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概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林业
一.序言
从总体上讲,在我国林业几十年发展的风雨历程中,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各个时期的不同需要,林业在国民经济总体布局中的定位经历了由“产业型”向“公益型”的转变,相应地,国家对林业所采取的政策也由“重取轻予”最终转向了“重予轻取”。我国林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下面几个各具特色的时期。
二.发展历程
1、木材大生产时期(1949—1978年)
解放初期,中国已经成为一个贫林国家。刚刚建立起来的新中国一穷二白,百业待兴。面对帝国主义的封锁,国内社会主义建设所急需的木材主要依靠自己生产。由于这一历史时期赋予林业的主要使命就是多生产木材以支援国家建设,因而相比较而言,当时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的力度是有限的。对森林资源长时期的过量采伐为后来林业的发展埋下了隐患。
2、改革开放初期(1978~1993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随着1981年国务院作出《关于保护森林发展林业若干问题的决定》,以及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热潮在全国迅速掀起,这对遏制森林资源锐减的势头、扭转资源危急的局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这一时期里,尽管人们意识到了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性,并且不断加大人工造林的力度,但森林资源总体增长缓慢。
3、建设两大体系时期(1993—1997年)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社会各行各业对木材等林产品的需求骤增。“建设比较完备的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产业体系”便成为这一时期林业建设和发展的总体思路。1994年,原林业部提出要“深化林业改革”、“外拓空间,内建机制”,活
跃林区经济,使林业经济发展壮大起来,以减轻森林资源的压力。与此同时,顺应世界“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潮流,原林业部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林业行动计划》,为21世纪中国林业的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在建设“两大体系”的总体思路下,林业在向兼顾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方向发展。但这一时期,国家对林业建设与发展的扶持力度仍然不够,林业仍然在“自我振兴”。
4、生态建设前期(1997—2000年)
国家的改革开放日益向纵深发展,林业也加快了其行业发展的步伐。生态建设初期,林业并没有形成系统而成熟的发展思路,同时也未能得到有关方面政策和资金的有力支持,因而显得有些空泛乏力。1998年特大洪灾之后,党中央、国务院果断作出了“封山育林、退耕还林、恢复植被、保护生态”的决策,决定在政策上和资金上对林业进行重点扶持。这标志着国家对林业的定位已由过去的“产业型”转为“公益型”。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林业立即启动了“天然林保护工程”,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让森林休养生息。这无疑是一次历史性的转变。
5、进军生态建设主战场时期(2000年~)。
进入新世纪以来,林业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日益显示出来,国家开始从政策上和资金上给予林业以较大的倾斜和扶持,林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良好机遇。
三.林业发展的五大历史性转变
①实现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转变
②实现由以采伐天然林为主向以采伐人工林为主的转变
③实现由毁林开荒向退耕还林的转变
④实现由无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向有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的转变
⑤实现由部门办林业向全社会办林业的转变
四.当前中国林业定位与地位
1.林业指导思想的变迁
木材需求(重取轻予)生态需求(重予轻取)
传统林业(产业型)现代林业(公益型)
2.林业定位的演变
20世纪50年代:林业定位为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产业
20世纪70年代:林业既是重要的基础产业,又是重要的公益事业
20世纪90年代:林业定位为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
五.中国森林资源存在的问题
1、森林资源总量不足
我国森林覆盖率只有全球平均水平的2/3,排在世界第139位。人均森林面积0.145公顷,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人均森林蓄积10.151立方米,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7。全国乔木林生态功能指数0.54,生态功能好的仅占11.31%,生态脆弱状况没有根本扭转。
2、森林资源质量不高
乔木林每公顷蓄积量85.88立方米,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78%,平均胸径仅13.3厘米,人工乔木林每公顷蓄积量仅49.01立方米,龄组结构不尽合理,中幼龄林比例依然较大。森林可采资源少,木材供需矛盾加剧,森林资源的增长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木材需求的增长。
3、林地保护管理压力增加
清查间隔五年内林地转为非林地的面积虽比第六次清查有所减少,但依然有831.73万公顷,其中有林地转为非林地面积377.00万公顷,征占用林地有所增加,局部地区乱垦滥占林地问题严重。
4、营造林难度越来越大
我国现有宜林地质量好的仅占13%,质量差的占52%;全国宜林地60%分布在内蒙
古和西北地区。今后全国森林覆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六.森林资源保护与发展措施
➢加快推进造林绿化,稳步增加森林资源总量
➢全面加强森林经营,着力提升森林质量和效益
➢扎实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激发森林资源发展动力
➢加大依法治林力度,保障森林资源安全
➢坚持科技兴林,增强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能力
➢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基础建设,提高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水平
➢大力增加森林固碳总量,提高林业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促进林业国际交流与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