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早期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在脑梗死后抑郁症患者中的临床疗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早期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在脑梗死后抑郁症患者中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早期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在脑梗死后抑郁症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后抑郁症患者8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早期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抑郁症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后通过SDS 量表测评可知,观察组患者的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死后抑郁症患者进行早期心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促进患者的心理健康。
标签:脑梗死;抑郁症;早期心理护理;临床效果
脑组织供血障碍是引发脑梗死的主要原因,脑梗死可对患者的神经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并可引发多种并发症[1]。抑郁症是脑梗死患者最常见的一类并发症,抑郁症的发生既与患者的自身病症有一定的关系,又与患者的心理因素有关。为了改善患者的病症,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临床上常常对患者进行早期心理干预,以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脑梗死后抑郁症患者作为此次调查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40例,男患22例、女患18例,年龄为44~68岁,平均年龄为(58.2±
2.4)岁;对照组患者40例,男患25例、女患15例,年龄为46~69岁,平均年龄为(58.8±
3.0)岁。两组患者均符合临床上对于脑梗死的诊断标准及病症,且SDS测评评分均在55分以上。两组患者在一般临床资料上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进行早期心理干预,具体情况如下:①健康宣教:不少患者认为自己年龄较大,身体素质越来越差,因此对后期良好恢复不抱太大的希望,不愿意积极配合治疗,甚至希望放弃治疗。针对这一情况,我院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健康宣教不仅仅在于向患者讲解病症知识,健康宣教还通过向患者交代相关的治疗方法、促进康复的方法来消除患者放弃治疗的念头,让患者对康复充满信心[2]。②心理护理:抑郁症患者喜欢独处,不愿意与外人接触,沉默少语。久而久之,患者的内心压力较大,更易加重病症。因此,鼓励患者多说、多做,让家属、朋友、医护人员能够了解患者内心的真实想法,进而给予患者一定的帮助,减轻心理负担。③家属劝导:家属作为患者最亲近的人,对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家属应多陪伴患者,减轻患者的孤独感。鼓励患者积极接受治疗,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④外出走动:对于有行走能力的患者,家属可陪伴患者经常性的外出走动,以开阔患者的心境。对于行动不便的患者,可坐于轮椅上,由家人陪伴进行外出。患者外出后,常常能够感受外界事物的美好,并在外出过程中,可接触到其他病患,大家相互之间可相互沟通,丰富病房内单调的生活。⑤其他。同时,可通过播放适当欢快的音乐对患者进行一定的鼓动,改善病
房内沉闷的气氛,让患者在音乐的鼓动下逐渐的敞开心扉、释放压力、改善抑郁[3]。
1.3诊断标准我院以患者的SDS评分改善情况作为诊断标准,具体划分如下:①显效:护理后患者SDS评分下降10以上,患者抑郁症状显著改善,开始积极与他人交谈;②有效:患者SDS评分下降5分以上,患者抑郁症状有所减轻,愿意接受新鲜的事物,并愿意与他人进行接触;③无效:患者SDS评分下降5分以下,患者抑郁症状轻微减轻或无减轻,患者仍为抑郁、沉默表现。有效率(%)=(显效人数+有效人数)/总人数×100%。
本次试验所应用的SDS量表的测评是以了解患者治疗前后的抑郁改善情况。SDS是抑郁自评量表的英文简称,其共包括20条自测内容,若评分在53分以下,则表示患者内心状态正常,若评分在53分以上,则代表患者伴有抑郁症状,得分越高,抑郁越明显。该测评量表在临床上测评患者抑郁方面获得较为广泛的应用。
1.4统计学处理以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组间以卡方检驗进行比较,视P<0.05时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意义。
2 结果
2.1护理后SDS评分改善情况我院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进行SDS评分比较。其中,观察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DS评分分别为(58.9±5.8)、(42.9±7.5)分;对照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DS评分分别为(59.2±6.5)、(51.1±7.0)分。两组患者组间、组内均存在显著差异,结果具有统计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和资料有效率比较我院根据诊断标准对患者进行划分(见表1)。
3 讨论
脑梗死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类脑血管疾病,该病可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脑梗死患者内心压力较大,既担心自己的病症是否可以康复,又担心长期的治疗是否会增加家庭的经济负担。同时,再结合病症对于神经功能的影响,脑梗死患者更易出现抑郁症状。为了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临床上常常需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早期心理护理。
在此次调查中,我院对脑梗死抑郁患者健康宣教、心理干预、家属劝导、外出走动等干预方式进行护理干预,以减轻患者的内心压力、帮助患者改善消沉、孤独的心理状态。由此次调查结果可知,对患者进行早期心理护理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在进行心理干预后,患者的SDS评分呈明显下降趋势,可见,患者的抑郁状态的到有效的缓解。同时,在进行早期心理干预后,还可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积极性,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由此次调查结果可知,进行心理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达95%。可见,心理护
理对于脑梗死抑郁症患者的积极作用。
总而言之,对脑梗死抑郁症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帮助患者减少抑郁情绪,促进患者的身心康复。该种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以帮助更多患者受益。
参考文献:
[1]陈映琳,刘亚萍,陈秋利,等.早期心理干预在脑梗死后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2,26(15):1387-1388.
[2]李春芝.实施早期心理干预对脑梗死后抑郁患者100例疗效观察[J].实用医技杂志,2013,20(7):806-807.
[3]余一知.早期心里干预在脑梗死后抑郁患者康复中的应用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4,(4):211-212.编辑/苏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