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变俗移_从春节习俗看社会变迁_以近代以来华北农村为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7206208

作者简介:贾 滕(19712),男,河南南阳人,周口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编辑,华中师范大学近代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史。

①这里泛指一般意义上的华北,大致包括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四省。

②主要有:叶春生.现代社会与民俗文化传统[M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陶立璠.信息化时代的中国民俗和民俗学

[J ].人文讲坛,2004(2);陈连山.春节民俗的社会功能、文化意义与当前文化政策[J ].民间文化论坛,2004(5);许明堂.变迁

的年俗[J ].中国社会导刊,2006(2);张文诺.论春节文化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及其发展态势[D ].兰州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等。

第25卷第1期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1月Vol.25No.1Journal of Zhouko u Normal U niversity J an.2008

事变俗移:从春节习俗看社会变迁

———以近代以来华北①农村为例

贾 滕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河南周口466000)

摘 要:近百年来,华北农村春节民俗与农村社会的变化息息相关。20世纪30-40年代,农民难以度过年关,却异常重视敬神、祭祖,反映出当时农村经济的破败及人们的无奈与企盼;50年代初期的春节习俗新旧交织,体现了社会的急剧变革;60年代末70年代初,是社会泛政治化、革命话语充斥生活的年代,传统春节习俗退出了乡村社会;而近几年,农村春节年味淡化,正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变化及新一代农民生存方式、思想观念变化的结果。

关键词:春节习俗;华北农村;社会经济;思想观念

中图分类号:K89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29476(2008)0120053205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一系列

的节日活动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的风俗习惯。但是,在社会生活中,外部物质条件和社会环境发生变化以后,风俗习惯与人们的思想观念,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1]。因而,透过农村春节民俗的变化,可以看到农村社会的变迁。有关近代春节习俗变迁的论述②,主要是年俗变迁的表现、趋势、原因和对策等,侧重于文化上的思考,而笔者着重于通过20世纪30-40年代至今华北农村年俗的变化,考察华北农村社会经济、农民思想观念的时代变迁。 一、华北地区春节传统习俗的时代变迁华北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典型区域,传统春节习俗丰富多彩———以“吉祥”、“祈福”为主题的贴春联、燃爆竹、吃饺子等活动,以及“祭祖”、“拜年”、喜庆娱乐[2]等活动,反映出“敬天亲人”的文化内涵。然而近百年来,华北农村的年俗与近代中国社会一样,处于急剧变化之中。

(一)20世纪三四十年代华北农村的过年情景新年里人们总期盼着美好的未来。在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山西、河北农村为背景的现代歌剧《白毛女》中,为躲债而在除夕雪夜归来的杨白劳,也要贴门神,买回二尺红头绳,亲手把女儿的头发扎起

来。而弗里曼的著作对20世纪30年代河北省饶阳

县五公村过年情况也有大致相似的描写,

“吃到净肉馅饺子是一个好兆头,过新年没吃到肉馅饺子就像根本没过新年一样不吉利。命运在新年时就注定了: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但在二十世纪的那段艰难岁月里,贫苦农民只得求助于假饺子(称为红饺子,高粱面为皮,菜为馅)来欺骗神灵,这个季节的反差强烈地反映在当地的悲叹之中”。“新年到,新年到,闺女要花儿,小子要炮,老婆子说,我要三斗麦子二斗米,老头子说,我越没钱你们越瞎唠

叨。”[3]44

正像杨白劳很在意请门神,艰难生计并未阻止五公村民的敬神热情。“村民们在除夕和年初五到主要的庙宇烧香,敲打18只鼓……和两个舞狮者。73岁的刘玉福为我们表演了敲鼓,叙述了他于30年代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里,在仪式上敲鼓的情

景。”

[3]45

杨懋春对同时代华北另一个地方———山东青岛附近的台头村春节习俗的描写是这样的:除夕前两天,新春联贴上去,窗户擦洗干净,年画挂起来。次日,妇女们在家忙着包饺子。黄昏时分,在主客堂的北墙放一张桌子,上面摆着仪式用品(香、香炉、烛和两个烛台等)。当饭桌放好,画着家庭祖先肖像、家

族兴旺繁荣场面的画轴挂起来后,屋子里的气氛一下子变得严肃起来,成年人小心规矩地走动,小孩保持安静。晚饭后,父亲和小儿子上祖坟请祖宗的灵魂回家。而后,在堂屋门口举行迎接财神、天神、地神、灶神以及其他不知名的亲属神灵的仪式。第二天清早穿上新衣,聚在正屋桌前向祖宗致敬,另外还要在寺庙举行简单的仪式。基督教家庭为求神赐福于生灵轻声祈祷,其他活动和一般家庭没有什么两样。接下来,杨懋春特意提到元宵节吃的习俗:元宵节最主要的特征是把春节剩下的食物吃掉。早晨在街角处的石磨边,年轻妇女们把骨头、排骨和剩下的肉屑剁碎并磨成糊状,可以用来做汤、肉丸及其他菜肴。对贫穷农民来说,肉是一种奢侈品,猪肉味道是那么鲜美,他们连骨头也舍不得扔掉,所以他们把骨头也吃了……而且有一种传统观念,认为吃了春节剩下的骨头,在新的一年中可以消病除灾,也有利于年轻人的成长[4]。

不论是吃不上净肉饺子的河北饶阳五公村还是把剩下的骨头磨碎吃的青岛台头村,都注重敬神、拜父母宗族,希望神灵保佑、祖先保佑、宗族团结,以后能年年有余、交好运。

(二)50年代初期华北农村的过年情景

华北地区是中国较早解放的地区,随着混乱让位于秩序,农村经济渐渐复苏,农民们欢欣鼓舞,传统习俗一度又得以恢复。如饶阳五公村,“在除夕(1949年)之夜,宗族里的男人,穿着最好的衣服,在最年长的老汉带领下,来到祖先的坟前,焚烧纸钱……燃放爆竹。而在大年初一举行的仪式,象征着宗族内不朽的正式关系。人们以传统的磕头表示恭敬……在第三天吃完肉馅饺子的宴席之后,接下来的高潮是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一天,孩子们特别高兴……”[3]164-165

然而,紧接着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和翻天覆地的社会运动的开展,传统的春节习俗发生了新的变化。以1953年春节期间主流媒体的报道为例。《河北日报》1953年正月初三在三版报道———《把最好的黄花菜送到前线去》。河北大兴县黄村镇接到上级指示,要捡3.5万斤黄花菜送到前线,妇女们积极行动……为的是让最可爱的人过好春节[5]。《人民日报》1953年正月初五在一版醒目位置有一则消息:《春节各地热烈进行拥军优属工作》,报道各地干群帮助军属过好年,让最可爱的人无后顾之忧[6]。与爱国热情相伴的,还有高度的生产热情。1952年腊月二十八日,《河南日报》在一版显著位置刊有一篇通讯———《密县苏寨乡农民积极准备春耕———他们批判了等待过年,不顾生产的错误思想》,文章说:

“……苏寨乡民主建政运动刚结束,乡村干部对生

产抓的还紧,农民也有劲……很多群众急着安排

过年,苏寨村苏宗喜,缺农具,一个月来很少下

地,粪不够用,还要求向信用合作社贷些款过年

花。崔新伟的牲畜并不强,但他一连赶了两个会

卖牛,以大换小,余钱过年。黄寨村已卖了两头

牛,还有1户赶会没卖掉,这村胡石磙打算过年

待上五桌客,他说,‘生产往后放放,只要弄钱糴

些麦把客待了’……农民旧的习惯没有改,过年

不说生产,不烧纸,不待客怕外人说闲话。搞副

业生产的虽说很多,大部分也只是挣些钱,过年

花一下……耽误爱国增产,春节要节约……开会

进行国家建设和国家前途的教育,扭转了农民单

纯准备过年的思想。芦村开会算了算账,全村一

百六十户,春节如果不买迷信品,加上节约待客,

就可以节省二万一千斤杂粮,能换一万八千斤麻

饼……当场有35户群众订购了八千多斤麻饼

……”该文的“编者按”这样说:“过春节不松气,

不要铺张浪费,要抓紧时间搞生产。”[7]

从报纸上看,春节期间更多的报道是:过春节巩

固农村速成识字学习、宣传婚姻法、进行爱国卫生运

动、努力生产、简省节约、农民要为国家工业化的总

目标而奋斗等等。传统的春节习俗开始遭受到强烈

的政治与意识形态的冲击。

(三)60年代末70年代初华北农村的过年情景

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大地上,20世纪60年代末

70年代初正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如火如荼的年

代,在那个革命激情燃烧的岁月里,传统的春节年俗

被赋予了强烈的革命色彩。

虽然,今天人们对那个年代所经历的春节的回

忆细节不同、各有侧重,但翻开当时的报纸,有关春

节的文章标题基本一致———过一个革命的春节,其

内容相差无几。比如,“在伟大的毛泽东思想的灿烂

光辉照耀下……我国广大贫下中农和在农村安家落

户的革命知识青年,满怀革命豪情,一起度过了一个

革命化的、战斗化的春节……广大贫下中农和革命

知识青年决心更高地举起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狠

抓革命,猛促生产,紧跟伟大领袖毛主席奋勇前进,

夺取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全面胜利。”……倡议

不回城市过春节的25名在山西定襄县官庄公社择45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