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
作者:曾睿
来源:《读写算》2014年第47期
课改实施以来,我们积极的践行了课改的理念,在语文课堂上更加关注学生的学生的学习情况。

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语文课堂似乎越来越热闹了,但同时,很多老师也走入了误区。

语文新课程标准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通过不断的学习,逐步的转变的自己的教育观念。

特别是在初中课堂上,一改以前的教师一言堂,学生在课堂上积极的参与学习,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激发。

但与此同时,我们在语文课堂上,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我们发现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语文教师的主导作用,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指导和点拨不够。

因此要防止“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流于形式,又放弃教师主导作用的状况出现。

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的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

作为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启发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启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要根据学生的好奇、好胜,喜欢探究新异事物的特点来求新意,教师如果动了“情”,学生才能有“趣”。

呼唤有特色的教学和有独特风格的教学,这是语文教学的新境界。

那么,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一、语文教师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组织者。

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要求在语文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语文教师在学生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应该成为这种学习方式的组织者。

在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学习时,起到组织整个教学流程的作用,而不是推出课堂,做学生学习的旁观者。

在适当的时候要求学习进行独立思考。

在独学完成之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

在小组合作探究完成后组织学生展示学习成果。

在学生展示成果时组织学生进行质疑探究。

在学生学习完成后组织学生对课堂学习进行总结。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掌控全局,及时的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做课堂的掌控者,这是语文教师应该在课堂上起到的作用。

二、语文教师应是语文课堂的“导演”
学生和教师是主体和主导的关系,主导即是“导演”。

叶澜说:“没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就有可能变成驯兽式的活动。

”因此,语文教师要当好导演,最重要的就是要对教学内
容,相当于剧本做充分的理解和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学生完成学习的过程,语文教师进行指导。

例如,在教学《喂出来》时,让学生充分的研读文本,完成对字词的掌握和内容的熟悉。

再设计两个阅读活动:1,选择情节复述课文。

2,探讨文章的主旨。

两个学习任务先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进行适当的点拨和指导。

特别是对主旨的理解,学生大多能够理解到是环境保护。

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更深入的理解到人性的思考。

三、语文教师应是教与学之间的桥梁
教材是语文知识的载体,学生是获取语文知识的主体。

教师的任务是如何能让学生从教材中获取知识,教师这座桥就是让学生走进教材,与教材交流。

教师如何扮演好桥的角色呢?首先,提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否则就是桥搭了学生也不愿意通过。

我上沈从文的《云南的歌会》时,把自己在云南旅游的照片给学生看,又将一些对歌,山歌的视频放给学生看。

开讲激趣后很快的就将学生带进了课文,并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视角来解读课文。

当然,我们不能把我们对课文的认识强加给学生,同时要承认学生对课文理解的差异性。

总之,教师要扮演好桥的角色,就是教师不要越权代替学生思考,代替作者言论,要让学生充分与教教材交流,使学生感到教材不仅是知识的载体而是艺术,思想的结晶,要让学生萌发从教材中感受到这些东西的欲望,最后我们在教学中重点教给学生理解教材的方法,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获取知识。

四、语文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者。

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充分的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

但是,整个语文课堂如果任由学生自由发挥,不对他们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失去主动学习的兴趣,课堂又会了无生趣。

因此,语文教师在学生课堂学生的过程中,一定要及时的给予学生适当的评价。

评价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

我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有时是语言上的鼓励,有时是小组得分鼓励,有时还可以是实物的鼓励。

所有的评价都是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刺激。

鼓励他们保持课堂的参与度。

五、语文教师是学生感受语文魅力的引领者
语文是什么?语文是文化的语文;是科学的语文;是朦胧的美;是空中楼阁般的梦幻,是意蕴悠远的诗韵,是美神维纳斯断臂的浮想联翩……,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一门学科。

作为语文教师不仅是要引导学生学习到语文的理论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在这款的课堂中去体会,去感受语文的美。

例如朱自清的《背影》,除了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习到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课文中反语的使用等等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去体会蕴含在文中的父子深情,去感受朱自清先生丰富的情感。

由于学生的阅历和他们的年龄限制,以及他们的心理生理特点。

学生能够初步的感知父子深情,但时要他们深入的理解就有一定的困难了。

而这个时候就
是教师发挥作用的时候了。

适当的背景的补充,更为深入的文本挖掘,都需要教师作用的发挥。

试想,学生在教师所营造的氛围“刺激”下,充满求知欲望,群情激奋,每个大脑都在充分运转,这样的教学效果该会有多大啊!
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是教师、学生双方合作完成的一项创造性的活动,学生应该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质疑讨论。

一堂精心组织的语文课堂教学,在教师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引导下肯定能够带领学生走进别有洞天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1《今日教育》重庆出版社总第378期
2《教学革命》蔡林森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2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