导,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微创拔牙联合超短波理疗预防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后肿痛的效果观察

微创拔牙联合超短波理疗预防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后肿痛的效果观察

微创拔牙联合超短波理疗预防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后肿痛的效果观察学习或工作等有重要意义。

由于阻生牙位置不正,被邻牙阻挡,有些还可能完全被骨组织包埋[9]。

因此阻生牙的拔除比其他牙要困难,作为口腔颌面外科较为常见的手术,目前基层的医疗诊所仍采用传统的锤击增隙挺松法或劈冠凿骨法。

拔除困难,术后常有疼痛,面颊肿胀及牙槽骨骨折甚至损伤牙槽骨神经或颌骨骨折也时有发生,不仅给患者心理造成莫大的恐惧感,而且震动也会使患者头部不适[10-11]。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模式的改变,人们对牙齿的保健和治疗越来越重视,微创伤、微痛苦的拔牙方法在医学领域得以很快地应用,把人性化的服务、标准化的设备、规范的技术和微创化的操作理念运用于临床,上述问题才得以解决。

尤其微创拔牙联合超短波理疗的运用对预防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后肿胀疼痛有很好效果和重大的临床意义[12]。

对于有症状或引起病变的下颌阻生第三磨牙均主张拔除,包括:下颌阻生第三磨牙反复引起冠周炎;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本身有龋坏或引起第二磨牙龋坏,引起第二、三磨牙之间食物嵌塞,压迫导致第二磨牙牙根或远中骨吸收,引起牙源性囊肿或肿瘤;因正畸需要,可能为颞下颌关节紊乱病诱因的下颌阻生第三磨牙;因完全骨阻生而被疑为某些原因不明的神经痛病患者或可能疑为病灶牙者均应实行拔除。

由于下颌阻生第三磨牙可以引起局部感染、邻牙损害、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并成为牙源性囊肿及肿瘤的潜在病源,且本身无法建立正常的咬合关系而行使功能故有人提出对无症状的下颌阻生第三磨牙应考虑早期预防性拔除[13]。

预防第二磨牙牙周破坏、龋病、冠周炎、邻牙牙根吸收、发生疼痛、牙列拥挤、牙源性囊肿及肿瘤等症状的发生。

本试验就微创拔牙联合超短波理疗来减轻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后肿胀疼痛的效果与传统拔牙法进行对照、探讨和评估,结果显示采用微创拔牙联合超短波理疗能很大程度的减轻患者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后早期的疼痛及肿胀程度,和使用传统拔牙法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综上所述,微创拔牙联合超短波理疗能有效减轻患者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后的肿胀疼痛程度,临床使用效果优于传统的拔牙方法,微创技术的小创口,少流血,低风险配合术后超短波理疗减轻术后肿胀疼痛的方法被大多数患者接受,符合现代医学模式,并且一般价格不高,适宜广泛开展及应用。

阻生齿拔除

阻生齿拔除

阻生齿拔除引言阻生齿是指由于牙槽骨发育不正常或其他原因导致的第三磨牙无法正常生长到口腔中的情况。

阻生齿可能引发多种牙齿问题,如疼痛、咬合不良、龋齿和周围牙齿的移位等。

当阻生齿引起不适甚至影响口腔健康时,拔除阻生齿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

本文将介绍阻生齿拔除的过程、适应症和可能的并发症,并提供护理建议。

阻生齿拔除的过程阻生齿拔除是一项常规的口腔外科手术,通常在局部麻醉下进行。

下面是拔除阻生齿的基本步骤:1.局部麻醉:在手术区域使用局部麻醉剂,以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不会感到疼痛。

2.切开牙龈:医生将牙龈切开以暴露阻生齿,这可以通过垂直切口或横向切口来完成。

3.移除骨组织:医生使用特殊的牙科钳和锉刀等工具,小心地移除周围的骨组织,以便能够完全暴露阻生齿。

4.分离阻生齿:一旦阻生齿完全暴露,医生会使用特殊的工具逐渐分离齿根与牙槽骨之间的连接。

5.拔除阻生齿:当齿根与牙槽骨完全分离时,医生会使用合适的力量将阻生齿从口腔中拔除。

拔牙过程中患者可能会感觉到压力和牵拉,但不应该有疼痛。

6.缝合伤口:如果需要,医生会在拔除阻生齿后缝合伤口,以促进伤口的愈合。

7.术后护理:医生会提供术后护理的指导,包括饮食注意事项、药物使用和伤口清洁。

阻生齿拔除的适应症拔除阻生齿不是每个人都需要的,只有在以下情况下才认为拔除阻生齿是必要的:1.阻生齿引起疼痛:阻生齿可能会导致疼痛和不适,特别是当它们开始长出时。

拔掉阻生齿可以减轻疼痛症状。

2.阻生齿引起口腔感染:由于阻生齿难以清洁,很容易引起龋齿和牙周炎等口腔感染。

拔除阻生齿可以避免这些感染并促进口腔健康。

3.阻生齿导致咬合问题:阻生齿的位置和角度可能导致咬合不良和咀嚼问题。

拔牙可以纠正这些问题,从而改善口腔功能。

4.阻生齿导致周围牙齿移位:阻生齿的存在可能会引起周围牙齿的移位和拥挤,这会导致牙齿不齐和咬合不正常。

拔除阻生齿可以预防这些问题。

阻生齿拔除可能的并发症虽然阻生齿拔除是一项常规手术,但仍然可能引发一些并发症。

下领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

下领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

下领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适应证】不能正常萌出且本身患有牙体或牙周疾患、影响健康邻牙者均应拔除。

【禁忌证】1.急性炎症期应暂缓拔除。

2.伴有全身系统性疾病者其禁忌证见本章“一、普通牙拔除术”。

【操作程序及方法】1.口外检查注意颊部有无红肿,如有应触诊其软硬程度。

检査下颌下及颈部有无肿大的淋巴结。

检查下唇有无麻木或感觉异常。

2.口内检査检查患者有无张口困难。

检查第三磨牙区及磨牙后区,注意第三磨牙阻生情况及有无炎症。

必要时对全口牙及口腔黏膜等做检查。

3.X线片检查常规拍摄第三磨牙根尖片。

注意阻生位置、牙囊间隙、下颌管情况及其与第三磨牙牙根的关系等。

4.拔除方法及步驟(1)麻醉:除常规的下颌阻滞麻醉外,应在第三磨牙颊側近中角及远中三点做黏膜下注射。

(2)切开及翻瓣:高位阻生牙拔除一般不需翻瓣,低位阻生者应切开覆盖的软组织并翻瓣。

远中切口应在下颌支外斜线的舌側,颊側切口从远中切口的末端向下,切至前庭沟上缘处。

远中切口勿过分偏向舌側。

切开时应直达骨面,做黏骨膜全层切开。

翻瓣时,由远中切口的前端开始,向下掀起颊侧黏膜骨膜瓣。

(3)去骨:翻瓣后决定应去除的骨量及所在部位。

如合面、颊侧及远中皆有骨质覆盖,需去骨直至牙颈部以下,去骨量决定于牙在骨内的深度、倾斜情况及根的形态等。

将冠部骨阻力解除后,可根据牙根情况或将牙劈开,或再去除部分骨质,以解除根部骨阻力。

去骨可用骨钻或骨凿。

去骨的多少应以牙挺能否插人牙冠的近中面下方为宜。

如水平阻生牙的牙冠位于第二磨牙远中面下方时,还需将牙冠及牙根分开方能拔除。

(4)劈开:常用的劈开方向为正中劈开,置骨凿于正中发育沟处,骨凿的长轴与牙长轴一致。

劈开后应用薄挺先挺出远中冠及牙根,后挺出近中冠及牙根。

劈开时如将牙的远中冠劈去,可试用窄面薄的双面凿从髄室底部将牙根分开,再分别去除。

【注意事项】1.拔牙时如用劈开法或去骨法,皆有可能产生牙碎片或骨碎片,应注意检查并清除。

2.拔牙后应探查有无肉芽肿,如有应予刮除。

局部填塞碘仿纱条预防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后并发症

局部填塞碘仿纱条预防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后并发症

局部填塞碘仿纱条预防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后并发症
吕东升
【期刊名称】《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4(10)4
【摘要】人类种系发生和演化过程中,随着食物种类的变化,带来咀嚼器官的退化,造成颌骨长度与牙列所需长度的不协调。

下颌第三磨牙是牙列中最后萌出的牙,因萌出位置不足,可导致程度不同的阻生。

由于阻生牙拔除术复杂,术后并发症较多,尤其是术中需要翻瓣去骨的阻生牙拔除,术后经常出现局部肿胀疼痛、
【总页数】2页(P577-578)
【作者】吕东升
【作者单位】天津市口腔医院,天津,30004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82.05+3
【相关文献】
1.碘仿纱块在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后应用效果的前瞻性研究 [J], 程晓兵;薛振恂;毛天球;白振西;张俊睿;郑建娟
2.碘仿糊剂根管充填加碘仿纱条局部填塞综合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临床评价 [J], 周卫兵;范红渠;郝鲁峰;邵磊;王智勇
3.碘仿纱条和可溶性樟脑酚止血纱布预防阻生牙拔除后并发症的效果比较 [J], 刘
添慧;苏建
4.碘仿纱条宫腔填塞预防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出血 [J], 康佳
5.浓缩生长因子在预防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 [J], 高湖海;陈传胜;李永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预见性护理在下颌阻生齿拔除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预见性护理在下颌阻生齿拔除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临床护理· 基金项目:唐山市科技支撑计划(12130287b)预见性护理在下颌阻生齿拔除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唐山市协和医院(063004) 刘继玲 下颌阻生齿拔除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口腔门诊手术,牙拔除术中和术后都可能发生一些并发症,患者术前因惧怕疼痛、不了解手术过程容易产生恐惧焦虑。

为了使患者很好地配合手术,采用预见性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预见可能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减少下颌阻生齿拔除并发症的发生。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下颌阻生齿患者300例,其中男性194例,女性106例,年龄16~42岁,经门诊全面细致的检查及拍摄全口曲面断层片,均符合阻生齿拔除适应证。

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50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全身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试验组护士热情接待每位就诊患者,耐心听取患者叙述病情,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耐心解释,增强患者接受治疗的信心。

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全面细致检查患者口腔情况,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对阻生齿拔除术的了解程度,制定预见性健康教育计划,如向患者介绍手术拔除阻生齿的必要性,实施麻醉的方法,术中应注意的情况,术中感觉及配合方法。

使患者对手术过程有充分了解,以良好的心态积极主动配合手术。

估计术中可能发生的情况,采取预防性措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对照组按传统护理方法配合医生进行手术,按医嘱交待术后注意事项。

1.3 效果观察:术后门诊随访,观察患者术后反应,记录患者术后出血、疼痛、面部肿胀、干槽症发生情况,对预见性护理效果进行评价1.4 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

2 结 果结果见表1。

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32,P<0.01)。

表1 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组别例数拔牙后出血疼痛面颊部肿胀干槽症并发症发生率(%)试验组150 1 12 9 3 16.7对照组150 3 18 14 14 32.73 预见性护理措施3.1 心理护理阻生齿拔除是一项常见较复杂的口腔门诊手术,拔牙器械及敲击的震动很容易使患者出现畏惧症。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764例拔除体会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764例拔除体会
如下。 1 临 床 资 料
本文 针对低位 近 中阻生 、 水平阻 生 、 低位 垂直 阻 生 及 颊 舌 向 阻生 齿 , 手 术 切 开 粘 骨 膜 瓣 , 露 骨 均 暴 面, 有效 地 去 除骨 阻力 , 冠去 除 牙冠 部 阻力 , 生 劈 阻
1 1 一 般 资料 .
本 组 7 2例 ( 6 1 7 4颗 患牙 ) 男 3 5 , 8
取 根时 应正 确安 放 骨凿 , 免将 牙 或牙 根 击入 下 牙 避 槽神 经管 。 干槽 症 的 预防及 治疗 , 干槽 症 主要 生 于下 颌 阻
1 3 结 果 6 4颗 患 牙 顺 利 拔 除 , 后 无 不 良反 . 9 术
应 , 牙创 面愈合 过程 正常 。 中根折 3 拔 术 4例 , 舌侧 骨 板 骨 折 2例 , 牙 术 后 局 部水 肿 并 有 张 口受 限 2 拔 0 例, 术后 出血超 过 2 h1 例 , 4 2 干槽症 2例 。 经过 积极
采取 妥善处 理 , 多于术后 1 反应 消失 。 周
2 讨 论
生第 三 磨牙 拔 除术 后 , 者观察 的 7 4例 下颌 阻生 作 6 牙拔 除 中 , 干槽症 发生 仅 2 , 例 为非 腐败 型 。干槽症
骨 , 开等操 作 , 阻生 牙拔 除 。术后 视创 伤大小 给 劈 将
予 患者 口服 或静 滴 抗生 素 , 牙槽 窝 周 围局 部 注射 地
塞米 松 5 。 mg
隙, 应及 时 用手 在患 者 咽部 找 到并 固定住 。严 防 滑
脱 , 从舌 侧翻瓣 仔细 找到并 钳住取 出。 开或骨凿 再 劈
而 进行 试挺 , 易造 成 邻牙 松 动 、 则 舌侧 骨板 骨 折 、 阻
生牙 冠折 、 根折 等 , 使拔 牙 困难 , 创伤 加大 。

下颌第三磨牙前倾水平阻生389例拔除体会

下颌第三磨牙前倾水平阻生389例拔除体会
参 考 文 献 1 邱蔚 六 .口腔颌 面外科 .北京 :人 民卫生 出版社 ,2001:
72.
2 刘保 树 .下 颌 阻 生 第 三 磨 牙 764例 拔 除 体 会 .工企 医
刊 ,2009 22(1):l4—15. (收稿 日期 :2010—03—04)
389颗患牙顺利拔除 ,术后无不 良反应 ,拔 牙创面愈合 过程正常 。术 中根折 13例 ,舌侧 骨板骨折 2例 ,拔牙 术后 局部水肿并有张 口受 限 15例 ,术后 出血超 过24 h 7例 ,干 槽症 3例 。经过积极采取妥 善处理 ,多于术后 3~7 d后反 应 消 失 。 3 讨 论
下颌前倾 、水平阻生第 三磨 牙拔除术 是 口腔颌 面外科
常见 的 手术 ,由于其 解剖 结构 的特殊 性拔 牙过 程 比较 困 难 ,术后 常出现较多 的并 发症及后 遗症。所 以术 前应根据 下颌第三磨牙阻生方向 ,周 围阻力情况 及牙根 变异情况选 择 适 宜 的方 法 是 手 术 成 功 的 关 键 。采 用 涡 轮 钻 法 (斜 切 或 横切 )、纵劈 法解 除近中和根部 阻力 的方法 拔除前倾 、水平 阻生牙并发症少 。涡轮 钻法优 点 为速度 快 ,创伤 小 ,手术 后反应少 ,充分发挥涡轮钻 的作用 。如 对阻生牙 阻力估计 不足 ,去除近 中阻力不够 、去骨过少 而进行纵 劈和试挺 ,则 易造成患牙冠根折 、舌侧骨 板折 、损 伤邻 牙和周 围组 织等 并发症 ,加大手术难度 ,。对 于 <5.0 mm的根 可不处理 J, 对于断根 >5.0 mm的应先探清其在牙槽 窝的位置 ,必要时 拍摄 x线片 、充 分止 血 ,使视野清晰 ,用根挺插入残 根与牙 周间隙 ,挺 出残 根 ,或 去除牙 槽 中隔后将 断 根取 出。如副 损伤太大残根也 可 以暂不 拔除。在拔 除残 根 时避免使 用 暴力 或盲 目插 入牙 挺 ,这样 会将 断根越 推越 深 ,误推入 翼 下颌 间隙造成 下牙槽神经及 血管 的损 伤 ,如发生牙 齿或牙 根落入舌侧 间隙 ,应及 时用 手在 患者 咽部找 到并 固定 住 , 严防滑脱 ,再从舌侧翻瓣仔 细找到并钳 住取 出。在拔 牙过 程中如处理不 当易发生干槽症 ,术者观察 的 389例 下颌阻 生牙拔除中 ,干槽症发生仅 3例。干槽症 的预防主要有 三 点 :①拔牙 前的 消毒 ,采用 的消毒剂 为 1%的碘 汀 ,该药 抗 菌谱 广 ,有一定的杀菌效 果 ;② 拔牙 中尽 量减少创 伤 ,对 创 伤较 重 ,在牙槽窝 周 围局 部注 射一 定量 的激 素类 药物 ,以 达到减少组织水肿 和抗 炎的 目的。拔牙 创面尽量 缝合 ,可 减少 出血 和预 防干槽症 的发 生 ;③ 拔牙后 给予患者 消炎 及 止痛药物 ,并立即用 冰袋24 h内冷 敷周 围组织对 降低局 部 水肿 、减少张 口受限 、术 区出血 ,血 肿的发生 有一定预 防和 治疗作用 。作者 对下颌 第 三磨牙 拔除 的体会 主要 有 以下 几点 :对下颌阻生第 三磨 牙 的拔 除应 给 予高度 重视 ,认 真 做好每一步 。拔牙前充分 了解 牙及阻生 情况 ,选择好适应 症 ,并 进行 阻力分析 ,制定合理 的手术方 案 ,提前做好预 防 并发症准备 。在拔 牙术 前后 尽量 与患 者沟通 并详 细交 待 注意事项及密切 注意 病情 变化 ,及 时对症 治疗 ,才 能最终 确 保 手 术 的顺 利 、安 全 。

下颌第三磨牙截冠留根术及术后常见并发症分析

下颌第三磨牙截冠留根术及术后常见并发症分析

下颌第三磨牙截冠留根术及术后常见并发症分析张春雨,冯正虎(西北民族大学口腔医学院,甘肃兰州 730030)摘要:下颌第三磨牙为口腔中最常见的阻生牙,其牙根距离下颌神经管较近,拔除时存在损伤下牙槽神经的风险,损伤后会引起下唇麻木等不良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工作、社会活动等。

截冠留根术是近年来医学工作者们研究的热点,其能有效降低下牙槽神经损伤的概率,临床效果显著,但其术后仍会出现部分并发症。

本文对下颌第三磨牙截冠留根术及其相关操作、影像学表现、术后常见并发症的现状进行回顾和综合性阐述,旨在为医务工作者提供拔除下颌第三磨牙的新思路和新方法,降低手术风险和难度,减少下颌第三磨牙拔出过程及拔除后并发症的发生,优化患者拔牙过程中和拔牙后的主观感受,促进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截冠留根术;下颌第三磨牙;下牙槽神经;术后并发症中图分类号:R7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718.2020.01.0189.04下颌第三磨牙萌出年龄为17~24岁,由于其萌出时间较晚,影响因素较多,若其在牙根完全形成之前仍未萌出到正常功能位置,则可能会发生阻生现象,是牙列中最为常见的阻生牙[1-2]。

阻生的下颌第三磨牙常导致机体发生冠周炎、邻牙龋坏、牙周疾病,甚至囊肿、肿瘤等多种疾患[3-4],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消极影响。

因此,为预防阻生第三磨牙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外科拔除成为被多数牙医认同的常规治疗方法[5]。

然而,由于下颌第三磨牙特殊的解剖位置,拔除时造成创伤较大,术中可能引起邻牙损伤、牙龈撕裂、牙槽突骨折,甚至下颌骨骨折等[6]。

尤其是低位阻生或完全骨埋伏的下颌第三磨牙,因其牙根距离下颌神经管较近,拔除时造成医源性损伤下牙槽神经(IAN)的风险较高。

一旦出现神经损伤,术后患者同侧下唇、颏部、下牙龈及前牙等部位则表现出部分或全部感觉异常,严重者还会引发医患矛盾[7-9]。

有研究报道,阻生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时,IAN的损伤率可达0.35%~8.40%[10],而RENTON[11]曾报道传统方法拔除阻生下颌第三磨牙,IAN的损伤率可高达19%。

下颌第3磨牙阻生拔除术中失误及并发症防治

下颌第3磨牙阻生拔除术中失误及并发症防治

5 6例失误 者 , 误将 下 颌第 2磨牙 挺 松 1 , 2例 近中阻 生误劈 远 中牙尖 1 6例 , 牙冠折断 6例 , 根折 5例 , 舌侧 骨板 骨折 7例 、 牙龈撕 裂 5例 , 牙根 被推 人翼 下颌 间隙 3例 ( 已取 出) 牙 根落 入下 牙槽 均 , 神经管 2例 。因手术失误 而 引起术后 并 发症 的 3 中 , 9例 以拔牙术 后局 部水 肿和
阻 牙 拔 除 发 生 术 中失 误 的 原 因 : 对
4 10 7 0 3洛阳 东方 医院 口腔科 ( 河南 洛阳 市 ) 摘 要 目的 : 讨 下颌 阻 生 第 3磨 牙拔 探
第 3磨牙阻力估计不足 ; 选择拔牙方法不 当, 造成创伤过 大 ; 者的手 术操作 过于 术
粗 暴 , 巾保 护 措施 不 当 。 术
结 果
足 ; 拔 牙 方 法 不 当, 成 创 伤 过 大 ; 选择 造 术 者 的 手 术操 作 过 于粗 暴 , 中保 护 措 施 不 术
邻牙 的关 系等。并借 助牙 片 、 全景 片, 必 要 时可做 三维 C T扫描 。观察 整个 牙体
的形状 , 倾斜度 , 是否靠近颊侧还是舌侧 , 判断牙根部 及冠 部的 阻生来源及 阻力大 小 , 选用合适的拔牙 工具 ( 牙凿 、 牙挺 、 牙锤等 )并需要 有一 名有经验 的助手 帮 ,
是 导 致 术 后 并 发 症 的 一 个 重要 原 因 , 术 手 失误 率 为 5 3 , 术 后 并 发 症 占失 误 病 .% 而
例 的 6 . % 。 结 论 : 生 牙 拔 除 发 生 术 96 阻
钳取出。如拔 牙仍 困难 者 , 再祛除牙冠 部
骨的阻力分根拔除。 锤 凿 法 : 覆 盖 于 阻 生 齿 上 方 的 软 组 将

下颌近中阻生第三磨牙80例拔除临床分析

下颌近中阻生第三磨牙80例拔除临床分析
间 常有 新 月 形 的无 炎症 性 骨 吸 收 或 三 角形 的炎 症 性 骨 吸 收 问 隙 , 于插 放 牙 挺 有 利 , 以此 间 隙 为牙 挺 的支 点 。选 用 对 可
[ ] 煜农 , 编 . 杂 牙 拔 除 技 术 [ . 京 : 苏科 学 技术 出 版社 . 4吴 主 复 M] 南 江
骨 后 , 冠 的远 中部 分 开 , 出 远 中 部 分 牙 冠 , 将 挺 再从 近 中处 插入牙挺将近中部分带整个牙根一起 挺出。 我们认为 , 中位
近 中阻生下颌第三磨牙 以单纯劈冠法拔除可行 。对于双根 或多根的中位或低位阻生 , 多采用正 中分开法拔 除。 根据牙 冠外形的解剖特点 , 参考 x线片 , 预计分 开线的方 向, 将劈 凿置于冠部颊侧近 中发育沟接近沟底处 , 可顺利劈开该牙 。 用高速钻先沿发育沟钻 出明显沟槽后再劈 , 效果更佳。 劈开 后用刃薄的直窄 牙挺从冠 部颊 侧劈开线近牙颈部插入 , 以 楔 入 力 为 主 , 以 近 中方 向的 转 动 , 动 幅 度 逐 渐 增 加 , 辅 转 待
[ ] 昕 , 编 . 解 剖 生 理 学 [ . 5版 .北 京 : 民 卫 生 出 版 3皮 主 口腔 M] 第 人
社 .0 43 . 2 0 .8
近 中阻生 的冠部多无骨阻力 ,如果无邻牙 阻力或阻力不大 者 , 可 用 挺 出法 将 其 拔 除 。 常 一般 情 况 牙 冠 近 中 面 与 骨面 之
为 两个 根 , 远 中 舌根 常 细小 , 有 时 可 穿 透 舌 侧 骨 板 , 而 且 取 此 断 根 时 , 提 防将 断根 推 入 舌 侧 软 组 织 中 。 中阻 生 牙拔 应 近 除 不 要 过 分 介意 拔 牙 术 中的 牙 根 断根 。 由于是 下 颌 牙 , 时 同 是 近 中生 长 , 槽 窝 朝 前 , 断 根 时 视 野 比较 清 晰 , 易 取 牙 取 容 出 。 于 多根 牙 , 对 断根 也 是 去 除 牙 根 阻力 的方 法 之 一 。 位 高

术前局部处理预防下颌阻生第3磨牙拔除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研究

术前局部处理预防下颌阻生第3磨牙拔除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研究

c n rl ru .Coa so n1 to g t r v n h o l a i n h u d b f cie meh d. ot op og l du in i meh d mih e e t e c mp c t n a d s o l e e e t t o s p t i o v
Z N , n—h a U Y ,C N a ,e Z. HA C Xi u ,S i HE K i t 0
(Dpr etfSo ao g ,h e n fl t o i lfG aghuMei l ol e Caghu506, hn eat n o tm toy Te c dA i e H s t unzo d a C lg ,, nzo 120 C i m l S o f a d p ao i c e u a)
cb t y wi h
ts .Re u et sl
n c mpi ai sw I s in c n i e e c 由一 e w ru ̄ e c p le ig i h r p ru n o l t n e el si s i a t f rn e b n t o go l xe tb e dn n te a y g o p a d c o e n gf i d e
t n.M eh d 3 0 e s 8o c a i tW l i ie t w ru ., tea y go p w 8t ae i c lma a e n n o to i o to s 6 a e f u h p t n e ̄d vd d i o t o go l I s e " n  ̄ 1 h rp ru 8 e td w t l a n g me ta d c nrl r h o
As bI : bea e AT  ̄ 18h m t dtpeபைடு நூலகம்t o p ct o l oeot r o r yipoe oB r rgm n oe pr 删 O je v od . t e o o r n em la帆 f ̄ v hdm l b m r dl 1r m e et ef e . 1 e h 8 v i i m fi a v e t a b ro a

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及创伤预防研究进展

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及创伤预防研究进展

力、 骨组织阻力 、 牙 根部 阻力 、 邻牙阻力共同构成 。 牙冠部阻力 , 牙冠部有 骨阻力 及软组 织阻力 。软组织 阻 力来 自颌面覆盖的软组织 , 当软组 织覆盖颌 面超 1 / 2 , 常需 作
的形成 , 应及早 拔除 下颌 阻生 第 三磨牙 , 否 则面 瘘将难 以愈 合; 如发现面颈部有肿大 的淋 巴结伴开 口受 限, 首先应排 除颌 面部及邻 近组 织恶性肿瘤的存在 , 以免发 生误诊 误治 。临床 上, 鼻 咽癌是耳鼻喉科 常见 的恶性肿瘤 , 该病 因位 置隐匿 , 原
根据牙与下颌升 支及 第二 磨牙 的关系 , 分 为三 类 : 第 1 类, 在下颌升 支前沿 和第二磨牙远 中面之 间 , 有足够的间隙可
以容纳阻生第三磨牙牙冠的近远 中径 ; 第 Ⅱ类 , 升支与第二磨 牙远 中面之间 , 不 能容纳 阻生的第 三磨牙 牙冠 的近远 中径 ; 第 Ⅲ类 , 阻生第 三磨 牙的全部 或大部位 于下颌 升支 内。根 据牙
发灶小 , 早期症状缺乏 特征性 , 但常 以颈部肿 块 , 开 口受 限及 脑神经症状而首诊于 口腔科 J 。注 意开 口是 否受 限 , 下颌 第 三磨牙阻生状况 , 邻 牙及对颌 牙 的情 况。术前应针 对存 在局 部感染 、 口腔卫生欠佳 、 不 良生活 习惯等 , 对患者进 行局 部 口
术方案 , 以解 除根部 骨阻力 , 顺利 拔除阻 生智齿 。邻 牙阻 力 ,
腔治疗和 口腔卫生宣教 , 如存在全 身性疾病 , 应在全身治疗符 合拔牙适应症 的前提下再拔牙 。常规摄第三磨牙根尖片或全 景片 , 了解 阻生状态 、 邻牙有否龋坏及邻牙牙根情况 。如第二
晰地显示 颌面部复杂的解剖 结构 与周 围组织 的关 系, 对 临床

地塞米松不同给药途径对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后的疗效观察

地塞米松不同给药途径对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后的疗效观察

地塞米松不同给药途径对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后的疗效观察地塞米松是一种合成的糖皮质激素药物,具有抗炎、抗过敏和免疫抑制等作用。

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地塞米松常常被用于减少手术后炎症反应和缓解术后疼痛。

关于地塞米松不同给药途径对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后疗效的研究并不多见。

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展开观察和分析,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一、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地塞米松不同给药途径(口服和肌肉注射)对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后疗效的影响,比较其在术后炎症反应和疼痛缓解方面的差异,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1. 对象:选择需要进行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的病患作为研究对象,共计100例,男女比例大致相当,年龄在18岁至40岁之间。

2. 方法:(1)分组:将100例病患随机分为口服组和肌肉注射组,每组50例。

(2)治疗措施:口服组在手术前口服地塞米松片,肌肉注射组在手术前注射地塞米松。

(3)观察指标:分别观察两组病患在术后24小时、48小时和72小时的口唇肿胀、颌骨活度、局部疼痛和咀嚼肌疼痛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

三、观察结果通过对两组病患的观察,得出以下结果:1. 口服组:口服地塞米松后,患者在术后24小时口唇肿胀明显减轻,颌骨活度明显改善,术后疼痛感较轻,咀嚼肌疼痛症状明显减轻。

四、分析讨论通过观察结果可以看出,口服地塞米松和肌肉注射地塞米松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后的炎症反应和疼痛。

口服地塞米松在口唇肿胀、颌骨活度和疼痛感方面的改善效果更为显著,咀嚼肌疼痛症状也较为明显减轻。

相比之下,肌肉注射地塞米松在疼痛感方面的改善效果较为有限,咀嚼肌疼痛症状较为明显。

以上结果说明,口服地塞米松在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后具有更为显著的疗效,这可能与口服给药能够产生更为持久和稳定的血药浓度有关。

而肌肉注射地塞米松的疗效相对较弱,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发挥作用。

五、结论根据以上观察结果和分析讨论,口服地塞米松在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后的疗效更为明显,能够有效缓解炎症反应和疼痛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后的疼痛及预防
目的观察分析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后的疼痛原因及预防方法。

方法选取86例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患者按疼痛预防方法分为研究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两组术前均判断拔牙难度和引起疼痛的危险因素,研究组有针对性地实施疼痛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疼痛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术后疼痛与拔牙难度、拔牙时间、牙齿龋坏、女性月经周期等因素密切相关,经相应疼痛干预后,研究组术后3d疼痛程度、重度疼痛发生率、服用止痛药物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論患者行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前,准确判断拔牙难度,并给予适当药物辅助治疗,可有效预防术后疼痛,避免不合理应用止痛药物。

标签: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疼痛;预防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疼痛,由多种因素导致,不同患者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疼痛,但均需及时采取有效方法进行预防[1]。

在临床上,若患者术后出现严重疼痛后再处理,不仅会增加患者痛苦,还会降低有效率。

所以,术前应准确判断拔牙难度,根据可能引起疼痛的危险因素,有针对性地实施疼痛干预。

本文分析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后的疼痛及预防,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6月入院治疗的86例行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49例,女37例,年龄23~77岁。

所有患者经诊断均符合行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标准,手术原因主要为冠周炎反复发作、第三磨牙龋坏、正畸,排除有系统性疾病史的患者。

按疼痛预防方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两组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积极配合研究,术前2w内患者均无抗生素应用史,在性别、年龄、手术原因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对比性。

1.2 方法
1.2.1 拔牙难度判断术前,两组均判断拔牙难度,常规按平行法拍摄全口曲面断层片或牙片,结合X线片和口腔临床检查记录进行分析,预测推断拔牙手术难度[2]。

根据患者患牙牙冠阻挡、阻生方向、牙根宽度、牙根深度等,合理制定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方案。

1.2.2 疼痛干预方法研究组有针对性地实施疼痛干预,具体为:①若患者需行翻瓣去骨术,术前1h需口服罗红霉素+奥硝唑,并将4ml利多卡因+5ml地塞米松加入局部麻醉药中;②若患者不需行翻瓣去骨术,但拔牙难度大,术后立即将含药的氧化纤维素纱块置于牙槽窝内;③若患者阻生牙或相邻第二磨牙明显龋坏,术后需将含药的氧化纤维素纱块置于牙槽窝内;④若女性患者在月经期后3w内拔牙,术后需将含药的氧化纤维素纱块置于牙槽窝内;⑤无上述情况的患
者,不需应用药物进行疼痛干预。

对照组实施常规疼痛干预,具体为:术后1h,给予患者2次/d口服罗红霉素+奥硝唑,需连续用药3d。

1.3 观察指标详细观察并记录患者年龄、性别、冠周炎病史、拔牙难度、拔牙时间、牙齿龋坏、女性月经周期、术后疼痛程度、重度疼痛发生率、服用止痛药物量等情况,作为研究结果评定依据。

术后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量化评分,以0~10分表示,0分:完全无痛;1~3分:轻微疼痛;4~6分:中度疼痛;7~10分:重度疼痛。

1.4 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数据以均值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疼痛危险因素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后疼痛由不同危险因素导致,最主要的因素是拔牙难度、拔牙时间、牙齿龋坏、女性月经周期等,与患者年龄、性别等无明显关系。

2.2 两组术后疼痛预防效果对比经相应疼痛干预后,两组术后3d疼痛程度、重度疼痛发生率、服用止痛药物量对比,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后疼痛的危险因素是拔牙难度、拔牙时间、牙齿龋坏、女性月经周期等,这些因素会导致患者术后出现严重的疼痛症状,给患者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4]。

因此,术前需准确判断拔牙难度和引起疼痛的危险因素,科学合理的制定手术方案,术后则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实施疼痛干预,尽可能减少创伤、控制炎症、防止感染,从而有效预防疼痛,以及在临床上合理应用止痛药物。

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术前准确判断拔牙难度,了解引起疼痛的危险因素,有针对性地应用止痛药物,可取得理想的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后疼痛预防效果。

参考文献:
[1]高莲,关新玲.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的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13,25(14):99-100.
[2]吴和明,谢建宏,陈剑忠.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后疼痛的临床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9):5-6.
[3]曹新.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后两种服药方案的临床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2009,4(20):29.
[4]周宏志,胡开进.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后疼痛的临床分析及预防[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0,28(2):153-157.编辑/苏小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