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小知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孕育期 徽秦合流 清初,京城戏曲舞台上盛行昆曲与京腔(弋阳腔)。乾隆中叶后,昆曲 渐而衰落,京腔兴盛取代昆曲一统京城舞台。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秦腔艺人魏长 生由川进京。魏氏搭双庆班演出秦腔《滚楼》、《背娃进府》等剧。魏长生扮相 俊美,噪音甜润,唱腔委婉,做工细腻,一出《滚楼》即轰动京城。双庆班也因此被誉 为“京都第一”。自此,京腔开始衰微,京腔六大名班之大成班、王府班、余庆班、 裕庆班、萃庆班、保和班也无人过问,纷纷搭入秦腔班谋生。乾隆五十年(1785年), 清廷以魏长生的表 演有伤风化,明令禁止秦腔在京城演出,将魏长生逐出京城。 二、形成期 道光二十年至咸丰十年(1840年-1860年)间,经徽戏、秦腔、汉调的合流,并借 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了京剧。其标志之一:曲调板式完备丰富,超越了徽、 秦、汉三剧中的任何一种。唱腔由板腔体和曲牌体混合组成。声腔主要以二簧、 西皮为主;之二,行当大体完备;之三,形成了一批京剧剧目;之四,程长庚,余三胜、张 二奎为京剧形成初期的代表,时称“老生三杰”、“三鼎甲”即:“状元”张二奎、 “榜眼”程长庚、“探花”余三胜。他们在演唱及表演风格上各俱特色,在创造京 剧的主要腔调西皮、二簧上和京剧戏曲形式上,以及具有北京语言特点的说白、字 音上,做出了卓越贡献。
1.生行 京剧中的生行指男性角色,分为老生,小生和武生。
2.旦行 旦指女性Biblioteka Baidu色,按年龄分为老旦和小旦;按性格分青衣和花旦;按武 功可分为武旦和刀马旦。
3.净行 也叫花脸,因为脸上涂抹大量颜色,是性格与相貌有特点的男性角色。
4.末行 传统曲角色行当。扮演中年男性。宋杂剧中已有末出现。明清戏曲都 有这行脚色,表演上基本与生、外相同。
5.丑行 “丑”指相貌丑陋的人物,一般在鼻子处沟画一块白,所以叫“小花 脸”。
中国传统戏曲的脸谱,是演员面部化妆的一 种程式。一般应用于净、丑两个行当,其中各种 人物大都有自己特定的谱式和色彩,借以突出人 物的性格特征,具有“寓褒贬、别善恶”的艺术 功能,使观众能目视外表,窥其心胸。因而,脸 谱被誉为角色“心灵的画面”。 脸谱的演变和发展,不是某个人凭空臆造的 产物,而是戏曲艺术家们在长期艺术实践中,对 生活现象的观察、体验、综合,以及对剧中角色 的不断分析、判断,作出评价,才逐步形成了一 整套完整的艺术手法。
京剧伴奏乐器分打击乐与管弦乐。其中,打击乐是京剧伴奏 乐器中的灵魂。京剧的“唱”、“念”、“做”、“打”完全 按照规定的节奏进行,“唱”要有板有眼,“念”要抑扬顿挫, “做”则是舞蹈,而舞蹈必须表现出鲜明的韵律,谁来控制、 体现节奏?那就是打击乐。打击乐器有板、单皮鼓、大锣、铙、 钹等,称为“武场”;管弦乐器有京胡、京二胡、月琴、三弦, 称为“文场”。在戏曲舞台上,人物的一切行动,包括最隐秘 的思想活动,都是通过舞蹈化的身段动作、音乐化的念白和演 唱,并在音乐的伴奏中进行的,由各种打击乐器的音响组成的 “锣鼓经”,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有人说,如果“唱”、 “念”、“做”、“打”是戏剧的血肉,那么“锣鼓经”就是 它的骨骼,一阵锣鼓,既可渲染磅礴的气势,又能烘托演员的 表演,并且这种对表演的烘托,是非常细致的,甚至细致到鼓 点子打出演员眼珠的转动,眼皮的开阖,手指的颤抖。演员表 演往往导引出感情表达需要的锣鼓,锣鼓(节奏、音响)等的 刺激反过来诱发演员的表演激情。
京剧舞台艺术在文学、表演、音乐、唱腔、锣鼓、化 妆、脸谱等各个方面,通过无数艺人的长期舞台实践, 构成了一套互相制约、相得益彰的格律化和规范化的程 式。它作为创造舞台形象的艺术手段是十分丰富的,而 用法又是十分严格的。不能驾驭这些程式,就无法完成 京剧舞台艺术的创造。由于京剧在形成之初,便进入了 宫廷,使它的发育成长不同于地方剧种。要求它所要表 现的生活领域更宽,所要塑造的人物类型更多,对它的 技艺的全面性、完整性也要求得更严,对它创造舞台形 象的美学要求也更高。当然,同时也相应地使它的民间 乡土气息减弱,纯朴、粗犷的风格特色相对淡薄。因而, 它的表演艺术更趋于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最大限度地 超脱了舞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以达到“以形传神,形 神兼备”的艺术境界。表演上要求精致细腻,处处入戏; 唱腔上要求悠扬委婉,声情并茂;武戏则不以火爆勇猛 取胜,而以“武戏文唱”见佳。
特色
中国的戏曲与希腊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 戏剧文化。
历史上最先使用戏曲这个名词的是宋刘埙(1240-1319),他在 《词人吴用章传》中提出“永嘉戏曲”,他所说的“永嘉戏曲”,就 是后人所说的“南戏”、“戏文”、“永嘉杂剧”。从近代王国维开 始,才把“戏曲”用来作为中国传统戏剧文化的通称。 戏曲是一门综合艺术,是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综合,这种综合 性是世界各国戏剧文化所共有的,而中国戏曲的综合性特别强 。 中国戏曲是以唱、念、做、打的综合表演为中心的戏剧形式,它 有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段,它与表演艺术紧密结合的综合性,使中国戏 曲富有特殊的魅力。它把曲词、音乐、美术、表演的美熔铸为一,用 节奏统驭在一个戏里,达到和谐的统一,充分调动了各种艺术手段的 感染力,形成中国独有的节奏鲜明的表演艺术。
京 剧
齐越
2008-10-31
简介
发展简史
艺术特色
行当分类
人物化妆
京剧的特色
伴奏乐器
京剧,也称“皮黄”,由“西皮”和“二簧”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 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它 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 “国剧”之称。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它的行当全面、表演 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 中国京剧是中国的“国粹”, 已有200年历史。京剧之名始见于清光绪二年(1876)的《申报》,历史 上曾有皮黄、二黄、黄腔、京调、京戏、平剧、国剧等称谓,清朝乾隆五 十五年(1790年)安徽四大徽班进京后与北京剧坛的昆曲、汉剧、弋阳、 乱弹等剧种经过五、六十年的融汇,衍变成为京剧,是中国最大戏曲剧种。 其剧目之丰富、表演艺术家之多、剧团之多、观众之多、影响之深均为全 国之冠。京剧是综合性表演艺术。即唱(歌唱)、念(念白)、做(表 演)、打(武打)、舞(舞蹈)为一体、通过程式的表演手段叙演故事,刻 划人物,表达"喜、怒、哀、乐、惊、恐、悲"的思想感情。角色可分为: 生(男人)、旦(女人)、净(粗犷威猛的男人,别称花脸)、丑(男、 女人皆有)四大行当。人物有忠奸之分、美丑之分、善恶之分。各个形象 鲜明、栩栩如生。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 京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