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汽车车身材料
汽车车身常用非金属材料
![汽车车身常用非金属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2b3be3de4a7302768f99399a.png)
6.内饰 件黏合
剂
5.密封 条黏合
剂
4.风窗 玻璃黏
合剂
1.5 石棉和纸板
汽车车身常用非金属材料
(1)石棉板
(2)石棉板摩擦片
是用石棉、填料和黏结材 料制成的。它分耐油橡胶石棉 板、衬垫石棉板、高压橡胶石 棉板三种类型。
是由石棉、辅助材料和黏 合剂经混合加热后压制而成的。 具有硬度高、摩擦系数大、耐 高温、耐冲压和耐磨耗等特点。
1.5 石棉和纸板
汽车车身常用非金属材料 2.纸板
1)刚纸板
(1)软刚纸板 (2)硬刚纸板
2) 滤芯纸板
3) 防水纸板
4) 浸渍衬垫
纸板
5) 软木纸板
汽车车身常用非金属材料
1.6 复合材料和陶瓷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理、化学性质不同的物质,经人工合成的 材料称为复合材料。
(1)比强 度高和比 模量大。
(4)成型 工艺简单。
(2)化 学稳定 性好。
(3) 耐高温性
能好。
汽车车身常用非金属材料
1.6 复合材料和陶瓷
汽车车身上使用复合材料的零件主要是仪表板、 门护板、顶盖内护板、地毯、座椅及行李架护板,它 们基本上是由表皮(塑料、织物、地毯),隔音减振 部分(泡沫或纤维)和骨架部分组成,这种形式的零 件除满足一定的使用功能外,又使人感到舒适美观, 而且由于该种材料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廉、适用性 强而发展得比较迅速,它将是今后汽车车身内饰材料 的主要发展方向。
1.2 橡胶
汽车车身常用非金属材料
1.3 汽车玻璃
汽车车身常用非金属材料
1.钢化玻璃
是:将普通硅酸盐玻璃 通过淬火(钢化处理)使 其内部组织形成一定的内 应力,从而使玻璃的强度 得到加强,质地变得非常
汽车车身材料
![汽车车身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82bd9932caaedd3383c4d38e.png)
a
1
一、汽车用钢板 车身钢板一般采用0.6~1.5mm厚的薄钢板。车 身修理中遇到的钢板,大多数都是低碳钢, 为减轻汽车重量逐渐采用超高强度钢、高强 度钢、高强度低合金钢等。某些构件,特别 是受腐蚀的构件,还广泛采用热镀锌钢板。
a
2
1. 冷轧钢板 将金属坯料通过一对旋转轧辊的间隙(各种 形状),因受轧辊的压缩使材料厚度减小, 长度增加的压力加工方法,主要用来生产型 材、板材、管材。冷轧钢板主要用于车身、 驾驶室、车头和车尾(行李箱)等冲压件。
a
9
二、非金属材料 近年来,非金属材料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汽车 一些镀金板和其他部件的制造上,其目的是 减少汽车总质量。汽车上用的非金属材料主 要包括橡胶、塑料、玻璃钢。
a
10
1.塑料
塑料具有质量轻、坚固、易着色等优点。在汽车材料中应
用范围逐渐扩大。
(1)聚氯乙烯(PVC) PV塑料在汽车车身板件应用较广。
甲醛都属于一般耐磨传动零件用塑料,用于制造
转向节衬套、卡扣等。 a
12
(8)泡沫塑料 分为聚氨脂泡沫塑料和聚氯 乙炔泡沫塑料两种,聚氨脂泡沫塑料具有良 好的缓冲性能,当很强烈的撞击力作用在人 体上时,泡沫能将这种撞击力减弱和分散, 减轻撞车事故后乘员的致伤程度。半刚性的 聚氨酯泡沫塑料用于制造仪表板、前立柱、 中立柱、后立柱、转向管柱及转向盘等。聚 氯乙炔泡沫塑料具有相对密度小,热导率低 等优点,属于一般隔热、减振零件用材料, 主要用于制作密封条、地毯等。
(2)聚苯乙烯
用于制造各种仪表外壳、指示灯罩等。
(3)低压聚乙烯 用于制造一般结构零件,例如:玻 璃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升降器手柄、堵盖、杂物箱等
汽车车身结构基本知识
![汽车车身结构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c813f200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f9.png)
汽车车身结构基本知识
汽车车身结构是指汽车的外壳,由车门、车窗、车顶、车尾等部分组成,是汽车重要的组成部分。
汽车车身结构对于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外观设计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影响。
汽车车身结构的基本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车身材料:汽车车身结构常用的材料有钢铁、铝合金、碳纤维等。
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特点,如钢铁强度高、耐压性好,但重量大;铝合金轻量化效果好,但成本较高;碳纤维强度高、轻量化效果好,但价格昂贵。
2. 车身结构形式:汽车车身结构形式包括三厢式、两厢式、旅行车、SUV等。
不同形式的车身结构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和需求。
3. 车身连接方式:汽车车身连接方式包括焊接、螺栓连接、夹紧连接等多种方式。
不同的连接方式对于车身的结构强度、耐久性等方面都有影响。
4. 车身设计:汽车车身设计包括前脸设计、车身线条、车尾设计等多个方面。
设计合理的车身可以提高汽车的美观度,同时也能影响汽车行驶的气动性能,进而影响燃油经济性。
5. 车身加工工艺:汽车车身加工工艺包括冲压、折弯、钣金、喷涂等多个环节。
不同的加工工艺对于车身的质量、外观、耐久性等方面都有影响。
以上是汽车车身结构的基本知识,了解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有助于我们选择合适的汽车。
常见车身钢材的种类
![常见车身钢材的种类](https://img.taocdn.com/s3/m/00acec24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c2.png)
常见车身钢材的种类车身钢材是指用于汽车车身的金属材料。
由于不同部位对材料的要求不同,因此车身钢材也有多种不同的种类。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车身钢材。
1. 高强度钢高强度钢是一种具有较高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的钢材。
在汽车制造中,高强度钢被广泛应用于车身结构的关键部位,如车顶、车门、底盘等。
高强度钢可以提高汽车的结构强度和刚度,同时减轻车身重量,提高燃油经济性和碰撞安全性能。
2. 超高强度钢超高强度钢是一种具有更高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的钢材。
它通常用于汽车车身的保护部位,如车身柱、侧门梁等。
超高强度钢的使用可以提高汽车的抗碰撞能力,保护车内乘员的安全。
3. 不锈钢不锈钢是一种具有耐腐蚀性能的钢材。
在汽车制造中,不锈钢常用于外部装饰件、排气系统和零部件等。
不锈钢不容易生锈,能够保持车身的美观和耐用性。
4. 钢铝复合材料钢铝复合材料是由钢与铝两种金属材料通过冷轧、热轧等工艺复合而成的一种材料。
在汽车制造中,钢铝复合材料常用于车身结构的关键部位,如车顶、车门等。
钢铝复合材料既具有钢材的高强度和刚度,又具有铝材的轻量化特点,能够在保证车身强度的同时减轻车身重量。
5. 镀锌钢板镀锌钢板是一种将钢板表面镀上一层锌的材料。
在汽车制造中,镀锌钢板常用于车身的防腐处理。
镀锌钢板具有良好的防腐性能,能够延长车身的使用寿命。
6. 硅钢硅钢是一种具有高硬度和低磁导率的钢材。
在汽车制造中,硅钢常用于汽车发动机的磁性材料。
硅钢能够降低发动机的磁滞损耗,提高发动机的能效和动力性能。
7. 高铝钢高铝钢是一种含铝量较高的钢材。
在汽车制造中,高铝钢常用于车身结构的关键部位,如车顶、车门等。
高铝钢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和可焊性,能够提高车身的耐久性和安全性能。
总结:车身钢材的种类有很多,每种材料都有其特定的应用领域和优势。
通过合理选择和使用车身钢材,可以提高汽车的结构强度、降低车身重量、提高燃油经济性和碰撞安全性能。
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车身钢材将不断创新和发展,为汽车行业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汽车车身材质的比较和选择建议
![汽车车身材质的比较和选择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0cea0be7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fb.png)
汽车车身材质的比较和选择建议在选择汽车时,车身材质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不同的车身材质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优势,因此了解比较各种车身材质的特点,对于选择最适合个人需求的汽车至关重要。
1. 钢铁材质钢铁材质是最常见的汽车车身材质之一。
它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性,能够提供良好的安全性能和抗撞击能力。
此外,钢铁材质相对较廉价,易于加工和修复。
然而,钢铁材质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重量较大,对于燃油经济性和车辆操控性能可能产生一定影响。
2. 铝合金材质铝合金材质在汽车制造领域越来越受到青睐。
相对于钢铁材质,铝合金具有较低的密度,因此车身重量更轻。
这种轻量化设计有助于提高燃油经济性和操控性能。
此外,铝合金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和高强度,使得车身结构更加坚固耐用。
然而,铝合金材质相对较昂贵,对于制造成本造成一定的影响。
3. 碳纤维复合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是一种具有极高强度和轻量化特性的材料。
相对于金属材质,碳纤维车身可以减少车重,提高燃油经济性和操控性能。
此外,碳纤维具有优异的抗腐蚀性能和抗疲劳性能,使得车辆使用寿命更长。
然而,碳纤维材料的造价较高,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可能不太实惠。
综合比较各种车身材质的特点,最适合个人需求的选择应该综合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安全性能:车辆的安全性能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钢铁车身具有较高的强度和抗撞击能力,因此对于安全性要求较高的消费者来说是较好的选择。
铝合金和碳纤维车身也具有优异的抗撞击能力,但相对于钢铁车身略逊一筹。
2. 燃油经济性:轻量化设计可以显著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因此,如果对于燃油经济性有较高要求,铝合金或碳纤维车身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然而,对于日常通勤和城市驾驶来说,这种差异可能对实际驾驶成本的影响并不明显。
3. 维护成本:不同材质的车身维护成本也有所差异。
钢铁材质较为常见且易于加工,因此维修和维护成本相对较低。
铝合金和碳纤维材质相对较贵,维修和替换成本也较高,尤其是在碰撞事故后的修复费用。
汽车车身材料介绍ppt课件
![汽车车身材料介绍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bab55aa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2e.png)
受热固化成型,再次受热不软化。如 酚醛树脂、环氧树脂等。
复合材料的种类与性能
01
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GFRP)
以玻璃纤维为增强材料,树脂为基体,具有轻质高强、耐腐蚀、可设计
利用胶粘剂将不同材料粘合在一 起,具有连接强度高、密封性好 等优点。
提高车身材料利用率与降低成本措施
材料优化利用
通过合理排版、套裁等手段,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减 少浪费。
采用新工艺
如热成型、激光切割等先进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和产 品质量,降低成本。
加强供应链管理
优化采购策略,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降低采 购成本。
03
铝合金材料
铝合金的种类与性能
铝合金种类
包括1系、2系、3系、5系、6系 、7系等,不同种类的铝合金具有 不同的成分和性能特点。
铝合金性能
具有密度小、强度高、耐腐蚀、 易加工成型等优点,同时具有良 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铝合金车身的应用现状
高端车型应用
铝合金车身在高端车型中得到了广泛 应用,如奥迪A8、捷豹XFL等。
缺点
比强度和比刚度相对较低,耐疲劳性能一般。
应用
广泛应用于中低端汽车的车身、零部件制造以及汽车内饰件。
金属基复合材料
优点
具有高的比强度和比刚 度,良好的耐磨性、耐 疲劳性和高温性能。
缺点
价格较高,加工难度较 大。
应用
主要用于汽车发动机、 刹车系统、传动系统等 关键部件的制造。
新型材料的优缺点及选用原则
新型车身材料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汽车车身常用的金属材料
![汽车车身常用的金属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0d88f05171fe910ef02df8b1.png)
白口铸铁
麻口铸铁
灰口铸铁
汽车车身常用的金属材料
1.1 汽车车身常用金属材料的种类
2)球墨铸铁
3) 可锻铸铁
1) 灰铸铁
2)根据石墨 形状的不同 分类
4) 蠕墨铸铁
5)合金黄色铸铁
汽车车身常用的金属材料
1.1 汽车车身常用金属材料的种类
2.钢
钢是含碳量在0.04%~2.3%之间的铁碳合金,是汽 车金属材料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车身的许多 板件都用钢板制成。
(1)无缝钢管: 无缝钢管由整
块金属轧制而成, 断面上无接缝。
(2)有缝钢管:
有缝钢管又称 焊接钢管,用钢带 成型后焊接而成。
汽车车身常用的金属材料
1.2 汽车车身常用金属型材
3.型钢
型钢的种类很多,根据断面形状可分为简单断面型钢 和复杂断面型钢。简单的断面型钢有圆钢、方钢和角钢等 类型,复杂的断面型钢有槽钢和工字钢等。
1.1 汽车车身常用金属材料的种类
3.有色金属及其合金
通常把铁和铁碳合金称为黑色金属,而把黑色金属以外的 其他金属称为有色金属。
1.铝及铝合金铝:是银白色的轻金属,其熔点为660 ℃, 相对密度为2.7 g/cm3,具有良好的塑性、导电性、导热性 和耐蚀性。
2.铜及铜合金:纯铜呈紫红色,又称紫铜,其熔点为1 083 ℃,相对密度为8.9 g/cm3。纯铜具有很好的导电性、 良好的塑性和延展性,所以纯铜很适合于压力加工。
3.镁及镁合金:纯镁的熔点为650 ℃,密度为1.74 g/cm3, 是工业用金属中密度最小的一种。纯镁的化学性质很活泼, 冶炼比较困难,所以纯镁在工业上的应用比较晚。
汽车车身常用的金属材料
1.2 汽车车身常用金Leabharlann 型材薄钢板 厚钢板 特殊钢板
汽车内外饰件常用材料资料
![汽车内外饰件常用材料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8f2f608b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43.png)
汽车内外饰件常用材料资料一、车身外饰件常用材料:1.钢材:车身外饰件的主要材料之一,常用于制造车身框架、车门、车窗框等部件。
钢材具有强度高、耐用、成本低等优点,但重量较大。
2.铝材:由于铝材具有较好的强度和轻质化特点,越来越多的车辆外饰件开始采用铝材制造,如车顶、车窗框等部件。
铝材的使用可以降低车辆整体重量,提高燃油经济性。
3.塑料材料:塑料材料是最常用的车辆外饰件材料之一,可以制造车身下部护板、车轮罩、侧裙等部件。
塑料材料具有重量轻、成本低、韧性好、可以塑性成型等优点。
4.碳纤维材料:碳纤维材料具有极高的强度和轻质化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高端轿车的外饰件制造上,如车顶、车尾扰流板等。
然而,碳纤维材料成本较高,限制了其在大规模应用上的发展。
5.玻璃材料:车辆的车窗、倒车镜等外饰件常采用玻璃材料制造。
玻璃材料具有透明、耐热、耐腐蚀等特点。
二、车内饰件常用材料:1.软质材料:车内饰件常用的软质材料主要包括皮革、PVC皮革、绒布等。
这些材料通常用于制造座椅、方向盘、车门内饰板等部件,以提高舒适性和豪华感。
2.硬质材料:车内饰件的硬质材料主要包括塑料、木材、金属等。
塑料材料广泛应用于仪表盘、门把手等部件制造,木材常用于中控面板、方向盘等部件,金属通常应用于仪表盘指针、门把手等部件。
3.聚氨酯材料:聚氨酯材料是一种常用于制造座椅和坐垫的材料,具有柔软、抗压、阻燃等特点。
聚氨酯材料通常具有较好的吸震性能,提高了乘坐舒适性。
4.高分子材料:车内饰件中的储物箱、杯架等部件常采用高分子材料制造,如ABS、聚丙烯等。
这些材料具有优良的耐磨、耐腐蚀和耐温性能。
5.玻璃纤维材料:玻璃纤维材料常用于制造车内饰件的支撑结构,如座椅骨架、方向盘支架等。
玻璃纤维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
总结起来,车身外饰件常用的材料包括钢材、铝材、塑料材料和碳纤维材料等,车内饰件常用的材料包括软质材料、硬质材料、聚氨酯材料、高分子材料和玻璃纤维材料等。
汽车材料名词解释
![汽车材料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e9d4854a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29.png)
汽车材料名词解释
汽车材料是指用于制造汽车的各种物质和组成部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汽车材料及其解释:
1. 钢铁:汽车的主要材料之一,用于车身和底盘等结构部件。
钢铁具有良好的强度和刚度,能够提供车辆所需的支撑和防护功能。
2. 铝合金:轻质材料,常用于制造汽车的车身和发动机零部件,如发动机缸盖和车门等。
铝合金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够降低整车重量并提高燃油经济性。
3. 塑料:广泛用于汽车内饰件和外观件的制造,如仪表板、车门板等。
塑料具有低成本、易加工和轻质的特点,同时具备一定的抗冲击和耐磨性。
4. 橡胶:用于汽车轮胎和密封件等部件的材料。
橡胶具有良好的弹性和耐磨性,能够提供车辆舒适性和行驶稳定性。
5. 玻璃:汽车的车窗、后视镜和挡风玻璃等部件常采用玻璃材料。
玻璃具有透明、坚固和耐高温等特点,能够提供良好的能见度和安全性。
6. 复合材料:由多种材料组合而成的材料,常用于汽车的特殊部件,如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常用于制作高性能赛车的车身和悬挂系统。
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轻质和耐腐蚀等特点,能够提高车辆的性能和燃油经济性。
总之,汽车材料在汽车制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材料的选择和应用能够影响汽车的性能、安全性和经济性等方面。
汽车车身常用材料性质_图文
![汽车车身常用材料性质_图文](https://img.taocdn.com/s3/m/a227cfba0c22590102029da5.png)
热处理
热处理可按如下分类
普通热处理 表面热处理
表面淬火 化学热处理
退火
• 将钢件加热到一定温度后保温一定时间,随之缓慢冷却 下 来的一种工艺操作。
• 目的在于:降低刚的硬度,提高钢的塑性,改善加工性能, 细化晶粒,改善组织,消除应力,为以后热处理做准备。
不同的金属材料表现出来的机械性能是不一样的。衡量金属材料 机械性能的主要指标有强度、塑性、硬度、韧性和疲劳强度等。
金属的强度
强度是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和断裂的能力,金属材料 的强度越大,表明承受的外力越大。按外力作用的方式不同,可分 为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弯强度和抗扭强度等。一般所说的强度 是指抗拉强度。它是用金属拉伸试验方法测出来的。
材料的断裂韧性
金属材料抵抗裂纹扩展断裂的韧性性能称为断裂韧性。断裂韧性与 其他韧性一样,综合地反映了材料的强度和塑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按化学成分分类
碳素钢
低
中
碳
碳
钢
钢
<0.25% 0.25%-0.6%
高 碳 钢
>0.6%
合金钢
低
中
高
合
合
合
金
金
金
钢
钢
钢
<5% 0.5%-10%
>0.6
二.钢的热处理
• 钢的热处理:将钢在固态下加热到一定温 度,进行必要的保温,然后以不同的速度 冷却下来,从而改变钢内部组织,获得所 需要的性能的一种工艺。
汽车车身常用材料性质_图文.pptx
汽车车身上常见的材料
• 金属材料:车身覆盖件、车架、底盘等
1汽车车身常用材料经典.ppt
![1汽车车身常用材料经典.ppt](https://img.taocdn.com/s3/m/8bee9e8b4b73f242326c5f32.png)
技术支持:优现选代教育技术中心
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 ★汽车车身概述 ★汽车车身常用材料 ★汽车车身损坏分析、整形变形的测量与矫正 ★焊接工艺 ★汽车车身钣金修复基本知识、基本工艺 ★汽车涂装工艺基础、涂装施工 ★汽车车身涂料的调配与使用 ★汽车车身钣金及附件修复
技术支持:优现选代教育技术中心
●合金铸铁:在灰口铸铁或球墨铸铁中加入一定量的合金元素而形 成的铸铁。
技术支持:优现选代教育技术中心
11
灰铸铁
技术支持:优现选代教育技术中心
12
球墨铸铁
技术支持:优现选代教育技术中心
13
2.钢
钢是含碳量在0.04%~2.3%之间的铁碳合金,是汽 车金属材料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车身的许多 板件都用钢板制成。
动机轻很多。比如,10代三菱EVO的4B11T全铝发动机,重量比9 代4G63铸铁发动 机轻了整整12公斤! 燃油经济性得到了根本性的提高。通常来说,车重每减少10%,燃 油消耗可降低6%~8%。
技术支持:优现选代教育技术中心
25
全铝发动机散热好,抗爆性强! 同样压缩比下,全铝发动机可以使用更低标号的汽油,抗爆性更
技术支持:优现选代教育技术中心
5
1)根据含碳形式的不同分类
白口铸铁
麻口铸铁
灰口铸铁
技术支持:优现选代教育技术中心
6
第二章 汽车车身常用材料 1.铸铁 1)根据含碳形式的不同分类 ●白口铸铁:碳主要以渗碳体形式存在; ●灰口铸铁:碳大部分以渗碳体形式存在,少部分以石墨形式存在; ●麻口铸铁:碳大部分以石墨形式存在,麻口铸铁是是介于白口铸
技术支持:优现选代教育技术中心
3
技术支持:优现选代教育技术中心
汽车车身常用材料
![汽车车身常用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4e34b829804d2b160b4ec097.png)
2.金属板材的焊接性能 焊接性能是指金属材料对焊接加工的适应性。金属材料的焊
接性能好, 则说明该金属材料易于用一般焊接方法与工艺施焊, 而且焊接时不易形成裂纹、气孔、夹渣等缺陷,其接头强度可 与母材相近。焊接性能差的材料必须用特定的方法与工艺进行 焊接。
3.切削加工性能
切削加工性能是指金属材料被切削加工的难易程度。金属材 料的切削加工性,不仅与材料本身的化学成分、内部组织有关, 还与刀具的几何参数等因素有关。工件硬度过高,刀具易磨损, 切削加工困难;硬度过低,容易粘刀,且不易断屑,加工后表 面粗糙。所以硬度过高或过低、韧性过大的材料,其切削性能 较差。
●可锻铸铁:由白口铸铁经长时间的高温石墨化退火而得到的一种 具有团絮状石墨的高强度铸铁。
●蠕墨铸铁:在灰铸铁中加入蠕化剂(钛镁合金等)和孕育剂(硅 铁)进行蠕化-孕育处理后,得到具有蠕虫状石墨的铸铁。
●合金铸铁:在灰口铸铁或球墨铸铁中加入一定量的合金元素而形 成的铸铁。
灰铸铁
球墨铸铁
2.钢
钢是含碳量在0.04%~2.3%之间的铁碳合金,是汽 车金属材料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车身的许多 板件都用钢板制成。
3.冲击韧性
金属材料抵抗冲击负荷的能力,叫做冲击韧性。所谓冲击负 荷就是以很大的速度作用于零件上的负荷,如汽车的悬挂机构, 在汽车起步,制动或改变速度时,钢板弹簧、钢板吊耳均要受 到冲击。
4.硬度
硬度是指金属材料抵抗比它更硬物体压入其表面的能力,也 可以说是材料抵抗局部的变形能力。
硬度值是通过硬度试验机测定的。根据测定方汉的不同,硬 度可分为布氏硬度(HB)、洛氏硬度(HR)、维氏硬度(HV) 和显微硬度(HL)四种。汽车板料的硬度多用布氏硬度和洛氏 硬度两种方法表示。
车身的材料
![车身的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ba127bb1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67.png)
车身的材料车身的材料在汽车制造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影响着车辆的质量、安全性和耐久性等方面。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材料工艺的不断创新,车身材料的选择也在不断演变和完善。
目前,常见的车身材料主要有钢铁、铝合金、塑料以及碳纤维等。
下面将对每种材料的特点和应用进行简要介绍。
1. 钢铁:钢铁是目前用于车身制造的最主要的材料。
它的主要特点是坚固、可塑性高、成本相对较低。
钢铁车身能够提供良好的抗撞击能力和刚性,提高车辆的安全性。
然而,钢铁车身的缺点是重量较重,会增加燃油消耗和碳排放。
2. 铝合金:铝合金是一种轻质高强度的材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导热性。
相对于钢铁,铝合金车身重量较轻,可以提高燃油效率和减少碳排放。
然而,铝合金的制造成本较高,且可塑性较差,容易受到冲击和划伤。
3. 塑料:塑料是一种轻质、耐用且降低噪音的材料,常用于车身外壳和内饰等部件的制造。
塑料具有良好的抗化学腐蚀性和绝缘性能。
然而,塑料的刚度和强度相对较低,容易受到撞击和损坏。
4. 碳纤维:碳纤维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比如高强度、高模量和低密度。
它是一种轻质高强度的先进材料。
碳纤维车身能够提供更好的燃油效率,减轻车辆重量,提高车辆的操控性能和加速性能。
然而,碳纤维的制造成本高,可塑性差,容易受到冲击和损坏。
总体而言,不同的车辆应用不同的材料制造车身,根据其需求来平衡车身的强度、重量和成本等因素。
目前,许多汽车制造商正在致力于研发新的车身材料,以寻求更好的性能和环保特点。
同时,一些新兴技术如3D打印技术和复合材料技术,也为车身材料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车身材料会变得更加轻量化、环保和安全,为驾驶者提供更好的驾驶体验和行驶效果。
汽车车身一般是什么材料?
![汽车车身一般是什么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8fa00ae0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d9.png)
汽车车身外壳绝大部分是金属材料,钢板、碳纤维、铝、强化塑料等,不同用途的汽车外壳、不同部位的材料不同。
一般是钢板,奥迪高档车是铝,赛车是碳纤维,悍马H2的引擎盖是强化塑料的。
早期的轿车车身沿用了马车车身结构,整个车身以木材料为主。
1912年由爱德华·巴特首次制成了全金属的车身,1925年文森卓·兰西亚发明了承载式车身,车身由钢板冲压成型的金属结构件和大型覆盖件组成,这种金属结构的车身一直沿用至今,得到不断的完善和发展。
镀锌薄钢板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轿车车身钢板采用镀锌薄钢板。
镀锌薄钢板广泛应用在汽车上,这是因为它有良好的抗腐蚀能力。
早年人们在试验中发现,将铁和锌放入盐水中,二者无任何导线联结时,铁和锌都会生锈,铁生红锈,锌生“白锈”;若在二者间用导线联结起来,则铁不会生锈而锌生“白锈”,这样锌就保护了铁,这种现象叫牺牲阳极保护。
工程师正是将这种现象运用到实际生产中,生产了镀锌钢板。
经研究,在镀锌量350克/平方米(单面)时,镀锌钢板在屋外的寿命(生红锈),田园地带约为15一18年,工业地带大约3一5年,这比普通钢板长几倍甚至十几倍。
普通低碳钢板在现代,汽车生产中,使用得最多的还是普通低碳钢板。
低碳钢板具有很好的塑性加工性能,强度和刚度也能满足汽车车身的要求,同时能满足车身拼焊的要求,因此在汽车车身上应用很广。
为了满足汽车制造业追求轻量化的要求,钢铁企业推出高强度汽车钢材系列钢板。
这种高强度钢板是在低碳钢板的基础上采用强化方法得到的,抗拉强度得到大幅增强。
利用高强度特性,可以在厚度减薄的情况下依然保持汽车车身的机械性能要求,从而减轻了汽车重量。
例如BH 钢板是在低强度的条件下,经过冲压成形之后,进行烤漆加工热处理,以提高其抗拉强度。
对比之下,以往生产的强度在440MPa的钢板,在采用这种加工技术以后强度可增加到500MPa。
原来用厚度1毫米钢板做侧面板,用高强度钢板只需厚度0.8毫米。
汽车车身结构与材料
![汽车车身结构与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af68596c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46.png)
汽车车身结构与材料是汽车工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共同决定了汽车的外观、安全性和耐用性。
本文将介绍汽车车身结构与材料的有关知识。
一、汽车车身结构汽车车身结构通常由车身壳体、车架、车门、车窗、车顶和行李箱等部分组成。
车身壳体通常采用高强度钢板或铝合金板材,具有较高的抗冲击和抗变形能力。
车架是支撑车身壳体的主要结构,通常采用高强度钢或铝合金制成,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
车门、车窗、车顶和行李箱等部件也是车身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需要与车身壳体配合,确保车辆的外观和功能性。
二、汽车车身材料汽车车身材料是汽车工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直接关系到汽车的安全性和环保性。
目前,汽车车身材料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高强度钢板:高强度钢板是一种具有较高强度和刚度的材料,广泛应用于汽车车身壳体和底盘的制造。
它具有较高的抗冲击和抗变形能力,可以保证车辆的安全性。
但是,高强度钢板制造的车辆重量较大,不利于环保。
2. 铝合金材料:铝合金材料是一种具有较好耐腐蚀、轻质和高强度特点的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车身制造。
与高强度钢板相比,铝合金材料可以减轻车辆重量,提高燃油经济性,同时也可以保证车辆的安全性。
但是,铝合金材料的加工难度较大,成本较高。
3. 碳纤维复合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是一种具有高强度、轻质和耐腐蚀等特点的材料,被广泛应用于赛车和高端豪华车型。
它不仅可以减轻车辆重量,提高燃油经济性,还可以提高车辆的外观和性能。
但是,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成本较高,加工难度也较大。
总之,汽车车身结构与材料是汽车工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直接关系到车辆的安全性、环保性和外观。
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和技术进步,汽车车身材料也在不断改进和创新,未来汽车车身材料将向着更加环保、轻量化和高性能的方向发展。
汽车车身材料
![汽车车身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f81eb33c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1c.png)
汽车车身材料汽车车身材料是指用于汽车车身制造的材料,其选择对于汽车的性能、安全性和经济性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目前,常见的汽车车身材料主要包括钢铁、铝合金、碳纤维复合材料等。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和优缺点,因此在汽车制造中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材料。
首先,钢铁是目前汽车车身制造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
钢铁具有良好的强度和韧性,能够有效保护车辆内部构件和乘客的安全。
此外,钢铁的成本相对较低,易于加工和成型,因此在大多数传统汽车中被广泛应用。
然而,钢铁的密度较大,会增加汽车的整体重量,从而影响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能。
其次,铝合金作为一种轻质金属材料,近年来在汽车制造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比于钢铁,铝合金具有更低的密度,能够有效降低汽车的整体重量,提高燃油经济性和操控性能。
此外,铝合金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和成型性,能够满足汽车对于外观和设计的要求。
然而,铝合金的成本较高,加工难度大,而且其强度和韧性相对较低,需要通过合金化和工艺改进来提高其性能。
此外,碳纤维复合材料作为一种高强度、轻质的先进材料,也逐渐在汽车制造中得到了应用。
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极高的比强度和比模量,能够显著降低汽车的整体重量,提高燃油经济性和加速性能。
同时,碳纤维复合材料还具有优异的抗腐蚀性和设计自由度,能够实现更加复杂和轻量化的车身结构。
然而,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成本较高,加工难度大,而且其可塑性和冲击性能相对较差,需要特殊的工艺和技术来加以解决。
综上所述,不同的汽车车身材料各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在实际应用中,汽车制造商需要根据车辆的定位和设计要求来选择合适的材料,以实现最佳的性能、安全性和经济性。
同时,随着材料科学和工艺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汽车车身材料的选择将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以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
汽车车身常用材料
![汽车车身常用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9dd2e26802768e9951e738ff.png)
目录
目录
2.1
2.1.2
汽车车身常用的金属材料
汽车车身常用金属型材
薄钢板
厚钢板
1.钢板
特殊钢板
目录
2.1
2.1.2
汽车车身常用的金属材料
汽车车身常用金属型材
(1)无缝钢管: 无缝钢管由整 块金属轧制而成, 断面上无接缝。
(2)有缝钢管: 有缝钢管又称 焊接钢管,用钢带 成型后焊接而成。
目录
2.1
2.1.2
知识目标 1.了解车身常用金属材料的种类; 2.掌握车身常用的金属材料及其特点; 3.了解金属材料的主要性能及热处理方法; 4.掌握车身常用非金属材料的种类及性能;
目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1
2.1.1
汽车车身常用的金属材料
汽车车身常用金属材料的种类
1.铸铁
铸铁是含碳量为 2.11%~6.69% 的铁碳合金。铸 铁具有优良铸造性能、切削加工性能以及耐磨和 减振性能,铸铁的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是汽 车制造及其他工业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材料。
是:将普通硅酸盐玻璃 通过淬火(钢化处理)使 其内部组织形成一定的内 应力,从而使玻璃的强度 得到加强,质地变得非常 坚固。
汽车车身常用非金属材料
2.夹层玻璃
是:一种用透时 黏合剂将两块或三 块薄玻璃板粘结在 一起所组成的复合 玻璃。由于夹层玻 璃中间的透明胶层 能与玻璃取得一样 的曲率,故透明度 并不受夹胶层的影 响。
3.特种用途玻璃
一般是:在钢 化玻璃基础上, 通过专门的工艺 加工出来的具有 特殊功能的汽车 玻璃。
(1)全钢化玻璃 (2)区域钢化玻璃
目录
2.3
2.3.3 汽车玻璃
汽车车身常用非金属材料
汽车车身材料的选择与应用
![汽车车身材料的选择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19f45c57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a2.png)
汽车车身材料的选择与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汽车舒适性、安全性和环保性的要求日益增加,汽车制造商对车身材料的选择和应用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不同类型的汽车车身材料,并介绍它们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
1. 钢铁材料钢铁是当前最常用的汽车车身材料之一。
钢铁的主要优点是其强度高、成本相对较低以及可塑性好。
车身使用高强度钢铁可以提高汽车的刚性和安全性能。
不过,钢铁的密度较大,较重的车身会影响燃油效率。
因此,在使用钢铁材料时,汽车制造商通常会采取轻量化设计,结合其他材料使用。
2. 铝合金材料铝合金是另一种常用的汽车车身材料。
与钢铁相比,铝合金具有较低的密度和较高的强度。
这意味着使用铝合金可以减轻车身重量,提高汽车燃油效率。
铝合金还具有较好的抗腐蚀性,延长了汽车的使用寿命。
然而,铝合金的成本相对较高,制造过程复杂,这限制了其在大规模汽车制造中的应用。
3. 碳纤维材料碳纤维材料是一种新兴的汽车车身材料。
碳纤维具有超强的强度和刚度,并具备轻量化的特点。
相比于钢铁和铝合金,碳纤维的密度更低,重量更轻,从而提高整车的燃油经济性和操控性能。
然而,碳纤维制造成本昂贵,特殊的生产设备和工艺增加了制造难度。
目前,碳纤维主要应用于高端汽车和赛车领域。
4. 塑料材料塑料材料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塑料具有轻质、具体形塑性好等优点。
同时,塑料还可以有效地减震、降低噪音和提高节能性能。
然而,普通塑料的力学性能相对较差,所以在汽车制造中,常常采用增强型塑料,如玻纤增强塑料,以提高车身的强度和耐磨性。
5. 复合材料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组合而成的材料。
复合材料具有各种优点,例如高强度、低密度、抗腐蚀性能好等。
在汽车制造中,常用的复合材料有玻璃钢和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这些材料可以在车身结构中灵活应用,提高整体的刚性和安全性能。
根据不同的需求和预算,汽车制造商可以选择适合的车身材料。
在汽车制造中,往往会采用杂合材料的方式,以充分发挥各种材料的优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拉伸曲线
弹性阶段:OA荷载与伸长成比 例,完全符合虎克定律; Np为 比例极限荷载,相应的应力为 比例极限; Ne为弹性极限荷载 ,相应的应力为弹性极限。
屈服阶段:荷载与变形不成正比,变形增加很快,曲线呈锯 齿状,甚至荷载不增加,变形仍然继续发展,这就成为刚才 的屈服。
断裂阶段
强度
l0
断面收缩率: 指试样拉断后缩颈处横截面积的最大相对
收缩值。
A0 Ak 100%
A0
钢材的含碳量对机械性能ຫໍສະໝຸດ 影响其它成分含量对强度的影响
温度:温度升高塑性提高
硬度
硬度指金属材料抵抗外物压入其表面的能力,也是衡量 金属材料软硬程度的一种力学性能指标。工程上常用的 有布氏硬度、洛氏硬度和维氏硬度。
基本概念
强度:材料在力的作用下抵抗塑性变形和断裂的能力 。分为抗拉、抗压、抗弯、抗剪强度等
塑性:塑性是金属在外力作用下能稳定地改变自己的 形状和尺寸,而各质点间的联系不被破坏的性能
硬度:材料抵抗局部变形,特别是塑性变形、压痕或 划痕的能力称为硬度
韧性:韧性是指金属在冲断前吸收变形能量的能力, 即抵抗冲击破坏的能力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力学性能(机械性能):金属材料具有的抵抗一定外力作用而 不被破坏的性能。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主要有:刚度、强度、 弹性、塑性、硬度、冲击韧度、断裂韧度和疲劳强度等。
金属材料的刚度、强度、弹性、塑性是通过拉伸实验来测定的 ,标准试样如图所示,把试样安装在拉伸试验机上,并对试样 施加一个缓慢增加的轴向拉力,试样产生变形,直至断裂。
汽车车身材料
汽车工程系 郝金魁
2010年4月
汽车车身材料的分类
金属:汽车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材料,其中钢铁的用量最大 。一般金属具的优良的工艺性能和力学性能;
非金属材料:主要是合成高分子材料,塑料、橡胶、玻璃等 ,具有高硬度、耐高温、耐腐蚀、绝缘的特点,主要保险杠 、挡泥板、倒车镜、门窗和车内饰等元件;
拉伸曲线oe段是直线,金属材
料处在弹性变形阶段,应力与
应变成正比例关系,服从虎克
定律,其比值称弹性模量,是
衡量材料抵抗弹性变形能力的
指标。
弹性极限: 金属材料产生完全弹性变形时所能承受的最大
应力值,单位MPa 。即
e
Pe A0
式中 Pe
试样发生完全弹性变形的最大载荷(N);
A0
试样的原始横截面积(mm2 )。
试样的原始横截面积(mm2 )。
钢材的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的比值,称为屈强比。屈强 比越小,结构零件的可靠性越高
塑性
指金属材料在静载荷作用时,在断裂前产生塑性变形的能 力,反映材料塑性的力学性能指标有延伸率δ和断面收缩 率Ψ 。
延伸率: 指试样拉断后其标距长度的相对伸长值。即
lk l0 100%
冲击韧度
k
Ak F
GH Gh F
式中 k
冲击韧度(J/cm2 ) ;
强度
抗拉强度σb: 当负荷继续增加超过s点后,变形量随着负荷的 增加而急剧增加,当负荷超过b点,变形集中在试样的某一 部位上,试样在该部位出现缩颈现象,拉伸变形集中在缩
颈处。继续施加负荷,试样在k点断裂。材料断裂前所承受 的最大应力,即为抗拉强度(强度极限) 。
式中 Pb
A0
b
Pb A0
试样被拉断前所承受的最大载荷(N);
复合材料: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理和化学性能不同的物质 ,一般综合了各组分材料的优良性能。
80年代后期,复合材料车身外覆盖件得到大量的应用和推广 ,如发动机罩、翼子板、车门、车顶板、导流罩、车厢后挡 板等,甚至出现了全复合材料的卡车驾驶室和轿车车身。
工程材料的使用:
金属材料的性能
为了合理地使用和加工金属材料,必须了解其使用性 能和工艺性能。
使用性能:指各个零件或构件在正常工作时金属材料 应具备的性能,它决定了金属材料的应用范围、使用 的可靠性和寿命。包括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 能。
工艺性能:指金属材料在冷、热加工过程中应具备的性 能,它决定了金属材料的加工方法。包括铸造性能、锻 造性能、焊接性能、切削加工性能和热处理性能。
基本概念
强度
屈服极限σs : 开始产生屈服现象时的应力称为屈服点,其
含义指在外力作用下开始产生明显塑性变形的最小应力,
也即材料抵抗微量塑性变形的能力。
s
Ps A0
式中 Ps 试样发生屈服时的载荷(N);
A0 试样的原始横截面积(mm2 )。
条件屈服极限:有些塑性较低的材料没有明显的屈服点, 难于确定产生塑性变形的最小应力。规定当试样产生 0.2%的塑性变形时所对应的应力σ0.2作为材料开始产生明 显塑性变形时的屈服强度,称为条件屈服极限。
疲劳强度
疲劳现象:在循环力或交变力作用下工作的,尽管这种应 力远小于材料的屈服点,但经一定循环次数后断裂的现象
交变应力(周期性应力)。 应力的大小、方向周期性变 化。有对称周期性应力和非对称周期性应力。
疲劳。 构件在低于屈服强度的交变应力作用下,经过较 长时间工作而发生突然断裂,无明显的塑性变形的现象。
变形:金属在外力的作用下尺寸和形状的变化,“弹性变 形”和“塑性变形”
弹性变形——去除外力后,物体能完全恢复原状的变形。 塑性变形——当外力取消后,物体的变形不能完全恢复,
而产生的永久变形。 力学性能:是指在力的作用下所显示的与弹性和非弹性反
应相关或涉及应力—应变关系的性能,通俗地讲是指材料 抵抗外力引起的变形和破坏的能力。
疲劳断裂原因:由于零件中存在疲劳源(如裂纹、夹杂、 刀痕等缺陷),在循环力或交变力作用下疲劳源处产生疲 劳裂纹,并不断扩展,导致零件即发生突然断裂。
冲击韧度
金属材料抵抗冲击负荷的 能力,可用摆锤冲击试验 机来测定金属材料的冲击 值。冲击韧度值可用下式 计算。
k
Ak F
GH Gh F
单位截面积材料断裂吸收 的功。
载荷:零件和工具在使用过程中所受的力,按作用 方式不同,可分为拉伸、压缩、弯曲、剪切、扭转 等,又可分为静载荷和动载荷。
静载荷——力的大小不变或变化缓慢的载荷。如静 拉力、静压力等。
动载荷——力的大小和方向随时间而发生改变。如 冲击载荷、交变载荷、循环载荷等。
基本概念
应力:材料在任一时刻所受的力除以横截面积之商。用 “σ”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