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主干课程简介(2019级执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主干课程简介(2019级执行)
本专业开设的主干课程有:
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工程材料、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电传动与控制。

以下为各门主干课程的简介:
机械制图:
学分/学时:6学分/96学时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考核方式:考试
开课学期:秋季学期(大一第一、二学期)
开课单位: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机械设计系
先修课程:初等几何
后续课程: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液压与液力传动、机械工程控制基础等相关专业课
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
课程性质:
机械制图课程是研究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一门技术基础课,既有系统的理论又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技术性。

工程图样是用来表达和交流设计思想的重要工具,是工程技术部门一项重要技术文件,是工程界的共同“语言”,是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知识。

教学目标:
1. 掌握正投影的基本理论,能图解一般的空间定位问题和度量问题;
2. 掌握形体分析和线面分析方法,能够准确地表达和理解空间形体的平面图形。

3. 遵循《机械制图》国家标准,能够正确地阅读和绘制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和装配图;
4. 具备草图、仪器绘图和计算机绘图的基本技能。

理论力学:
学分/学时:4学分/64学时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考核方式:考试
开课学期:秋季学期(大二第一学期)
开课单位: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机械设计系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机械制图等
后续课程: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工程材料等
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课程性质:理论力学是以伽利略和牛顿总结的基本定律为基础,研究运动速度远小于光速的宏观物体机械运动规律的科学,属于古典力学的范畴。

宏观物体远小于光速的运动是日常生活及一般工程中最常遇到的情况,因此理论力学有着最广泛的应用范围,是工程技术各个领域及各门力学分支的基础,同时本课程也是学习后继的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及一些专业课课程和其它有关科学技术的基础。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达到下列几点要求:
1.了解理论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

2.掌握求解单个物体和简单物体系统的平面平衡问题,并能求解简单的空间平衡问题。

3.掌握点作平面曲线运动时点的轨迹、速度和加速度,定轴转动刚体的角速度、角加速度以及其体内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的求解方法。

掌握运动合成与分解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熟练地应用点的速度合成定理和加速度合成定理求解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对作平面运动的刚体能熟练求解其上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4.熟练建立简单情况下质点的运动微分方程,熟练应用动力学普遍定理求解简单的动力学问题,熟练求解定轴转动刚体的动力学问题,正确理解惯性力的概念,了解虚位移、虚功等基本概念。

5.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化能力(包括将简单实际问题抽象成为力学模型)有进一步的提高。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实事求是、团结协作,具有创新精神。

材料力学:
学分/学时:3.5学分/52+4学时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考核方式:考试
开课学期:春季学期(大二第二学期)
开课单位: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机械设计系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
后续课程: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工程材料、机械工程控制基础等相关专业课
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
课程性质:材料力学是一门理论性、系统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是后续其它各门专业基础课程和相关专业课程的基础,同时在许多工程技术领域中有着广泛的直接应用。

本课程的任务是在理论力学基础上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画出受力图并进行相关计算;掌握受力构件变形及其变形过程中构件内部应力的分析和计算方法,掌握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分析理论在工程设计、事故分析等方面的应用,为经济合理地设计构件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并为有关的后续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而且,通过学习材料力学可以有效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教学目标:
1、为简单结构的内力和应力分析,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问题提供最基本的力学理论和计算方法。

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简单零部件的应力和变形分析,掌握关于杆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等方面的理论知识,
3、具备一定的计算能力及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机械原理:
学分/学时:3.5学分/48+8学时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考核方式:考试
开课学期:春季学期(大二第二学期)
开课单位: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机械设计系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机械制图、理论力学等
后续课程:机械设计、机床夹具设计等相关专业课
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卓越)、车辆工程(卓越)
课程性质:机械原理是高等工业学校本科机械类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一门必修的技术基础课。

本课程主要研究各种机械的一般共性问题,即研究机构的组成原理、机构运动学及机器动力学等;研究各种机器中常用机构的运动及动力性能分析与设计方法和机械传动系统方案设计的问题。

了解机构综合的新理论、新方法及发展趋势。

教学目标: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1、掌握机构学和机器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初步具有拟定机械运动方案、分析和设计机构的能力。

3、在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全局中,具有增强学生对机械技术工作的适应能力和开发创造能力的作用。

机械设计:
学分/学时:4学分/56+8学时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考核方式:考试
开课学期:秋季学期(大三第一学期)
开课单位: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机械设计系
先修课程: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工程材料、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等
后续课程: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液压与液力传动、机械工程控制基础等相关专业课
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
课程性质:机械设计课程是一门用以培养学生机械设计能力的技术基础课,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主要研究一般工作条件和常用参数范围内的通用机械零部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基本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旨在让学生初步掌握机械设计的设计规律和技术措施,初步具有设计通用零、部件的设计能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实事求是、团结协作,具有创新精神;
2、掌握通用机械零件的设计原理、方法,了解机械设计的一般规律,具有设计机械传动装置及简单机械的能力;
3、具有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和查阅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
4、掌握典型机械零件的实验方法,具有实验技能的基本能力;
5、了解机械设计的新理论、新方法及发展趋势。

机械工程材料:
学分/学时:3学分/48(42+6)学时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考核方式:考试
开课学期:秋季学期(大二第二学期)
开课单位: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机械设计系
先修课程: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等
后续课程: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液压与液力传动、机械工程控制基础等相关专业课
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
课程性质:机械工程材料与成型技术基础课程是一门用以培养学生机械设计能力的技术基础课,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主要研究机械工程材料的评价、认识、选用和强化方法、原理、设备,旨在让学生初步掌握机械工程材料的选用和强化分析方法和能力,初步具有选择零件材料和热处理技术的能力,以及掌握机械零件毛坯制造方法,装备,过程和原理。

教学目标:
1、熟悉金属材料的内部结构特点,掌握钢铁材料及常用有色金属材料的分类、牌号表示、主要性能及大致用途,了解非金属材料、其他工程材料的基本情况,掌握金属材料的成分、组织与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
2、熟悉机械工程材料的金相组织分析方法,掌握钢铁热处理的基本方法和热处理技术条件选用的基本原则,具备为机械零件和工模量具选用材料及热处理方法的初步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和将来从事生产技术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

3、使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着重掌握常用机械零件毛坯的生产方法,即从选择材料、制造毛坯或直接生产零件的工艺方法和成型基本理论,为学习相关课程及以后从事涉及机械(含模具)设计和制造的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

4、使学生学习零件常见的、特殊的和现代的成型思想、原理和工艺特点,培养选择毛坯、选择加工方法及工艺分析的初步能力。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学分/学时:3学分/42+6学时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考核方式:考试
开课学期:春季学期(大三第二学期)
开课单位: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机电工程系
先修课程: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工程材料,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械设计,机械原理,金工实习等
后续课程:机械制造装备设计,工艺工装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
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课程性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是一门用以培养学生机械制造技术能力的专业基础课,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高级专门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必修的主干专业技术基础课程,适应培养生产一线应用型机械专业人才需要,强调应用性和能力的培养。

本课程以机械加工工艺为主线,对机械制造技术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等进行有机整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实事求是、团结协作,具有创新精神;
2、掌握金属切削基本原理,夹具设计基础知识,机械制造质量分析与控制,具有编制中等难度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能力;
3、具有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和查阅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具有实验技能的基本能力;
4、了解先进制造技术的基本理论及发展趋势。

机电传动与控制:
学分/学时:2学分/24+8学时
课程类型:专业课
考核方式:考试
开课学期:春季学期(大三第二学期)
开课单位: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机电工程系
先修课程:大学物理、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工程控制基础等
后续课程:工业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等相关专业课
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课程性质:机电传动与控制课程是研究解决与生产机械的电气传动控制有关问题,阐述机电传动控制原理,介绍常用控制电路及控制电路设计与分析等技术的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选修课,旨在让学生掌握机电传动的一般原理与控制方法,具有一定的机床电气控制线路的分析和设计能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实事求是、团结协作,具有创新能力;
2、了解机电系统的结构特征,掌握直流电机和三相异步电动机基本工作原理及特性,掌握直流电动机、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启动、调速、制动、换向等性能特点及控制方法,了解各类控制电机的特点及应用;
3、掌握接触器-继电器控制线路的设计方法,能综合运用机械工程基础理论、技术和技能,分析常见机床控制线路,并掌握简单故障检测方法;
4、具有查阅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
5、掌握典型接触器继电器线路的实验方法,具有实验技能的基本能力;
6、了解机电传动的新理论、新方法及发展趋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