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网络身份认证
网络安全中的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
网络安全中的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网络安全中的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是保护网络资源免受未经授权访问的重要措施。
身份认证是确认用户身份的过程,而访问控制则是对已认证用户进行权限控制,确保他们只能访问其所需的资源。
本文将详细介绍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的概念、方法,以及在网络安全中的重要性。
身份认证是确认用户身份真实性和合法性的过程,是网络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身份认证有多种方式,常见的包括用户名密码认证、数字证书认证和生物特征认证等。
用户名密码认证是最常见的方式,用户通过提供其预先设定的用户名和密码进行认证。
数字证书认证则使用了一种可以防止冒充的密码体系,采用公钥和私钥的配对来加密和解密信息。
生物特征认证则通过识别用户的生物特征,如指纹、虹膜等,来确认用户身份。
不同的身份认证方式有不同的安全性和便捷性,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认证。
访问控制是通过对已认证用户进行权限管理,确保他们只能访问其所需的资源。
有时候用户在通过身份认证后,也可能需要进一步的限制和控制,以确保他们只能访问到其具备权限的资源。
访问控制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ole-based Access Control,RBAC)和基于属性的访问控制(Attribute-based Access Control,ABAC)。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是将用户分配到不同的角色,然后根据角色拥有的权限来限制用户对资源的访问。
基于属性的访问控制则是根据用户的属性(如职位、所在部门等)来限制其对资源的访问。
这些访问控制机制可以通过访问控制列表(Access Control List,ACL)或访问策略的形式进行实施。
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在网络安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可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降低网络被攻击的概率。
身份认证可以保障用户身份真实性,防止恶意用户冒充其他用户进行访问。
访问控制则可以确保用户只能访问其具备权限的资源,限制用户的操作范围,从而降低对网络资源的风险和威胁。
网络身份认证
网络身份认证网络身份认证是指通过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手段,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确保其真实身份以保障网络安全与用户信息安全。
随着信息化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身份认证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最为重要的信息保障手段之一,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网站、平台、电子商务等场景。
网络身份认证的实现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密码认证、数字证书认证、短信认证、生物识别技术认证等。
其中,密码认证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方式,它由用户名和密码组成,用户需要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才能通过身份认证。
数字证书认证则是采用数字证书来证明用户身份的一种方式,其过程需要在身份验证机构(CA)颁发数字证书的前提下完成。
短信认证则是将验证码发送到用户手机上,用户需要输入正确的验证码才能完成身份认证。
生物识别技术认证则是采用指纹、虹膜、声纹等生物特征进行身份验证。
网络身份认证的意义在于保障互联网信息安全,减少线上诈骗、恶意攻击等问题的发生。
同时,网络身份认证也可以帮助用户保护个人信息安全,防止个人信息泄露。
此外,在网民使用互联网时,网络身份认证还可以有效避免未成年人或者恶意人员冒充他人,从而达到防范网上犯罪的目的。
尽管现在已经有多种网络身份认证技术,但是我们仍然需要不断探索和改进,创新更好的身份认证方式。
首先,网络身份认证要坚持用户隐私和安全保障的基本原则,不能泄露用户个人信息。
其次,身份认证技术要不断研发,完美融合网络技术和生物技术,采取多重身份认证,提高防范网络攻击的能力。
最后,要加强网络身份认证的管理与监管,使其更加规范、透明,防止极个别人为了追求利益而把身份认证平台泛滥而失去实际意义。
总之,网络身份认证技术在信息化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中必不可少。
它可以帮助我们保障网络安全和个人信息安全,同时也可以避免网上犯罪的发生。
因此,我们应当在使用网络服务时,提高自我安全意识,加强身份认证与信息保障的相关知识。
同时也希望相关部门可以加强对网络身份认证技术的规范、管理与监管,保障网络身份认证技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让广大网民可以在安全的互联网环境中自由地获取信息和享受服务。
实用的网络认证协议
AH头结构 头结构
认证的(IP头中可变字段除外) 原IP头 AH头 TCP头 数据 下一负载头标(8) 净载荷长度(8) 保留(16) 安全参数索引(SPI) 序列号 认证数据(32比特的整数倍) IPv4 传输模式
图 AH的格式
20
(1) 传输模式
AH头在数据包中实现数据包的安全保护 头在数据包中实现数据包的安全保护 AH头紧跟在 头之后以及需要保护的上层协 头紧跟在IP头之后以及需要保护的上层协 头紧跟在 议之前 环境下,AH头出现在 头出现在IPv6基本报头、路 基本报头、 在IPv6环境下 环境下 头出现在 基本报头 由和分片等扩展报头后面 根据需要,目标选项报头可出现在 目标选项报头可出现在AH报头之前 根据需要 目标选项报头可出现在 报头之前 或之后 完整性验证包括整个包,除了在传输过程中会变 完整性验证包括整个包 除了在传输过程中会变 化的字段,如 化的字段 如TTL字段 字段
25
安全策略数据库(SPD) 安全策略数据库
系统中的安全策略组成了SPD,每个记录 每个记录 系统中的安全策略组成了 就是一条SP,一般分为应用 就是一条 一般分为应用IPSec处理、 处理、 一般分为应用 处理 绕过、 绕过、丢弃 从通信数据包中, 从通信数据包中 , 可以提取关键信息填 充到一个称为“ 选择符” 的结构中去, 充到一个称为 “ 选择符 ” 的结构中去 , 包括目标IP、 包括目标 、 源 IP、 传输层协议 、 源和 、 传输层协议、 目标端口等等.然后利用选择符去搜索 目标端口等等 然后利用选择符去搜索 SPD,找到描述了该通信流的 ,找到描述了该通信流的SP
13
IPSec隧道模式 隧道模式
VPN网关 X 经认证(加密)的数据 VPN隧道 VPN网关 X 数据 B A 主机A B A 数据 IP分组 (SPD) 数据 B A Y X Y X B A 数据 (SPD) 原IP头信息 (源地址B、目的地址A) 原IP头 TCP头 数据 数据 原IP包 IPv4 AH隧道模式 数据 B A B A 数据 主机B
计算机网络课后题答案第七章
计算机网络课后题答案第七章第七章网络安全7-01 计算机网络都面临哪几种威胁?主动攻击和被动攻击的区别是什么?对于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措施都有哪些?答:计算机网络面临以下的四种威胁:截获(interception),中断(interruption),篡改(modification),伪造(fabrication)。
网络安全的威胁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被动攻击和主动攻击。
主动攻击是指攻击者对某个连接中通过的PDU 进行各种处理。
如有选择地更改、删除、延迟这些PDU。
甚至还可将合成的或伪造的PDU 送入到一个连接中去。
主动攻击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三种,即更改报文流;拒绝报文服务;伪造连接初始化。
被动攻击是指观察和分析某一个协议数据单元PDU 而不干扰信息流。
即使这些数据对攻击者来说是不易理解的,它也可通过观察PDU 的协议控制信息部分,了解正在通信的协议实体的地址和身份,研究PDU 的长度和传输的频度,以便了解所交换的数据的性质。
这种被动攻击又称为通信量分析。
还有一种特殊的主动攻击就是恶意程序的攻击。
恶意程序种类繁多,对网络安全威胁较大的主要有以下几种:计算机病毒;计算机蠕虫;特洛伊木马;逻辑炸弹。
对付被动攻击可采用各种数据加密动技术,而对付主动攻击,则需加密技术与适当的鉴别技术结合。
7-02 试解释以下名词:(1)重放攻击;(2)拒绝服务;(3)访问控制;(4)流量分析;(5)恶意程序。
(1)重放攻击:所谓重放攻击(replay attack)就是攻击者发送一个目的主机已接收过的包,来达到欺骗系统的目的,主要用于身份认证过程。
(2)拒绝服务:DoS(Denial of Service)指攻击者向因特网上的服务器不停地发送大量分组,使因特网或服务器无法提供正常服务。
(3)访问控制:(access control)也叫做存取控制或接入控制。
必须对接入网络的权限加以控制,并规定每个用户的接入权限。
(4)流量分析:通过观察PDU 的协议控制信息部分,了解正在通信的协议实体的地址和身份,研究PDU 的长度和传输的频度,以便了解所交换的数据的某种性质。
网络身份认证
网络身份认证网络身份认证是指通过一系列的验证和认证过程确认用户在网络中的真实身份。
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背景下,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凸显,网络诈骗、虚假信息传播等问题层出不穷,因此网络身份认证成为保障网络安全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从网络身份认证的背景意义、常见的网络身份认证方式以及网络身份认证的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网络身份认证的背景意义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人们在网络上的活动越来越频繁。
然而,由于网络的匿名性和开放性,各种网络安全问题层出不穷。
例如,网络诈骗、身份冒用、虚假信息传播等不法行为频频发生,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危害。
因此,确保网络中用户的真实身份成为了保障网络安全的关键环节。
二、常见的网络身份认证方式1. 用户名和密码认证这是最常见的网络身份认证方式,用户通过设置用户名和密码来进行身份验证。
当用户登录时,系统会要求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只有通过验证后才能进入相应的账号。
这种方式简单方便,但容易被破解或者忘记密码。
2. 短信验证码认证该方式通过向用户手机发送一条包含验证码的短信,用户需要输入正确的验证码才能完成身份认证。
短信验证码的生成是基于手机号码的,因此能够有效地遏制身份冒用问题。
3. 指纹识别认证指纹识别认证通过采集用户的指纹信息,将其转化为数字特征,并与事先存储的指纹特征进行比对,以验证用户的身份。
这种方式具有高度的准确性和防伪性,是一种非常安全的身份认证方式。
4. 人脸识别认证人脸识别认证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通过采集用户的面部特征,并与事先存储的模板进行比对,以验证用户的身份。
人脸识别相比其他方式更加方便快捷,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三、网络身份认证的应用前景网络身份认证在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以下是几个例子:1. 电子商务领域在互联网购物中,用户通常需要注册账号并进行身份认证才能进行购买交易。
网络身份认证的应用可以有效防止虚假购买行为,保护消费者权益。
网络安全身份认证
网络安全身份认证
网络安全身份认证是指通过一系列的验证措施和技术手段,来确认用户在网络中的身份,并保障用户信息的安全性。
身份认证的目的是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访问和使用系统资源,保护用户的隐私和数据安全。
网络安全身份认证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如账号密码认证、生物特征识别、数字证书等。
账号密码认证是最常见的方式,用户在登录时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系统会验证其合法性并授予相应的权限。
生物特征识别通过用户的指纹、面部识别等来确定其身份,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数字证书则是使用非对称加密算法生成的一串数字,可用于证明用户的身份和数据的完整性。
在网络安全身份认证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密码应设置足够复杂,包含字母、数字和特殊字符,并及时更换以防止泄露。
其次,应定期检查和更新系统,及时修补漏洞,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此外,对于敏感信息的访问,可以进行多重认证,如密码+指纹,以增加安全性。
总的来说,网络安全身份认证在保障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合理的身份验证措施,可以有效防止非法入侵和数据泄露,为用户提供更安全的网络环境。
网络信息安全的身份认证与权限管理
网络信息安全的身份认证与权限管理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日益重要。
网络身份认证和权限管理成为保护个人隐私和资产安全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探讨网络信息安全身份认证和权限管理的重要性,以及一些实施措施和技术。
一、网络身份认证的重要性网络身份认证是验证用户身份真实性的过程,确保只有合法用户才能访问特定网络资源。
它在保护用户隐私、防止未授权访问和数据泄露方面起到关键作用。
合适的格式可以是:身份认证方法:1. 用户名和密码:当前最常见的身份认证方式,用户通过提供用户名和相应密码进行认证。
然而,弱密码和密码泄露常常导致安全漏洞。
增强的身份认证方法:1. 双因素认证(Two-Factor Authentication,2FA):在用户名和密码的基础上,引入动态口令、短信验证码、指纹识别等更高级的认证方式。
这样做可以大大增加系统的安全性。
2. 生物特征认证:运用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虹膜识别等生物特征来验证用户身份。
这些生物特征难以伪造,提高了身份认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二、权限管理的重要性权限管理是授权合法用户访问合适的资源和信息,同时限制非法用户以及合法用户的非法操作。
合理的权限管理可以避免信息泄露、数据被篡改等安全隐患。
权限控制策略:1. 最小权限原则:根据用户的工作职责和需求,给予其最低限度的权限,避免提供过多的权限给与者无需访问的敏感信息。
这种方式可以减少安全漏洞的风险。
2. 角色-based 访问控制(RBAC):将用户归类为特定的角色,并基于角色进行授权,而不是为每个用户分配特定权限。
这种方式简化了权限管理的复杂性,并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
3. 审计与监控:记录用户的操作日志并进行监控,及时检测非法行为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这种方式可以帮助追踪和识别安全事件,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三、具体实施措施和技术除了身份认证和权限管理的基本原则外,还有一些具体的实施措施和技术可以进一步优化网络信息安全。
网络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
网络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网络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在网络安全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网络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的概念、原理以及其在保护网络安全中的作用。
一、概述网络身份认证是指通过验证用户提供的身份信息来确定其在网络上的真实身份的过程。
它确保了用户在进行网络交互时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而访问控制是指根据用户的身份、权限和需求对网络资源的访问进行控制和管理,以确保网络资源的安全和保密。
二、网络身份认证网络身份认证是网络安全的基础步骤,它可以使用多种方式来验证用户的身份。
常见的身份认证方法包括密码认证、指纹识别、证书认证等。
1. 密码认证密码认证是最常见和简单的身份认证方式之一。
用户需要在登录时提供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才能获得访问权限。
密码认证虽然简单易用,但也容易受到暴力破解或密码泄漏的攻击。
2. 指纹识别指纹识别是一种生物识别技术,通过扫描和比对指纹图像来验证用户的身份。
它具有高度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但相对于其他认证方式来说,成本较高。
3. 证书认证证书认证基于公钥加密技术,用户在登录时需要提供其证书,而服务器则通过验证证书的有效性来确认用户的身份。
证书认证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但复杂度较高,需要密钥管理和证书颁发机构的支持。
三、访问控制访问控制是在身份认证完成后,对用户进行授权和控制其对网络资源的访问。
访问控制的目标是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滥用网络资源。
1.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访问控制方式。
它将用户分为不同的角色,每个角色拥有特定的权限。
通过将用户分配到相应的角色,可以限制其对资源的访问权限,并实现不同用户之间的隔离。
2. 强制访问控制强制访问控制是一种较为严格的访问控制方式,它基于预先定义的安全策略对用户进行授权。
只有在符合安全策略的情况下,用户才能获取特定的权限和访问权限。
强制访问控制通常应用于对机密信息的保护,如军事和政府领域。
3. 自愿访问控制自愿访问控制是一种基于用户主动选择的访问控制方式。
计算机网络课后题答案第七章
第七章网络安全7-01 计算机网络都面临哪几种威胁?主动攻击和被动攻击的区别是什么?对于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措施都有哪些?答:计算机网络面临以下的四种威胁:截获(interception),中断(interruption),篡改(modification),伪造(fabrication)。
网络安全的威胁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被动攻击和主动攻击。
主动攻击是指攻击者对某个连接中通过的PDU 进行各种处理。
如有选择地更改、删除、延迟这些PDU。
甚至还可将合成的或伪造的PDU 送入到一个连接中去。
主动攻击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三种,即更改报文流;拒绝报文服务;伪造连接初始化。
被动攻击是指观察和分析某一个协议数据单元PDU 而不干扰信息流。
即使这些数据对攻击者来说是不易理解的,它也可通过观察PDU 的协议控制信息部分,了解正在通信的协议实体的地址和身份,研究PDU 的长度和传输的频度,以便了解所交换的数据的性质。
这种被动攻击又称为通信量分析。
还有一种特殊的主动攻击就是恶意程序的攻击。
恶意程序种类繁多,对网络安全威胁较大的主要有以下几种:计算机病毒;计算机蠕虫;特洛伊木马;逻辑炸弹。
对付被动攻击可采用各种数据加密动技术,而对付主动攻击,则需加密技术与适当的鉴别技术结合。
7-02 试解释以下名词:(1)重放攻击;(2)拒绝服务;(3)访问控制;(4)流量分析;(5)恶意程序。
答:(1)重放攻击:所谓重放攻击(replay attack)就是攻击者发送一个目的主机已接收过的包,来达到欺骗系统的目的,主要用于身份认证过程。
(2)拒绝服务:DoS(Denial of Service)指攻击者向因特网上的服务器不停地发送大量分组,使因特网或服务器无法提供正常服务。
(3)访问控制:(access control)也叫做存取控制或接入控制。
必须对接入网络的权限加以控制,并规定每个用户的接入权限。
(4)流量分析:通过观察PDU 的协议控制信息部分,了解正在通信的协议实体的地址和身份,研究PDU 的长度和传输的频度,以便了解所交换的数据的某种性质。
网络安全法 身份认证
网络安全法身份认证
身份认证是网络安全法中重要的一环,它是为了保护用户个人信息和网络交易安全而设立的一种措施。
身份认证的目的是确认用户的真实身份和权益,并确保用户在网络环境中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网络安全法要求在涉及到网络交易、在线支付、社交媒体等领域,网站和平台必须对用户进行身份认证。
具体的身份认证方式可以包括使用实名制账户、绑定手机号码、验证身份证信息等等。
这些认证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虚假账号的产生,保护用户信息不被泄露和滥用,提高网络交易的安全性。
同时,身份认证也能够为用户提供更便捷、高效的服务。
通过用户的身份信息,网站和平台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个性化推荐,提供精准的商品推荐、定制化的服务等等。
身份认证还可以为用户建立信任度,降低风险和纠纷的发生,增加用户对网站和平台的信赖度。
然而,身份认证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例如,虽然绑定手机号和验证身份证等手段可以一定程度上确认用户的真实身份,但并不能完全排除欺诈和冒用的可能性。
同时,一些用户可能对于提供身份信息存在隐私顾虑,担心信息泄露和被滥用。
因此,网络安全法对于身份认证的要求既需要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又需要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网站和平台必须加强对用户信息的保护和安全措施,建立健全的隐私保护制度,同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共同打击网络犯罪活动,确保身
份认证机制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只有在保护用户个人信息的前提下,网络安全法的身份认证措施才能更好地为用户服务,促进网络交易的健康发展。
网络安全课件(7)数字签名与身份认证
(5)收方B从M中计算出散列值h(M’); (6)收方B再用发方A的双钥密码体制的公钥
K2解密数字签名DS得消息摘要h(M) ; (7)将两个消息摘要h(M’)=h(M)进行比
较,验证原文是否被修改。如果二者相等, 说明数据没有被篡改,是保密传输的,签名 是真实的;否则拒绝该签名。
这样就作到了敏感信息在数字签名的传输 中不被篡改,未经认证和授权的人,看不见 原数据,起到了在数字签名传输中对敏感数 据的保密作用。
4.基于量子力学的计算机
量子计算机是以量子力学原理直接进行 计算的计算机,使用的是一种新的量子密 码的编码方法,即利用光子的相应特性编 码。由于量子力学的随机性非常特殊,无论 多么聪明的窃听者,在破译这种密码时都会 留下痕迹,甚至在密码被窃听的同时会自动 改变。
这将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密码认证和签名 方法。但目前还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
注意 :
数字签名与消息的真实性认证是不同的。 消息认证是使接收方能验证消息发送者及所发 信息内容是否被篡改过。当收发者之间没有利 害冲突时,这对于防止第三者的破坏来说是足 够了。但当接收者和发送者之间相互有利害冲 突时,单纯用消息认证技术就无法解决他们之 间的纠纷,此是需借助数字签名技术。
二、数字签名的原理
对同一消息的签名也有对应的变化。即 一个明文可能有多个合法的数字签名。 判断:同一明文可能有多个合法化的数字签名?
四、数字签名的作用
数字签名可以证明:
(1)如果他人可以用公钥正确地解开 数字签名,则表示数字签名的确是由签 名者产生的。
(2)如果消息M是用散列函数h得到的 消息摘要h(M),和消息的接收方从 接收到的消息M/计算出散列值h(M/), 这两种信息摘要相同表示文件具有完整 性。
第7章认证技术与应用实验
远程用户A
远程用户B
PSTN
认证Server
DNS 路由器 NAS
文件Server
7.1 远程拨号访问系统
为了便于集中认证和管理拨入的用户,目 前大多采用AAA(Authentication、 Authorization和Accounting)安全体系。AAA 是基于协同网络安全技术的访问控制概念,其 目的是通过某种一致的办法来配置网络服务, 控制用户对路由器或网络接入服务器的访问。 目前AAA技术已经不限于对拨号用户的认证, 它广泛应用于任何需要认证服务的网络中。
(5)NAS根据认证参数进行动作,允许所选的服务 (6)访问许可和访问拒绝相应数据包还会带有其他信息。 Radius认证过程须在Radius授权过程之前完成。可被包 含在访问许可和访问拒绝数据包中的一些其他数据如下: 1)用户可以访问的服务,包括Telnet、rlogin和PPP 2)SLIP或EXEC服务 3)包括主机或客户端IP地址、访问控制列表和用户 超时值的一些连接参数 (7)Radius安全服务器可以向NAS周期性的发送访问挑战 数据包,提示用户重新输入用户名和口令,让NAS发送 起状态信息,或者执行有Radius服务器可开发上所决定 的其他动作。但Radius客户端不可以发送访问挑战数据 包。
要使用本地数据库进行认证,必须先在每台NAS上的本地 安全数据库中用AAA命令为想要登录网络的每个用户建立用 户名及其口令。 认证过程如下 (1)远程用户与NAS建立起一个PPP连接。 (2)NAS提示用户输入用户名和口令 (3)NAS通过本地数据库对收到的用户名和口令进行认证 (4)NAS根据其本地数据库中的认证值授权用户一定的网络服 务和可访问的目的地 (5)NAS记录用户的通信数据量并按本地数据库中指定的格式 编制审计记录
第7章 身份验证——Kerberos认证
Kerberos 系统
AS:认证服务器AS(Authenticator Server) TGS:票据许可服务器TGS(Ticket Granting Server Server) Client:客户 Server:服务器
3
Ticket Granting Server
Server Server Server Server
8
Kerberos V4认证过程示意图
9
Kerberos V4认证过程(1)
第一阶段,认证服务器的交互,用于获取票据许可 票据:
(1) C → AS :IDC‖IDtgs‖TS1 (2) AS → C :EKc [ KC,tgs‖IDtgs‖TS2‖LT2‖Tickettgs ] 其中:Tickettgs = EKtgs [ KC,tgs‖IDC‖ADC‖IDtgs‖TS2‖LT2]
5
共享的密钥
TGS与S共享Ks AS与TGS共享Ktgs AS与C共享Kc
6
Kerberos凭证
票据(ticket) :Ticket用来安全的在认证服务器和用 户请求的服务之间传递用户的身份,同时也传递附加 信息.用来保证使用ticket的用户必须是Ticket中指 定的用户.Ticket一旦生成,在生存时间指定的时间 内可以被client多次使用来申请同一个server的服务. 鉴别码(authenticator):提供信息与Ticket中的信 息进行比较,一起保证发出Ticket的用户就是Ticket 中指定的用户.Authenticator只能在一次服务请求中 使用,每当client向server申请服务时,必须重新生 成Authenticator.
13
Kerberos 域间的互通
跨域的服务访问
第7章身份认证-PPT文档资料
身份验证是验证进入网络系统者是否 是合法用户,以防非法用户访问系统
报文鉴别和身份验证可采用数字签名技 术及其他技术来实现。
鉴别过程通常涉及到加密和密钥交换。
加密可使用对称密钥加密、非对称密钥
加密或两种加密方式的混合。 鉴别的方式一般有用户帐户名/口令验证、 摘要算法验证、基于PKI(公钥基础设施) 验证等。
具体方法是:每当用户A要给B发送报文时,A先
通知B,B就给A发送一个随机数T,A在发送给B
的报文中加入 T ,那么 B 就可以通过验证在报文 中返回的T值来确认法中,由于T是在需要时产生的一
个变量,并且包含在报文正文中,所以只有在接 收方同时对报文内容进行鉴别时,这种方法才起 作用。
的一样,也要能经受住攻击。
报文鉴别的常用方法是使用信息摘要或
散列函数进行。
信息摘要是在任意大的信息中产生固定
长度的摘要,而其特性是无法找到两个
摘要相同的信息。因此,可以将比信息
小得多的摘要看作与完整信息是等同的。
报文的时间性验证
信息的时间性验证可使用报文鉴别码和电 子时间戳技术。 验证报文是否以发方传输的顺序被接收, 可采用这样的方法:假定时变量 T 是接收 方和发送方预先约定的,那么,只要在每 份报文中加入 T ,就可以建立起报文传输 顺序。
报文是按已传送的相同顺序收到的。
第一种确定由数字签名来完成,后两种确 定又分为报文内容和报文时间性验证。
报文的内容验证:
同加密一样,鉴别也需要一个好的鉴别
算法,但它的设计比加密算法要容易些。
鉴别算法也需要有一个保密密钥,整个
网络身份认证3篇
网络身份认证第一篇:网络身份认证的定义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线上进行各种活动,包括购物、社交、学习等等。
而这些活动需要进行身份认证,以确保个人信息的安全。
网络身份认证就是一种在线上验证个人身份的过程。
网络身份认证可以使用多种方式进行,例如使用密码、验证码、指纹识别等等。
身份认证可以帮助用户避免一些常见的网络安全问题,如假冒网站、网络钓鱼等等。
同时,网络身份认证也是企业、政府等机构的一项重要服务。
在线上办公、金融交易、社交等领域,身份认证可以为企业提供保障,确保业务流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第二篇:网络身份认证的重要性网络身份认证对于个人和企业都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个人用户来说,身份认证可以保护个人信息,防止个人账户被他人非法使用。
例如,在进行在线购物时,身份认证可以确保用户的支付账户被安全地使用。
对于企业、政府机构等机构来说,身份认证可以帮助进行业务流程的安全保障。
例如,在进行金融交易时,身份认证可以帮助银行确保客户的身份和账户被保护。
另外,网络身份认证也可以帮助打击网络犯罪。
例如,使用身份认证可以帮助政府机构监控和打击恐怖分子、黑客等网络安全威胁。
第三篇:网络身份认证的发展趋势随着人们对于网络安全意识的提高,网络身份认证的发展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首先,在身份认证技术方面,传统的用户名密码验证正在被更安全、更方便的技术所替代,如指纹识别、人脸识别等。
其次,在身份认证服务方面,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提供多种多样的认证方式,以适应用户的需求。
例如,支付宝、微信等移动支付平台提供了多种身份认证方式,包括支付密码、人脸识别等。
最后,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制定身份认证相关的政策法规。
例如,欧盟已经开展了一项名为“电子身份认证和信任服务”的计划,旨在统一欧盟成员国的身份认证服务标准。
总之,网络身份认证在现代社会已经成为一项不可或缺的服务,为个人和企业提供了必要的安全保障。
随着未来技术的发展和政策法规的完善,网络身份认证将继续向更加安全、更加便捷的方向发展。
学校校园网络安全管理的网络身份认证
学校校园网络安全管理的网络身份认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学校校园网络已成为学生学习、交流和娱乐的重要平台。
然而,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严重,包括信息泄露、网络攻击等,给学生、教师和学校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和困扰。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校校园网络安全管理采用了网络身份认证技术。
一、网络身份认证的概念和原理网络身份认证是指通过一系列验证措施,确保用户在校园网络中的身份合法、准确和安全。
其原理是通过用户提供的账号和密码等信息,与学校的用户数据库进行比对验证,以确认用户的身份和权限。
通过身份认证,学校能够监控和管理用户的上网行为,确保网络使用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二、网络身份认证的重要性1. 防范网络攻击:通过网络身份认证,学校可以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防止未授权人员进入网络系统,从而有效防范网络攻击和侵入。
2. 保护用户隐私:网络身份认证可以确保用户的个人信息和隐私不被泄露,有效保护用户的权益。
3. 管理网络资源:网络身份认证可以统计用户的上网行为和使用情况,帮助学校更好地管理和分配网络资源,提高网络使用的效率和公平性。
4. 促进网络安全教育:网络身份认证可以提醒用户注意网络安全,加强网络安全教育,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和素养。
三、学校校园网络身份认证的实施方法1. 用户账号和密码:学校为每个用户分配唯一的账号和密码,用户在上网前需要输入账号和密码进行身份认证。
2. 动态口令:学校可以采用动态口令生成器等设备,在用户输入账号和密码后,生成一次性的动态口令,提高身份认证的安全性。
3. 二次认证:学校可以在用户身份认证后,进行二次认证,例如发送验证码到用户的手机或邮箱,以进一步确认用户身份的合法性。
4. MAC地址过滤:学校可以通过MAC地址过滤技术,限制只允许特定的设备连接网络,增加非法设备的难度。
5. IP地址认证:学校可以对特定的IP地址进行认证,限制用户只能从指定的IP地址访问网络,提高网络访问的安全性。
四、网络身份认证的挑战和解决方案1. 用户体验:网络身份认证需要用户输入账号和密码等信息,可能对用户操作体验造成一定的影响。
身份认证
在针对协议的攻击手法中 ,消息重放攻击(replay攻 击)是一种很常用的主动攻击。消息重放攻击最典型的情 况是:A与B 通信时,第三方 C 窃听获得了A过去发给B的 报文M ,然后冒充A的身份将M发给B ,希望能够以A的身 份与 B 建立通信,并从中获得有用信息。在最坏情况下, 重放攻击可能导致被攻击者误认对方身份、暴露密钥和其
比如f(N)=N+1。本协议的目的是认证A和B的身份后,安
全地分发一个会话密钥Ks给A和B。
第(1)步,A向KDC申请要和B通信。A在第(2)步 安全地得到了一个新的会话密钥。第(3)步,只能由B解 密并理解,B也获得会话密钥 。第(4)步,B告诉A 已知
道正确的Ks了 ,从而证明了B的身份。第(5)步表明B相 信A也知道Ks,从而认证A的身份。
针对前两类基础的技术起步较早,目前相对成熟,应 用比较广泛。有关第三类的技术也由于它在安全性上的优
势正在迅速发展。
7.1.2数学基础
示证者 P 试图向验证者V证明自己知道某信息。一种 方法是P说出这一信息使得V相信,这样V也知道了这一信 息,这是基于知识的证明。另一种方法是使用某种有效的 数学方法,使得V相信他掌握这一信息 ,却不泄露任何有 用的信息,这种方法被称为零知识证明问题。
提问 /应答方式的缺点是不适应非连接性的应用 ,因 为它要求在传输开始之前先有握手,要求实时性较高。
7.2身份认证协议
认证协议按照认证的方向可以分为双向认证协议和单 向认证协议,按照使用的密码技术可以分为基于对称密码 的认证协议和基于公钥密码的认证协议。
网络身份验证与访问控制
网络身份验证与访问控制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网络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为了保护个人隐私和敏感信息,网络身份验证和访问控制技术逐渐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网络身份验证与访问控制的概念和原理,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和挑战。
一、网络身份验证网络身份验证是指通过验证用户提供的身份信息,来确认用户的真实身份并授权其访问特定的网络资源。
传统的身份验证方式主要包括用户名/密码、数字证书、双因素认证等。
1.1 用户名/密码用户名和密码是最常见的身份验证方式。
用户需要提供唯一的用户名(通常是邮箱或账号)和对应的密码,系统会验证用户名和密码的匹配性。
然而,密码的安全性容易受到暴力破解、社会工程等攻击方式的威胁,从而导致账号信息被盗用。
1.2 数字证书数字证书通过将用户的身份信息与公钥进行绑定来实现身份验证。
数字证书包含了证书颁发机构(CA)签名的用户公钥和其他相关信息,可以用于验证用户的身份和数字签名的合法性。
数字证书有一定的安全性,但管理和分发证书的成本较高。
1.3 双因素认证双因素认证结合了两种及以上的身份验证方式,如用户名/密码与手机验证码、指纹识别等。
这种方式提高了身份验证的安全性,一旦一种身份验证方式受到攻击,仍有其他方式可供验证。
二、访问控制访问控制是指根据用户的身份和权限,对其访问网络资源的行为进行有针对性的限制和管理。
常见的访问控制方式包括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访问控制列表(ACL)、强制访问控制(MAC)等。
2.1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是将用户分配到不同的角色,每个角色具有特定的权限。
通过将用户与角色进行关联,可以简化权限管理,并提高系统的灵活性。
管理员只需管理角色的权限,而无需关心每个用户的具体权限。
2.2 访问控制列表访问控制列表是一种列表,其中包含了对特定资源的访问权限。
可以根据用户或用户组的身份,为其分配对资源的读取、写入等权限。
访问控制列表可以用于配置网络设备、操作系统等,对网络资源进行细粒度的权限控制。
第七章 身份认证
通常口令的选择原则
1、易记 2、难以被别人发现和猜中 3、抗分析能力强
通常口令的选择原则
为防止口令被猜中以通行短语(Pass phrass)代替口令, 通过密钥碾压(Key Crunching)技术,如杂凑函数(后 面将详细介绍),可将易于记忆足够长的口令变换为较 短的随机性密钥。 口令分发的安全也是口令系统安全的重要环节,通常采 用邮寄方式,安全性要求较高时须派可靠的信使传递。 为了安全常常限定输入口令的次数以防止猜测的攻击等。
智能卡在个人身份证明中的作用(2)
定义 它是一种芯片卡,又名CPU卡,是由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芯 片组成,并封装成便于人们携带的卡片,在集成电路中具 有微电脑CPU和存储器。 智能卡具有暂时或永久的数据存储能力,其内容可供外部 读取或供内部处理和判断之用,同时还具有逻辑处理功能, 用于识别和响应外部提供的信息和芯片本身判定路线和指 令执行的逻辑功能。 计算芯片镶嵌在一张名片大小的塑料卡片上,从而完成数 据的存储与计算,并可以通过读卡器访问智能卡中的数据。
(2)口令的控制措施 (2/3)
(4)双口令系统。允许联机是一个口令,允许接触敏感 信息还需要另外一个口令。 (5)规定最小长度。限制口令至少为6到8个字节以上, 为防止猜测成功概率过高,还可采用掺杂或采用通行短 语等加长和随机化。 (6)封锁用户系统。可以对长期未联机用户或口令超过 使用期限的用户ID封锁。直到用户重新被授权。
双向认证
保证消息的实时性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时戳 :如果A收到的消息包括一时戳,且在A看来这一时 戳充分接近自己的当前时刻, A才认为收到的消息是新的 并接受之。这种方案要求所有各方的时钟是同步的。不适 合于面向连接的应用。 询问-应答:用户A向B发出一个一次性随机数作为询问, 如果收到B发来的消息(应答)也包含一正确的一次性随 机数或对随机数进行某种事先约定后计算后的正确结果, A就认为B发来的消息是新的并接受。不适合于非面向连接 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7.1.1 身份证明系统
消息认证 ➢ 消息认证是一种过程,它使得通信的接收方
能够验证所收到的报文在传输的过程中是否 被假冒、伪造和篡改等,即保证信息的完整 性、真实性和有效性。 ➢ 消息认证的内容应包括: (1)信息的来源 (2)信息内容的完整性 (3)信息的发送时间和序列号
17
7.1.1 身份证明系统
公开密钥加密系统对密钥管理的要求与对称 加密系统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的。
在对称加密系统中,对彼此间进行通信的信 息进行保护的双方必须持有同一把密钥,该 密钥对他们之外的其他方是保密的。
而在公开密钥加密系统中,一方必须持有一 把对其他任何方都是保密的密钥(私人密 钥),同时,还要让想要与私人密钥的持有 者进行安全通信的其他方知道另一把相应的 密钥(公开密钥)。
份认证、数据完整性、不可否认性以及匿名 性等信息安全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 ➢ 目前,主要使用公钥密码技术来解决数字签 名问题。 ➢ 另外,数字签名的应用不单单是技术问题, 还涉及法律问题。
16
7.1.1 身份证明系统
通常电子签名立法具有如下基本原则: ① 技术中立原则 ② 功能等同方法原则 ③ 当事人自治原则(合同自由原则) ④ 合理性原则
电子商务安全
第七章
网络身份认证
1
第7章 网络身份认证 7.1 概述 7.2 公钥基础设施 7.3 证书机构 7.4 个人数字证书的申请使用
2
7.1 概述
7.1.1 身份证明系统 7.1.2 公钥证书
3
7.1.1 身份证明系统 Who are you?
网络中,我如何能相信你
假冒:指非法 用户假冒合法 用户身份获取 敏感信息
7
7.1.1 身份证明系统
所谓“没有不透风的墙”,你所知道的信息 有可能被泄露或者还有其他人知道,别人就 可能冒充这个人的身份。而仅凭借一个人拥 有的物品判断也是不可靠的,这个物品有可 能丢失,也有可能被人盗取,从而伪造这个 人的身份。只有人的身体特征才是独一无二, 不可伪造的,然而这需要我们对这个特征具 有可靠的识别能力。
这个方案包括下列成分:
(1)管理机构为每个参与者维护一个目录项{ 名字,公开密钥}
身份以参与通信会话的某个人、系统或应用 程序来代表 ➢ 数据源认证: 当事人的身份以某个信息来代表,表明信息 是由该当事人发出的。
7.1.1 身份证明系统
认证技术注意包括三个方面:消息认证、用 户(实体)身份认证和数字签名:
消息认证: 消息认证是一种过程,是信息的接收方对消
息的真伪进行判断的技术,它使得接收方能 够通过验证所收到的报文在传输过程中是否 被假冒、伪造和篡改等,来验证消息是否保 持其完整性、真实性和有效性。
围绕证书的签发与管理而构建的技术和法律 框架结构称为公钥基础设施(PKI)。
19
7.1.2 公钥证书
4类典型的公开密钥分配方案: (1)公钥的公开宣布; (2)公开可以得到的目录; (3)公开密钥管理机构; (4)公开密钥证书。
7.1.2.1 公开密钥的公开宣布
公开密钥的公开宣布方法最简单,只需将公 开密钥附加在发送给公开论坛的报告中,这 些论坛包括USENET新闻组和Internet邮件 组。这是一个不受任何控制的公开密钥分配 方案,但有一个致命的弱点:任何人都可以 伪造一个这样的公开告示。
7.1.1 身份证明系统
用户(实体)身份认证: ➢ 用户(实体)身份认证机制提供了判明和确
认通信双方真实身份的方法,它是访问控制 的基础。 ➢ 实际上,网络中的通信除了需要对消息进行 认证外,还需要对网络的通信实体进行认证, 以防止欺骗、伪装等攻击。
15
7.1.1 身份证明系统
数字签名: ➢ 数字签名是由公钥密码发展而来的,它在身
8
7.1.1 身份证明系统
身份认证的方法有很多种,有的与加密技术 有关,有的与加密技术无关。身份认证方法 通常基于以下几个因素:
➢ 密码 ➢ 物理上的密钥或卡 ➢ 指纹或视网膜 ➢ 展示在特定场所或网络地址上的证据 ➢ 可以验证申请人身份的其他可信任方
7.1.1 身份证明系统
身份认证方法与所表示的身份有关: ➢ 实体认证:
Hale Waihona Puke 截取:指非法 用户截获通信 网络的数据
篡改:指非法用 户改动所截获的 信息和数据
否认:通信的单方 或多方事后否认曾 经参与某次活动
7.1.1 身份证明系统
如何通过技术手段保证用户的物理身份与数字 身份相对应呢?验证一个人的身份主要通过三 种方式判定:一是根据你所知道的信息来证明 你的身份(你知道什么),假设某些信息只有 某个人知道,比如暗号等,通过询问这个信息 就可以确认这个人的身份;二是根据你所拥有 的东西来证明你的身份 (你有什么) ,假设 某一个东西只有某个人有,比如印章等,通过 出示这个东西也可以确认这个人的身份;三是 直接根据你独一无二的身体特征来证明你的身 份 (你是谁),比如指纹、面貌等。
7.1.2.1 公开密钥的公开宣布
不受控制的公开密钥分配
7.1.2.2 公开可以得到的目录
通过维持一个公开可以得到的公开密钥动态 目录就能够取得更大程度的安全性,对公开 目录的维护和分配必须由一个受信任的系统 和组织来负责。
7.1.2.2 公开可以得到的目录
公开密钥的出版
7.1.2.2 公开可以得到的目录
18
7.1.2 公钥证书
从表面来看,公钥密码算法没有密钥分配问 题,但在具体应用中,通常以证书的形式来 进行公钥的管理。通常意义上,证书其实是 一种数据结构,是由证书的使用者所信赖方 进行数字签名的电子信息。
公钥证书是一种将某方的身份(证书的主体) 与某个公开密钥值安全的连接在一起的数据 结构。
11
一个纯认证系统的模型如下图所示:
攻击者
信源
认证编码器 认证译码器 信道
安全信道
密钥源
信宿
7.1.1 身份证明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发送者通过一个公开信道将 消息传送给接收者,接收者需要验证消息是 否来自合法的发送者以及消息是否经过篡改。
一个实际的认证系统还要防止通信双方之间 的相互欺诈。
网络安全认证系统必须建立在密码学的基础 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