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心理学在采访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心理学在采访中的应用
【绪论】
新闻心理学是科学中的一个新兴课题,目前已被国内外新闻界越来越多的人士所关注和研究。记者在采访中应具备什么样的心理素质,记者在采访中怎样调控自己的心理状态,才能达到最佳、采访效果,这涉及到心理学在新闻采访中的应用问题,而这一问题,属新闻心理学范畴。新闻心理学是新闻学和心理学交叉的边缘科学,国外一般称之为传播心理学。它是研究新闻传播者和采访对象以及新闻受众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其根本任务在于将其理论研究成果应用于新闻活动中去,从而提高新闻活动的效率和新闻宣传的效果。
【关键词】新闻采访采访采访者心理调控
【作者】李静
心理学作为研究人们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对于一切社会实践都是必要的。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活动是人的心理活动产生的基础,也就是说,人的心理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又服务于实践,指导着实践并受实践的检验,任何人的任何实践,都是在心理活动的调节、指导下完成的。
从心理学角度看,新闻采访活动可以分为“采”和“访”两部分。“采”,侧重于研究记者在采访活动中对新闻事实(包括人和物)的认知过程及其规律,主要表现在记者对客观事物的观念、思考和收集(包括拍摄、录像)上:“访”,侧重于探讨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的人际互动及其规律。采访活动是新闻活动全过程的第一阶段:是有新闻
价值的客观事实通过记者的感官和意识加工转化为记者的主观认识的过程。整个新闻采访活动贯穿了记者与采访对象的心理活动,采访的成败很大程度上与心理因素有关。我们有必要通过研究采访心理找出一些一般规律,在新闻采访时做好心理调控,以取得采访的成功。
采访是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的人际交往活动,是双方知识、观念、认知、愿望的交流,这种交流是互动的,两者的心理状态往往相互影响,这就要求记者在采访的时候调整自身的心态,同时注意并引导对方的心理,下面笔者着重谈谈采访应注意的六个问题。
一、采访准备与“心理定势”
采访的准备工作包括对线索的分析,对采访对象的了解,查找资料准备材料,以及设定采访计划与步骤等。在这个过程当中基本是记者认知的心理过程,接受信息,对各种信息进行思考、加工,明确采访的目标和重点,把握采访对象的特点。这个过程是“暂时的、情境的准备状态”,通过短暂的心理想象拉近与采访对象的心理距离,同时也形成一定的心理定势,以便在接下来的采访中有良好的心理状态。
定势这个概念由德国心理学家缪勒和舒曼提出,并由前苏联心理学家乌滋纳捷发展成为理论,定义是“由一定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决定同类后继心理活动的趋势。”心理定势在记者采访准备过程中产生是必须也是必然的。心理定势可以调整记者与采访对象的心理距离,有利于提高采访的效率和成功率。
但是我们也看到,“先入为主”的心理定势也会对采访产生消极
影响。采访准备过程中信息采集的片面化和记者自身的好恶容易导致“先入为主”的心理定势,造成采访时有主观倾向,甚至最后报道失实。要避免这种情况,在采访准备工作中就应该尽量搜集多方面信息,然后在采访时借助新闻敏感发现新的线索,及时修正补充脑中已有信息和观念。
二、初次会面与“首因效应”
进入采访阶段,记者的表现会给对采访对象的心理发生“首因效应”。“首因效应”,也称“最初效应”,是人们交往中的第一印象,指“在人们交往中,这种比较重视前面的信息,据此对别人下判断,而在最初(原始)的印象形成之后,他对后来的信息就较不重视的现象。”记者能否在最初的几分钟内以自身形象获取采访对象的信任是十分重要的。良好的第一印象有助于双方建立和谐融洽的关系,有助于采访活动的顺利进行。对方首先看到的是你的外在形像,除了天生的外貌之外,得体的着装,和蔼的态度可以使对方对你产生好感。接下来很重要的就是你内在的东西,你的学识、气质、修养等等,通过你的言谈举止,成为对方对你印象形成的重要因素。这种学识、气质、修养不是刻意打扮出来的,是要长期培养的,也是优秀记者应具备的素质。
要产生良好的“首因效应”,拉近与采访对象的心理距离十分重要。通过采访准备中对人物特点的把握,在采访开始时就对方感兴趣的或者双方有共同点的话题进行交谈,也就是说寻找接近点作为开场话题,有利于拉近彼此的距离,使采访顺利进行。
由于采访是互动的过程,采访对象的心理状态和外在表现不可避免地影响记者的心理。采访对象对记者会有几种不同的心理,有的乐于接受采访积极配合,有的仅是一般礼貌配合,有的是防范甚至抵触记者的采访。第三种情况在揭露性批评性报道中比较常见。好记者应具备观察采访对象表情、态度、情绪的能力,迅速把握对方的心理状态,从而进一步调整自己的心态,积极应对努力适应采访对象和采访环境。对于第一种情况,交流的困难不大,但应注意对方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对于第二种和第三种情况,记者应该采取主动,以恰当的表情、神态、语言、行动影响对方,消除双方交流的心理障碍,引导对方进入良好的沟通状态。
三、祛除“晕轮效应”,,客观看待采访对象
晕轮效应又叫光环效应,是人们在人际交往中产生的一种知觉偏见。它是指对某个人的某个方面有了好的或不良的印象后,便对这个人的其他方面也做出肯定的或否定的认识和评价。这种知觉偏见好像月晕一样,把月亮的光扩大了。
如有的记者采访名人时,很容易被名人头上的“光环”错误引导,因此发现不了名人也可能犯的错误。或有的记者采访罪犯时,在脑海里首先就觉得罪犯可恶,都是坏人,带着这种思维采访,即使罪犯心灵中有善的、美的一面,记者也很难发现。
四、采访敏感问题的心理准备
具有新闻调查性质的采访,记者的提问免不了涉及利害关系,触及敏感问题。记者和采访对象的心理属于上面所说的第三种情况,采
访对象处于警觉和紧张的状态,即便对记者“第一印象”良好,对记者的提问还是会防范,避重就轻甚至对敏感问题三缄其口。这种情况对记者的提问技巧来说是考验,没有一定的采访经验是很难驾驭这样的采访的。
对于这个问题,笔者认同美国肯·梅次勒在《新闻采访》一书中提出的“漂近式”方法:“精心诱导的谈话把内容渐渐引向敏感区域。每个相继提出的问题都向敏感区域接近。假如未遇到阻力,你会顺利漂近敏感区域。”
这里笔者以央视《面对面》栏目的记者、主持人王志为例谈谈采访技巧。王志以其出色的采访能力闻名,他的质疑能力可以说不是一朝一夕练就的,而是在《新闻调查》近七年的记者生涯中慢慢练就的。其实王志的方法与“漂近式”是一致的,他对敏感问题不是一开始就一下子点破,而是提及一些与敏感问题有关联但不很刺激的问题,转移对方的注意力,让对方产生心理适应性,然后慢慢往敏感问题靠。敏感问题或者是大家十分关注的问题提出来了,对方做了相应回答后,他又以“接下来呢?”或者“是这样吗?”形式发问,问题接得很紧凑他很注意细节的提问,又在对方的回答中抓住一些细节追问。今年六月《面对面》在新浪网传媒频道开了个研讨会,会上北京广播学院叶英教授总结王志采访特点时说,王志每个问题特别简短,但是是有逻辑的,是在一个大问题上化出很多小问题来,以小见大,在逻辑的层面上把事情说清楚,同时他可以挖掘出很多细节,常常以一种小问题提出,甚至包括一些重复的问、反问。事实上,往往也就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