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自读课文《女歌手》同步练习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读课文女 歌 手
一、字音辨读
二、字形辨识
1.⎩⎪⎨⎪⎧ zhé(蛰)居海zhé(蜇)
2.⎩⎪⎨⎪⎧ 山ào (坳)
yǒu (黝)黑
3.⎩⎪⎨⎪⎧ dì(谛)听取dì(缔)
4.⎩⎪⎨⎪⎧ xuān (喧)哗xuàn (渲)染
5.⎩⎪⎨⎪⎧ 磨cen ɡ(蹭)zēn ɡ(憎)恨
zēn ɡ(增)加 6.⎩⎪⎨⎪⎧
chuài (踹)开
chuǎi (揣)摩
tuān (湍)急
三、词语辨析
1.一本正经·郑重其事
辨析⎩⎪⎨⎪⎧ 一本正经:形容很规矩,很庄重。多指人的神态。
郑重其事:对待事情严肃认真。多指做事的态度。
例句⎩⎪⎨⎪⎧
①他梳着油亮的分头,他表情一本正经,他动作“无厘头”一样夸张——这就是周立波。
②科技人员郑重其事地告诉马老汉:这是事实,你要相信,这就是新栽培技术培育出来的成果。
2.司空见惯·熟视无睹
辨析⎩⎪⎨⎪⎧ 司空见惯: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
熟视无睹:指对客观事物不关注,虽然经常看见,还跟没
看见一样。形容对事物漠不关心。
例句⎩⎪⎨⎪⎧
①多数消费者都表示,促销过于频繁,让人觉得没有促销反倒不正常了,这种司空见惯的促销难免让人有种“审美疲劳”。②记者发现,很多公共场所都贴有明显的“禁止吸烟”的标志,但烟民们似乎熟视无睹。 3.蛰居·隐居
辨析⎩⎪⎨⎪⎧ 蛰居:像动物冬眠一样长期躲在一个地方,不出头露面。隐居:指退居乡里,不肯出仕。
例句⎩⎪⎨⎪⎧ ①半年蛰居不下场,对于热爱高尔夫球运动的李昊桐未免太长,趁着教练回美国,李昊桐毅然选择了参加希望赛重
庆站的比赛。
②北大教师王青松、张梅夫妇隐居深山11年,可谓惊世骇俗,隐居的原因则是愤世嫉俗。
四、熟语释义
1.绿草如茵:绿油油的草好像地上铺的褥子,常指可供临时休憩的草地。
2.沉默寡言:指不爱说笑,偏重指性格。
一、走近作者
阿斯塔菲耶夫(1924—2001),俄罗斯著名作家,俄罗斯媒体称其为“伟大的俄罗斯作家”。他的代表作有《陨星雨》《最后的问候》《忧伤的侦探故事》《牧童和牧女》等。他于1976年出版的著名长篇小说《鱼王》曾获“苏联国家奖金”。他的散文内容丰富,瑰丽多姿。无论是宁静清新的田园情趣,还是泥泞坎坷的人生之旅,在他那充满爱心的笔下往往都具有一种牧歌般的情调和韵律,令人陶醉。阿斯塔菲耶夫喜爱中国古典文学,曾来到中国访问。他的多数作品也被译成了中文,为读者所熟知。2001年11月29日凌晨,阿斯塔菲耶夫因患脑血栓,在他的家乡西伯利亚的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去世,享年77岁。根据他的遗嘱,他被安葬在出生地奥夫相卡村。
二、相关背景
阿斯塔菲耶夫的散文内容丰富,瑰丽多姿。无论是宁静清新的田园情趣,还是泥泞坎坷的人生之旅,在他那充满爱心的笔下往往都具有一种牧歌般的情调和韵律,令人陶醉,耐人咀嚼。“女歌手”的题目很有深度,文中主人公不是专业歌手,她唱歌是表达内心情感的一种手段,她唱的歌似乎与她的年龄、心境不相称,正是这独特的“这一个”,给我们展示了
主人公活生生的内心世界。
三、主旨把握
文章通过主人公盖尔卡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对父亲的深切思念,表达了父女间那种浓得化不开的亲情是永不磨灭的,真挚美好的感情就是人生道路上的航标灯这一人生理念。年幼不懂父亲的心,也体会不到父亲对自己的爱,成年的盖尔卡深深地领会到了父亲对自己无言的爱,入微的细节记忆体现出童年在盖尔卡心中刻得多么深!
四、结构图示
1.“盖尔卡觉得傍晚是一位温和的、长着大胡子的、沉默寡言的老爷爷”一段主要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明确:主要有比喻、拟人。这样写既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又能引起读者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变抽象为形象,化呆板为生动。
2.文中盖尔卡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明确:盖尔卡的父亲是一个慈爱的父亲形象。他沉默寡言,不善于用言语表达自己对女儿的爱,但他用行动来表达自己对女儿无微不至的关爱,用伟大的心灵感染着影响着女儿。
3.长大的盖尔卡“不知何故总是默默无言和忧郁”,你如何理解她的沉默和忧郁?
明确:盖尔卡的父亲给了她生命,并且用自己全部的爱呵护着她成长,而长大成人的盖尔卡却没来得及回报父亲的深恩,父亲已经离她而去。
1.形象、生动的语言
本文的语言形象、生动,作者对事物描述具体,语言形象生动,比如写傍晚是一位老爷爷,“他正在山背后抽烟斗,因此那边的天空是红彤彤的。”“他微微颤动的胡子,不时地在搔痒,因此水中的悬岩的倒影在徐徐地晃动,山上的白杨林也在沙沙作响。”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2.精彩的细节描写
文中有不少精彩的细节描写,例如文章开头写“那时候航标灯还是用木头做的,它们安装在木头的直角弯头上,小金字塔形的顶端闪烁着白色和红色的圆顶灯笼,里面放的是煤油灯。白天,父亲把煤油从一只生锈的大铁桶里灌到灯肚里去,把灯肚灌满,盖尔卡扶着漏斗,把连着灯芯的灯头旋入灯颈”。这一段文字描写细致入微,不仅增强了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可信度,而且反映出盖尔卡对童年的生活记忆犹新,永远不会忘记那段难忘的岁月。
3.在巨大的反差中刻画人物
文中的盖尔卡是个乳臭未干的小姑娘,但她却干着成人干的活,说着成人说的话,唱着成年人唱的歌。这种巨大的反差正反映出她生存环境的特殊和艰辛,人物的形象和性格也就在这种巨大的反差中得到了充分的刻画和体现。
4.从儿童心理出发绘写自然景色
小盖尔卡虽有成人的影子,但她毕竟还是孩子,因此,作者在对自然景色进行描写时,始终从儿童的心理出发,生动地描写出了儿童眼中的世界。
阅读《女歌手》选段,完成1~4题。
小船在岸上碰了一下,发出隐约可闻的响声,停住了。父亲走进水里,捏住一只桨架,把船推上去一点,然后把烟蒂扔进水里,把盖尔卡从船头里抱出来,裹在棉背心里,捧在两只手上,沿着木梯级向小木屋走去。
有时,盖尔卡醒过来含含糊糊地问:
“我们已经到家了吗?”
“到了,到了。睡吧,女歌手。”父亲说着把她更紧地贴在自己的身上,她则把细小而又香甜的暖气呼向他的胸脯,他真想说:“你是我的小心肝,你是我的小宝贝!没有你,我会怎么样呢?……”
可是他不会把这句话说出来的,而仅仅停在陡岸上,嘶哑地清了一阵子被甜丝丝的愁绪哽住的喉咙,把女儿紧贴在自己的身上,仿佛害怕单独留在这黑沉沉的夜色当中,留在黑黝黝的河流上空。在这条河上稀稀拉拉地闪现着航标的灯光,远处的某个地方传来了桨叶的击水声和拖轮的排气声。
“轮船在行驶,”父亲轻轻地说,同时倾听着自己的声音,“女儿,它正在看你点的灯光,所以不会在黑暗中迷失方向的……”
她就是在那儿——在航标工的小木屋里长大的。她把父亲也葬在那儿,与母亲并排地葬在一个绿草如茵的小山冈上。现在她在一个挺大的机关里工作,坐在一块绘图板的后面。有时候一出神,她就会轻轻地忧伤地唱起歌来:
心上人啊,你要去哪儿,要去哪儿啊?……
这时,设计科的同事们就从桌子、描图纸、绘图板上抬起头来,不时地含笑打量着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