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预设,关注有效生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预设,关注有效生成
问题解决理论认为:思维起源于问题,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提问是惊奇与怀疑的开始,是教与学的纽带,新课程要求教师从“教”走向学生的“学”,倡导“对话”式教学,强调教学是师生之间的一种互动过程。

但在现实课堂中,教师对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发展水平了解不够,预设的问题不是太难就是太简单;或对于教材内容缺乏一定的研究,预设的问题不能环环相扣、逐步推进,不能揭示知识发生过程;也有些教师不注意提问的方式方法,学生对提出的问题根本不知道怎样思考或怎样回答,严重阻碍了师生之间的“对话”和互动。

这样的问题,不但起不了好的效果,有时还误导学生,甚至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因此教师不在教学预设上下功夫,那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只能是一句空话。

这要求教师应当为生成去寻求灵活的预设,让预设去促进有效的生成,那么怎样才能让预设与生成找到一个新的平衡点呢?笔者认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预设应凸显出以下几点:
一、以人为本,预设学情
对课堂教学的预设首先要从学生入手。

提问的根本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要发展思维。

研究表明,教师在预设问题时,不考虑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认知发展水平和思维发展水平,预设的问题坡度太大,过于复杂,从头到尾受益的学生寥寥无几,提问也只能流于形式、走
过场,结果多数情况下教师自问自答。

比如说某教师在上浙教版八年级(下)数学《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中,先要求学生用已经学过的配方法解两个方程:x2+15=10x ;3x2-12x=6,在学生解完这两个方程后,教师说:大家能用配方法来解关于x的方程ax2+bx+c=0吗?结果全班基本没有人解出。

教师原本想用配方法解系数为常数的一元二次方程来作为解系数为字母的一元二次方程作一个铺垫,但由于教师没有充分考虑到解方程ax2+bx+c=0的复杂性,因而没有为解方程ax2+bx+c=0预设引导性的问题,最后教师不得不自己一步一步讲解。

如果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解,“学习过程就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

二、情境预设,体验生成
(一)“阶梯式”问题预设,为生成而起航。

现代信息论认为,教学是一种循序渐进地有效地选取、组织、传递和运用知识信息,促进学生了解信息、掌握知识的活动。

从课堂教学整体上看,必须抓住教材、教学内容的整体要求,根据学生认识水平与心理状态,科学地按一定梯度展开设问,提出的问题要按知识点难易级差从低到高逐层进行。

但如果教师将教学任务设计得面面俱到、自然流畅,问题坡度太小,没有给学生留下跨越“障碍”的空间,学生无需要多少时间即可一蹴而就,就会使许多有价值的内容在不经意间滑过。

在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下)《三角形中位线》合作学习中有一个问题:将一张三角形纸片剪成一个三角形和梯形,如果要求剪
得的三角形和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应当怎样剪?对于这个问题,一教师预设了三个小问题来引导学生:
(1)像图1那样剪,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吗?
(2)像图2那样剪,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吗?
图1 图2
(3)怎样剪才能拼成平行四边形呢?
教师预设的前两个问题,的确能很好地为第(3)问做好铺垫,是不错的引导;但是由于教师问题设计过于详尽、顺畅,没有给学生留下“障碍”,学生轻而易举地回答出第(1)、(2)问,第(3)学生短暂思考就回答出来,这个问题便显得没有挑战性,探究价值就“一滑而过”,这对提升学生的思维层次没有益处。

笔者认为,这个问题先不给出任何预设的小问题,就让学生先动脑动手画,再让学生动手剪。

在大部分学生没有结果的情况下给出预设第(1)问。

这样整个问题的处理上坡度不会太小,学生能经历一个相对完整的思考过程,也把握了时机,在知识的关键处、疑难处预设有效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数学教学过程应当将学生主体的“做数学”摆在突出的位置。

教师对一些关键问题、关键环节且慢“说破”,使学生在探索、思考问题的体验中提升思维和激发兴趣。

教师的教学智慧不是体现在“先知于学生、胜学生一筹”上,而是体现在“与学生同步”甚至“落后于学生”。

“说破”的火候掌握在教师的手里,但取决于学生的需要,所谓“教不越位,学要到位”就是这个道理。

(二)“生活化”情境预设,期待精彩生成
从数学的角度看,“情境”就是一种以情感调节为手段,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基础,以促进主动参与、整体发展为目的的、优化了的数学学习与生活环境。

在(浙教版)七年级下册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中,其中有4.3 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代入消元法)一课。

课前,执教教师作了充分的准备,课间5分钟及进入课堂后3分钟这一时间段,请同学们观看木偶剧。

师问:这个故事大家熟悉吗?
生答:曹冲称象(学生情绪高涨)
师问:大象的重量与什么重量相等?
生1答:石头的重量
生2答:石头的重量与曹冲的重量之和。

师总结:这种思想方法是我们初中数学一种重要思想方法叫等量代换。

开课部分的教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显得沉着稳定、游刃有余。

引入部分显得非常有新意,课堂气氛热烈,学生兴趣高涨,参与度很高,引起学生共鸣,就连在座的听课教师都觉得耳目一新。

这一部分的教学活动应该说,基本在教师的掌控之中。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之所以很快进入角色,形成新知主要原因是:教师课前备“教案”与“心案”过程中,从学生们熟知的、感兴趣的生活场景入手进行精心预设情境,抽取出数学思想,建立知识模型。

教师课前对初一学生的学情作了一定分析,因此对学生在课堂中可能出现问题
有了一定的预见,设置的几个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富有实效问题,让学生充分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

三、创设环境,促进生成
教师要转变角色,在课堂教学中,应当将自己放在一个与学生平等的地位上,尊重学生的生成,给学生的生成营造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尽可能创设和谐自由的情境,让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教师要及时捕捉,随机处理课堂信息,促进课堂的动态生成,不能拘泥于预设的教案不放。

面对学生的种种想法,在平等的立场上给予指导,而不能居高临下,一棒子打死;对于暂时后进的学生,教师要降低自己的心理期待,从而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促使动态生成成为可能。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学会用心倾听。

当学生在发表观点的时候,也要用心的倾听,面对学生发出不一样的声音,只要教师树立生成意识,有足够的教学机智,完全可能将这个意外变成新的教学资源,“麻烦”不再麻烦,反而成为有价值的教学资源,使课堂教学更精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