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广播电视台播总控系统简介

合集下载

播控中心简介介绍

播控中心简介介绍

播控中心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播控中心的发展经历了从模拟信号时代到数字信号时代的演 变,技术手段也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功能到多功能的发展 。
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播控中心的技术和设备不断更新和完 善,智能化、自动化、网络化等新技术在播控中心得到了广 泛应用,提高了播出效率和质量,同时也为媒体机构的创新 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04
播控中心的安全与质量控制
安全管理制度
01
02
03
实行安全责任制
明确每个岗位的安全职责 ,确保安全工作贯穿于整 个播控中心的工作流程中 。
严格遵守安全规定
播控中心应遵守国家及行 业相关安全法规和标准, 确保各项安全设施完备且 符合要求。
加强安全培训
定期组织员工参加安全培 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和安全操作技能。
制作部负责节目的前期 制作和编辑,包括采访 、拍摄、剪辑、配音等 环节,为播出提供高质 量的节目内容。
策划部负责节目的策划 和开发,研究市场需求 和趋势,制定节目策划 方案和发展规划,同时 对现有节目进行改进和 创新。
播控中心的日常工作流程
播控中心的日常工作流程包括节目编排、节目审核、播出监 管、技术支持和设备维护等多个环节。
播控中心的培训与考核
培训计划
根据员工的专业技能和实际需求,制定针对 性的培训计划,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和工作 能力。
考核制度
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对员工的工作质量、 工作效率和专业技能进行考核,激励员工积 极进取。
05
播控中心的未来发展趋势与挑 战
播控中心的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 播控中心是广播电视行业的重要核心部门,负责节目的播出和 监控。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播控中心也在不断发展和演变。

城市大屏集中播控平台系统介绍

城市大屏集中播控平台系统介绍

·6·第4期城市大屏集中播控平台系统介绍江霖及(北方联合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摘 要】本文介绍了通过建设城市大屏集中播控平台,以“联网联控联播”的模式,将分散的户外大屏统一接入,实现统一宣传、统一运营、统一管理。

【关键词】城市大屏;集中播控近年,城市大屏以位置资源卓越、覆盖人群广泛、视觉冲击震撼等特点迅猛发展,已成为除广播电视、新媒体等渠道之外的重要视听传播载体。

但城市大屏因经营主体分散、管理机制薄弱、技术条件落后、无良利益驱动等原因,导致城市大屏违规广告投放、不良内容播出、非法信息侵入等一系列问题频发,造成了严重的负面社会影响。

一、概述为加强宣传管控、推动文明城市建设、实现城市智慧管理、注入互联网+思维,可将分布于全省各地的城市大屏通过信息化技术整合起来,通过建设城市大屏集中播控平台,以“联网联控联播”的方式对播出内容进行统一管控,从而实现常态化、高标准的安全播出管理,并具备重大活动期间“同一座城市、同一种声音、同一个画面”的定制化功能。

二、网络架构通过利用有线网络I D C 机房的基础设施,基于北方广电的数字电视专网,构建沈阳户外电子屏监管播控专网,实现户外电子屏前端单位与沈阳城管局多画面监看中心以及I D C 机房之间的安全可靠传输。

系统网络架构图如图1所示。

北方广电IDC机房安放设备主要有媒资管理一体机、编单播控软硬一体机、播出系统、离线及在线编转码系统组成。

涉及到的素材存储及视频录像存储也存放在IDC机房。

作为监管各节点单位画面图像的城管局监看中心主要存放多画面监看系统、大屏解码器及城管局大屏等设备。

前端屏机房及前端屏控制台组成一个独立的播控前端节点。

前端屏机房主要存放播放终端及机房监控摄影机。

前端屏控制台安放控制PC,通过控制PC监控前端屏画面。

三、系统功能城市大屏监管应用平台的总体架构分为三个层次,自下而上依次是数据资源层、服务支撑层、应用管理层。

1.数据资源层数据管理层由数据库、存储和缓存组成。

IPTV集成播控平台及功能

IPTV集成播控平台及功能

IPTV集成播控平台及功能1、IPTV集成播控平台架构IPTV集成播控平台是指对IPTV节目内容从播出端到用户端实行管理的播控系统。

包括节目内容统一集成和播出控制、电子节目指南、用户端、计费、版权管理子系统。

IPTV集成播控平台实行两级构架。

中央设立IPTV集成播控平台总平台、地方设立集成播控分平台。

总平台与分平台采用统一设计开发的系统软件、统一的BOSS管理系统、计费管理系统和EPG(电子节目指南)管理系统,按照统一品牌、统一呼号、统一规划、分级运营的原则,分级运营管理IPTV集成播控总平台和分平台。

2、IPTV集成播控平台功能IPTV集成播控平台的主要功能是完成对节目内容和用户的管理,中央集成播控总平台和地方集成播控分平台实现的功能有所区别。

总体上看,集成播控平台的功能主要从两个方面去实现。

第一方面是对内容的管理,包括对内容的制作、分发、审核、展示和管理功能,实现对内容按不同地域来播出。

第二方面是对用户的管理,通过BOSS系统对用户实现认证鉴权计费管理。

电子节目指南管理系统是控制用户端界面展示的系统,主要控制用户终端的内容展示顺序和展示方式。

增值业务系统是除基本的视频播放服务外其他服务的管理系统,比如游戏、在线购物、视频通话、在线医疗、在线阅读等互动的服务内容。

内容管理的功能中还包括数字版权保护和内容平台接入功能。

数字版权保护用于防止盗版;内容平台接入主要实现对不同的内容提供商提供接入服务,以便引入更丰富的节目内容,满足用户多样化需要。

统计分析系统和监管系统是集成播控平台的综合服务模块。

统计系统是对内容和用户两部分效果统计和经营优化的功能系统,是经营的核心。

监管系统是确保内容安全的核心系统,是集成播控平台的重点职能之一。

中央IPTV集成播控总平台与地方集成播控分平台的功能区别主要在以下两方面:一是服务区域的区别,中央集成播控总平台针对全国的用户、地方分平台服务于本地用户;二是管理功能的区别,中央集成播控总平台没有认证鉴权计费功能,对用户的管理由地方集成播控分平台负责。

演播厅楼宇控制系统模式改造及应用

演播厅楼宇控制系统模式改造及应用

图1 系统拓扑图3 演播厅特点及演播厅空调系统负荷特性分析大型演播厅空调系统负荷主要由工艺负荷、新风负荷、人员负荷构成,项目1500 m2大型演播厅负荷比例如图2所示,工艺负荷占比高达73%,是演播187图2 1500m2大型演播厅负荷比例3.1 工艺设备负荷由于节目制作特殊工艺需要,通常需要设置大量舞台效果灯具、LED显示大屏等,这些设备的耗电功率大部分都转化为热量。

不同的规模、不同类型的节目灯光及舞美效果设计差异非常大,导致工艺设备发热量相差较大,据台近两年对演播厅运行数据统计,发现大型节目演播厅工艺设备最大发热量可达400W/m2,小型节目工艺设备发热量仅为100 W/m2左右。

在节目录制过程中由于灯光效果的不断变化,灯光发热量并不稳定,如图一某档节目制作过程中灯光电流变化曲图3 某节目舞台灯光电流变化曲线;某节目舞美LED屏电流变化曲线图4 室温自动控制系统框图PID控制算法如下:1()()[()()dt]t de tu t Kp e t e t TdTi dt=++∫图5 理想的自动控制系统曲线图5.1 问题分析四川广播电视台楼宇系统设计建设之初,承建商对楼宇控制系统设计施工,没有考虑到四川广播电视台广电中心作为工艺性质大厦的特点,更没有考虑到演播厅,直播间具有的独特性能和需求。

导致楼宇控制系统在演播厅空间大,舒适性要求高、灯光、布景等工艺设备众多以及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节目灯光及舞美效果设计差异大,工艺设备负载变化大、节目制作不同阶段人员负荷变化较大、设备摆放位置不确定等特点下运行达不到预期效果。

据美国国家标准局统计资料表明,如果在夏季将设定值温度下调 1℃,将增加 9%的能耗,如果188图6 不稳定的控制曲线图5.2 改进方案根据原有控制模型与实际情况产生的不匹配,而造成整个模型控制不稳定或者控制指标不理想。

专业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求,针对性的创建新控制模型。

新控制模型引入两组新输入变量参与整个控制模型的全程控制过程,两组变量参数分别为风机送风管道和回风管道温湿度变量参数。

广播技术平台智能化总控监管系统

广播技术平台智能化总控监管系统

广播技术平台智能化总控监管系统
刘晓红
【期刊名称】《电声技术》
【年(卷),期】2018(42)3
【摘要】介绍了昆明广播电视台广播技术总控系统的设计思想、系统构架及基本功能,着重阐述了总控系统采用音频矩阵与网络音频路由相结合的模式,利用Control Master"总控专家"软件实现了对设备状态和信号的监听监测及报警[1],为昆明广播电视台提供了一个集数字、网络、新媒体等技术为一体的高性能制播平台.【总页数】4页(P62-65)
【作者】刘晓红
【作者单位】昆明广播电视台,云南昆明 65011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34.3
【相关文献】
1.广播智能化总控系统的建设研究 [J], 陈海
2.广播智能化的应用——浅析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广播总控监测系统 [J], 王丽娟
3.广播电台智能化总控监管系统 [J], 毛桂梅
4.智能化广播总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J], 陈秀
5.广播总控智能化监测系统建设 [J], 韩盼;韩继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成都广播电视台播总控系统简介

成都广播电视台播总控系统简介
出任 务 。
阵, 两个完全镜象 的播 出矩阵共 四个矩 阵组成信 号调 度的核 , 实现台 内外信号 的综合调度和备份 。 ●采用基于存储 区域 网S N A 的上载和播 出分离的视频服
务器结构。
●采用 自 动播控软件 对所 有播 出设 备进 行控制。 ●自 动檑 控系统同时还实现 素材的上载 、迁移和管理
间的 多路可选择 的数 据 交换 ,从而实现 视频服 务器对磁盘阵列的共享 。
而且设 备访 问的 网络 拥
土以 网 一 太 交 蜒 机
l ■ 备! l _ ■ I 以 人


塞处理 也交 由光纤交换 机处理 . 得今 后连 接 使
设备 得增 多几乎 不影响 各个设备 的访 问速度 。
主j 纤交换机 匕

l I
备光纤变换机


如 图1 所示 , 中 系统
所有 关键 设备 都分 别与
I l I l
I I
l¨ 锄 唧 珊珊珊 粗恤 瑚 珊 咖 硼珊 骶删 匿
R I 磁僦存储阵列 AD
主 备 光 纤交 换 机相 连 . 光 纤 交 换机 之 间级 联 . 可 以保 证 S N 系统 中 A
维普资讯
二 Se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y tm


|cn l y  ̄h o g e o
成都广播 电视台播总控系统简介

关键 字
镪嗽 嚣 俘f区域嘲终s N 矩i Q i 鑫 A 霹 MC 总揎 分控 自
●信号采用 S I D 嵌入音频的方式 .实现视音频信 号的完
【 心 技 术 l 】
Oe SN pn A 系统逻辑结构豳

电台总控系统数字化改造

电台总控系统数字化改造

电台总控系统数字化改造作者:戴国栋李垣徐晓刚来源:《声屏世界》2010年第10期电台总控中心机房是整个播控系统的中心枢纽,是广播节目信号交换、分配、处理、调度、监听、检测、记录及传输的核心场所。

总控系统是由完成以上各相关职能的硬件设备及应用控制软件组成。

总控硬件系统主要包括数字音频矩阵,应急塞孔盘,应急垫播设备,音频监听、监测设备及各周边设备组成。

总控核心——AEQ数字音频矩阵。

数字音频矩阵是总控的核心,负责对播控中心所有节目信号进行处理和监测,对各类共用信号进行调度和分配,向各直播室提供返送信号和外来信号,并可以实现多个直播室之间的节目互转调度。

江西人民广播电台的音频矩阵采用AEQ公司BC2000D Router数字音频矩阵,该音频矩阵与总控室的一台计算机相连,运行音频矩阵的控制。

各直播室均有数字和模拟各一路信号通过应急塞孔盘送往音频矩阵,音频矩阵上各有一路数字和两路模拟信号通路通过应急塞孔盘返送回各直播室调音台上,这样直播室的信号除本地CD、工作站等信号外,还包括了总控通过返送通路送入调音台的信号。

江西人民广播电台的数字音频矩阵配备了四块数字音频通道卡和12块模拟音频通道卡,每块数字卡各有四路数字立体声输入、输出通道,每块模拟卡各有两路模拟立体声输入、输出通道或四路模拟单声道输入、输出通道。

整个音频矩阵具有24路×24路模拟立体声输入、输出和16路×16路数字立体声输入、输出的切换能力。

矩阵的输入端除各直播室的模拟输出信号和数字输出信号外,还接有用于应急播出的信号、卫星接收机信号、无线收音信号、有线电视音频信号、中央台光缆信号及直播用信号和各直播室返送到直播现场的信号。

输出端除了矩阵到各直播室的返送信号外,还有送往音频分配器供给地球站及发射机房的信号、到彩条机上的信号及总控室监听信号。

应急塞孔盘。

考虑到数字音频矩阵死机导致无法正常运行,江西人民广播电台在设计时充分做好了播出系统脱离音频矩阵独立运行的准备。

成都电视台播控系统设计上的新探索

成都电视台播控系统设计上的新探索


唾鳓 茴画
画画 】 画蕊 画
独 ~ R A ID 存 储

唾圃
A 独 ~L R
厘蕊 蜮
ID 存储
茴蛔
画蕊 蓟
不 管核 心 设 备 如 何 做 冗 余 备 份
应 急 方 案 如 何 完善


都不 能
独 立 R A ID 存 储
独 立 R A l D 存储
弥 补 系 统 存 在单

崩 溃 点 的缺 陷


历 经 多次 设 备故 障 或 系 统 在线 更 新 的
考验
始 终 安全 可 靠

完 全 达 到 了 预 期 的设 计 目标

本文 将

从 四 个 方 面 就 新 播 控 系 统 的 技术 创 新 和 亮 点 进 行 探 讨


关键 词
SA N
k













镜 像播 出眼 务器
播 控 计 算机
_ _
同步播 出,即便主播出通道出现 解码故障或素材丢失 ,也可 以立即切换到备播出通道上播 出, 不会造成播 出中断的严重 事故。上载和播出通道共用磁盘 阵列 ,还减少 了一次数据迁
移任务 ,明显降低了光纤交换机 的带宽压力。这种主 、备服 务器镜像播 出的架构具有拓扑结 构简单 , 成本较低和维护简 单 的特点 ,最可贵 的是 ,这种架构安全系数是比较 高的。图


我 们 发 现 方 案 中 或 多 或 少 存 在 着 比 较 严 重 的 安 全 隐患

广播电视台监播系统架构及常见故障处理——以四川广播电视台监播系统为例

广播电视台监播系统架构及常见故障处理——以四川广播电视台监播系统为例

IGITCW技术 分析Technology Analysis98DIGITCW2023.07广播电视系统由多个系统组成,如演播室系统、播出系统、总控调度系统、传输系统等,各个系统相互独立,又是组成整个广播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其中,传输系统中的监播系统则起到监测各级信号、录制播出信号的作用,也是技术人员发现故障、处置故障的重要依据。

可以说监播系统是传输系统的眼睛,时刻关注着整个系统的工作状态,是整个系统与技术人员交互最多的环节。

它的工作状态正常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安全播出工作的执行情况,所以技术人员一定要保障监播系统正常工作,避免出现因监播系统出现故障误报警,导致技术人员误操作而引起的安全播出事故。

1 系统架构四川广播电视台监播系统采用北京某公司的监播系统,随着广播电视业务的增加分2期建设,于2016年整个系统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可实现对12路ASI 码流信号、4路广播流和32路SDI 信号的多画面显示、码流分析、故障录像存储,整体架构如图1所示。

1.1 系统模块按照具体工作模块,系统主要由四个模块组成。

1.1.1 转码模块将TS 流节目或者SDI 节目以TSoverIP 或者SDIoverIP 流的方式进行转码后输出。

该功能主要通过两个模广播电视台监播系统架构及常见故障处理——以四川广播电视台监播系统为例罗云键(四川广播电视台,四川 成都 610031)摘要:广播电视系统普遍存在一次性投入大,后续改造、运维投入小等问题。

随着设备使用时间越来越长,故障率也在逐年增加,运维人员只有对系统架构非常熟悉,对常见的技术故障能够及时处置,才能保障广播电视节目安全播出。

文章以四川广播电视台监播系统为例,探究了广播电视台监播系统的架构及常见故障的处置,以期能为运维人员提供一些系统维护的经验。

关键词:监播系统;故障处置;安全播出doi:10.3969/J.ISSN.1672-7274.2023.07.030中图分类号:TN 948.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码:1672-7274(2023)07-0098-03Architecture and Common Fault Handling of Broadcasting and TelevisionStation Monitoring System-- Taking Sichuan Broadcasting and Television Station Monitoring System As an ExampleLUO Yunjian(Sichuan Radio and Television Station, Chengdu 610031, China)Abstract: Broadcasting and television systems generally have problems such as high one-time investment and low investment in subsequent renovation and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As the equipment is used for longer and longer, the failure rate is also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Only by being very familiar with the system architecture and being able to promptly handle common technical faults can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personnel ensure the safe broadcasting of radio and television programs. The article takes the monitoring system of Sichuan Broadcasting and Television Station as an example to explore the architecture and common troubleshooting of the monitoring system,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experience in system maintenance for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personnel.Key words: broadcasting monitoring system; fault handling; safe broadcasting作者简介:罗云键(1985-),男,汉族,四川南充人,中级工程师,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广播电视。

四川广电IPTV播控平台监控接口、上行注入站技术及对接合作方案

四川广电IPTV播控平台监控接口、上行注入站技术及对接合作方案
方案》、国务院三网融合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国协办函(2010)3 号、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局(2010)344 号等相关文件精神,四川 唯一省级 IPTV 集成播控平台由中央电视台会同四川广播电视台 按照全国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组织、统一管理的原则联合 建设,由四川广播电视台负责 IPTV 业务内容、产品的规划和业务 运营管理。
67
三.播控平台接口说明
包括如下接口: A1 接口:四川 IPTV 集成播控分平台的内容管理系统通过该接口向运营 商的传输网络注入媒体内容、直播流及直播流录制节目单。 A2 接口:传输网络向四川 IPTV 集成播控分平台输出用户播放记录,播 控平台进行格式转换后输出给 BOSS 系统或统计系统。 B1 接口:用户管理接口。运营商的 BOSS/CRM 通过该接口对用户的 IPTV 业务进行开户、销户、产品套餐转换、产品订购/退订等管理操作。 B2 接口:详单同步接口。四川 IPTV 集成播控分平台将运营数据同步给 BOSS 系统,可用于计费、客服、和统计等用途。运营数据包括用户的订 购记录、观看记录、浏览记录、开机记录等。 C1 接口:EPG 访问接口。用户终端通过该接口浏览 EPG,进行互动操作。 四川广电网络公司运营商如向四川 IPTV 集成播控分平台提供节目和
2台
做系统热备,服务器参考 DELL R810
N台
视节目数量而定;CPU(双核或以上)
2.4G,内存 2G 或以上
CPU(双核或以上)2.4G,内存 2G 或以
2台

四川广播电视台
二 0 一 0 年八月六日
66
三、四川 IPTV 集成播控平台与四川广 电网络公司对接方案
一.双方定位 按照国务院《推进三网融合的总体方案》和《三网融合试点

论广电传媒的播控系统设计

论广电传媒的播控系统设计

论广电传媒的播控系统设计广电传媒作为现代社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人们的生活和文化传承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广电传媒的播控系统设计也在不断的优化和改进。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广电传媒的播控系统设计进行论述。

一、播控系统的意义播控系统是广电传媒中最基础的系统之一,它的作用是协调整个广播制作和播出流程以提高行业效益。

这项工作能有效提高整个广播行业的生产水平,降低企业的成本,同时还能更加便利的向群众传播有益信息。

二、播控系统的结构广播传媒的播控系统一般包括内容管理系统、广播编播系统、传输系统和播放设备等几部分。

其中,内容管理系统主要负责整理和处理信源,并将整理过的信源上传至播控中心进行统一的管理和编排;广播编播系统是整个播控系统的核心,它主要负责将各类信源编排成一份完整的播放列表,并将该列表下发到各个播放设备上进行播放;传输系统则是负责将编排好的播放列表和媒体素材传输至各个播放设备上;最后,播放设备则是负责播放已编好的节目信号。

三、播控系统的要求对于广播传媒的播控系统而言,其设计必须要符合一系列的要求,才能确保整个播放流程的顺畅进行。

首先,其要求具有高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可扩展性,必须对各种异常情况做出及时响应。

同时,要求满足高并发的要求,保证其在高并发情况下,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其次,播控系统的设计还应考虑到传媒素材的存储、备份、恢复等方面,以确保素材不会因意外损失而无法恢复。

另外,在播放质量、程序自动化生成等方面也需要进行充分考虑,以确保整个播放过程的质量和效率。

四、播控系统设计的发展趋势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广播传媒的播控系统设计也在不断的优化和改进。

未来的播控系统设计将更加注重实验室的科技创新,根据大数据进行分析,开发出更加智能的播控系统技术,将打破目前的技术边界,向着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

综上所述,广电传媒的播控系统是整个广播行业的基础设施之一,其的优化和升级对于整个广播行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成都电视台硬盘播出系统的基本架构分析

成都电视台硬盘播出系统的基本架构分析

冲 中断了 , 它就会通过 专 用的 串口线发 出关闭电源 的命令 ,
自动 关闭主F S M的 电源 并 由自己来接管 对OP E N S AN的管 理工作 。 当运行在 主 F S M 上的 F a i l o v e r 监测 软件检测到来 自备
F S M 的心跳信 号中断时 , 它就会通知 O P E NS N 的客户端设 A 备 :备 F S M 出现故 障 ,并 自动关闭备 F S M 的电源。
光纤 交换机 之间也 是通过1 根光纤线级联 的 , 其运行 的是F C P
和S C S I 协议 。图 2是 OP E N S A N光纤通道在遇到不 同的故 障时 自动倒换恢 复的过程。 可以看出 ,在这样 的网络结构 中 ,当任何一个 光纤通道 的任何一个环 节的路由出现故障时 , 数据 的传输 交换 都不会 受到影 响。
当F S M 的 自动倒换发生时 ,原来的备 F S M 变成 了新的 主F S M;同样 的 , 当原来 的主F S M恢复 并重 新参 加到系统的 服务 中来时 ,它又 变成 了新 的备 F S M。此后 , 新 的主F S M 只 要不出现错误 ,仍然作为主用处于激活状态 。因此 ,F S M 在 文件系统的管理 中没有永远的主 / 备关系 。
规 则控 制着每一台P R O IL F E对媒体文件 的存取 , 然后 由本地

P R O IL F E的c l i e n t 组件来执行这一操作 , 使得 P RO F I L E就像
7 5 I A d v a n c e , d T e 。
2 0 0 7 / 5
个P R OF IL E 视频服务器 中 , 这些软件都是 运行在wi n d r v e r 组件使用 C V F S 文件系统协 同c l i e n t 组件

播控中心

播控中心
辑好的节目进行顺序自动播放,只需要将节目顺序排放即可。
谢谢观看
采编播系统:对节目进行采集、编辑、播出。
非线性编辑系统
非线性编辑系统:简称非编系统,就是把输入的视音频信号进行a/d转换,采用数字压缩技术存入计算机硬 盘中,将传统电视节目后期制作系统(简称线编)中的切换台、数字特技台、录像机、录音机、编辑机、调音台、 字幕机及图形创作系统等设备的功能,用一台计算机来操作。
播控中心
广电局或网络中心机房
目录
01 中心简介
02 包含系统
播控中心,也就是广电局或网络中心机房,它是广电局或网络中心中很重要的一个科室。它的主要作用是对 电视节目进行制作、播出、监控等。
中心简介
播控中心,在广播系统中,承担广播节目的制作及将节目信号传送到发射台等任务的场所。
包含系统
采编播系统
非编系统已经成为影视后期制作的主流设备,它基本由计算机、非线性编辑卡(简称非编卡)、及相应的非 线性编辑软件等组成。
非线性编辑(简称非编)系统是计算机技术和电视数字化技术的结晶。它使电视制作的设备由分散到简约, 制作速度和画面效果均有很大提高。由于非编系统特别适合蒙太奇影视编辑的手法和意识流的思维方式,它赋予 了电视编导和制作人员以极大的创作自由度。

成都广播电视台播总控系统简介

成都广播电视台播总控系统简介

成都广播电视台播总控系统简介[ 四川省成都广播电视台龚晨]数字化、网络化已成为当今广播电视进展的必定趋势。

2005年下半年开始,成都广播电视台抓住搬迁新大楼的历史契机,运量建成一套包括全台媒体信息系统、演播室系统和播总控系统在内的全程数字化采编播存、全台资源统一调度以及共享治理电视中心技术平台。

其中播总控系统负担着台内外所有信号的调度、处理以及监控,同时还要台内各个子系统提供时钟信号和同步信号,是台内外节目信号交换的枢纽,直截了当承担着所有频道节目播出任务。

新播总控系统于2006年9月15日正式开播,由于其采纳了科学的设计、先进的设备、全面的监控体系及完善的应急处理方案,系统运行稳固,极大地提高了播出质量和保证了播出安全。

一总体设计成都电视台播总控系统设计能满足9和播出频道加1个备分频道的标清播出需求并承诺以后扩展到15个频道的规模。

要紧的设计思想是:以视频服务器播出为核心与磁带结合,最终建立与全台网络化媒体信息系统相连接的全程数字化硬盘播出网络系统。

本系统要紧设计包括:* 信号采纳SDI嵌入音频的方式,实现视音频信号的完全同步;* 系统关键部位配置跳线,随时变换信号源应急播出;* 采纳分布式多级矩阵结构。

由输入输出矩阵、总控矩阵、两个完全镜象的播出矩阵共四个矩阵组成信号调度的核心,实现台内外信号的综合调度和备份。

* 采纳基于储备区域网SAN的上载和播出分离的视频服务器结构。

* 采纳自动播控软件对所有播出设备进行操纵。

* 自动播控系统同时还实现素材的上载、迁移和治理。

* 应用简单网络治理协议SNMP来收集设备状态信息并聚拢到设备监控服务器上〔包括设备运行温度、电源状况、储备阵列的各种参数〕构成一个智能监控系统。

* 所有软件系统都能够灵活的设置,能够依照情形进行调整。

依照以上设计,播总控系统要紧由视频服务器与储备系统、总控系统、分控系统和监控系统等组成,在总体布局上分为上载机房、播出机房、总控机房、设备机房和UPS机房五大部分。

电台AOIP直播总控系统设计

电台AOIP直播总控系统设计

电台AOIP直播总控系统设计作者:黄健春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8年第08期【摘要】AOIP协议是目前最成熟、市场占有率高的网络音频解决方案,全球有超过100家一流的专业音频公司选择AOIP网络音频传输标准,通过AOIP网络音频技术的应用,实现广播电台直播总控系统与国际数字音频技术、广播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发展潮流同步,为广播电台安全播出提供可靠的系统平台。

【Abstract】AOIP protocol is a network audio solution, which is most mature and has high market share at present. More than 100 world-class professional audio companies choose AOIP network audio transmission standards.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AOIP network audio technology,the total control system of broadcast broadcasting station is synchronized with the international digital audio technology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digital broadcasting network technology, which can provide a reliable system platform for the safe broadcast of radio station.【关键词】AOIP ;直播总控系统;音频智能监测【Keywords】AOIP; direct broadcast master control system; audio intelligent monitoring【中图分类号】TN9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8)08-0164-031 项目概述直播总控系统是广播电台重要的技术业务系统,南宁电台现有的直播总控系统已经长期运行多年,其核心设备直播调音台模块、数字音频矩阵、音频监测监控等设备存在系统故障率高发现象,对安全播出影响极大。

成都电视台高标清同播平台的应用与创新

成都电视台高标清同播平台的应用与创新

播 的 探 索 和 实 践 。 在 此 背 景 下 .成 都 电 视 台 和 东 方 盛 行 公 司联 合 成 立 的 高 标 清 同 播 项 目开 发 组 .通 过 项 目调 研 、 确
定 方 案 和 解 决 技 术 难 题 后 ,于 20 0 9年 1 2月 2 8日正 式 播 出
成 都 电视 台高 清频 道 . 现 与 原 CD V 1 清 频 道 同 步 播 出 , 实 T -标
频 道 高 清 播 出做 好 准 备 。
标 同 清 播。
2 以符 合 总 局 高 标 清 同播 要 求为 基 本 原 则 .
逐 步 提 高 高 清 节 目源 : 由于 成 都 电 视 台 前 期 高 清 节 目 资 源 积 累 相 对 较 少 , 同播 的 高 清 频 道 第 一 年 高 清 节 目源 不 低 于 5%,以后每年逐 步提 高高清 节 目的份额 ,高清节 目 0 与标 清 节 目 同播 率 实现 10 .逐 步 实 现 高 清 版 新 闻 、 电视 0% 剧 、 自办 栏 目等 。
Id ut n sy — r I
囵 I)省成都广播电视台 !1 11 1
摘 要 ———————————————一
通 过 盛 Y 视 台 矗 标 清 目 蛹 项 目 阐 述 了 商 标 游 日 / Y
பைடு நூலகம்
薛 英 军 李霄 鹏 唐 颖
高 清 电视 播 出 不是 简单 的 设 备 更 新 .而 是 涵 盖 采 、编 、
l :i 播 f 蔓 介 { l 如 臼 , j :
1 平 台构 厩 . 成 都 电视 台 高 标 清 同播 平 台 以 Sra T H 流 媒 体 视 t mR D e 频 服 务 器 、循 环 垫 片 组 成 的 硬 盘 播 出 系 统 以 高 清 矩 阵 和

多家电视台电视播控系统方案特点浅析

多家电视台电视播控系统方案特点浅析

透视Hot-Point PerspectiveDI G I T C W 热点154DIGITCW2019.051 各电视台播出系统方案特点1.1 安徽省电视台电视播出系统介绍安徽台播出系统于14年10月正式播出,系统设计为11+1+4模式,全系统设计为高标清兼容。

系统设计(1)总控系统设计总控系统采用主、备miranda 矩阵,规模为261×396路。

使用55寸超窄边液晶屏进行画面监看,监看屏同时连接拼接器、画面分割器,通过信号源选择,实现切换不同模式。

(2)分控系统设计播出系统共有16个播出频道,每4个频道为一组,每组共享1套切换矩阵、4台录像机;录像机采用N-PROT 方式实现播出控制;每频道配备1台信号技监设备,4块超窄边液晶屏进行信号监看;频道链路设计均采用主备交叉2×1方式。

(3)上载系统设计上载由服务器通道采集完成,每工位可控制4台录像机,录像机分别输出2路视频信号,一路给上载服务器,一路给信号检测设备,由格非软件完成素材质量检测功能。

(5)与外网的连接设计播出和制作网完成了连接测试,但考虑安全因素没有进行连接;与媒资系统没有进行连接。

(7)广告系统设计广告系统连接为广告部打包传输到二级盘阵,再迁移到视频服务器。

现在逐步改变为逻辑包播出方式。

(8)监控、监录、报警系统的设计采用格非公司监控系统完成设备、上载技审的监控工作;采用安徽现代报警设备实现信号报警;采用安徽现代编码设备将回传信号编码为H.264进行保存,保留时效为半个月。

1.2 包头电视台播出系统介绍包头台播出系统于15年2月份标清系统开播,7月份高清系统开播,目前共有3套高、标清播出频道。

2 系统设计方案(1)总控系统设计总控系统设计规模为75×54,主矩阵为miranda 品牌,备矩阵为格非公司生产的矩阵、拼接器二合一产品,即可作为备用调度矩阵又可作为拼接器使用。

(2)分控系统设计共有三套高标清同播频道,标清信号采用积压下变换方式实现,每个频道配备2套miranda 切换器互为主备;采用4块液晶显示屏进行信号监看;配备格非信号监测系统实现系统监测和报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都广播电视台播总控系统简介[作者:四川省成都广播电视台龚晨]数字化、网络化已成为当今广播电视发展的必然趋势。

2005年下半年开始,成都广播电视台抓住搬迁新大楼的历史契机,运量建成一套包括全台媒体信息系统、演播室系统和播总控系统在内的全程数字化采编播存、全台资源统一调度以及共享管理电视中心技术平台。

其中播总控系统负担着台内外所有信号的调度、处理以及监控,同时还要台内各个子系统提供时钟信号和同步信号,是台内外节目信号交换的枢纽,直接承担着所有频道节目播出任务。

新播总控系统于2006年9月15日正式开播,由于其采用了科学的设计、先进的设备、全面的监控体系及完善的应急处理方案,系统运行稳定,极大地提高了播出质量和保证了播出安全。

一总体设计成都电视台播总控系统设计能满足9和播出频道加1个备分频道的标清播出需求并允许未来扩展到15个频道的规模。

主要的设计思想是:以视频服务器播出为核心与磁带结合,最终建立与全台网络化媒体信息系统相连接的全程数字化硬盘播出网络系统。

本系统主要设计包括:* 信号采用SDI嵌入音频的方式,实现视音频信号的完全同步;* 系统关键部位配置跳线,随时变换信号源应急播出;* 采用分布式多级矩阵结构。

由输入输出矩阵、总控矩阵、两个完全镜象的播出矩阵共四个矩阵组成信号调度的核心,实现台内外信号的综合调度和备份。

* 采用基于存储区域网SAN的上载和播出分离的视频服务器结构。

* 采用自动播控软件对所有播出设备进行控制。

* 自动播控系统同时还实现素材的上载、迁移和管理。

* 应用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来收集设备状态信息并汇集到设备监控服务器上(包括设备运行温度、电源状况、存储阵列的各种参数)构成一个智能监控系统。

* 所有软件系统都能够灵活的设置,可以根据情况进行调整。

根据以上设计,播总控系统主要由视频服务器与存储系统、总控系统、分控系统和监控系统等组成,在总体布局上分为上载机房、播出机房、总控机房、设备机房和UPS机房五大部分。

二视频服务器与存储系统在硬盘播出系统中,服务器系统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安全性和性能是播出系统的关键。

本系统采用了上载和播出分离的视频服务器结构,采用美国GVG公司的Profile系列硬盘服务器作为上载和播出服务器,运用其Open SAN架构组成二级存储网络。

这样做杜绝了服务器或存储阵列崩溃导致上载和播出同时受影响的可能,而基于SAN的共享存储结构可以实现各频道节目的共享,同时SAN结构也方便于根据需要进行扩展,保证了系统的安全运行并提高了服务器的使用效率。

1. Profile服务器简介PVS1100系列支持MPEG-2压缩标准;支持4:2:2或4:2:0采样频率,在4Mbps~25Mbps范围内的长GoP 码率;编、解码板合一,最多可支持8个双向的MPEG-2编、解码;可通过光纤外挂RAID磁盘阵列,采用非常适合视频服务器这种数据流量大、安全程度要求高的应用的RAID3的方式,实现集中式存储或分布式的共享存储。

目前系统选用了3台PVS1106(每台6个编、解码通道)用于节目上载,4台PVS1108(每台8个编、解码通道)用于播出和应急上载,可满足主备各10个播出频道,15个节目上载通道和15个节目审看通道的需求。

视频压缩格式上,选用的是由13个图像帧组成的封闭图像组(Closed GOP) 结构,序列为IBPBPBPBPBPBP,视频码流固定在12Bbps,分辨率为720×576的标清压缩格式,将来也可以升级到高清格式。

2. OPEN SAN架构简介OPEN SAN架构是由GVG公司提供的共享存储解决方案。

在OPEN SAN中,采用了基于在本系统中组建了以双光纤交换机级联为核心的无单一崩溃点的网络拓扑结构。

光纤交换机提供SAN内部任意节点之间的多路可选择的数据交换,从而实现视频服务器对磁盘阵列的共享。

而且设备访问的网络拥塞处理也交由光纤交换机处理,使得今后连接设备得增多几乎不影响各个设备的访问速度。

如图1所示,系统中所有关键设备都分别与主备光纤交换机相连,光纤交换机之间级联,可以保证SAN 系统中任何设备或通道出现故障都不会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SAN系统中有两台至关重要的文件管理服务器(File System Manager,FSM),负责相应各视频服务器的文件存取申请、文件在存储系统中的管理、素材元数据(metadata)的保存,同时还是SAN系统的数据库服务器。

Open SAN系统提供一种FSM的自动故障检测处理机制,有效地杜绝了主文件管理服务器出现异常后仍然带病工作,最终导致系统崩溃的可能性的发生。

三总控系统对于整个播总控系统来说,总控系统无疑是它的心脏。

总控系统以矩阵为核心,对台内各个演播室信号、卫星接收信号、CCTV信号、前端回传信号、发射塔信号等外来信号进行综合调度,用于节目播出和收录。

总控系统是外来信号、节目播出信号、录制信号等各类信号汇集的枢纽和桥梁。

1. 总体结构成都电视台总控调度系统基于信号不同的使用范围和矩阵的不同使用功能,设计了分布式的多级矩阵结构。

由输入输出矩阵、总控矩阵和两个互为镜像的播控矩阵共4个主要矩阵组成了即相对独立又互相连接的3级环形结构体系结构。

这样做即可以有效隔离和划分各类信号的使用,充分发挥各个矩阵的功能;又能够提供良好的备分保障,使得当任何单个矩阵发生故障,对系统的影响都很小,系统仍可基本正常运行。

矩阵采用了GVG公司的数字矩阵,输入输出均为SDI信号,可同时支持标清和高清标准。

其中输入输出矩阵和播控矩阵采用的是64×64的CONCERTO矩阵,而总控矩阵采用的是128×128(可扩展到256×256)的TRINIX矩阵。

2. 输入输出矩阵输入输出矩阵处于矩阵系统的最前端。

作为卫星、光纤、微波等台外部信号接入总控系统的中介桥梁。

输入输出矩阵的信号源除了外部信号,同时还有8路总控矩阵输出的信号,这样可使I/O矩阵不仅可以调度外部信号,也可通过总控矩阵间接调度总控系统内部信号;矩阵的输出信号除了送往总控矩阵及监看外,还送往演播室中心机房供各个演播室节目制作调度使用和送往收录机房为本台提供节目录制源。

3. 总控矩阵总控矩阵是矩阵系统的中心。

它的主要功能是担负总控系统内部、各演播室与总控系统的信号调度和信号质量的监测管理,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输入输出矩阵和播控矩阵的作用,增强了系统运用的灵活性,强化了系统的安全性能。

总控矩阵的输入信号主要为:输入输出矩阵的输出信号,它可使输入矩阵信号间接参与系统内信号交流;输入输出矩阵送出的卫星信号和主备CCTV卫星信号以及三个外部制作基地演播室的信号,可使外部信号不经输入矩阵直接在系统内调度并播出,总控矩阵因此对输入矩阵来说,起到一定的备份作用;还有大楼内部演播室的主备信号;上载录像机和应急上载录像机的信号;各频道主备播出服务器信号;分控系统送回的各频道播出的主备信号和路未经上键的干净信号;垫片信号、彩条和4路延时器信号等。

可以看出,总控矩阵输入信号基本上涵盖了系统内的所有信号及系统内经常需要的部分外部信号。

总控矩阵的输出信号有:送到输入输出矩阵的信号,可以满足输入输出矩阵对系统内信号的需求;送往每个播出频道的2路信号用于播出,同时可以起到播出矩阵的备份作用;同时还输出信号到播出矩阵,这样可以扩展播出矩阵的输入信号源;输出信号用于与各个演播室的信号交流;上载和应急上载服务器的信号源;各个频道的主备播出信号最终从总控矩阵送出经光纤复用后送往有线前端和发射塔;此外信号输出到技术监测和多画面分割的等离子屏幕,可以对正在播出或即将播出以及需要监视的信号进行监看。

4. 播控矩阵播控矩阵主要是为播出服务的矩阵。

为提高安全性,矩阵系统的末端包括两个输入输出完全镜像的播控矩阵。

它们的输入信号主要有:主备CCTV卫星信号;大楼演播室的主备信号;应急播出放像机信号;总控矩阵的输出信号;各个频道的主备播出服务器信号;循环垫片以及彩条等信号。

所有这些信号都是播出的常用信号,其中总控矩阵的输出信号起到扩展播出信号源的作用。

每个播出矩阵的输出信号包括:为每个播出频道的分控矩阵提供各2路播出信号,即成都电视台10个播出频道共40路信号和送往技术监测的信号。

四分控系统分控系统负责每个频道的具体节目播出,完成以硬盘服务器和演播室直播等各种线路信号为主,以放像机为应急备用的自动播出。

分控系统主要由以切换台、分控矩阵为核心的音视频系统和自动播控软件系统构成。

1. 音视频系统结构成都电视台分控系统设计满足9个播出频道加1个备用频道的播出规模。

就每个频道而言,其音视频系统主要包括:GVG公司的Acappella 16×2切换矩阵、Quartz公司的QMC-MCS数字播控切换台、数字台标机、数字字幕机等组成,结构如图3。

如图所示,切换台是整个分控系统中最核心的部分,所有信号的切换和处理都要通过它来完成,而且播出软件也需要和它紧密贴合,本系统中选用了英国Quartz金钻公司的QMC-MCS数字播控切换台,切换台主控面板选择了CP-A和CP1000-A的组合面板。

QMC 是英国Quartz 公司专为电视自动播出系统设计的一款主控切换台。

QMC的输入信号包括:1路PGM的播出输入(SDI)、1路PST的预监输入(SDI)、1路EMERGNCY 应急信号源输入,用于上游矩阵出现故障时使用,此时QMC的许多功能如上下键仍然有效;1路BYPASS 直通信号通道,用于QMC主机故障或掉电时的旁通。

QMC还支持4路路键信号输入,在本系统中只用了2路:将键控器1(key1)用于叠加字幕,键控器2(Key2)用于叠加台标,由于Key2位于Key1的上一层,这样就避免了字幕遮挡台标的情况出现。

2路键都具有软切换功能,可由软件控制上下。

QMC切换台外挂了2台16×2的Acappella矩阵作为其上游矩阵,实现两级备份。

分控系统中的所有信号源都来自这2台主备分控矩阵。

包括经总控系统调度而来的信号,还有直接送入的每个频道各自的硬盘主备信号和每个频道各自独立使用的演播室信号等。

主分控矩阵的2路输出接入QMC的PGM和PST信号输入,而备分控矩阵的2路输出分别接入QMC的EMERGENCY和BYPASS通道。

QMC包含2路SDI的PGM输出信号(带嵌入音频),其中1路送往总控矩阵,另1路用于播出画面监看;2路SDI的PV信号用于预看下一个节目的切换效果。

1路模拟复合信号的PV输出接入Wohler音箱用于监听。

另外,该切换台还包括两路未经键处理的AUX辅助输出作为Clean信号送往总控矩阵。

2. 软件工作流程按照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技术思路,播总控系统设计能够与成都电视台全台媒体信息系统(包括总编室编单、广告管理、媒资管理、非编制作等系统)连通,从而实现全程数字化采编播存、全台资源统一调度以及共享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