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人文素养教育之我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人文素养教育之我见
发表时间:2015-09-18T17:02:30.64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5年9月总第167期供稿作者:辛卫萍
[导读] 山东省平度市经济开发区小学良好的校内人文环境主要是通过人际关系环境、自然环境和活动环境等体现出来的。辛卫萍山东省平度市经济开发区小学266799
学校人文教育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所谓人文素养即做人的基本修养,体现在一个人对自己、他人及社会的认识、态度和行为准则中。人文素养可以区分为三个不同的层面:人文知识、人文态度和人文精神。其中人文精神是可以感受而不可言传的,也是人文素养的最高形态。教育专家曾说:一个人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在小学阶段,良好品德的形成在初中阶段。可见提高少年儿童的人文素养至关重要。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起:
一、校园良好人文环境的滋润
良好的校内人文环境主要是通过人际关系环境、自然环境和活动环境等体现出来的。从表面来看,许多学校创设的人文环境都让人赏心悦目:校园绿化郁郁葱葱,卫生干净整洁,学生活动秩序井然,随处可见人类文化先驱的名言、头像以及学生的优秀作品,关心爱护花草树木的标志牌像无声的春雨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学生把《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背得滚瓜烂熟,老师的脸上写满关爱与睿智……可通过与学生深入地交流你又会了解到:学生爱护花草树木不一定是出于对生命的呵护,天天戴红领巾不是为提醒自己肩负着一名少先队员的责任,他们脱口而出的是因为怕给班里扣分;老师为了给落后学生提高成绩,会挤掉他们参加音、体、美课程的权利而辛苦地为之补课;办公室里偶尔会有几个调皮捣蛋的学生因任课老师管不了而被押送到班主任面前……反思这一些现象,我们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需要和感受,不仅要让学生学习和掌握具体的知识技能,而且首要的是让学生的身心感受到成长的快乐,感受到教育活动作为一种生活过程的完整意义,从而享受到学校的人文气息,享受到童年的幸福。
二、挖掘学科教学中的人文底蕴
音乐与美术是人类的通用语言,是需要用心灵去感受的。音乐、美术学科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陶冶人的情操;而文史哲等学科,则主要通过丰富人们关于人与社会的知识,启迪人们的智慧,间接地影响人们对于人与社会的态度及行为方式。以上所提的人文学科比较集中地概括、提炼和升华了社会生活中的人文因素,它们是人文教育课程的核心内容,拥有千年不减的魅力。如唐诗宋词,我们读了千百年仍琅琅上口、爱不释手。如老子、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等先哲的话语所蕴含的真知灼见,对真善美的追求仍韵味无穷。因此我们必须挖掘各门学科教学的人文底蕴,又不能让人文教育流于形式,变成人文知识的教育。因为应试教育只能考人文知识而无法考人文精神,人文精神需要我们教师用心去体会、挖掘、展现。不只是班主任,每一名任课教师都应该重视在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中熏陶感染。
三、注重生活中的人文因素
人文环境和人文知识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十分重要,但环境毕竟是外在于人的因素,知识也只有体现在人的实际行动中才有实际意义。一个人人文素养的高低最终是在现实生活中体现出来的,所有人的人文知识、能力与态度只有落实于实际生活才有意义。因此我们要充分鼓励引导学生去体验生活中的人文因素。从理论上讲,大千世界的万事万物都可以引发人的某种感受,影响人对于世界、人生的态度,从而成为人文教育的素材。生活中到处都有美,有些人能够发现,有些人却熟视无睹。比如一棵小草,只有当它对人的心灵有所触动,使人获得关于生命或人本身的某种情感时,才具有了人文意义。生活中的任何活动都含有人文因素,都可以看作是做人的过程。所以,学做人应该从点点滴滴的小事——比如洒水扫地、收发作业做起。当然,仅仅是洒水扫地并不必然能培养出自觉、高尚、高雅的人文精神,我们还要引导学生在平常事中养成不平常的良好习惯,从平常事中体验到不平常的人文精神,让他们在实际行动中去亲身体验,用心感悟那些高尚、高雅的情感。
四、接近自然,善待自然
现代社会的健康发展要求人们必须具有开阔的视野,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站在超越人类自身的高度上看待人,看待人与世界的关系,即要求人们把人与自然同时纳入自己的视野,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定位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这就提醒我们在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过程中能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鼓励学生接近自然、善待自然,与之做朋友。大自然的无情报复让人类逐渐清醒,懂得了不能站在大自然的对面,而是要置身于大自然之中,与之和谐相处。例如现如今对小学生进行爱护小鸟的教育,已经不像以前那样站在人类的角度上把有些鸟称为益鸟需要保护,而像麻雀却因为吃粮食太多就要受到伤害了。如果一个小学生能把他的爱毫无条件、不求回报地施于自然界的动植物身上,那就可以说我们的人文教育已经成功了。这也正是我们所追求的。
五、为学生提供表现人文精神的机会
我国现在的中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由于其特殊的家庭地位,往往会受到家人过多的关心,而缺少关心别人的机会。一个人被关心是必要的,这样有助于形成一种平和、放松的心态,形成对周围人的信任;但是只有被爱、被关心的经验显然是不够的,只有当一个人主动去关心别人时,他才能更好地理解别人,体会别人的感受,形成对人的爱、同情与宽容。因此我们在学校组织的活动中要多给学生提供一些机会,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多体会一些为人的基本情感:爱、关心、尊重、同情、分享、宽容……教师可以利用好每一年的妇女节、母亲节、教师节、老人节、感恩节等,提醒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对家人、老师、同学、弱势群体的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