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课时 物质的分类和利用
第三高中化学 课时物质的分类及转化教学设计
![第三高中化学 课时物质的分类及转化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ee6a56d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aa.png)
诚西郊市崇武区沿街学校物质的分类及转化一、学习目的1.知道化学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和合成新物质的一门科学。
2.初步认识物质的科学分类方法,学会从不同角度〔尤其是物质的组成和性质角度〕对常见物质进展分类。
认识分类等科学方法对化学研究的作用,能尝试运用比较、分类的方法对信息进展加工。
3.掌握四种根本反响类型,能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判断是否氧化复原反响。
认识根本反响类型与氧化复原反响之间的关系。
4.理解化学家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和内容,体会化学的学科价值。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物质的分类方法;物质之间的转化规律。
三、设计思路本课设计以“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为切入口,通过故事激发学生从化学的角度去认识物质世界的兴趣,讨论物质的分类方法及不同物质之间的转化规律,并从不同角度对化学反响进展分类。
四、教学过程[导入]在同学们眼中,什么是化学?化学家们又是些什么样的人呢?在化学家眼中,物质世界是怎样的呢?我们都知道,巧克力是情人节的首选礼物,然而化学家却在考虑:这是为什么呢?经研究,他们发如今巧克力中含有一些物质,食用后能令人产生愉悦的感觉,这样的气氛中,爱人更加得意。
这就是为什么要送巧克力了。
再如臭脚丫,那种气味可不敢恭维,是什么物质如此难闻呢?化学家们研究发现,原来是一种叫做“硫醇〞的物质作怪,硫醇的构造与我们学过的乙醇相似,只是其中的氧换成了硫。
化学家研究了硫醇,又利用其特殊的气味,将其少量添加到无色无味的煤气中去。
这样万一煤气泄漏,我们就能闻到其气味了。
这就是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他们绝不只是穿着白大褂,在一堆试管和烧杯中摆弄各种药品的人。
对于我们早已习惯的物质世界,化学家们总是保持着敏锐的洞察力和强烈的探究欲望,他们在分子、原子程度上研究物质的组成、构造、性质和变化规律。
下面,让我们以“化学家〞的目光来观察、认识、研究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做好准备了吗?化学世界绚丽多彩,千姿百态,目前物质的种类超过千万种,每年还有大量新物质不断被合成出来。
2.1 物质的分类和利用2
![2.1 物质的分类和利用2](https://img.taocdn.com/s3/m/fadd3f6fa98271fe910ef9da.png)
区别金属与非金属
金属
颜色 延展性 可锻性 硬度 导电性 导热性 密度
非金属
不具金属光泽、 有多种颜色 无延展性 无可锻性
有金属光泽、 大多数银白色 良好延展性
有可锻性 一般硬度较大 良好的导电体
硬度不一致
一般不可以导电(除石墨) 导热性能差(除石墨)
良好的导热体
密度高 熔点高
密度低(小)
熔点低(金刚石、石墨很高)
熔点
注意点:
(1)金属一定能导电、导热,但能导电导
热的单质不一定是金属。如非金属石墨也
能导电,也能导热。
(2)金属在常温下,除汞是液态外, 一般 都是固态。非金属在常温,除溴是液态外, 一般都是气态或固态 。
现有一种单质,要分辨它是金属还 是非金属,应用什么方法?
利用金属和非金属性质(特别是物理性
外观 银白色的固体 金黄色的固体 银Leabharlann 色的固体 黑色固体名称 汞 溴
外观 银白色的液体 红棕色的液体
铁
碳
硫
磷
淡黄色的固体
白色/红色固体
1、在石墨、金刚石、铁、铜、硫、铝、金、 磷、木炭、氢气、氧气中,哪些是金属?哪 些是非金属?
2、从颜色分析,金属与非金属有何不同?
3、日常生活中,制取导线和加热器材的一般 是金属还是非金属,为什么? 4、可拉可锻压的一般是金属还是非金属,为 什么?
3.混合物和与纯净物的区别在于是否由(
)
A.同一种物质构成
C.同一种元素组成
B.同一种原子构成.
D.相同质子数构成.
4.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和物的是
A.水银.
(
)
B.含铁70%的氧化铁.
C.碱式碳酸铜.
第1节 物质的分类和利用
![第1节 物质的分类和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e039a5b1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68.png)
第2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第1节物质的分类和利用联想情景导入当你到摆满琳琅满目商品的超市去购买商品时,你可以找到你要购买的商品。
因为超市中的商品都是归类摆放的。
自然界中物质的种类繁多,性质各异,为了更好地研究和识别它们,人们要对它们进行分类。
重点知识详解一、物质分类的方法:物质分类的方法很多,如纯净物按颜色不同可分为无色物质和有色物质;按存在状态不同可分为固态物质、气态物质和液态物质。
无论采用什么依据对物质进行分类,都需要仔细观察和研究,了解这些物质的基本性质。
二、常见的物质:根据物质的组成可将常见的无机化合物进行如下分类。
三、区别金属与非金属1.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
2物理性质金属非金属状态在常温下,除汞是液体外,其余都是固体在常温下,有固、液、气三态密度一般较大一般较小导电性能导电一般不导电导热性导热不导热延展性有没有经典例题解析[例1]经实验测定,某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该物质一定是纯净物B.该物质一定是单质C.该物质一定是混合物D.该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解析]要明确纯净物是一种物质或者说是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而不是一种元素。
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而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却不一定是单质,有可能是混合物,如O2和O3的混合物,只含有一种元素。
也就是说,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有可能是单质,即纯净物,也有可能是混合物,但不可能是化合物。
[答案] D[例2]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矿泉水B.干冰C.碘酒D.食醋[解析] 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的依据是:组成物质的成分是一种还是多种。
A、C、D中物质成分都是多种物质,是混合物。
只有B是由一种物质二氧化碳组成的。
[答案] B[例3] 1985年科学家发现一种新分子,它的结构像足球,化学式为C60,下列关于C60。
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它的一个分子中含有60个碳原子B.它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C.它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D.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720[解析] 根据提供的信息中新分子的化学式为C60分析:它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它为单质,每个分子含有60个碳原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720。
物质的分类和利用
![物质的分类和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218b9af69e314332396893fe.png)
物质的分类和利用(第1课时)【温故知新】1、物质的性质包括性质和性质。
2、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物质的。
3、化学性质是在发生变化时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还原性等。
【探究新知】(一)物质的分类方法:1、按颜色分:和。
练习:下列物质,哪些是有色,哪些是无色的?A. CuSO4B. KNO3C. CuSO4.5H2OD. CuO E . Cu(OH)2 F.NaCl2、按物质状态分,有哪几种状态?3、根据物质的组成分类:纯净物可以分为和。
4、单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如。
按照性质不同又可分为和。
思考: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吗?5、化合物:由元素组成的,如可分为化合物和化合物。
6、氧化物是指由种元素组成,其中一定含元素氧化物按元素组成分:金属氧化物,如非金属氧化物,如7、无机化合物是指8、有机化合物是指(除以外)讨论: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在组成上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二)常见的物质物质的分类体系{练习:1、根据上述物质的分类图,对镁,硫,氧气,氧化镁,二氧化硫,氢氧化钙,氯化钠,高锰酸钾等8种物质进行分类,并把它们填入表中。
2、汽水中含二氧化碳(CO2)、水(H2O)。
关于这两种物质的类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都是金属单质B.都是非金属单质 C.都是氧化物D.都是碱3、下列物质中前者是化合物后者是混合物的是()A 、蒸馏水、三氧化二铝B 、冰水混合物、空气C 、可口可乐、纯净水D 、石油、海水 4、下列物质中前者包含后者是的( ) A 、纯净物、混合物 B 、单质、纯净物 C 、化合物、氧化物 D 、酸、盐5、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以铜、锌合金(金黄色,俗称黄铜)假冒黄金进行诈骗活动。
为了鉴别黄铜和黄金,以下方法可行的是 ( ) A .观察颜色 B.称量质量 C. 加稀硫酸 D.用磁铁吸6、从物理性质的角度分析下列几组物质间的不同之处: (1)高锰酸钾和氯酸钾: (2)二氧化碳,水和硝酸钾: (3)氧气和二氧化硫: (4)食盐和碳酸钙:7、下列单质中,性质明显与另外三种不相同的单质是( ) A 铁 B 银 C 金刚石 D 铜8、吸烟有害健康,是因为香烟中含有尼古丁(化学式为C 10H 14N 2)等有害物质。
31课时 物质的分类和利用
![31课时 物质的分类和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d95e5c61a45177232f60a27b.png)
考 点 管 理
【解析】为了避免检验时产生干扰,应先检验水蒸
气,再检验二氧化碳,最后检验一氧化碳。 【点悟】 鉴定一氧化碳存在,不仅需要还原反应 使氧化铜还原,且应证明还原反应的产物中有二氧化碳 气体。
限 时 集 训
归 类 探 究
考 点 管 理
探究类型之三
了解铁的锈蚀与防护
[2012· 佛山]铁在潮湿的空气里会发生锈蚀,
成,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CuO属于氧 化物,是一种黑色粉末;图中HNO3属于酸,它是一种 具有挥发性的液体;氢氧化铜属于碱,它是一种蓝色絮 状物;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
限 时 集 训
归 类 探 究
化合物,图中碱式碳酸铜属于盐,它是一种绿色粉末。
【点悟】 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不同。了 解常见物质的颜色。
证明氧气一定参加了反应必须要做的实验是 ( A )
限 时 集 训
归 类 探 究
图31-6
考 点 管 理
A.①②
归 类 探 究
B.①③ D.①②③
限 时 集 训
C.②③
【解析】要证明氧气一定参加了反应,应设置有氧
气和无氧气的对照实验,其他的条件应控制变量。
【预测变形】
考 点 管 理
[2011· 日照]如图31-7所示是探究铁
(3)某混合气体通过如图31-8所示装置后,要证明 B装置中的 混合气体中含有一氧化碳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
限 时 集 训
归 类 探 究
石灰水不变浑浊,C装置中的固体由黑色变红色,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质的分类和利用[上学期]PPT课件(初中科学)
![物质的分类和利用[上学期]PPT课件(初中科学)](https://img.taocdn.com/s3/m/43c2a285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4c.png)
名称
外观
名称
外观
铝 银白色的固体 汞 银白色的液体
金 金黄色的固体 溴 红棕色的液体
铁 银白色的固体 硫 淡黄色的固体
碳 黑色固体
磷 白色或红色的固体
进一步了解金属与非金属的性质
一般只有一种颜色 有较好的延展性
可锻造 硬度比较均匀
一般不能导电 导热能力差
现有一种单质,要分辨它是金属还 是非金属,应用什么方法? 答:做导电性实验,能导电的是金属, 不能导电的是非金属。
我们知道:自然界中物质的种类繁 多,性质各异,为了更好地研究和辨认 它们,人们常要对它们进行分门别类。 一、物质的分类的方法
物质分类的方法很多,我们可以从不同 角度对纯净物进行分类。
视察图中物质,并按它们的颜色和 状态进行分类。
按颜色分类
按状态分类
科学上是如何将物质分类的呢?
答:物质的性质、用途与其组成有密切
⑶蓝色溶液:无水硫酸铜粉末
⑷无色溶液: 蔗糖、食盐、冰醋酸、碳酸钠
①闻气味:有酸味的是冰醋酸 ②滴加盐酸:有气体生成的是碳酸钠 ③滴加AgNO3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食盐 ④无任何现象的是:蔗糖
三、区分金属与非金属
下列是一些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的 样品,请仔细视察和记录这些样品的外 观。思考一下,它们有么不同。
多数是电解质
化学 一般比较复杂,副反 一般比较简单,副反 反应 应多,反应速率较慢 应少,反应速率较快
二、常见的物质
镁 硫 氧气
氧化镁
盐酸 二氧化硫 氢氧化钙
氯化钠、高锰酸钾
根据上述物质分类图,对镁、硫、 氧气、氧化镁、二氧化硫、盐酸、氢氧 化钙、氯化钠、高锰酸钾等9种物质进行 分类。
每只烧杯中都装了什么物质?
21物质的分类和利用(2)
![21物质的分类和利用(2)](https://img.taocdn.com/s3/m/6309c6f22b160b4e777fcf13.png)
九年级科学上导说稿0928 主备人:陈营军审核人:陈营军使用时间:10.222.1物质的分类和利用(2)一、知识要点1(表中所述性质不是绝对的,也有例外。
如石墨。
)2.常见非金属的主要性质和用途(1)石墨:熔点极高,是良好的导电体。
(2)硫:黄色固体粉末,熔点低、易燃烧,可用于制炸药。
3.常见金属的主要性质和用途(1)铁:纯铁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质软,密度较大,熔沸点较高,有良好的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和铁磁性。
制成各种铁合金,广泛用于机械、建筑、医疗等行业。
(2)铜:具有紫红色的金属光泽,密度大,纯铜质软、韧性好、富有延展性、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常用于制造电线、电缆及导热器具,还可制成各种铜合金(黄铜、青铜、白铜)。
(3)铝: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的轻金属,密度小,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导电性、导热性。
常用于制造电线和电缆、铝箔包装等。
铝合金外表美观,轻而坚韧,具较强的抗腐蚀性能,还可作建筑装饰材料及汽车、飞机、火箭、人造卫星的制造材料。
(4)金:质地软,延展性是金属中最好的,价格昂贵,性质稳定。
多用于收藏保值、制装饰品。
(5)银:质地较软,是电、热的优良导体,价格较贵,常用于制装饰品。
二、重要提示1.金属的延展性是指常见金属通过敲打或轧压能够延伸而不易碎裂的特性。
2.在元素的文字符号中,带“金”字旁的都为金属元素。
大部分的金属由于其熔沸点较高,故在常温下大多数为固态,汞是唯一的液态金属。
3.金属一定能导电、导热,但能导电、导热的单质不一定是金属,如非金属石墨也能导电、导热。
科学广场钛钛是一种很特别的金属,钛的质地非常轻盈,密度仅为4.51克/厘米3,但强度却与钢铁差不多,同时又十分坚韧和耐腐蚀。
钛不像银会变黑,在常温下终身保持本身的色调。
钛的熔点为1800。
C,与铂金相差不多,既耐高温,又耐低温,在-253℃~500℃这样宽的温度范围内都能保持高强度。
由于具有这些优点,钛被大量用于制造军用超音速飞机的结构部件,也用于制造火箭发动机壳体、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的壳体等,有“太空金属”之美称。
第1节物质的分类和利用
![第1节物质的分类和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631ce80abb68a98271fefae4.png)
第2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第1节物质的分类和利用[知识梳理]1.可根据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腐蚀性、可燃性、组成等不同方法将物质进行分类。
2.根据组成成分是否相同将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根据是否由同种元素组成将纯净物分为单质(金属、非金属)和化合物,根据组成元素的不同将化合物分为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
3.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
[解题指引]例1中国科技大学钱逸泰教授等以CCl4和金属钠为原料,在特定的条件下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
该成果发表在世界最权威的《科学》杂志上,立即被科学家们高度评价为“稻草变黄金”。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金刚石属于非金属单质B.制造金刚石的过程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C.CCl4是一种化合物D.制造金刚石的过程是一个化学变化的过程指引:金刚石是碳单质中的一种,所以A是正确的;CCl4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是化合物;纳米级金刚石粉末是以CCl4和金属钠为原料制造出的,其中C元素由化合态变成了游离态,化合价由+4价变为0价,此过程中有新的物质生成,所以D正确,而B是错误的。
答案:B例2已知硫化铜(CuS)、硫化亚铜(Cu2S)的颜色与氧化铜粉末相似且都不溶于水,在空气中煅烧硫化铜和硫化亚铜都会转化为氧化铜和二氧化硫。
某兴趣小组设计了一个不用任何化学试剂鉴别以上三种物质的简便实验,方案如下:(1)三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象A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质B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用上述三种物质来炼单质铜,你认为选用哪一种最好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指引: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三种物质中只有氧化铜符合。
物质分类和利用
![物质分类和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6d3edb0a763231126edb11f7.png)
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由 化合物: 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 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硫酸、烧碱食盐、 如:H2O、P2O5、硫酸、烧碱食盐、纯碱等 、 A.特征: ①不同种元素组成 特征: 特征 ②是纯净物 B.判别依据 ① B.判别依据: 先确定是不是纯净物 判别依据: ②是否由不同种元素组成 氧化物 无机化合物 酸 C.分类:按组成和 分类: 分类 碱 性质不同 盐 有机化合物
有甲烷( )、食盐 食盐( )、氢氧化钠 有甲烷(CH4)、食盐(NaCl)、氢氧化钠 )、 )、酒精 )、醋酸 (NaOH)、酒精(C2H5OH)、醋酸 )、酒精( )、 )、盐酸 (CH3COOH)、盐酸(HCl)等六种物质, )、盐酸( )等六种物质, 根据其所含的元素特点, 根据其所含的元素特点,是否可以将它们分 成两部分? 成两部分? 根据物质组成中是否含有碳元素来分: 根据物质组成中是否含有碳元素来分: 碳元素来分 含碳化合物: 含碳化合物:CH4 C2H5OH CH3COOH 不含碳化合物: 不含碳化合物: NaCl NaOH HCl
我们道: 我们知道:自然界中物质的种类繁 性质各异, 多,性质各异,为了更好地研究和识别 它们,人们常要对它们进行分门别类。 它们,人们常要对它们进行分门别类。 一、物质的分类的方法 物质分类的方法很多, 物质分类的方法很多,我们可以从不同 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 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
(一)根据纯净物的物理性质不同,如颜色、状态、 根据纯净物的物理性质不同, 颜色、状态、 物理性质不同 气味、硬度、密度、溶解性等 气味、硬度、密度、溶解性等,对纯净物进行 分类。 分类。
如:O2、N2、Fe、S等 、 等
A.特征: ①同种元素组成 特征: 特征 ②是纯净物 B.判别依据: 先确定是不是纯净物 判别依据: 判别依据 ① ②是否由一种元素组成 金属 Cu Fe Mg等 等 非金属 O2 C S等 等 稀有气体 He Ne Ar 等 D.注意点: 注意点: 注意点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单质, 物质,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可能是单质, 也可能是混合物。 也可能是混合物。如:O2和O3 C.分类: 分类: 分类 按性质不同
5-2.1物质的分类和利用课件-PPT精选文档
![5-2.1物质的分类和利用课件-PPT精选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a74d031810661ed9ad51f397.png)
非金属 有多种颜色 没有延展性 不具有可锻性 硬度不一致 一般不可以导电 导热性能差 密度低 熔点低
石墨是非金属,但具有较高的熔点以及良好的导电性!
南山实验科学组
三、区别金属与非金属 讨论 有一种单质,要分辨它是金属或非金属,应用什么方法? 从是否有金属光泽、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等方面分辨
南山实验科学组
第二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和利用
火山口的硫磺
南山实验科学组
一、物质分类的方法
1、分类目的 为了更好的识别和研究物质 2、分类方法 根据不同的研究角度,设置各种分类依据。如根 据颜色不同来分类、根据物质状态进行分类。
观察 观察图2-1的七种物质,分别根据颜色和状态进行分类
氯化钠、硫酸、氧气、醋酸、氯气、氧化镁、高锰酸钾
4.银是优良的导电体,为什么导线内芯不用银而用铜?
南山实验科学组
三、区别金属与非金属 用途
性质
决定
用途
钛由于具有其优良特性被称为继铜、铁、铝后的“第四金属”,成为金属中的新秀。 钛及钛的化合物、合金究竟有哪些特性?钛以及钛合金有哪些用途呢?
纯钛是银白色的金属。①钛的密度为4.54g / cm3 ,机械强度与钢相当,比铝大两倍,比 镁大五倍。 ②钛在常温下,钛表面易生成一层 极薄的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可以抵抗强酸甚 至王水的作用,表现出强的抗腐蚀性。因此, 一般金属在酸、碱、盐的溶液中变得千疮百孔 而钛却安然无恙。③钛可以和多种金属形成合 金。钛加入钢中制得的钛钢坚韧而富有弹性。 又能抗深层压力, 同时, ④钛无磁性。 ⑤ 钛 具有“亲生物“’性。在人体内,能抵抗分泌 物的腐蚀且无毒,对任何杀菌方法都适应。
③酸
⑤正盐 ⑦含氧酸盐
九年级科学物质的分类与利用
![九年级科学物质的分类与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b72f3cb4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73.png)
同分异构体
具有相同分子式但结构不同的化合物 ,如正丁烷和异丁烷。
02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 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等。
化学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 、酸碱性等。
可持续发展战略
旨在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包括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推广清洁能源、加强环境监管等措 施。
环保意识培养
通过教育、宣传和实践等方式,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促进全社会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的良好风尚。
THANK YOU
感谢聆听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只是物质状态或形状的改变,如熔化、凝固、汽化、 液化、升华、凝华等。
化学变化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常伴随着发光、发热、变色、产生气体或沉淀等现象, 如燃烧、腐蚀、生锈等。
化学反应类型及特点
01
02
03
04
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 一种物质的反应,特点是“多 变一”。
常见金属及其化合物性质
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金属化合物性质
金属氧化物通常具有碱性或两性。
常见金属及其化合物性质
01
金属盐类多溶于水,形成离子键 。
02
金属硫化物通常难溶于水且具有 不同的颜色。
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
非金属元素性质 非金属元素通常具有多种氧化态。
非金属单质在常温下多为气体或固体。
涂料与胶粘剂
由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橡胶,如丁苯 橡胶、顺丁橡胶等,用于轮胎、密封件等 领域。
物质的分类和利用
![物质的分类和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5ffb303810a6f524ccbf8534.png)
括试纸),用最简便的方法确定它们各是哪种
物质?
• 说出操作步骤、现象和结论。
蓝色
CuSO4溶液
有沉淀 +BaCl2 无现象
H2SO4溶液
HCl溶液
五种 样品
观察 颜色
变红色
无色
紫色 石蕊
变蓝色 不变色
NaOH溶液 BaCl2溶液
不用其他试剂
蓝色
CuSO4溶液
五种 样品
观察 颜色
蓝色沉淀
无色
CuSO4 溶液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 源自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无机化合物
组成和 性质
酸: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 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碱: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 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盐:由金属阳离子(铵根) 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每只烧杯中装了什么物质
请你设计实验方 案,制订实验记 录表格
小组合作,实验探究: 每只烧杯中装了什么物质 要求:1、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即包括 ①需要的药品: ,仪器: ②实验步骤: ③实验现象和结论: 2、动手做一做: 要求:①实验和记录要分工合作,认真填好记录 表。 ②用最少的步骤,最快的方法快速鉴别它们! ③比一比,看哪组合作效果最好!
无
白色
沉淀
无
气泡
NaOH溶液
BaCl2溶液 有沉淀 H2SO4溶液 HCl溶液
白色沉淀 无现象
+BaCl2 无现象
如何区别稀硫酸、稀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 食盐溶液和碳酸钠溶液等6瓶 溶液?
如何鉴别:稀硫酸、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
氢氧化钙溶液、氯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
稀硫 酸 紫色石 红色 蕊 氯化钡 白色 溶液 沉淀 碳酸钠 溶液 稀盐酸 稀盐 氢氧 酸 化钠 红色 蓝色 无 氢氧 化钙 蓝色 氯化 钠 紫色 碳酸 钠 紫色
第二章第节物质的分类和利用
![第二章第节物质的分类和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89e80f288e9951e79b8927fc.png)
第二章-第节-物质的分类和利用————————————————————————————————作者:————————————————————————————————日期:ﻩ第二章第1节物质的分类和利用【本讲教育信息】一、教学内容物质的分类和利用二、考点清单(一)学习目标:1、掌握对纯净物进行分类的基本方法。
2、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纯净物进行分类,并能运用实验的方法,通过对比对物质进行分类。
3、了解金属与非金属不同的性质,了解金属的用途。
(二)重难点分析:重点:掌握对纯净物进行分类的基本方法,了解金属与非金属不同的性质。
难点: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纯净物进行分类,并能运用实验的方法,通过对比对物质进行分类。
三、全面突破【知识点1】物质分类的方法1、物质分类的方法:根据纯净物的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可燃性及组成等对物质进行分类。
如对下列七种物质:氯化钠、硫酸、氧气、醋酸、氯气、氧化镁、高锰酸钾,根据分类标准不同可以有不同的分类结果:按颜色分类白色:氯化钠、氧化镁无色:硫酸、氧气、醋酸黄绿色:氯气紫黑色:高锰酸钾按状态分类固态:氯化钠、氧化镁、高锰酸钾液态:硫酸、醋酸气态:氧气、氯气按组成分类单质:氧气、氯气化合物:高锰酸钾、氧化镁、氯化钠、硫酸、醋酸按气味分类有气味的物质:氯气、醋酸无气味的物质:氧气、高锰酸钾、氧化镁、氯化钠、硫酸2、单质和化合物:(1)单质的概念: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说明:①单质必须是纯净物,两者是从属关系,即单质概念小,纯净物概念大。
②单质必须是由同一种元素组成。
③一种元素可以组成多种单质,如氧气(O2)和臭氧(O3),两者混在一起不是单质而是混合物,除此之外还有红磷和白磷、金刚石和石墨等。
④单质的分类:根据单质的性质不同,单质可分为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
(2)化合物的概念: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3)列表对比化合物和单质的区别与联系:单质化合物宏观组成同种元素不同种元素微观构成同种原子或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同一种分子化学性质不能发生分解反应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分解反应联系它们均属于纯净物,单质之间发生化合反应可以生成化合物,化合物发生分解反应可以生成单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1课时 物质的分类和利用1.[2012·雅安]硫代硫酸钠晶体是一种恒温保温瓶的填充物,硫代硫酸钠(Na 2S 2O 3)属于 ( D )A .氧化物B .酸C .碱D .盐2.[2012·青岛]下列物质的化学名称与俗名,对应错误的是( B ) A .汞——水银B .氧化钙——熟石灰、消石灰C .碳酸氢钠——小苏打D .氢氧化钠——烧碱、火碱、苛性钠【解析】熟石灰、消石灰的化学名称是氢氧化钙。
3.[2012·重庆]如图31-1所示为物质的分类关系,①与②是并列关系,③包含在②中,若②是纯净物,则③不可能是( C ) A .一氧化碳B .硫酸铜C .空气D .铜【解析】空气属于混合物。
4.[2012·衢州]现有四种物质: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将它们分成两组:一组为一氧化碳、氢气、甲烷;另一组为二氧化碳。
其分组依据是( D )A .是否为气体B .是否为单质C .是否为有机物D .是否具有可燃性 5.[2011·杭州]二氧化钛(TiO 2)是一种广泛用于光化学反应、太阳能电池的物质。
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其中不能反映二氧化钛化学性质的实验是( C)图31-1A.把TiO2加入各种酸溶液中,测量溶液的pH变化B.把TiO2加入各种碱溶液中,测量溶液的pH变化C.把磁铁接触TiO2后,观察TiO2是否被磁化D.加热TiO2检测有无气体放出【解析】铁磁性属于物理性质。
6.[2011·嘉兴]CO是一种无色、无味、具有可燃性的有毒气体。
有科学家利用一种复杂的金属复合物研制出新型高灵敏度的CO探测器,它能通过颜色变化来探测空气中是否含有CO。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A.无色、无味、具有可燃性,都是CO的物理性质B.CO探测器用于空气质量监测,可以让人们及时了解空气质量状况C.CO有毒,是因为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影响血液对氧气的输送D.发现有人CO中毒时,应将病人迅速转移到清新的空气中【解析】可燃性、氧化性等属于化学性质。
7.[2012·上海]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用木炭还原氧化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A.反应前后固体中氧原子的质量保持不变B.反应前后固体减轻的质量等于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C.反应中消耗的氧化铜与碳的质量一定相等D.反应中铜元素在固体中的质量分数逐渐变大【解析】氧化铜被还原后生成铜,随着氧元素质量的减少,铜元素的质量分数逐渐变大。
8.[2011·武汉]实验室里,用如图31-2所示装置还原氧化铁的过程中,可能生成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或铁等固体物质。
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图31-2A.实验时,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该反应有二氧化碳生成B.实验结束时,玻璃管中红色的氧化铁粉末变成黑色,该产物不一定是铁C.反应后,玻璃管中的固体物质的质量比反应前减少了,证明一定有铁生成D.为了减少空气污染,应增加尾气处理装置【解析】由于反应后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一定比反应前一氧化碳的质量大,因此无论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或铁,玻璃管中的固体质量都将减少。
9.[2012·哈尔滨]防锈和回收废旧金属都是保护金属资源的重要途径。
为测定一种待回收的废铁中铁的锈蚀程度,某同学取该部分锈蚀的铁片样品(仅由铁和氧化铁组成),测得其中氧元素的含量为12%,则样品中已被锈蚀的铁元素占原金属铁的质量分数约为(B) A.28% B.31.8%C.46.7% D.70%【解析】氧化铁中氧元素和铁元素的质量比为3∶7,因含氧12%,则铁为88%,被氧化的铁为28%,被氧化的铁占铁的31.8%。
10.[2012·青岛]某无色气体X可能含有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甲烷四种气体中的一种或两种。
为确认其组成,某同学取一定量该气体按如图31-3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假设每步都充分反应或吸收),结果装置①中无明显变化,装置③增重1.8g,装置④增重2.2g。
图31-3下列关于气体X成分的分析中,错误的是(B) A.一定没有二氧化碳B.可能含有甲烷和氢气C.可能只有甲烷D.可能含有氢气和一氧化碳【解析】燃烧产物生成水1.8g,二氧化碳2.2g,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比是9∶11,所以混合气体中有甲烷就不可能有氢气。
11.[2011·金华]根据一定的标准对物质进行整理和分类是学习科学的有效方法。
请回答下列问题:(1)盐酸、硫酸属于酸,其分类标准是:它们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或“H+”) 。
(2)某同学将含碳元素的不同物质按一定的分类标准进行整理,得到如下的物质关系C→CO2→H2CO3→Na2CO3。
请你参照他的分类标准,完成含钙元素的不同物质关系:Ca→__CaO__→Ca(OH)2→CaCO3。
12.[2012·青岛]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面是某同学对有关知识的总结,请你填写空格:(1)逻辑关系:物质类属间存在着如图31-4所示关系,其中酸和盐属于并列关系。
图31-4(2)转化关系:图31-5表示几种化合物能通过一步反应转化为含镁化合物M。
图31-5图中物质M属于盐__(选填“单质”、“氧化物”、“酸”、“碱”或“盐”);从①~③表示的化学反应中任选一个,写出化学方程式:MgO+H2SO4===MgSO4+H2O或Mg+ZnSO4===MgSO4+Zn(其他合理即可) 。
13.[2012·泰安]小明同学想研究一氧化碳的还原性,通过查阅资料知道:草酸(H2C2O4)与浓硫酸混合加热会产生一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H 2C 2O 4====H 2SO 4△CO ↑+CO 2↑+H 2O于是他设计了如图31-6所示的实验装置,结合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图A 是用草酸制取CO 的反应装置,你认为应选择 甲__(填“甲”、“乙”或“丙”)装置;(2)装置C 的作用是 干燥一氧化碳气体(或除去一氧化碳气体中的水蒸气)__;(3)装置D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3CO +Fe 2O 3=====高温2Fe +3CO 2__;(4)为检验装置D 中产生的气体,E 装置中的液体应为 澄清的石灰水 ;(5)装置F 中酒精灯的作用是 点燃一氧化碳气体,防止污染空气 。
图31-614.[2011·杭州]如图31-7所示,图甲是氢气和氧化铜反应的实验,图乙是木炭和氧化铁反应的实验。
图31-7(1)在上述两个实验中,氢气和木炭表现出相同的化学性质是 还原 性。
(2)实验步骤的先后次序非常重要,比如甲实验中,反应前必须先通氢气后点燃酒精灯,否则易发生爆炸;反应结束后必须先 停止加热(或移去酒精灯)__后__停止通氢气 ,否则生成的红色的铜会变成黑色。
(3)某同学正确操作做完乙实验后,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试管中粉末全部变为黑色,取少量黑色粉末,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振荡,但她惊讶地发现黑色粉末没有溶解,试管中也未产生预期的气泡,这说明该反应并没有生成__铁(Fe)__。
(4)该同学查阅资料,得到关于铁的氧化物的如下信息:根据以上信息,试写出乙实验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C +6Fe 2O 3====△4Fe 3O 4+CO 2↑__。
经分析后,该同学试着提高反应温度后,实验出现了预期的现象。
【解析】氢气还原氧化铜结束后,为了防止高温的铜再被氧化,应使还原出来的铜在氢气保护下冷却。
碳和氧化铁反应后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有不溶于酸的黑色固体产生,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表格信息可知,生成四氧化三铁。
15.[2012·徐州]我国铁矿石资源比较丰富,某钢铁厂用1000t 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炼铁,理论上可以炼出含杂质4%的生铁多少吨?【答案】583.3t【解析】1000t 赤铁矿石中含氧化铁的质量为1000t ×80%=800t设理论上可以炼出铁的质量为x 。
Fe 2O 3 + 3CO=====高温2Fe + 3CO 2160 112800t x160 112=800txx=560t含杂质4%的生铁的质量为560t÷(1-4%)≈583.3t16.[2012·广州]木炭粉还原氧化铜实验后的混合粉末中含有铜、氧化铜、少量木炭粉,实验室从该混合粉末中回收铜的方案如下:图31-8(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①:__H2SO4+CuO===CuSO4+H2O__;反应②:__Fe__+__CuSO4===FeSO4+Cu、Fe+H2SO4===FeSO4+H2↑。
(2)反应①所用的硫酸的质量分数为24.5%。
现要配制40g 24.5%的硫酸,需__10__g 98%的硫酸和__30__g水。
实际操作时,用10mL量筒取98%的硫酸(密度为1.84g/cm3),所需浓硫酸的体积是__5.4mL__。
(3)在进行“反应①”、“反应②”、“反应③”的操作时,可将反应物加入__烧杯中(填仪器名称),然后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填操作名称),使反应充分进行。
(4)试剂A可选用__H2SO4__溶液(填一种物质的化学式)。
(5)为了从混合粉末中回收更多的铜,可对实验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你的建议是(提出一条即可):回收滤渣I中的Cu 。
【解析】(1)氧化铜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铜和木炭不反应也不溶于水;滤液Ⅰ是硫酸铜和剩余硫酸的混合物;滤渣Ⅰ是铜和炭粉;滤渣Ⅱ是铜和铁的混合物;滤液Ⅱ是硫酸亚铁溶液。
除去铜中的铁可以用硫酸或硫酸铜溶液,使铁反应生成溶于水的物质,再过滤将不反应的铜分离。
17.[2012·广东]某同学取一块表面完全锈蚀的生铁片进行了以下探究:(1)实验:(2)表达:步骤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Fe+2HC===FeCl2+H2↑、__Fe2O3+6HCl===2FeCl3+3H2O(顺序可颠倒) 。
(3)拓展:取2枚未生锈的铁钉,一枚部分浸入蒸馏水、另一枚部分浸入盐水,生锈较快的是部分浸入盐水的铁钉。
18.[2011·宿迁]某化学兴趣小组对一包干燥的红色粉末组成进行探究。
请你参与并回答有关问题。
【教师提醒】它由Cu 、Fe2O3两种固体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
【提出猜想】红色粉末可能的组成有:①只有Cu;②只有__Fe2O3__;③是Cu和Fe2O3的混合物【资料获悉】Cu在FeCl3溶液中发生反应:2FeCl3+Cu===2FeCl2+CuCl2【实验探究】(1)甲同学取少量红色粉末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振荡后观察,发现固体全部溶解。
甲同学认为可以排除猜想中的①和③,而乙同学认为只能排除猜想①,你认为 乙 的观点正确(填“甲”或“乙”)。
(2)丙同学为进一步确定红色粉末的组成,称取该粉末5.0g 装入硬质玻璃管中,按图31-9所示在通风橱中进行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