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转型与道德教育目的的嬗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社会转型与道德教育目的的嬗变
摘要:人们的生活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为了适应社会转型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需要,必须确立实践主义的道德教育目的,把实践道德行为、履行道德义务作为道德教育的核心,让道德教育回归生活,落实到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道德知识的理解,培养道德情感,磨炼道德意志,实现知行的真正统一。
关键词:社会转型;道德教育目的;嬗变
一、一定的社会具有特定的道德教育目的
1.道德教育与道德教育目的
道德教育是指一定社会、阶级或社会集团依据一定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以道德影响的教育活动。在学校教育中,道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被视为同一概念。道德教育是有目的的。对整个社会而言,其目的是把道德内化为人们的品质,对社会生活和社会风尚发生影响,从而为社会生存和发展服务;对个体社会成员而言,其目的是提高人的道德认识,培养人的道德情感,锻炼人的道德意志,确立人的道德信念,使人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从而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服务。
2.道德教育目的的特定性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生活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1]32他们指出,“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2]2因此,有什么样的生活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是什么样的,就要求有什么样的道德规范与之相适应。
在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由于各阶级、各阶层在社会生产关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决定了其社会意识也不相同,并由此形成了不同的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但正如马克思所说:“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3]89
道德是一种精神力量,一种社会意识形式。一定的社会有特定的道德规范,具有特定的道德教育目的,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一定社会现实的反殃,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而变化。
从横向来看,不同的国家,即使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其道德教育目的也是不同的。例如,同时代、同为资本主义国家的美国、日本和韩国,它们的道德教
育目的就各不相同。美国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献身于民主制度、民主理想和具有“美国精神”的公民,培养追求“个体的自由和权利”的“有特色的美国人”。日本则为培养有品德的日本人,即把尊重人的精神和对生命的敬畏之念体现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具体生活之中,培养富有个性的文化、致力于民主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具有自主性的日本人。而韩国是使学生学习韩国人为了过上美好的生活而应该遵守的核心的道德规范和各种规矩,形成道德判断能力,培养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并使学生理解作为韩国社会的一员所应承担的角色和责任。
从纵向来看,同一个国家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由于其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不同,道德规范和道德教育目的也各不相同。我国社会自西汉董仲舒将儒家、儒学的平等仁爱改造成三纲五常的儒教以后,为维护等级制度和封建专制统治服务就成了我国封建社会几千年道德教育的目的。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但是,由于对社会主义缺乏认识,照抄照搬原苏联模式,在生产关系上片面追求“一大二公”,只允许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在经济管理上实行计划经济。在这样的时代,道德规范单一化,大力宣传、提倡共产主义道德,其核心是集体主义、大公无私、一心为公,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基础服务。
二、我国社会转型与道德教育目的的失序
1.我国社会转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社会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进入了快速转型期,正经历着从计划经济社会向市场经济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从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从同质社会向异质社会、从集权社会向民主社会、从人治社会向法治社会的转变。这些变化概括起来就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主要表现为经济的市场化、政治的民主化、文化的多样化、观念的多元化、管理的科层化和法制化。
2.我国社会转型期的道德失范
不可否认,社会转型标志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政治上的禁锢被打破,政治生活越来越民主了;法制不断完善,社会安定有序了;思想解放,人的主体性增强、创造精神被激发了;文化繁荣,人们的精神生活丰富了。这些可喜变化为道德建设提供了更多的资源、法制保障和良好环境,精神文明建设有了更丰富的物质基础,良序道德形成、发展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然而,在现实性上,道德建设并没有走上一条人们预期的健康发展道路,很多人甚至认为我们的道德出现了严重滑坡。“社会的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4]4。这种社会道德的失范表现在个体道德、家庭道德、公共道德、职业道德等各个层面,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
3.我国社会转型期道德教育目的的失序
导致道德失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笔者认为,根本原因是我国社会转型期道德教育目的的失序。道德教育目的失序,必然导致道德教育的混乱和无力,即使口头上受到重视,实际工作中也落实不到行动上,从而使人们无所遵从,造成现实生活中道德的失范。
道德教育目的失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而:
其一,道德教育目的尚在建构之中。我国社会正处在转型期,计划经济体制早已被打破,但新的市场经济体制尚在建立、完善过程之中,未来社会图景尚不明晰,传统道德与新的道德观念、道德要求、道德规范并存甚至相互冲突,一定社会范围内还存在道德真空,道德教育及道德教育目的也处于转变、探索、重新建构之中。
其二,道德教育目的缺乏现实性、层次性。我国在计划经济时代,形成了道德教育目的的政治化、理想化、绝对化,把道德教育等同于政治教育,在实际工作中把道德教育作为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进行;把道德教育等同于理想教育,脱离社会生活实际,排斥道德教育的现实取向,割裂了理想与现实、应然与实然的关系,道德教育与受教育者的自我实践相分离、与学生的心理发展和思想需要相分离、与社区和家庭的影响相分离,高层次的理想教育与基本的公民道德教育相分离;把道德教育等同于集体主义教育,以“公而忘私”、“大公无私”作为核心德育目标,大力推崇“社会本位”和“集体本位”观念,完全无视个人的存在,忽视学生个性的发展。这种道德教育目的缺乏现实性、层次性,这种目的之下的道德教育必然难以取得预期的实效。遗憾的是,道德教育目的的这种传统思维定式至今尚未彻底破除,在学校道德教育中仍有相当大的影响。
其三,在道德教育目的上,素有传授道德知识与培养道德习惯之争。有人认为,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向人们传授道德知识,只要掌握了道德知识,理解了道德的作用和意义,明确了道德的要求,就会在行动中实践道德。有人则认为,道德知识对于现实社会来说是空洞的、无力的、无用的,只有用道德约束人们的行为,培养良好的道德习惯,才能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