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翻译理论中的译者主体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翻译理论中的译者主体性
传统译论认为译者如同女性,应当是隐身的,无声的,亦步亦趋地服从于原作者的。
在规范性翻译及描述性翻译中翻译的主体性逐渐显露出来,女性主义翻译更是强化了译者的主体地位,让译者的身影在文本中显现。
标签:规范性翻译;描述性翻译;女性主义翻译;译者主体性
在传统翻译理论中,翻译者的声音一直是被忽略的。
而在之后的理论发展中,译者主体性开始慢慢显现并被注重。
特别是女性主义译者做了许多的尝试来对抗被翻译家奉为“圣经”的传统的翻译理论。
1.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在历来规定性翻译研究过程中,忠实性是最重要的翻译标准之一,而译者的主体性未被体现。
而随着翻译理论的发展充实,传统翻译理论也开始发展显现出译者的主体性。
特别是女性主义翻译,作为女性运动与翻译研究的结合,高度强调译者的主体性。
从而译者主体性逐渐在传统翻译理论以及女性主义翻译的实践中闪现光彩。
2.规范性翻译理论中的译者主体性
传统翻译理论的特点是对源文本的关注。
原文及其作者的主要位置从来没有被挑战过,而翻译者总是被视为“中介”,自动将文本的意义从一种语言转化到另一种。
忠实性和对等性是评估翻译最重要的准则。
如此,传统的翻译理论是具有规范性的,规定什么是翻译,并设置译者遵循的标准。
规定性翻译研究以极端的源文本倾向性为标记,而译者的主体性是被完全忽视的,更不用说翻译的文化背景和译者的性别。
译者必须是无形的以及翻译的过程应该是一个静态的语言转换的过程,这样翻译版本才可以与原始文本一致。
忠实和精确,一直是规范性翻译理论的核心关注点。
亚历山大·弗雷泽·泰特勒提出了翻译的三大原则:译作应该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译文的风格与手法应和原文的性质相同;译文应与原作同样流畅。
而严复先生总结他的翻译经验时提出“信达雅”作为翻译的准则,其中“信”就意味着译文及译者应忠实于原著及其作者。
这些理论的重心都还停留在原文上。
3.描述性翻译理论中的译者的主体性
规范性的翻译理论能够有效地指导及评判翻译实践,也并不认为译者能够脱离环境去进行翻译实践。
译者,作为一个人,他或她有其自己的思维模式、文化、教育和种族背景。
所有这些因素在翻译过程中会产生影响。
更重要的是,译者有时必须考虑读者在阅读译文时会不会由于文化差异而不能理解。
至此,翻译研究
从原文导向转换为目标导向。
一般来说,描述性翻译理论认为翻译是一定环境下的产物,是为了满足特定的需求而产生的,与翻译的语境和情境相关。
在描述性翻译理论中,没有理想的翻译,因为文本可能会被不同的读者在不同的时间诠释。
描述性翻译理论认为,在历史和社会环境下,译者作为个体的人对于要翻译的文本有他们自己的见解。
此时译者不再是隐形的、被忽略的。
在许多描述性翻译理论中,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显示其独特之处:女性主义翻译一直努力想让大家听见他们的声音。
4.女性主义翻译的译者主体性
女性主义译者通常通过不断地实践去努力实现他们的主体位置。
女性主义翻译在三个方面强调译者的主体性:①女性主义翻译的权力和政治。
女性主义强调译者应该是一个乐观积极的创造者而不是悲观消极的机器。
最突出的是文本的操作方式。
他们介绍和评论他们的作品,并作出解释。
他们编写研讨会报告,高度重视翻译,总是围绕着翻译文本去进行研究。
女性主义翻译从最开始就是女性运动与翻译研究结合的产物,沾染了政治色彩。
对他们来说,翻译是更像政治活动,而不是纯粹的学术研究。
②女性主义翻译的重写策略。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首次将性别差异的概念引入到翻译研究,以及倡导运用女性主义话语策略获得现有译者和女性的话语空间。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是基于女性主义话语理论形成的,同时受到了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不赞成传统的翻译理论忽视译者的主体性。
女性主义理论通过前言、脚注、批注等方式强调译者的地位,并宣传他们的政治地位、种族背景,甚至性别取向,积极强调译者的主体性以及原始文本和翻译文本之间的差异。
③女性主义翻译的改写策略。
女性主义译者认为语言是人为的,是用来描述人的现实生活和自己想法的。
他们试图创建新单词,使用不同的拼写、双关语打破父权公约,并突出女性。
在翻译时,译者重写性别问题来提高人们的意识程度。
弗洛图总结了女性主义翻译常用的三种干涉文本的翻译策略:增补、加写前言和脚注、劫持。
参考文献:
[1]韩子满,刘芳.描述翻译研究的成就与不足[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1).
[2]金兵.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与译者主体性[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