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问诊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潮热 : 按时发热或热甚 。
阴虚潮热—— 午后、夜间低热
阳明潮热——又称日晡潮热,申时(下午3-5
点)发热加重
二、问汗
• 汗的形成及作用 • 询问要点:汗之有无、汗出的时间、 多少、部位、冷热及主要兼证
(一)表证问汗 1.有汗——表热证、表虚证 2.无汗——表寒证、表实证
(二)里证问汗 1.自汗——醒时(不因热等)经常汗出—气虚、阳虚
第一章
问
诊
【目的要求】
• 1、掌握问现在症状的内容及临床意义
• 2、熟悉问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 3、了解问诊的意义
问诊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一、环境要安静适宜 二、态度认真严肃 三、语言通俗易懂 四、避免资料片面失真 五、重视主诉的询问
第一节 问诊的内容
• 一、 一般情况 • 二、主诉 • 三、现病史
自觉发热
一、问寒热
(二)寒热机理 ——阴阳的盛衰 (三)寒热的类型 • 1.恶寒发热——表证 • 2.寒热往来—交替——半表半里证 • • ①疟疾—有定时 ②少阳病—无定时
3.但寒不热——里寒证
4.但热不寒 ⑴壮热:高热持续不退——实热证 —阳热亢盛 如阳明经病、气分证 ⑵微热:低热——阴虚、气虚、血虚
性质 病机 表现特点 骤发,声大如潮,按之不减或加重 渐发,声小如蝉鸣,按之减轻或暂止
实证 肝胆火盛,上扰清窍 虚证 肝肾阴虚、肾精亏虚、脾虚失养
• 2.耳聋
听力减退或消失 性质 病机 表现特点 新病暴聋 久病渐聋 年老耳渐聋
实证 肝胆火炽、外伤、药物 虚证 肾精亏虚 生理现象 年高气虚精衰 重听:久病、肾精虚衰
2.盗汗——睡时汗出,醒后汗止—阴虚、气阴两虚
3.战汗——先战栗后汗出——正邪剧争—转折点 正胜邪退——汗后热退脉静 邪盛正衰——汗后身热脉躁 4.绝汗:危重病人汗出不止 亡阳—凉稀淡 亡阴—热黏咸
(三)局部汗出
• 头汗 上焦邪热上蒸 中焦湿热上蒸 虚阳上越 阳气偏盛体质
手足心汗—阴虚阳亢、脾胃湿热 半身汗—经络闭塞,气血失和
—痿病、中风、截瘫
三、问疼痛
• (一)疼痛的机理
• 不通则痛---邪气阻滞,气血不通 • 不荣则痛---正气不足,机体失养
• (二)疼痛的性质
1.胀痛 气滞—胸、胁、腹 肝阳上亢,肝火上炎—头、目
2.刺痛 -- 瘀血 3.冷痛 -- 寒证
4.灼痛 -- 热
• • • • • • • • •
5.绞痛—实邪阻滞 6.隐痛—正气不足 7.固定痛—瘀血 寒湿痹证 8.走窜痛—气滞 行痹 9.重痛 头、腰、四肢—湿证 10.空痛 头、胸、腹—虚证 11.酸痛 腰腿—肾虚
(三)疼痛的部位
1.头痛
⑴属何经络
前额连眉棱骨痛—阳明经
部位
两侧头痛—少阳经
头后连项背—太阳经 巅顶痛—厥阴经
(2)外感与内伤
• 发病急,病程短,头痛较剧,痛无休止: 外感头痛 风寒头痛
风热头痛 风湿头痛
• 发病慢,病程长,头痛较缓,时痛时止: 内伤头痛 瘀血头痛
痰湿头痛 肾虚头痛 肝阳肝火 气血不足
(一)失眠
• 含义 经常不易入睡 • 睡而易醒不能再睡 • 睡后易惊 • 彻夜不眠 原因 虚 营血不足 阴虚火旺 实 火邪 痰热 阴血虚—心神失养
阳热盛-心神被扰
(二)嗜睡
心肾阳虚---精神疲惫,似睡非睡,畏 嗜睡 寒肢冷,脉微细 痰湿困脾---困倦嗜睡,伴胸闷、苔腻 脾气虚弱---饭后嗜睡,食少纳呆
中医诊断学:问 诊
绪
论
一、中医诊断学主要内容
1.诊法:望闻问切四种诊察方法。 2.辨证:分析资料,作出证名诊断。 3.辨病: 分析资料,作出病名诊断。 4.病历:书写格式、方法
二、中医诊断学的原理
1.司外揣内:由表知里。体表 体内
2.见微知著:局部
整体
3.知常达变:从正常中发现异常。
生理
病理
三、中医诊断学的原则
六、问饮食与口味
• (一)口渴与饮水 • 1.口不渴饮 :寒证、湿证、无明显燥热病证
• 2.口渴多饮:燥证、热证、消渴病
1、发病情况 2、病变过程 3、诊治经过 4、现在症状
• 四、既往史
• 五、个人生活史 • 六、家族史
第二节 问现在症(重点)
新《十问歌》
一问寒热二问汗, 三问疼痛四头身, 五问耳目六睡眠, 七问饮食八二便, 九问经带十男子, 围绕主证诊疗鉴。
一、问寒热
• (一)寒热的含义
寒—病人自觉怕冷 得衣被取暖,不能缓解— 恶寒—见于表证 得衣被取暖,可以缓解—畏寒 —见于里证 热--发热 体温升高
(二)问目
• 1.目痛 痛剧—实证,肝火上炎、风热上攻 微痛—虚证,阴虚火旺 • 2.目眩 实证—风火上扰、痰湿上蒙清窍 虚证—中气下陷、肝肾精血亏虚 • 3.目昏—气虚、肝血不足、肾精亏虚 • 4.雀目—肝血不足
• 耳、目病--肝肾(胆)--虚证—肝肾亏虚 实证—肝(胆)火盛
六、问睡眠
• • • • • 生理: (1)卫气 (2)阴阳 (3)气血 (4)心肾
1.整体审察——全面收集资料(人体的、 自然界的),而且全面分析这些资料, 2.诊法合参——四诊并重,诸法合参
3.病证结合—既辨病又辨证(病证并辨)
四、中医诊断学的发展史
• 1.西汉 淳于意 诊籍
• • • • • • •
2.东汉 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创用辨证论治 3.晋 王叔和《脉经》最早的脉学专著 4.宋 施发《察病指南》第一部四诊专书 5. 金元 敖氏《点点金》《金镜录》 杜清碧《敖氏伤寒金镜录》第一部舌诊专著 6.清 叶天士《温热论》—卫气营血辨证 吴鞠通《温病条辨》—三焦辨证
• (三)疼痛的部位
2.胸痛---心肺病变
心病
胸痹---胸痛彻背,背痛彻胸 真心痛---心痛剧烈
肺痨 肺热
肺病
3.胁痛——肝胆病 4.脘痛——胃病 5.腹痛——脾病 6.腰痛——肾虚、寒湿、瘀血 7. 四肢痛——痹证 8.周身痛——表证、久卧
四、问头身胸腹
•
1.头晕
实
肝火上炎 肝阳上亢 痰湿内阻 瘀血阻络 气血两虚 肾精亏虚
虚
wk.baidu.com
2.心悸---心病
• 惊悸---因惊而悸—功能性 • 怔忡---心跳剧烈,上至心胸下至脐腹—器质性
3.胸闷
• 心-气血瘀阻。 • 肺-肺失宣降-痰湿阻肺。 • 肝-气机郁滞
4. 胁胀:肝胆病 5. 脘痞:脾胃病 6. 腹胀:脾胃病
7. 麻木:四肢麻木— 气血病变
五、问耳目
(一)问耳 • 1.耳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