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国债规模(大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国债供不应求 国债供不应求。随着国家宏观经济 形势的日渐好转,银行存贷款利率连续 调低,城乡居民储蓄的热情有所降低, 而国债由于投资风险小收益稳定,变现 性较强等优点而倍受广大市民青睐,人 们逐渐把目光转移到了国债市场,全国 各地出现了争相购买国债、销售异常、 供不应求的局面。
2. 个人持有国债的比例过高 个人持有国债的比例过高。在国债市场 较发达的国家,国债的持有者通常以专业 机构、政府为主,个人持有的国债比例较 低,比如在美国,个人持有国债的比例仅 为 10%,日本也不超过 30%,据有关资 料统计,目前在我国个人持有国债的比例 竞高达50%以上。这与国债市场迅速发展, 发行频率不断加快,国债投资专业性明显 增强,运作效率不断提高大大不相适应。
浅析我国国债规模
主讲人
——梁艳超
我国国债规模的发展过程 我国国债规模现状 针对现状如何控制管理
国债 是“国家公债”的简称,它
是中央政府以债务人的身份,按 照有借有还的原则,通过借款或 发行债券等方式从国内或国外筹 集资金,而同有关各方构成的债 权债务关系。
国债是政府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 形式,也是政府信用的一种主要 形式。 国债一般是指由中央政府发行的 公债,由地方政府发行的公债称 为地方公债(简称“地方债”)。
4. 国债二级市场流动性不强。国债 国债二级市场流动性不强。 在二级市场的流动性反映着市场的 活跃程度,衡量二级市场流动性的 标准,主要是市场的交易量,交易 量越大,市场就越活跃,就能吸引 更多投资者参与市场,债券市场资 金配置才能趋于合理与有效。
5.国债的借、用、还不统一。 国债的借、 国债的借 还不统一 我国在国债的债务主体及发行 权限的规定上还存在着一些需 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我国国 债在借、用、还这三个环节上 还不配套、不协调。国债的举 借与使用,国债收入的使用与 偿还相互脱节。
2. 国债政策应与财政政策 (financial policy)、货币政策(moneytary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 policy)紧密协调配合。 )紧密协调配合。 3 .完善国债交易市场。国债必须进入 完善国债交易市场。 完善国债交易市场 证券市场参与交易,这是由商品的基 本属性及商品经济的规律决定的。
3.国债市场结构不合理。其一,国债发 国债市场结构不合理。 国债市场结构不合理 行利率缺乏弹性,国债利率结构不尽合 理。其二,国债期限仍显单一,发行节 奏和发行期无均衡性。其三,目标市场 定位低。长期以来,中国国债一级市场 的目标市场为居民个人投资者,这不仅 使发行市场较长的时期在低水平徘徊, 也是造成二级市场流动性差的一个主要 原因。
可以从以下几点加强控制: 可以从以下几点加强控制:
1 .保持国债发行的适度规模。 保持国债发行的适度规模。 保持国债发行的适度规模 国债发行规模的确定需要考虑诸多因素,最重 要的是考虑国债余额。当然,国债发行规模的 适度性还必须考虑GDP的多少、财政的需要、 人民储蓄水平、偿付债务能力等因素。只有合 理适度确定发行规模,才能有效发挥国债在宏 观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从以上我国国债市场的现状来看, 从以上我国国债市场的现状来看, 我国的国债市场还存在许多尚待完 善的地方, 善的地方,要使国债能充分发挥作 必须改进和完善国债管理, 用,必须改进和完善国债管理,建 立市场经济下的国债管理机制, 立市场经济下的国债管理机制,使 国债管理逐步走向成熟。 国债管理逐步走向成熟。
第一个阶段为1981-1986年。 主要运用国债的筹集建设资金 和不完全弥补赤字职能,国债 的发行量 不是很大,年发行 额都在40-60亿元之间,期限、 利率结构不够合理。
第二个阶段为1987-1993年。在已 有功能基础上增加了借新还旧,并 随着时间的累积和功能拓展,规模 不断扩大。1987年国债发行额从 1986年的62亿元陡增到117亿元, 到1993年国债发行额达到381亿元, 最高时1992年达到460亿元,国债 的期限、利率结构也在逐步调整。
第三个阶段为1994-1997年。国债 职能实现质的飞跃源自文库由不完全的弥 补财政赤字拓展到完全的弥补财政 赤字和初步的宏观金融调控功能, 国债规模也随之急剧膨胀。1994 年国债发行额突破千亿大关,达到 1138亿元,1997年上升到2458亿 元,期限、利率结构趋向合理。
第四个阶段为1998年以后。进入1998 年,我国经济运行出现不景气状况,为 了抑制通货紧缩,中央政府采取了以扩 大国债发行、增加财政投资的积极财政 政策,国债承担了主要的积极财政政策 职责,导致国债年发行额连创新高, 2002年已突破5000亿元,国债的期限、 利率等结构性因素也在不断地优化整合。 2009年国债发行规模高达17294亿元 。
国债的特征
1 1、有偿性 2、自愿性 3、灵活性
建国以后,我国先后发行了三次 国债(不包括国外债务):第一 次是1950年发行的“人民胜利折 实公债”;第二次是1954-1958 年连续五年发行的“国家经济建 设公债”;第三次就是改革开放 以后于1981年开始发行的国债。
前两次国债发行由于时间比较 短、规模小、功能比较单一,国 债的整体综合效能没有充分发挥。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 革的深入和社会工作重心的转移, 国债功能逐渐丰富。按照国债功 能的逐步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 段:
4.国债品种多样化 国债品种多样化
①长、中、短期相结合,合理分 配短期和长期国债的比重。 ②增加专项国债的比重。 ③调整国债持有者结构,充分发 挥不同国债持有者对国债市场乃 至整个国民经济的不同作用和影 响。
5. 加强国债的立法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