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聚与产业转移研究指标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业集聚与产业转移研究指标综述摘要:本文对现有的关于产业集聚与产业转移的研究指标进行了综述,发现由于对指标的有效性缺乏深入认识,不同文献的分析结论存在较大偏差。
关键词:产业集聚;产业转移;研究指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首先实施了沿海开放战略,从四个特区设立,14个沿海城市开放,到浦东开发。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要素由低回报地区向高回报地区流动,主要表现为中西部地区廉价劳动力向东部地区流动,全球资本与我国廉价劳动力在东部地区结合,形成了制造业在东部地区集聚的格局。随着产业在东部的集聚,近几年东部地区面临着土地资源受限、地租上升、原材料价格上涨、能源短缺、民工荒等问题。与此同时,东中西部地区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在邓小平“两个大局”思想指导下,为了实现国土的均衡发展,缩小地区收入差距,2000年后国家相继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2007年商务部出台《关于支持中西部地区承接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工作的意见》,2010年国务院出台《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国家战略和政策,以促进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为此,我国产业集聚状况和转移趋势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在研究方法上,国内学者在考察产业集聚和转移的实证研究中有的采
用绝对产业集聚指数,有的采用区位商,有的采用动态区域集聚指数,有的同时采用多个上述指标。
金煜等(2006)在探讨工业集聚的影响因素时,用各地区工业产值占当年全国总的工业gdp的比重度量工业集聚,其使用的实则是绝对产业集聚指数[1]。李扬(2009)采用区位商测度了我国西部地区产业集聚水平,结果表明西部各省市的集聚产业有资源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及资源加工型产业[2]。张春法等(2006)通过构建衡量产业集聚的静态和动态指标模型,分析了南京市产业转移与产业集聚的发展状况,这里的静态指标使用的是绝对产业集聚指数[3]。马子红等(2010)基于张春法的研究方法对昆明的产业集聚与产业转移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4]。欧阳朝旭(2009)构建了衡量产业集聚的静态和动态指标,对安徽和长三角地区39个行业的产业空间集聚程度进行测定,此文的静态指标采用的是区位商[5]。贺清云等(2010)运用产业静态区域集聚指数和产业动态区域集聚指数分析了东部具有转移趋势的产业,此文的产业静态区域集聚指数也用区位商表示[6]。何奕等(2008)以区位商和人均产值水平度量专业化相对集聚,以产业规模在区域同行业的比重度量规模化相对集聚,同时满足专业化相对集聚和规模化相对集聚时称之为区域内绝对集聚,并构建了产业集聚综合指数对影响长三角洲产业集聚的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7]。张公嵬(2010)利用产业的赫芬达尔指数、区位商和产业的绝对份额三项指标相结合测度了
我国产业集聚的变迁,结果发现,从2000年开始,以纺织服装制造业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由沿海地区向其他地区转移,并且在2004年后呈现加速趋势;以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为代表的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在2006年以前一直向沿海地区集中,直到2007年向其他地区转移才始露端倪[8]。
由于国内多数文献对各种产业集聚和产业转移指标应用的有效性和局限性缺乏深入认识,鲜有文献对各种指标的“恰适性”作比较分析。由于分析方法的“破碎化”与“随意性”,致使不同文献的分析结论存在较大偏差,从而影响对中国产业集聚和转移趋势判断的科学性,误导认识和实践。(作者单位:重庆大学)本文为中央高校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编号:
cdjxs11010015)的部分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金煜,陈钊,陆铭.中国的地区工业集聚: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与经济政策[j].经济研究,2006,(4):79-89
[2]李扬.西部地区产业集聚水平测度的实证研究[j].南开经济研究,2009,(4):144-151.
[3]张春法,冯海华,王龙国.产业转移与产业集聚的实证分析——以南京市为例[j].统计研究,2006,(12):45-47
[4]马子红,于干千,胡洪斌.产业转移与产业集聚的实证分析——以昆明为例[j].经济问题探索,2010,(6):58-63.
[5]欧阳朝旭.基于产业集聚下的安徽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定位研究[j].科技和产业,2009,(12):13-18.
[6]贺清云,蒋菁,何海兵.中国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行业选择[j].经济地理,2010,(6):960-964.
[7]何奕,童牧.产业转移与产业集聚的动态与路径选择——基于长三角第二、三类制造业的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08,(7):50-56.
[8]张公嵬.我国产业集聚的变迁与产业转移的可行性研究[j].经济地理,2010,(10):1670-1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