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长镜头在纪录片中的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视长镜头在纪录片中的运用
——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电视经济生活频道随着人们对电视艺术欣赏品味的不断提高,电视作品不断努力实现自身的美学价值,也正成为许多电视人的永恒追求。
就纪实性电视作品而言,多角度、全方位、创作方法新颖别致的纪实性风格的作品不断涌现。电视技术的发展已经实现了观众对生活的真实过程和具体情状亲眼目睹的愿望,使之能感受到一种原始形态的真实的纪实美。这其中,长镜头依其特有的形式和内涵成为纪实性电视艺术增强其真实感的重要美学手段,日益受到电视创作者的重视。笔者以几年来的工作实践,就纪实电视片长镜头的运用浅谈自己的体会。
一.大量运用长镜头的选择是一种风格的选择。
纪实类电视片创作者在创作作品的时候,必须面临纪录风格的定位问题:一般而言,都要面对表现主义和纪实主义的选择。
与表现主义实拍中多用“抓取”不同,纪实主义要求拍摄者要深入被摄对象的生活中,尽量减少被摄者对于摄像机的疏远感、陌生感,以求本质上的真实。纪实主义风格作品中,长镜头的运用往往较多,而且其表现也较自然。
长镜头是即时性过程性现场性的最佳形式,它在纪录下一个完整的生活流程的同时,形成了一个丰富而开放的信息场。而且在全方位的纪实中,长镜头的涵义更为丰富;由于时间、空间的连续,使得其积累起一种特定的场的概念和氛围。进而为整部作品形成基调。如《望长城》以其气势磅礴、恢宏的场面为人们所感叹,其中长镜头在其片中的大量使用,充分显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它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这一宏伟建筑的深刻内含。
二.长镜头的表现特征和审美价值。
1.记录事件的流程相对完整,事情的来龙去脉,发展过程交待得清清楚楚;画面在表现时间和空间上连续不断,从而创造客观、真实、自然的纪实效果。2.从画面效果上看,运动长镜头的视点、视角、视域始终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画面在连续的时空里流淌,没有半点矫饰造作,或许偶尔画面不够规范完美,但正是由于不刻意追求构图、造型的完美无缺,反而增添了画面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3.长镜头声画结构的一体化,真实清晰的同期声,制造真实声画时空。现场声是现代传媒重要的组成元素,完整的声音形象拓展了电视结构的容量。分切镜头的弊病不仅破坏时空的连续性,同时也使完整真实的声音形象支离破碎。
4.长镜头在一个连续不断的时间里,可以将被摄人物的心理态度;人物之间的交流和情绪;事件、情节、人物和周围环境的关系等在多个空间维度上延伸展开,合力展现和还原当时的场景状态。一个不间断的长镜头足以使特定的事件或动作能够在真实时空里结构复杂的画面,从而形成镜头语言的多义性。
三.长镜头强调整体效果,讲究空间和叙事的统一。
电视表现中,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尽可能地使电视画面真实的反映事物的空间原貌,一是调动蒙太奇创作手段,经过镜头的重新组合,艺术地重新结构空间。而长镜头的作用,一是不对事物进行典型化概括,只作真实的具体描写。二是努力反映事物的本来面貌,不加任何修饰。三是记者形式上强调从头到尾的一气呵成。电视纪录片《“三号”在行动》(获1996年全国、全省专题片一等奖;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达十余次)在拍摄边防武警抓捕犯罪嫌疑人和搜获百万元假币的一个长镜头就有1分18秒(全片9分57秒),记者从指挥员的一声令下到抓捕、搜查完毕,以一个不间断的长镜头真实记录了边防武警抓捕、搜捕的全过程,集中表现了武警官兵的机智勇敢和犯罪嫌疑人在证据面前的认罪伏法。
四.长镜头拍摄也要讲究方式方法的多样性。
电视长镜头的拍摄依据场景的不同和表现形式的不同,选取适合其客观环境条件的不同方式方法。笔者在拍摄军事题材中常用的有以下几种:其一,隐拍式。《“三号”在行动》采用隐拍方式真实记录了武警侦察员对犯罪嫌疑人的取证过程,这组长镜头的运用,不仅记录了其过程,予人真实感,而且还成了以后证实作案者的有力证据;其二,跟拍式。《“三号”在行动》采用跟拍式手法以真实感人的镜头语言详细记载了侦察员引“蛇”出洞的情景,真实记录了侦察员如何引“蛇”出洞,并将其抓获的过程,充分显示了长镜头在片中的艺术魅力;另外,还可采用抓拍、偷拍等方式捕捉细节的真实以更好地表现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
五.长镜头运用的误区。
尽管长镜头在纪实类电视片中常常起着特殊的作用。但目前常见到创作者在使用长镜头时存在信息量不足、节奏感不当、为纪实而纪实等问题。
1.信息量不足。
在纪录片创作中,有人误认为只要镜头拍摄时间长就是长镜头。而事实上,同景别、同角度的镜头再长也只相当一个蒙太奇语汇,只有包含若干蒙太奇语汇时,才有价值。长镜头最常见的是综合运动长镜头。实践中,如果仅仅把长镜头视为一种摄影技巧,就可能陷入形式主义的误区。
2.节奏感不当。
应该用长镜头时用不足,不该用长镜头时滥用。长镜头的使用应取决于摄像所要表现的内容和信息量的需要。比如:有的电视片中一个人在看东西的中景镜头给了8秒时间,在8秒中观众只看见这个人在看,可他到底在看什么观众却不知道,因为镜头中并无信息变化。这就给观众以拖延时间的感觉。如果我们要想很好地运用镜头时间,那就应该把这8秒时间分解开,让其增加信息量。
如给一个人在看的镜头3秒,接一个人头看的特写2秒,再接一个被看物品或书或报纸的镜头3秒。这一分解变化产生的变化就让镜头增加了信息量,同时也增强了可视性。类似这样的例子很多,不再例举。
而在实际采访制作中,我们经常遇到一些事件性的题材,如交通肇事,人们往往非常关心事件的进展过程。如果此时镜头给的特别短,就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如果把地域环境、肇事车辆状况、交警处理现场等用一个长镜头展示给观众,这样就较好地给观众一个满足。
镜头时间长与短的运用,关键是用得恰到好处,而不是滥用长镜头,以影响片子的节奏感。
3.为纪实而纪实。
一部好的电视片离不开好的镜头,但构图再漂亮,色彩运用再好的画面,如果对节目主题无所助益,也是不可取的。为了再现生活的原貌,一些作者不加选择地大量运用长镜头、同期声,大量进行跟踪采访。生活过程的过多展现,使作品粗糙、冗长,流程多,意义少,在忠实地记录生活的原汁原味时,缺乏选择和提炼,有的成了自然主义的实录。在某些电视片中无休止的大量运用长镜头,跟着被摄对象在野外,在马路上走来走去;没完没了的拍个不停……尽管声音完整,镜头很长,但视觉效果平淡无味,缺乏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