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与登革出血热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南亚,太平洋岛屿,加勒比海 中国:广东、海南、广西、台湾
季节性-夏秋、雨季,5~10月 流行方式 -由市镇向农村蔓延;
-突发性,集中发病特点;
-周期性
传播途径
人感染病毒約3-14天 (通常5-8天)潜伏期
健康人
开始生病
帶毒伊蚊終身帶 病毒至死方休
病毒在蚊体 內大量增殖 8-12天后可 传給人
病毒株:2型 年龄、种族有关
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
1.前驱期:2~5日典型登革热临床表现
2. 出血表现:皮肤黏膜出血,多器官出血,束臂
试验阳性 3.血小板减少 4.血液浓缩,红细胞比容≥ 20% 分型: 无休克:DHF 出现休克:DSS
几个注意问题
登革热+出血=登革出血热? 不 Need 4 WHO criteria, capillary permeability 登革热只会死于出血? 不 Patient dies as a result of shock 登革热处理不当会变成登革出血热?不 可加重, but DHF is a distinct condition, which even well-treated patients may develop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减少、血小板减少、血液浓缩。 血细胞比容较正常水平增加20%以上,或经扩容治疗后血细 胞比容较基线水平下降20%以上;低白蛋白血症等。 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或IgM抗体阳性
特异性抗体
急性期病人血清、脑脊液、血细胞或组织等中分离到登革 病毒。 恢复期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或以上增长 检测到登革病毒抗原。
发病前一天至 第五天为病毒 血症期
临床类型
又名断骨热、斑痧。潜伏期3至14天,通常为5~7天
登革热
高热、头痛、极度疲乏、肌肉和关节痛为主要表现,可伴 有皮疹、淋巴结肿大 。 此类型传播迅速,可引起较大规模的流行,病死率低 以高热、出血(如出现牙肉和鼻孔出血)、休克和高病死 率为特征,是较为严重的一种临床类型。 分为无休克的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症 多见于流行区患者再感染其他型病毒
地治疗。
防蚊隔离期限从发病日起不少于5天且热退。
对病人居住地等可疑疫源地采取灭蚊措施,
如紧急喷药,杀灭成蚊;清除伊蚊孳生地。
登革出血热
临床表现—1
发病较突然,有畏寒、发 热,伴疲乏、恶心、呕吐 等症状。
发热常为24~36小时内达 39~40℃ 。
较剧烈的头痛、眼眶痛、 肌肉、关节和骨骼痛 面、颈、胸部潮红,结膜 充血
临床表现—2
皮疹:于病程5~7日出现为多样
性皮疹、皮下出血点等
出血倾向,一般在病程5~8日牙 龈出血、鼻衄、消化道出血、皮 下出血、咯血、血尿、阴道出血 或胸腹腔出血
潜伏期再传播病毒。
易感人群
人群对登革病毒的初次感染均较敏感。 初次感染后,对同型病毒有较稳固的免疫力,并 可维持多年。但对异型病毒的免疫力则只约维持
2月~1年。
由于登革病毒有4个型,感染1个型后还可能发生 第二次或连续感染
第二次感染可能引起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征合征
流行特征
地理分布-地区性-世界性分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登革热与登革出血热
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是 由登革病毒4个血清型引 起的两种不同临床类型 的急性传染病。 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
纹伊蚊传播。
分布广,发病最多,危 害较大的一种虫媒病毒 传染病。
登革热的流行
1779描述登革热病例
1880年埃及开罗4/5人口患病;
1922年美国南部发病约100-200万例; 1925-1926年澳大利亚56万例;
治疗
1.一般治疗:隔离完全退热。休息 2. 监测:血压、尿量、血小板、血球容积等 。至退热后24~48小时
3.抗病毒:利巴韦林
最重要的治疗:对症治疗
高热: 脱水:
wk.baidu.com
物理降温,慎用退热药 及时补液,但不滥用静滴
严重毒血症: 肾上腺皮质激素 出血: 脑型: 止血药,输新鲜血 脱水剂,激素
分布在Asia, the Pacific, the Americas, Africa, and the Caribbean.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估计每年 有 5000万~1亿人感染
50万DHF 患者 2.2万死亡
儿童占多数
Denque virus —type II,黃病毒属
隐性感染者
动物宿主
在热带丛林型疫源地中,灵长类可以成为传染源 蝙蝠等在该病毒保存和扩散中起一定作用
传播途径
传播媒介
埃及伊蚊(Aedes aegypti) 白纹伊蚊(A.albopictus) 雌蚊在叮咬有病毒血症的 人时,如受到干扰更换宿
主,可立即传播登革病毒。
吸血后,病毒在蚊虫唾液 腺内增殖,经8-10天的
耐低温,不耐热,60度30分钟或100度2分钟灭活,对酸、洗涤剂、紫外线等都敏感
传染源
各种类型的病人、隐性感染者和灵长类动物
病人:是主要传染源。
多数病人在发病前1天和发病后5天内为病毒血症期, 此时媒介伊蚊吸血即可传播。 登革病毒感染者中90%属亚临床感染,他们在本病 的传播中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登革出血热
一、概 述
登革热的严重类型,多见于儿童。 临床特征:发热、出血、休克、
血液浓缩、
血小板减少
病死亡率高
登革出血热
二、病原学:Ⅱ型常见 三、流行病学
多发生于登革热地方性流行区 多发于儿童,我国以青壮年为主
登革出血热
四、发病机制
二次感染:两个不同型别的感染抗体增强作用
1928年希腊患者超过100万例;
1942-1945年日本大流行
每年患者有100-200万例;
1960年越南发病数达200万;
1977和1981年波多黎各和古巴爆发本病
患者数十万
目前全球的流行
2.5亿人 ,占全球人口的 40%生活在登革热传播 区域 Dengue至少在 100国家流行
RT-PCR检出登革病毒基因序列
诊断依据
流行病学史
生活在登革热流行地区 14天内去过或来自流行区 发病前14天内曾有被蚊虫叮咬史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特异性抗原、抗体检测 病毒核酸检查
鉴别诊断
发热伴皮疹性疾病:
感染性疾病:
流感、麻疹 、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
非感染性疾病:药物疹、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o
治疗
病死率:不治疗:50%,治疗:3% 对症支持治疗为主: 抗休克:积极补液,扩容,皮质激素
出血:止血、输血及血小板
预
防
控制传染源:隔离患者
不足以控制
切断传播途径:最重要,防蚊、灭蚊 预防接种:疫苗在试验阶段
预防措施
杀灭成蚊,消除孳生地
对病人采取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就
季节性-夏秋、雨季,5~10月 流行方式 -由市镇向农村蔓延;
-突发性,集中发病特点;
-周期性
传播途径
人感染病毒約3-14天 (通常5-8天)潜伏期
健康人
开始生病
帶毒伊蚊終身帶 病毒至死方休
病毒在蚊体 內大量增殖 8-12天后可 传給人
病毒株:2型 年龄、种族有关
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
1.前驱期:2~5日典型登革热临床表现
2. 出血表现:皮肤黏膜出血,多器官出血,束臂
试验阳性 3.血小板减少 4.血液浓缩,红细胞比容≥ 20% 分型: 无休克:DHF 出现休克:DSS
几个注意问题
登革热+出血=登革出血热? 不 Need 4 WHO criteria, capillary permeability 登革热只会死于出血? 不 Patient dies as a result of shock 登革热处理不当会变成登革出血热?不 可加重, but DHF is a distinct condition, which even well-treated patients may develop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减少、血小板减少、血液浓缩。 血细胞比容较正常水平增加20%以上,或经扩容治疗后血细 胞比容较基线水平下降20%以上;低白蛋白血症等。 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或IgM抗体阳性
特异性抗体
急性期病人血清、脑脊液、血细胞或组织等中分离到登革 病毒。 恢复期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或以上增长 检测到登革病毒抗原。
发病前一天至 第五天为病毒 血症期
临床类型
又名断骨热、斑痧。潜伏期3至14天,通常为5~7天
登革热
高热、头痛、极度疲乏、肌肉和关节痛为主要表现,可伴 有皮疹、淋巴结肿大 。 此类型传播迅速,可引起较大规模的流行,病死率低 以高热、出血(如出现牙肉和鼻孔出血)、休克和高病死 率为特征,是较为严重的一种临床类型。 分为无休克的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症 多见于流行区患者再感染其他型病毒
地治疗。
防蚊隔离期限从发病日起不少于5天且热退。
对病人居住地等可疑疫源地采取灭蚊措施,
如紧急喷药,杀灭成蚊;清除伊蚊孳生地。
登革出血热
临床表现—1
发病较突然,有畏寒、发 热,伴疲乏、恶心、呕吐 等症状。
发热常为24~36小时内达 39~40℃ 。
较剧烈的头痛、眼眶痛、 肌肉、关节和骨骼痛 面、颈、胸部潮红,结膜 充血
临床表现—2
皮疹:于病程5~7日出现为多样
性皮疹、皮下出血点等
出血倾向,一般在病程5~8日牙 龈出血、鼻衄、消化道出血、皮 下出血、咯血、血尿、阴道出血 或胸腹腔出血
潜伏期再传播病毒。
易感人群
人群对登革病毒的初次感染均较敏感。 初次感染后,对同型病毒有较稳固的免疫力,并 可维持多年。但对异型病毒的免疫力则只约维持
2月~1年。
由于登革病毒有4个型,感染1个型后还可能发生 第二次或连续感染
第二次感染可能引起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征合征
流行特征
地理分布-地区性-世界性分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登革热与登革出血热
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是 由登革病毒4个血清型引 起的两种不同临床类型 的急性传染病。 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
纹伊蚊传播。
分布广,发病最多,危 害较大的一种虫媒病毒 传染病。
登革热的流行
1779描述登革热病例
1880年埃及开罗4/5人口患病;
1922年美国南部发病约100-200万例; 1925-1926年澳大利亚56万例;
治疗
1.一般治疗:隔离完全退热。休息 2. 监测:血压、尿量、血小板、血球容积等 。至退热后24~48小时
3.抗病毒:利巴韦林
最重要的治疗:对症治疗
高热: 脱水:
wk.baidu.com
物理降温,慎用退热药 及时补液,但不滥用静滴
严重毒血症: 肾上腺皮质激素 出血: 脑型: 止血药,输新鲜血 脱水剂,激素
分布在Asia, the Pacific, the Americas, Africa, and the Caribbean.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估计每年 有 5000万~1亿人感染
50万DHF 患者 2.2万死亡
儿童占多数
Denque virus —type II,黃病毒属
隐性感染者
动物宿主
在热带丛林型疫源地中,灵长类可以成为传染源 蝙蝠等在该病毒保存和扩散中起一定作用
传播途径
传播媒介
埃及伊蚊(Aedes aegypti) 白纹伊蚊(A.albopictus) 雌蚊在叮咬有病毒血症的 人时,如受到干扰更换宿
主,可立即传播登革病毒。
吸血后,病毒在蚊虫唾液 腺内增殖,经8-10天的
耐低温,不耐热,60度30分钟或100度2分钟灭活,对酸、洗涤剂、紫外线等都敏感
传染源
各种类型的病人、隐性感染者和灵长类动物
病人:是主要传染源。
多数病人在发病前1天和发病后5天内为病毒血症期, 此时媒介伊蚊吸血即可传播。 登革病毒感染者中90%属亚临床感染,他们在本病 的传播中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登革出血热
一、概 述
登革热的严重类型,多见于儿童。 临床特征:发热、出血、休克、
血液浓缩、
血小板减少
病死亡率高
登革出血热
二、病原学:Ⅱ型常见 三、流行病学
多发生于登革热地方性流行区 多发于儿童,我国以青壮年为主
登革出血热
四、发病机制
二次感染:两个不同型别的感染抗体增强作用
1928年希腊患者超过100万例;
1942-1945年日本大流行
每年患者有100-200万例;
1960年越南发病数达200万;
1977和1981年波多黎各和古巴爆发本病
患者数十万
目前全球的流行
2.5亿人 ,占全球人口的 40%生活在登革热传播 区域 Dengue至少在 100国家流行
RT-PCR检出登革病毒基因序列
诊断依据
流行病学史
生活在登革热流行地区 14天内去过或来自流行区 发病前14天内曾有被蚊虫叮咬史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特异性抗原、抗体检测 病毒核酸检查
鉴别诊断
发热伴皮疹性疾病:
感染性疾病:
流感、麻疹 、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
非感染性疾病:药物疹、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o
治疗
病死率:不治疗:50%,治疗:3% 对症支持治疗为主: 抗休克:积极补液,扩容,皮质激素
出血:止血、输血及血小板
预
防
控制传染源:隔离患者
不足以控制
切断传播途径:最重要,防蚊、灭蚊 预防接种:疫苗在试验阶段
预防措施
杀灭成蚊,消除孳生地
对病人采取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