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复习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
1.一年中,北半球陆地最低月平均气温出现在()
A. 一月
B. 七月
C. 二月
D. 八月
【答案】 A
【解析】【分析】一年中北半球的气温: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七月,最低气温出现在一月,海洋升温慢,最高气温出现在八月,降温也慢,最低气温出现在二月,南半球相反。

故答案为:A。

【点评】海洋和陆地比热容不同,陆地比热容小于海洋,故陆地相对于海洋升温快,降温也快。

(以北半球为例)夏季陆地升温快,气温高于海洋。

7月份时陆地达到最高温度,而此时的海洋温度还处于上升阶段,要比陆地滞后一个月左右达到最高温,即8月份。

冬季同理,陆地的温度下降速度快于海洋,先达到最低温。

2.尼泊尔是中国的近邻,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尼边境喜马拉雅山脉中段。

据此并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每年的4~9月是尼泊尔的雨季,降水多暴雨,这里的降雨类型多为()
A. 对流雨
B. 地形雨
C. 锋面雨
D. 台风雨(2)关于图示阴影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主要景观多为荒漠
B. 属于“世界屋脊"的一部分
C. 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干旱
D. 是维吾尔族居民的主要聚居区
【答案】(1)B
(2)B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尼泊尔属于南亚,位于喜马拉雅山脉的南侧,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每年的4~9月尼泊尔是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雨季时多暴雨,为地形雨。

故答案选B。

(2)读图可知,图示阴影地区是我国的青藏地区,主要景观多为雪山连绵、冰川广布;属于“世界屋脊"的一部分;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高寒;是藏族居民的主要聚居区;故答案选B。

【点评】(1)降水按成因可分为地形雨、锋面雨、对流雨和台风雨。

地形雨指暖湿气流在运行的过程中,遇到地形的阻挡,被迫沿着山坡爬行上升,从而引起水汽凝结而形成降水。

如果下垫面高温潮湿,近地面空气强烈受热,引起空气的对流运动,湿热空气在上升过程中,随气温的下降而产生的降水则为对流雨。

冷暖气团相遇,因暖气团爬升产生的降水为锋面雨。

(2)喜马拉雅山脉位于青藏高原南巅边缘,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脉,其中有110多座山峰高达或超过海拔7350米,由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碰撞而成。

是东亚大陆与南亚次
大陆的天然界山,也是中国与印度、尼泊尔、不丹、巴基斯坦等国的天然国界。

3.读各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完成下列小题。

(1)夏季高温干燥,冬季低温多雨的是()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2)对各地气候类型判断正确的是()
A. 甲地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B. 乙地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C. 丙地是温带季风气候
D. 丁地是热带雨林气候
【答案】(1)A
(2)D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甲地夏季高温干燥,冬季低温多雨,属地中海气候;乙地终年温和湿润,属温带海洋性气候;丙地全年高温,旱雨季分明,属热带季风气候;丁地全年高温多雨,属热带雨林气候。

故选A。

(2)甲是地中海气候,乙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丙是热带季风气候,丁是热带雨林气候,故选D。

【点评】(1)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温和的盛行西风影响温和多雨,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度-40度大陆西岸,其中地中海沿岸最为典型。

(2)判断气候类型时,一定要抓住两个最重要的指标即气温和降水,然后分步骤判断。

第一步要判断出该气候类型所属的半球;第二步是以温定带,这里的“温”是指最冷月均温,“带”是指气候类型所属的温度带;第三步是以雨定型,确定目标,根据已知的降水状况特点,就可以在较小的范围内判断出某一具体的气候类型。

4.兰州市规划生态绿地以南北两山森林公园和郊野公园为主体,形成城市生态绿地系统。

据次完成下列小题。

(1)夏季人们喜欢去兰山公园休闲度假的原因之一是()
A. 气温比市区低
B. 物价比市区便宜
C. 交通比市区方便
D. 便于野炊
(2)下列行为符合兰州市生态绿地规划的是()
A. 在林区开垦耕地,种植粮食
B. 在林区修建高档私家别墅
C. 保护林区植被
D. 在林区修建中央商务区
【答案】(1)A
(2)C
【解析】【分析】(1)夏季城市因大量的人工发热、建筑物和道路等高蓄热体及绿地减少等因素,使得城市“高温化”。

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和森林公园。

因此夏季人们喜欢去兰山公园休闲度假的原因是公园的气温比市区低。

故选A。

(2)在林区开垦耕地,修建高档私家别墅和中央商务区会破坏林区的生态环境,都不符合兰州生态绿地规划;保护林区植被符合兰州市生态绿地规划,故选C。

【点评】(1)热岛效应是由于人为原因,改变了城市地表的局部温度、湿度、空气对流等因素,进而引起的城市小气候变化现象。

该现象属于城市气候最明显的特征之一。

由于城市人口工业集聚,交通工具及工业生产等释放大量人为热,使市区气温高于郊区,市区仿佛一个“热岛”漂浮在周边温凉的海洋上。

(2)要减少“城市热岛效应”的污染,就需要在城市规划中加以调整,保证绿地在城市中所占有的比例。

城市规划法应当对这样的问题做出相应的法律规范,对在城市规划中的绿地面积做出明确的要求,并对破坏绿地和城市水体的行为给予相应的法律制裁;同时还需要对各种热源的布局做出合理规划的要求。

5.“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形成这种地理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形因素
B. 纬度因素
C. 海阳因素
D. 人为因素【答案】 A
【解析】【分析】解: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山地海拔高,气温低,气候出现垂直地带性规律,导致植被分布出现垂直变化。

这也是形成一些高山“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山顶积雪终年不化的主要原因;结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有:
1.纬度位置:我国南北跨纬度广,南北温差大,形成多样的温度带;
2.海陆位置:我国东西距离海洋远近不同,降水差异明显,形成四类干湿地区;
3.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具有十里不同天的气候特征,加剧了气候的复杂性。

6.某校地理兴趣小组观测本校某月全部四次降水。

统计出当月的降水量是()
A. 6mm
B. 9mm
C. 12mm
D. 36mm
【答案】 D
【解析】【分析】解:每个月的降水量是这个月每一天降水量的总和;题干中当月降水量=6mm+10mm+8mm+12mm=36mm。

故答案为:D。

【点评】世界降水分布差异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①受纬度位置因素的影响,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②受海陆位置因素的影响,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
③受地形因素的影响,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④受洋流因素的影响,暖流流经地区降水多,寒流流经地区降水少。

7.读“非洲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1)有关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矿产资源贫乏
B. 出口以工业制成品为主
C. 被称为“热带大陆”
D. 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2)据图判断,非洲的地势特点是()
A. 北高南低
B. 西北高东南低
C. 西高东低
D. 东南高西北低
(3)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附近,山顶终年积雪的成因是()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海拔高度
D. 人类活动【答案】(1)C
(2)D
(3)C
【解析】【分析】(1)非洲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金刚石、黄金、铬铁矿、磷酸盐等的储量和产量都居世界前列,故A错误;非洲受殖民主义统治,形成了单一商品经济的特点,出口商品以初级农矿产品为主,故B错误;非洲大陆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大约有3/4的面积在热带,被称为“热带大陆”,故C正确;非洲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故D错误;依据题意,故选:C。

(2)读图可知,非洲的地势特点是东南高西北低;故选:D。

(3)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附近,由于海拔高,气温低,山顶终年积雪;故选:C。

【点评】(1)非洲位于亚洲的西南面,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与欧洲相望,东北角习惯上以苏伊士运河为非洲和亚洲的分界。

赤道和南北回归线都穿过本区,所以非洲是世界上跨热带面积最大的洲。

(2)非洲大陆高原面积广阔,海拔在500米-1000米的高原占非洲面积的60%以上,有“高原大陆”之称。

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地高原约占非洲面积5%,低于海拔200米的平原多分布在沿海地带,不足非洲面积的10%。

(3)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地形地势、纬度、海陆位置、洋流及人类活动等。

具体表现为:随纬度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沿海地区温差小,内陆地区温差大;暖流流经地区气温高,降水多,寒流流经地区气温低,降水少;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人类不合理活动造成如今的“温室效应”及城市的“热岛效应”等。

8.下列关于气温与降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气温的测定是将温度计放在离地面1.5米的阴影处米测量
B. 日平均气温是一天中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平均值
C. 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苞等,统称为降水
D. 从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上可以了解世界降水的地理分布。

【答案】 B
【解析】【分析】A. 气温的测定是将温度计放在离地面 1.5米的阴影处米测量,故A正确;
B. 日平均气温是一天测量四次,然后求四次测量气温值的平均值,故B错误;
C. 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苞等,统称为降水,故C正确;
D. 从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上可以了解世界降水的地理分布,故D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日均温全称日平均气温,气象学术语,指一天24小时的平均气温。

常用的计算方法有日最高、最低气温平均,4个定时平均(即02时、08时、14时和20时平均)和24小时平均法。

采用不同观测方法会对气温序列产生不同影响。

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影响降水的因素有:①海陆位置;②大气环流;③洋流;④地形;⑤人类活动。

9.下列天气符号表示台风的是()
A. B. C. D.
【答案】 D
【解析】【分析】解:熟记常用的天气符号可知,选项A的符号表示沙尘暴;选项B中的符号表示霜冻,选项C中的符号表示冰雹,选项D中的符号表示台风。

故答案为:D
【点评】天气符号是代表各种天气现象、云状、天空状况等的专用符号,包括供观测记录使用的天气现象符号和供媒体传播使用的天气图形符号。

掌握常见的天气符号代表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日常的气象状况,以此来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

10.读图,分析该地区的气候特点()
A. 全年高温多雨
B. 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C. 冬季寒冷干燥
D. 全年炎热干燥
【答案】 B
【解析】【分析】解:由图中气候类型图可以看出,该气候是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的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度之间的大陆西岸,尤其以地中海沿岸最为明显,故称为地中海气候。

故答案为:B。

【点评】判断气候类型时,一定要抓住两个最重要的指标即气温和降水,然后分步骤判断。

第一步要判断出该气候类型所属的半球;第二步是以温定带,这里的“温”是指最冷月均温,“带”是指气候类型所属的温度带;第三步是以雨定型,确定目标,根据已知的降水状况特点,就可以在较小的范围内判断出某一具体的气候类型。

11.读中国部分城市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及中国局部地区某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对①②③三个城市气候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个城市冬季都很寒冷
B.三个城市中,③城市多雨期最长
C.三个城市都具有雨热同期的特征
D.三个城市中,②城市气温季节变化最大
(2)中国局部地区某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反映了所示地区什么气候特征()
A.冬季南北温差大
B.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C.夏季气温从东向西逐渐降低
D.夏季气温从北向南逐渐降低
(3)若①、②、③三个城市的位置与图中甲、乙、丙三地对应,那么下列配对正确的是()
A.①-甲;②-乙;③-丙
B.①-乙;②-丙;③-甲
C.①-丙;②-乙;③-甲
D.①-丙;②-甲;③-乙
(4)关于图中甲、乙、丙三地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丙地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
B.甲地为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
C.乙地地处太行山以西
D.影响甲乙丙三地气温差异的因素是纬度
【答案】(1)C
(2)B
(3)D
(4)D
【解析】【分析】(1)关于①、②、③三个城市气候特征的叙述,三个城市中,②地的冬季很温暖,三个城市中,②城市多雨期最长,三个城市都是季风气候,都具有雨热同期的特征,三个城市中,②城市气温季节变化最小,①城市的变化最小,故答案为:C。

(2)由图中局部气温分布图可以看出,此时我国南北各地普遍高温,这是由于我国夏季时,北方地区白昼时间长,气温也较高,故答案为:B。

(3)图中甲位于南方地区,冬季温和湿润,与图中②表示的气候类型相符,乙位于华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与图中③表示的气候类型相符,丙位于黑龙江北部,是我国冬季最冷的地区,与图中①气候类型相符,故答案为:D。

(4)关于图中甲、乙、丙三地的描述,丙地纬度高,热量不足,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甲地为我国广东省,是我国大陆最南部,乙地地处太行山以东,影响甲、乙、丙三地气温差异的因素是纬度,故答案为:D。

【点评】(1)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自北向南依次分布着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其共同的气候特征是雨热同期,即夏季高温多雨。

温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是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

(2)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异很大。

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冬季最冷的地方为黑龙江的漠河镇。

夏季,除了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夏季最热的地方为新疆吐鲁番盆地。

(3)判断气候类型时,一定要抓住两个最重要的指标即气温和降水,然后分步骤判断。

第一步要判断出该气候类型所属的半球;第二步是以温定带,这里的“温”是指最冷月均温,“带”是指气候类型所属的温度带;第三步是以雨定型,确定目标,根据已知的降水状况特点,就可以在较小的范围内判断出某一具体的气候类型。

(4)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地形地势、纬度、海陆位置、洋流及人类活动等。

具体表现为:
随纬度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沿海地区温差小,内陆地区温差大;暖流流经地区气温高,降水多,寒流流经地区气温低,降水少;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人类不合理活动造成如今的“温室效应”及城市的“热岛效应”等。

12.读下图“福建省龙岩市某日天气预报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日所属月份最有可能是()
A. 1月
B. 4月
C. 7月
D. 10月(2)该日龙岩()
A. 晴转多云,适合户外活动
B. 气温较低,注意穿衣保暖
C. 气温日较差等于10℃
D. 出现大范围冰冻灾害
【答案】(1)A
(2)B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该日天气可描述为多云转晴,最低气温2℃,最高气温10℃;福建龙岩位于我国南方地区,该日属于我国南方地区的冬季。

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读图可知:该日龙岩多云转晴,气温较低,注意穿衣保暖;气温日较差10−2=8℃;最低气温在0℃以上,不会出现大范围冰冻灾害。

故答案为:B。

【点评】(1)南方地区是指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南部,主要是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地区,大部分地区属于亚热带,南部小部分位于热带。

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南部有小部分热带季风气候。

大部分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其中热带季风气候为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2)天气符号是代表各种天气现象、云状、天空状况等的专用符号,包括供观测记录使用的天气现象符号和供媒体传播使用的天气图形符号。

掌握常见的天气符号代表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日常的气象状况,以此来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

13.下面漫画主题的含义是()
A. 防治水体污染
B. 防治土地沙化
C. 防治大气污染
D. 保护海洋环境
【答案】 C
【解析】【分析】漫画形象说明了治理大气污染形势严峻,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C说法正
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大气污染是指大气中污染物质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以至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和物造成危害的现象。

其成因有自然因素(如火山爆发、森林灾害、岩石风化等)和人为因素(如工业废气、燃料、汽车尾气和核爆炸等),尤以后者为甚。

治理大气污染的措施包括合理安排工业布局和城镇功能分区,加强绿化和对污染源的管理,推行科技创新环保,减少汽车等交通工具产生的尾气等。

14.读等温线分布图,从图中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
A. 同纬度的甲、乙两地,若甲地是陆地,乙地是海洋,此时可能为1月初
B. 同纬度的甲、乙两地,若甲地是海洋,乙地是陆地,此时该地区是夏季
C. 由等温线分布情况可知,该地区位于北半球
D. 图中等温线能反映气温由大洋中心向四周递减的规律
【答案】 B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图中等温线自北向南温度逐渐降低,因此该地区位于南半球,C错;甲处的等温线弯曲且向温度高的地方凸出,因此甲地温度比同纬度其他地区的温度低;乙处的等温线弯曲且向温度低的地方凸出,因此乙地温度比同纬度其他地区的温度高。

因此同纬度的甲、乙两地,若甲地是陆地,乙地是海洋,此时可能为7月初,A 错;同纬度的甲、乙两地,若甲地是海洋,乙地是陆地,此时该地区是夏季,B正确;图中等温线不能反映气温由大洋中心向四周递减的规律,仅反映气温受局部因素的影响,D 错。

故答案为:B。

【点评】等温线图上温度值相同各点的连线称为等温线,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

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分布规律为:①纬度分布:从赤道(低纬)向两极(高纬)逐渐降低;②海陆分布: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③地形分布:气温随海拔升高逐渐降低,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度。

15.下列诗句描述气候的是()
A.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B.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C.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答案】 A
【解析】【分析】解:气候指的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它具有相对稳定性,“好
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描述的是春雨滋润万物的美好景象,形容的是春天的气候特征。

故答案为:A
【点评】天气是一定区域短时段内的大气状态(如冷暖、风雨、干湿、阴晴等)及其变化的总称,是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的大气状态,最大特点是多变,直接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产生深广影响。

气候是大气物理特征的长期平均状态,研究气候的科学是气候学,时间尺度为月、季、年、数年到数百年以上。

气候以冷、暖、干、湿这些特征来衡量,通常由某一时期的平均值和离差值表征。

16.中国地城辽阔,气候差异显著。

阅读我国甲、乙、丙三地的相关资料(如表,图),完成下面小题,
甲乙丙
经纬度位置36.07°N,,103.82°E36.67°N,116.98°E45.80°N,126.53°E
海拔(米)152354126
(1)甲、乙、丙三地气候的共同特征是()
A. 夏季平均气温大于25℃
B. 气温年较差大于25℃
C. 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
D. 气温高的季节降水量少
(2)关于甲、乙、丙三地气候差异及其主导因素表述正确的是()
A. 甲比乙年降水量少--纬度位置
B. 乙比丙年平均气温高--海陆位置
C. 甲比乙年夏季气温低--地形
D. 丙比甲降水季节变化小--人类活动
【答案】(1)B
(2)C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
A.甲图夏季的平均气温小于25℃,A不符合题意;
B.甲地气温年较差为23℃-(-5℃)=28℃,大于25℃,乙地气温年较差为28℃-(-1℃)=29℃,丙地气温年较差为24℃-(-20℃)=44℃,B不符合题意;
C.甲地年降水量大约为320mm;,乙地年降水量大约为650mm,丙地年降水量大约为560mm,C不符合题意;
D.甲、乙、丙三地气温高的季节为夏季,降水量多,D不符合题意;
(2)读图可知:
A.甲地和乙地纬度位置相当,但甲地海拔高,比乙年降水量少,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因素,A不符合题意;
B.乙比丙年平均气温高,是因为乙地纬度低、海拔低,即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因素和纬度因素,B不符合题意;
C.甲比乙年夏季气温低是因为甲地海拔高,即地形因素,C符合题意;
D.丙比甲降水季节变化大,不是人类活动影响,是地形和海陆因素影响,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1)B;(2)C。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图表提供的信息理解解答即可。

(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因素、地形因素、地球的运动、人类活动等。

受纬度位置影响,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受海陆位置影响,陆地冬冷夏热,海洋冬暖夏凉;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受地形影响,同纬度地区,海拔高处气温低;受洋流影响,暖流经过的地区气温高,降水多;寒流经过的地区气温低,降水少。

17.气候数据有多种呈现方式,右图是把代表月份的数字标注在以气温和降水量为坐标的图上,一个月份的点在图中的坐标就是该月的平均气温和降水量。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地区的气温年较差约为( )
A. 20 ℃
B. 11 ℃
C. 10 ℃
D. 50 ℃(2)该地的气候特征是( )
A.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B. 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湿润
C. 全年高温多雨
D. 全年高温干旱
【答案】(1)A
(2)B
【解析】【分析】(1)观察题中所给图片可知,图中的横坐标表示降水量(单位mm),纵坐标表示气温(单位℃)。

气温年较差是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之
差。

图中该地7月气温最高,为25℃;1月气温最低,为5℃。

因此该地气温年较差为20℃,选A。

(2)读图可知,该地6、7、8月为夏季,气温在20℃及以上,气温高,其降水量分别为35mm、10mm、20mm,夏季降水少;12、1、2月为冬季,气温在5℃~10℃之间,较为温和。

冬季三个月降水量分别为90mm、60mm、80mm,降水较多。

因此该地区气候特征为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选B。

【点评】(1)年内各月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即气候直方图,是最常见的气候资料表示方法,它是将地理数据信息采用图像的形式给予形象的显示,它能直观地反映地理事物的时空分布规律及事物之间的联系。

在读图时要注意气温与降水的数据值及变化。

(2)判断气候类型时,一定要抓住两个最重要的指标即气温和降水,然后分步骤判断。

第一步要判断出该气候类型所属的半球;第二步是以温定带,这里的“温”是指最冷月均温,“带”是指气候类型所属的温度带;第三步是以雨定型,确定目标,根据已知的降水状况特点,就可以在较小的范围内判断出某一具体的气候类型。

18.读“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完成下列小题。

(1)乙地的气侯特点是()
A. 终年高温多雨
B. 终年炎热干燥
C. 终年高温,干湿季分明
D.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2)丙处位于赤道,但没能形成热带雨林气侯,推断其主要影响原因是()
A. 纬度因素
B. 地形因素
C. 海陆因素
D. 人类活动【答案】(1)C
(2)B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乙是非洲分布最广的热带草原气候,其气候特征是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终年高温多雨是热带雨林气候,终年炎热干燥是热带沙漠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是地中海气候,故选C。

(2)丙处位于赤道,但没能形成热带雨林气侯,主要是因为该地地处东非高原,地势高,气温较低,降水少,形成的是热带草原气候,故选B。

【点评】(1)非洲的主要气候类型呈明显带状分布,且南北对称。

这种分布特征原因在于赤道穿过非洲大陆中部,整个大陆基本被赤道均分为两部分,因此纬度地带性明显。

非洲气候带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中心,向南北依次分布着热带草原气候、亚热带和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气候,此外在非洲东部还分布着高原山地气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