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摘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是写作的前提。它既能训练学生思维,发展能力,又能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就成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所关心的问题。本文将从加强字词句、朗读、有效写作等基础教学训练的角度,结合教师自身对学生的主导作用,浅谈对于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认识。
关键字: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阅读能力
对于小学生而言,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是学习生活中的一种能力象征,良好的阅读能力有助于小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提高以及相关教学的顺利进行。而小学生由于受到自身学识能力的限制,不能从一开始就做到独立完成阅读过程,这就凸显出身为教师的我们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对学生做出阅读教学指导的重要性。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是在教师指导下,培养学生主动进行阅读实践,并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逐步形成和提高阅读能力的教学过程;是学生、教师及教科书编写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新的《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对阅读教学的目标,即要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强调让学生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阅读教学的基础是训练学生关于字、词、句、段、篇的基本功,使其能够理解进而达到熟练运用。培养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让学生掌握大量的生字词汇,学习到各种方面的知识,积累丰富的信息资源。同时,有助于开阔学生的眼界,获得更多的人生体验知识,为学生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提供了极大的助推力。
在长期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根据我切身体会积累的经验,我对如何通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产生了更多的认识,我认为主要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内容:
一、切实加强字词句训练
想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加强字词句训练是重中之重。文字、词语和句子是文章乃至语言的最基础也是最核心的组成部分,如果学生不能理解字词句的含义,那么也无从谈起理解段落篇章。只有认识、读懂并理解了课文中具体的字词句,才能更好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因此,引导学生理解、积累和熟练运用字词句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既是培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基础内容,也能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加强字词句训练需要注意三点:第一,教师要将强对课文中生字、生词的把握。不能让生字、生词对学生的阅读理解造成障碍,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进行阅读之前解决掉这个问题。教师可以敦促学生课前预习,提前勾画出生字、生词让学生自己查清记牢,然后在阅读教学前进行提问或默写,以加强学生对生字、生词的印象,并直接有助于学生接下来的阅读教学中对课文的理解。第二,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把阅读课文与理解文章结合起来。在阅读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常见
词语,既要重视理解又要重视运用,要引导学生在说话和作文练习中使用,做到学用结合。一些词语的基本用法和句子的基本形式,要引导学生加深认识,可以通过口头造句强化学生对句子的印象,力图做到熟练运用。教师可以在不超纲的情况下,配合词句,适当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基础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用以帮助学生阅读。第三,教师应当在关于一篇文章的阅读教学完毕后,要有针对性地为学生适量布置专门关于字词句的复习内容,不能单纯依赖大量重复的课后练习增加学生负担,使学生降低学习的积极性。比如教师可以独创一些练习,使学生能够自觉地使用学过的词语来组织所需要的句子,还应该注意与前面第一点相结合,为下一篇课文的阅读做准备,形成预习——掌握——复习——再预习的良性循环。
学生只有牢固掌握了文章构成最基本的字词句,才能以此为基础进行下一步的深层次阅读,如果基础不牢靠,就会严重影响到对文章的理解,这样后面的阅读教学也只能事倍功半。
二、重视朗读训练
在各种新式教学风行的今天,有很多人认为,传统的朗读训练既占用宝贵的课堂时间,又对学生理解课文没有太多实际的意义,所以语文课堂教学已经无需再重视朗读训练。这种观点可以说是大错特错。阅读教学的目的之一是为了使学生达到听说读写能力的统一提高,朗读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初步获得情感体验,并能够直观地感受语言的优美,极大地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深层阅读。同时,在《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亦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由此可见,课堂阅读教学中的朗读训练仍然需要被教师所重视。
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应该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教师首先通过之前字词句训练中的预习步骤,使学生做到随文识字,可以咬准字音,完整读句子,并逐步依照标点句读,做到连贯通读全文。在此基础上,教师应该为学生进行示范性朗读。在范读过程中教师要把握节奏的轻重缓急,带领学生进入课文的意境里,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第二,示范性朗读后,教师应当指导学生依照自己的语气节奏练习朗读。流利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以加强学生同文本间的对话沟通,但并不代表每个词句都要平均用力,如果学生不能正确把握在重点词句、段落所用的情感、语气,就需要教师指点并再次示范。这有助于学生深入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体会作者的内心世界。第三,在学生可以自己较完美地达成流利而有感情的朗读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堂互动,通过对话交流丰富朗读课文的立体感。比如如果课文中有对话场景,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并交换角色,使学生置身课文情境,得以设身处地体会不同人物的不同心境,以此加深对人物、对情节的理解。如果课文中没有对话场景,教师可以自主设计创造符合文章主旨的情境,让学生参与其中朗读课文,进一步感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通过这些手段活跃课堂气氛,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
朗读训练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产生表达情感的愿望,教师在这种基础上分析讲解课文,自然事半功倍。朗读训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收到预期效果的,教师指导学生要贵在坚持。
三、进行有效写作训练
现而今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仍然有大部分教师是采取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学生整堂课只需要用眼睛看板书或多媒体课件,只用耳朵听老师照本宣科的讲解。这样只会加重学生对于阅读教学的厌烦,更无从谈起阅读能力的提高了,所以打破这种局面是十分必要的。如果说前文所提的朗读训练是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开口说话,那么写作训练就是让学生提笔作文,都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必要手段。
我所提出的写作训练,并非是要将阅读教学变成命题作文的写作课,而是以加强阅读理解为出发点的有效练笔,是对之前字词句训练的一种延伸。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训练:
第一,进行字词句练习。这并不是字词句训练中的造句练习,而是要教师针对课文中的字词句引导学生发散联想。例如遇到生字可以引导学生写出同音字,遇到生词可以考查学生写同义词,遇到描写外貌神态的词语可以让学生列举其他词语,并据此练习写一段人物的外貌描写。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加深学生对这些字词句的印象,有助于在阅读中提炼关键词句。第二,进行概括扩展练习。不通过教师总结,而是让学生自己概括语段大意和文章中心思想。概括性的练习是语言表达训练的重要内容,学生可以通过简短的文字概要提炼文章的精华主旨,是考查学生是否真正理解文章思想的有效途径,而且还能提高学生自主立意,构思作文的写作能力。此外,扩展练习也同样是考查学生理解文章的手段,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一段话、一句话甚至一个关键词进行合理的扩展想象,有助于开阔学生的思路,促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所扩展部分文章的深意,起到加深阅读印象的作用。第三,进行仿写练习。这可以说是写作训练中最高级的练习,学生要在已经深刻理解文章内容,契合作者思想情感,熟悉文章的遣词造句方式的基础上,模仿文章的写作方法进行再创作。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的情况安排仿写的要求,如仿写长度、类型等。仿写的成功可以说是阅读教学成果的综合体现,代表着学生对该篇课文的阅读水平可以达到读写合一的程度。
总之,有效写作训练是为了在课堂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而达到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目标,切勿无目的性地让学生随意发挥,乱写一气,有针对性地布置内容是最关键的。
四、充分发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也许有人会质疑学生才教学的对象,所以在课堂教学中理应以学生为主体才对,这种理解本质上没有错误,但是要考虑到教学的对象是各方面能力和素质都没有成型的小学生,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意识还比较低,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起到引导的作用。新大纲十分重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强调指出:教师要发挥创造性,针对教材和学生年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要引导学生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和句子,要重视语言的积累。可见只有教师致力于“导”,学生才能依照指导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最终达到能够自主阅读的目标。
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这也是为人师者应当特别注意的两个方面。第一,教师要时刻不忘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教师自身的语文素养决定着课堂阅读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教师对文本的感悟和把握能力是指导学生阅读的保障。但是教师的素养和能力并非天生具备,而且随着时代进步和教学环境的变化,对于教师素养和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改变。所以如果教师想充分发挥对学生的主导作用,就必须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努力提高业务水平,语文教师更不能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