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专题六 第3讲 改进型和设计型实验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cd (3)以下能引起实验误差的是________. a.滑块的质量 b.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c.长度测量时的读数误差
d.小球落地和滑块撞击挡板不同时
2.(2011 年上海卷)实际电流表有内阻,可等效为理想电 流表与电阻的串联.测量实际电流表 G1内阻 r1的电路如图 6-3-2 所示.供选择的仪器如下:
解析:(1)机械能守恒的前提是只有重力做功,实际操作 的方案中应该使摩擦力越小越好.故甲方案好一些.
xDE-xBC+xCD-xAB (2)a= ≈4.8 m/s2 2 4T 因 a 远小于 g,故为斜面上小车下滑的加速度.所以该 纸带采用图乙所示的实验方案.
电学实验设计
电学实验是以测电阻为主线的,如考纲上的测金属丝的
(4)由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步骤;
(5)将测量量代入原理式,求出所求的物理量.
1.(2011 年广州模拟)“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可 以采用如图实 6-3-7 所示的甲或乙方案来进行.甲方案为 用自由落体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乙方案为用斜面小车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图 6-3-7
甲 (1)比较这两种方案,________(填“甲”或“乙”)方案 因为这个方案摩擦阻力小,误差小, 好一些,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操作方便 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丙所示是该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测得每两个计 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已知每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 4.8 m/s2 T=0.1 s.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a=__________;该纸带是采用 乙 ________(填 “甲”或“乙”)实验方案得到的.简要写出判 因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比重力加速度小得多 断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讲
改进型和设计型实验
1.(2011 年山东卷)某探究小组设计了“用一把尺子测定动摩擦
因数”的实验方案.如图 6-3-1 所示,将一个小球和一个滑块
用细绳连接,跨在斜面上端.开始时小球和滑块均静止,剪断细 绳后,小球自由下落,滑块沿斜面下滑,可先
后听到小球落地和滑块撞击挡板的声音.保持
小球和滑块释放的位置不变,调整挡板位置, 重复以上操作,直到能同时听到小球落地和滑
图 51
(1)实验过程: 第一步,在保持斜面倾角不变时,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
关系.实验中,通过向小车放入钩码来改变物体的质量,只
要测出小车由斜面顶端滑至底端所用的时间 t,就可以由公
式 a=________求出 a,某同学记录了数据如下表所示:
时间 质量
t 次数
1 2 3
M
1.42 1.40 1.41
M+m
图 6-3-6
由mgsinα=ma可得:a=gsinα,故图线a-sinα的斜率即 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由图可知,g=k=9.80 m/s2. (2)该探究小组采用的探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在设计和改进实验时,一般遵循以下步骤和
原则: (1)百度文库题意找出实验原理式,即带有“所求的物理量”的公 式; (2)由公式确定还有哪些待测量(不能太多); (3)由待测量确定实验器材;
h 求出倾角 α 的正弦值 sin α=L.某同学记录了高度 h 和加速度
对应值如下表:
L(m)
1.00
h(m)
h sin α=L
0.10
0.10 0.97
0.20
0.20
0.30
0.30
0.40
0.40
0.50
0.50
a(m/s2)
1.950 2.925 3.910 4.900
请先在如图 6-3-5 所示的坐标纸上建立适当的坐标轴 后描点作图,然后根据所作的图线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g 9.80 m/s2 =________.进一步分析可知,光滑斜面上物体下滑的加速度 a=gsin α 与倾角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
分值较少,广大师生可在这方面少花一些时间.
力学实验改进
【例 1】(2011 年佛山联考)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探究光 滑斜面上物体下滑的加速度与物体质量及斜面倾角是否有 关系.实验室提供如下器材: A.表面光滑的长木板(长度为 L);B.小车;C.质量为 m 的钩码若干个;D.方木块(备用于垫木板);E.米尺;F.秒表.
③ ⑥ (1)定值电阻应选__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_________. (在空格内填写序号)
(2)用连线连接实物图.
图 6-3-3 答案:如图 48 所示.
图 48
(3)补全实验步骤: 将滑动触头移至最左端 ①按电路图连接电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闭合电键 S,移动滑动触头至某一位置,记录 G1,G2 的读数 I1、I2; 多次移动滑动触头,记录相应的G1、G2读数I1、I2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
乙
图 6-3-8
(1)按图甲所示的电路在图乙所给出的实物图中画出连 接导线. 答案:实物连线如图 50 所示.
图 50
(2)①该同学的部分实验步骤是: A.断开电键 S,连接好电路; B.把滑动变阻器 R 滑片 P 滑到 b 端;
C.将电阻箱 R0的阻值调到零;
D.闭合电键 S; E.调节滑动变阻器 R,使电压表的示数为 3.0 V; 该同学再进行一步操作就可以比较精确地测量出电压 调节电阻箱阻值,使电压 表的内阻 RV,这一步操作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示数为1.5 V并读出此时电阻箱阻值R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实验测得的物理量表示出电压表的内阻 RV的表达式 RV=R0 ______________.
1.41 1.42 1.38
M+2m
1.42 1.39 1.42
根据以上信息,我们发现,在实验误差范围内质量改变 不改变 之后平均下滑时间________(填“改变”或“不改变”),经 无关 过分析得出加速度和质量的关系为________. 第二步,在物体质量不变时,探究加速度与倾角的关系. 实验中通过改变方木块垫放位置来调整长木板倾角,由于没 有量角器,因此通过测量出木板顶端到水平面高度 h,求出
恰当的值,记下此时电阻箱的阻值 R1、R2及对应的电流 I1、I2; 欧姆 B.根据以上的数据及________________定律,建立方
程组,即可求出电源的电动势 E 与内阻 r.该方程组的表达式
E=I2(R2+RA+r) E=I1(R1+RA+r)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 6-3-5 答案:如图 49 所示
图 49
控制变量法 (2)该探究小组所采用的探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
1 2 2L 解析:(1)由 L=2at 得:a= t2 . 由表中可看出: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小车下滑的 时间是不变的,说明小车的加速度与小车的质量无关.
以 a 为纵轴,以 sin α为横轴,选取适当的标度作出图象 如图 6-3-6 所示.
图 6-3-2
①待测电流表 G1(0~5 mA,内阻约 300 Ω),
②电流表 G2(0~10 mA,内阻约 100 Ω), ③定值电阻 R1(300 Ω), ④定值电阻 R2(10 Ω), ⑤滑动变阻器 R3(0~1 000 Ω),
⑥滑动变阻器 R4(0~20 Ω),
⑦干电池(1.5 V),
⑧电键 S 及导线若干.
④以 I2为纵坐标,I1为横坐标,作出相应图线,如图 6-3-4 所示.
图 6-3-4 (4)根据 I2-I1 图线的斜率 k 及定值电阻,写出待测电流 r1=(k-1)R1 表内阻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于近两年广东实行理综考试,整个物理科平均用时只
有 50 分钟,物理实验难度大大降低,故这方面考题或所占
晓玲她们现在手头只有一个电流表,只知其内阻很小,却 不知具体阻值.为了测出该电流表的内阻,她们找来了如图乙
所示的两节干电池等实验器材.请你用笔画线将图中的实物连
接成能测出电流表内阻的电路.注意滑动变阻器串联接入电路
最大 起限流作用,开关闭合前其阻值应处于________.
答案:连线如图 51 所示
②请你解释该同学所做的实验为什么可以比较精确地
由于RV+R0≫RbP,当增大电阻箱 测量出电压表的内阻 RV.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阻R0时,并联电阻两端电压值几乎不变 实际上这种测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偏小 方法还是有系统误差的,其实际值与测量值相比要______ (填“偏大”或“偏小”). 正确地选择仪器和设计电路的问题,有一 定的灵活性,解决时应掌握和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即“安 全性”、“方便性”、“精确性”原则,兼顾“误差小”、 “仪器少”、“耗电少”等各方面因素综合考虑,灵活运用.
2.(2011 年佛山二模)某实验小组认为用一只已知内阻的
电流表和电阻箱,采用如图 6-3-9 甲所示的电路测电源电 动势与内阻,比常规的伏安法更准确.若电流表内阻阻值为
RA,则测量的方法与步骤是:
图 6-3-9
A.将电阻箱阻值 R 调到最大,闭合 S 后观察电流表示
再调节电阻箱 数,然后_________________,使电流表中的示数指到某两个
块撞击挡板的声音.用刻度尺测出小球下落的
高度 H、滑块释放点与挡板处的高度差 h 和沿 斜面运动的位移 x.(空气阻力对本实验的影响 可以忽略)
图 6-3-1
(1) 滑块沿斜面运动的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为
x/H ________.
x 1 h H x2 h2 (2)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__________.
电阻率、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测电源的电动势与内 阻、多用表的使用,都跟测电阻相关. 【例2】为了测量一个量程为 3.0 V 的电压表的内阻
RV (约几千欧),某同学采用了如图 6-3-8 甲所示的电路,
电路中电阻箱 R0的量大阻值为 9 999.9 Ω,滑动变阻器 R 的 最大阻值为 50 Ω.
cd (3)以下能引起实验误差的是________. a.滑块的质量 b.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c.长度测量时的读数误差
d.小球落地和滑块撞击挡板不同时
2.(2011 年上海卷)实际电流表有内阻,可等效为理想电 流表与电阻的串联.测量实际电流表 G1内阻 r1的电路如图 6-3-2 所示.供选择的仪器如下:
解析:(1)机械能守恒的前提是只有重力做功,实际操作 的方案中应该使摩擦力越小越好.故甲方案好一些.
xDE-xBC+xCD-xAB (2)a= ≈4.8 m/s2 2 4T 因 a 远小于 g,故为斜面上小车下滑的加速度.所以该 纸带采用图乙所示的实验方案.
电学实验设计
电学实验是以测电阻为主线的,如考纲上的测金属丝的
(4)由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步骤;
(5)将测量量代入原理式,求出所求的物理量.
1.(2011 年广州模拟)“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可 以采用如图实 6-3-7 所示的甲或乙方案来进行.甲方案为 用自由落体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乙方案为用斜面小车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图 6-3-7
甲 (1)比较这两种方案,________(填“甲”或“乙”)方案 因为这个方案摩擦阻力小,误差小, 好一些,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操作方便 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丙所示是该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测得每两个计 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已知每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 4.8 m/s2 T=0.1 s.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a=__________;该纸带是采用 乙 ________(填 “甲”或“乙”)实验方案得到的.简要写出判 因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比重力加速度小得多 断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讲
改进型和设计型实验
1.(2011 年山东卷)某探究小组设计了“用一把尺子测定动摩擦
因数”的实验方案.如图 6-3-1 所示,将一个小球和一个滑块
用细绳连接,跨在斜面上端.开始时小球和滑块均静止,剪断细 绳后,小球自由下落,滑块沿斜面下滑,可先
后听到小球落地和滑块撞击挡板的声音.保持
小球和滑块释放的位置不变,调整挡板位置, 重复以上操作,直到能同时听到小球落地和滑
图 51
(1)实验过程: 第一步,在保持斜面倾角不变时,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
关系.实验中,通过向小车放入钩码来改变物体的质量,只
要测出小车由斜面顶端滑至底端所用的时间 t,就可以由公
式 a=________求出 a,某同学记录了数据如下表所示:
时间 质量
t 次数
1 2 3
M
1.42 1.40 1.41
M+m
图 6-3-6
由mgsinα=ma可得:a=gsinα,故图线a-sinα的斜率即 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由图可知,g=k=9.80 m/s2. (2)该探究小组采用的探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在设计和改进实验时,一般遵循以下步骤和
原则: (1)百度文库题意找出实验原理式,即带有“所求的物理量”的公 式; (2)由公式确定还有哪些待测量(不能太多); (3)由待测量确定实验器材;
h 求出倾角 α 的正弦值 sin α=L.某同学记录了高度 h 和加速度
对应值如下表:
L(m)
1.00
h(m)
h sin α=L
0.10
0.10 0.97
0.20
0.20
0.30
0.30
0.40
0.40
0.50
0.50
a(m/s2)
1.950 2.925 3.910 4.900
请先在如图 6-3-5 所示的坐标纸上建立适当的坐标轴 后描点作图,然后根据所作的图线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g 9.80 m/s2 =________.进一步分析可知,光滑斜面上物体下滑的加速度 a=gsin α 与倾角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
分值较少,广大师生可在这方面少花一些时间.
力学实验改进
【例 1】(2011 年佛山联考)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探究光 滑斜面上物体下滑的加速度与物体质量及斜面倾角是否有 关系.实验室提供如下器材: A.表面光滑的长木板(长度为 L);B.小车;C.质量为 m 的钩码若干个;D.方木块(备用于垫木板);E.米尺;F.秒表.
③ ⑥ (1)定值电阻应选__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_________. (在空格内填写序号)
(2)用连线连接实物图.
图 6-3-3 答案:如图 48 所示.
图 48
(3)补全实验步骤: 将滑动触头移至最左端 ①按电路图连接电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闭合电键 S,移动滑动触头至某一位置,记录 G1,G2 的读数 I1、I2; 多次移动滑动触头,记录相应的G1、G2读数I1、I2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
乙
图 6-3-8
(1)按图甲所示的电路在图乙所给出的实物图中画出连 接导线. 答案:实物连线如图 50 所示.
图 50
(2)①该同学的部分实验步骤是: A.断开电键 S,连接好电路; B.把滑动变阻器 R 滑片 P 滑到 b 端;
C.将电阻箱 R0的阻值调到零;
D.闭合电键 S; E.调节滑动变阻器 R,使电压表的示数为 3.0 V; 该同学再进行一步操作就可以比较精确地测量出电压 调节电阻箱阻值,使电压 表的内阻 RV,这一步操作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示数为1.5 V并读出此时电阻箱阻值R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实验测得的物理量表示出电压表的内阻 RV的表达式 RV=R0 ______________.
1.41 1.42 1.38
M+2m
1.42 1.39 1.42
根据以上信息,我们发现,在实验误差范围内质量改变 不改变 之后平均下滑时间________(填“改变”或“不改变”),经 无关 过分析得出加速度和质量的关系为________. 第二步,在物体质量不变时,探究加速度与倾角的关系. 实验中通过改变方木块垫放位置来调整长木板倾角,由于没 有量角器,因此通过测量出木板顶端到水平面高度 h,求出
恰当的值,记下此时电阻箱的阻值 R1、R2及对应的电流 I1、I2; 欧姆 B.根据以上的数据及________________定律,建立方
程组,即可求出电源的电动势 E 与内阻 r.该方程组的表达式
E=I2(R2+RA+r) E=I1(R1+RA+r)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 6-3-5 答案:如图 49 所示
图 49
控制变量法 (2)该探究小组所采用的探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
1 2 2L 解析:(1)由 L=2at 得:a= t2 . 由表中可看出: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小车下滑的 时间是不变的,说明小车的加速度与小车的质量无关.
以 a 为纵轴,以 sin α为横轴,选取适当的标度作出图象 如图 6-3-6 所示.
图 6-3-2
①待测电流表 G1(0~5 mA,内阻约 300 Ω),
②电流表 G2(0~10 mA,内阻约 100 Ω), ③定值电阻 R1(300 Ω), ④定值电阻 R2(10 Ω), ⑤滑动变阻器 R3(0~1 000 Ω),
⑥滑动变阻器 R4(0~20 Ω),
⑦干电池(1.5 V),
⑧电键 S 及导线若干.
④以 I2为纵坐标,I1为横坐标,作出相应图线,如图 6-3-4 所示.
图 6-3-4 (4)根据 I2-I1 图线的斜率 k 及定值电阻,写出待测电流 r1=(k-1)R1 表内阻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于近两年广东实行理综考试,整个物理科平均用时只
有 50 分钟,物理实验难度大大降低,故这方面考题或所占
晓玲她们现在手头只有一个电流表,只知其内阻很小,却 不知具体阻值.为了测出该电流表的内阻,她们找来了如图乙
所示的两节干电池等实验器材.请你用笔画线将图中的实物连
接成能测出电流表内阻的电路.注意滑动变阻器串联接入电路
最大 起限流作用,开关闭合前其阻值应处于________.
答案:连线如图 51 所示
②请你解释该同学所做的实验为什么可以比较精确地
由于RV+R0≫RbP,当增大电阻箱 测量出电压表的内阻 RV.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阻R0时,并联电阻两端电压值几乎不变 实际上这种测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偏小 方法还是有系统误差的,其实际值与测量值相比要______ (填“偏大”或“偏小”). 正确地选择仪器和设计电路的问题,有一 定的灵活性,解决时应掌握和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即“安 全性”、“方便性”、“精确性”原则,兼顾“误差小”、 “仪器少”、“耗电少”等各方面因素综合考虑,灵活运用.
2.(2011 年佛山二模)某实验小组认为用一只已知内阻的
电流表和电阻箱,采用如图 6-3-9 甲所示的电路测电源电 动势与内阻,比常规的伏安法更准确.若电流表内阻阻值为
RA,则测量的方法与步骤是:
图 6-3-9
A.将电阻箱阻值 R 调到最大,闭合 S 后观察电流表示
再调节电阻箱 数,然后_________________,使电流表中的示数指到某两个
块撞击挡板的声音.用刻度尺测出小球下落的
高度 H、滑块释放点与挡板处的高度差 h 和沿 斜面运动的位移 x.(空气阻力对本实验的影响 可以忽略)
图 6-3-1
(1) 滑块沿斜面运动的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为
x/H ________.
x 1 h H x2 h2 (2)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__________.
电阻率、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测电源的电动势与内 阻、多用表的使用,都跟测电阻相关. 【例2】为了测量一个量程为 3.0 V 的电压表的内阻
RV (约几千欧),某同学采用了如图 6-3-8 甲所示的电路,
电路中电阻箱 R0的量大阻值为 9 999.9 Ω,滑动变阻器 R 的 最大阻值为 50 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