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变形监测ppt课件
合集下载
土木工程测量岳建平第13章建筑变形监测ppt课件
![土木工程测量岳建平第13章建筑变形监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79df39d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f5.png)
建筑物位移观测——包括主体倾斜观测 、水平位移观测、裂缝观测、挠度观测、日 照变形观测、风振观测和场地滑坡观测等。
一、建筑物主体倾斜测量 1、倾斜原因:
主体倾斜原因——基础不均匀沉降。 主体倾斜观测——测定建筑物顶部相对于底部或各 层间上层相对于下层的水平位移与高差,分别计算 整体或分层的倾斜度、倾斜方向以及倾斜速度。
3. 严密数据处理方法:数据量大,变形量小, 变形原因复杂。
4. 变形资料提供快和准确。
五、变形测量点的设置
变形测量点可分为控制点和观测点(又称为变形点), 控制点包括基准点、工作基点及联系点、检核点、定向 点。
§13.2 建筑物沉降观测
一、概述
建筑物沉降——是指建筑物及其基础在垂直方向上的变 形即垂直位移,通过测定观测点与基准点之间高差随 时间变化量。
连同原始地形图、地址资料、设计图纸文件、设计 变更资料、验收记录等合编成册。
本课程理论讲解
完成 THE END
通过对变形体动态监测,获得精确观测数据,对 监测数据综合分析,达到以下目的:
对各种工程建筑物在施工或使用过程中的异常变形 作出预报,提供施工和管理方法,以便及时采取措 施,保证工程质量和建筑物安全。 了解变形机理,验证工程设计理论和地壳运动
假说。
对采用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性能做出客观 评价。
建立正确的监测预报理论和方法。
观测标志具有可供量测的明晰端面或中心。
观测期较短或要求不高时,采用油漆平行标志或建 筑胶粘帖的金属片标志;
观测期较长时,采用嵌或埋入墙面的金属标志、金 属杆标志或楔形板标志。
要求较高、需要测出裂缝纵横向变化值时,采用坐 标方格网板标志。
裂缝观测标志
裂缝观测标志
2) 裂缝观测的工具与方法
一、建筑物主体倾斜测量 1、倾斜原因:
主体倾斜原因——基础不均匀沉降。 主体倾斜观测——测定建筑物顶部相对于底部或各 层间上层相对于下层的水平位移与高差,分别计算 整体或分层的倾斜度、倾斜方向以及倾斜速度。
3. 严密数据处理方法:数据量大,变形量小, 变形原因复杂。
4. 变形资料提供快和准确。
五、变形测量点的设置
变形测量点可分为控制点和观测点(又称为变形点), 控制点包括基准点、工作基点及联系点、检核点、定向 点。
§13.2 建筑物沉降观测
一、概述
建筑物沉降——是指建筑物及其基础在垂直方向上的变 形即垂直位移,通过测定观测点与基准点之间高差随 时间变化量。
连同原始地形图、地址资料、设计图纸文件、设计 变更资料、验收记录等合编成册。
本课程理论讲解
完成 THE END
通过对变形体动态监测,获得精确观测数据,对 监测数据综合分析,达到以下目的:
对各种工程建筑物在施工或使用过程中的异常变形 作出预报,提供施工和管理方法,以便及时采取措 施,保证工程质量和建筑物安全。 了解变形机理,验证工程设计理论和地壳运动
假说。
对采用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性能做出客观 评价。
建立正确的监测预报理论和方法。
观测标志具有可供量测的明晰端面或中心。
观测期较短或要求不高时,采用油漆平行标志或建 筑胶粘帖的金属片标志;
观测期较长时,采用嵌或埋入墙面的金属标志、金 属杆标志或楔形板标志。
要求较高、需要测出裂缝纵横向变化值时,采用坐 标方格网板标志。
裂缝观测标志
裂缝观测标志
2) 裂缝观测的工具与方法
建筑物构筑物的变形监测PPT课件
![建筑物构筑物的变形监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e7bafd783c4bb4cf6ecd1bf.png)
1、 特级水准观测的仪器i角不得大于10″,一、二级
水准观测的仪器不得大于15″ ,三级水准观测的仪器不
得大于20″ 。补偿式自动安平水准仪的补偿误差Δa 绝对
值不得大于0.2″ 。 2、 水准标尺分划线的分米分划线误差和米分划间隔
真长与名义长度之差,对线条式因瓦合金标尺不应大于 0.1mm,对区格式木质标尺不应大于0.5 mm。
量规程JGJ/T 8-97》附录A执行。
沉降观测点的布置,应以能全面反映建筑物地基变形 特征并结合地质情况及建筑结构特点确定。点位宜选设在 下列位置:
第17页/共110页
1、 建筑物的四角、大转角处及沿外墙每10~15m处 或每隔2~3根柱基上。
2、 高低层建筑物、新旧建筑物、纵横墙等交接处的两 侧。
第29页/共110页
各周期水准观测作业,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在标尺分划线呈像清晰和稳定的条件下进行
观测。不得在日出后或日落前约半小时、太阳中天前后、 风力大于四级、气温突变时以及标尺分划线的呈像跳动 而难以照准时进行观测。晴天观测时,应用测伞为仪器 遮蔽阳光。
2、作业中应经常对水准仪及水准标尺的水准器和 i角进行检查。当发现观测成果出现异常情况并认为与 仪器有关时,应及时进行检验与校正。
第31页/共110页
2、倾斜观测
(1)基础倾斜观测 倾斜度i= —Lh—
B1
i
h
B2
第32页/共110页
(2)上部倾斜观测
●通常采用直接观测法: ◆挂垂球法 ◆经纬仪(全站仪)垂直投影法。
倾斜度i= —H
H
第33页/共110页
H
H=Dtan
D
◆由于高度角较大,投影读数以盘左、盘右取平均; ◆观测位置过近时,可加装直角目镜,以利观测高处。 ◆加测水平距离,可根据垂直角计算出观测高度H。
水准观测的仪器不得大于15″ ,三级水准观测的仪器不
得大于20″ 。补偿式自动安平水准仪的补偿误差Δa 绝对
值不得大于0.2″ 。 2、 水准标尺分划线的分米分划线误差和米分划间隔
真长与名义长度之差,对线条式因瓦合金标尺不应大于 0.1mm,对区格式木质标尺不应大于0.5 mm。
量规程JGJ/T 8-97》附录A执行。
沉降观测点的布置,应以能全面反映建筑物地基变形 特征并结合地质情况及建筑结构特点确定。点位宜选设在 下列位置:
第17页/共110页
1、 建筑物的四角、大转角处及沿外墙每10~15m处 或每隔2~3根柱基上。
2、 高低层建筑物、新旧建筑物、纵横墙等交接处的两 侧。
第29页/共110页
各周期水准观测作业,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在标尺分划线呈像清晰和稳定的条件下进行
观测。不得在日出后或日落前约半小时、太阳中天前后、 风力大于四级、气温突变时以及标尺分划线的呈像跳动 而难以照准时进行观测。晴天观测时,应用测伞为仪器 遮蔽阳光。
2、作业中应经常对水准仪及水准标尺的水准器和 i角进行检查。当发现观测成果出现异常情况并认为与 仪器有关时,应及时进行检验与校正。
第31页/共110页
2、倾斜观测
(1)基础倾斜观测 倾斜度i= —Lh—
B1
i
h
B2
第32页/共110页
(2)上部倾斜观测
●通常采用直接观测法: ◆挂垂球法 ◆经纬仪(全站仪)垂直投影法。
倾斜度i= —H
H
第33页/共110页
H
H=Dtan
D
◆由于高度角较大,投影读数以盘左、盘右取平均; ◆观测位置过近时,可加装直角目镜,以利观测高处。 ◆加测水平距离,可根据垂直角计算出观测高度H。
现代工程变形监测PPT课件
![现代工程变形监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e7b3255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88.png)
制定和完善变形监测相关的标准和规范, 提高监测数据的可比性和可靠性。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详细描述
除了上述几种监测技术外,还有一些其他先进的变形监测技术,如雷达干涉测量、激光扫描等。这些技术各有特 点,可根据工程需求选择合适的监测手段,以实现更高效、更精确的变形监测。
04 工程实例分析
高层建筑物的变形监测
监测目的
监测数据分析
确保高层建筑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 安全性和稳定性,及时发现和预警潜 在的变形风险。
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评估 建筑物的变形状况,预测未来的变形 趋势,为工程维护和加固提供依据。
监测方法
采用全站仪、水准仪等测量设备,对 建筑物的沉降、倾斜、裂缝等进行定 期监测。
大跨度桥梁的变形监测
监测目的
确保大跨度桥梁在运营过程中的 安全性和稳定性,及时发现和预
警潜在的变形风险。
监测方法
采用GPS、红外线等测量技术,对 桥梁的挠度、倾斜、位移等进行定 期监测。
按监测周期可分为
长期监测、中期监测和短期监 测。
变形监测的方法
01
02
03
04
05
常规大地测量法
全球定位系统 (GPS)法
合成孔径雷达干 涉(In…
光纤光栅传感器 法
其他方法
利用全站仪、水准仪等常 规测量仪器进行变形体的 平面位移和垂直位移监测 ;
利用GPS卫星信号进行高 精度定位,可实现大范围 、全天候、高精度的变形 监测;
全球定位系统(GPS)监测技术以其高精度、高效率、实时性等优点,广泛应 用于各类工程结构的变形监测。通过接收卫星信号,可以快速获取监测点的三 维坐标,实现连续、动态的变形监测。
安全监测培训外部变形监测共61页PPT课件
![安全监测培训外部变形监测共61页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4437046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ef.png)
测量机器人进行自动化变形监测 一般可采用两种方式
➢ (1).固定式全自 动持续监测
➢ (2).移动式半自 动变形监测
固定式全自动持续监测
➢ 固定式全自动持续监测 方式是基于一台测量机 器人的有合作目标(照 准棱镜)的变形监测系 统,可实现全天候的无 人值守监测,其实质为 自动化坐标测量系统。
移动式半自动变形监测
大坝变形观测典型精度
观测内容 基岩上的混凝土坝
沉降量/mm 1
水平位移/mm 1
压缩土上的混凝土坝
2
2
土坝的施工期间
10
土坝的运营期间
5
5~10 3~5
监测部位和测点布置
土石坝一般为直线或折线坝,其位移变化主要是水 平位移和垂直位移变化。土石坝的外部变形监测一般 按平行于坝轴线和垂直于坝轴线两个方向来布设监测 断面。平行于坝轴线方向的断面一般在坝顶上下游侧、 上下游坝坡的马道上布设,这些测点大部分在同一高 程上;垂直于坝轴线方向的断面是将不同高程的平行 于坝轴线上的监测点设置在同于坝轴线桩号上,形成 一个剖面。
对于工程建筑物来说,变形监测的精度要求,取决 于该工程建筑物预计的允许变形值的大小和进行观测 的目的。
外部变形监测精度
➢ 如何根据允许变形值来确定观测的精度,国内外还存在着 各种不同的看法。在国际测量师联合会(FIG)第十三届 会议(1971年)工程测量委员会的讨论中提出:“如果观测 的目的是为了使变形值不超过某一允许的数值而确保建筑 物的安全,则其观测的中误差应小于允许变形值的1/10~ 1/20;如果观测的目的是为了研究其变形的过程,则其中 误差应比这个数值小得多”。也有人认为精度愈高愈好,尽 可能提高观测的精度。
2、外部变形监测的意义 ➢水利水电工程枢纽建筑,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在运行 过程中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形,这一变形超过了一定的界 限就会影响枢纽建筑的正常使用,危及安全。因此,在建筑 物的施工、运行期都必须对枢纽建筑物进行变形监测,其中 外部变形监测是枢纽变形监测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枢 纽安全运行、提高科学认识、检验理论、做好监测预报预警 等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包括实用上及科学上两方面的 意义。
第十五章-建筑物的变形观测ppt课件(全)
![第十五章-建筑物的变形观测ppt课件(全)](https://img.taocdn.com/s3/m/3a1328cf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e3.png)
三、变形观测的基本要求
4.各期的变形监测时,应满足下列要求: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采 用相同的图形(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使用同一仪器和设备;观测人 员相对固定;记录相关的环境因素,包括荷载、温度、降水、水位等; 采用统一基准处理数据。
5.变形监测作业前,应收集相关水文地质、岩土工程资料和设计图 纸,并根据岩土工程地质条件、工程类型、工程规模、基础埋深、建 筑结构和施工方法等因素,进行变形监测方案设计。方案设计应包括 监测的目的、精度等级、监测方法、监测基准网的精度估算和布设、 观测周期、项目预警值、使用的仪器设备等内容。
6.每期观测前,应对所使用的仪器和设备进行检查、校正,并做好 记录。
7.每期观测结束后,应及时处理观测数据。当数据处理结果出现 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即刻通知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采取相应措 施:变形量达到预警值或接近允许值,变形量出现异常变化,建 (构)筑物的裂缝或地表的裂缝快速扩大。
8.监测项目的变形分析,对于较大规模的或重要的项目,宜包括 下列内容;较小规模的项目,至少应包括前1-3项的内容:观测成 果的可靠性,监测体的累计变形值和相邻观测周期的相对变形量 分析,相关影响因素(荷载、气象和地质)的作用分析,回归分 析,有限元分析。
变形观测的数字摄影测量基本过程如下:影像获取,用摄影经纬仪对观测 目标进行摄像,获得像片后用扫描仪数字化,输入计算机得数字影像,或者用 数码相机直接获得数字影像;坐标量测,借助计算机进行,量测有关标志点的 坐标,分单像量测和立体量测;平差计算,建立变形体的表面数值模型。
二、GPS在变形观测中的应用
第十五章 建筑物的变形观测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建筑物的沉降观测 第三节 建筑物的倾斜观测 第四节 建筑物水平位移观测 第五节 建筑物的裂缝观测与挠度观测 第六节 变形观测方法和自动化
垂直位移变形监测课件
![垂直位移变形监测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ddd2690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3c.png)
配置 – 校正
选左 择向
2024/6/13
调节仪器选项可以有四种方法检校仪器 i 角 .您可以选择不同的方法来得到正确的 改正数.您不需要自己去改正他,在仪器内 部他会自动改正测量数据 !
测绘工程系
配置 – 仪器设置
2024/6/13
测绘工程系
1、单位 2、显示小数位 3、自动关机时 间
1、按键声 音 2、语言 3、日期和 时间格式
配置 – 仪器设置
1、仪器记录数据
当记录时,记录数据的那些选项,测量原始 数据(RM) , 或者计算数据(RMC)
附加属性
点号自动增加步长
2024/6/1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测绘工程系
点号自动增加步长
测量 – 单点测量
对单点测量水准程序
设置点号增加
2024/6/13
测绘工程系
测量 – 水准线路测量
1、新建线路 2、继续已有线路 3、从项目中选取线 路
2024/6/13
测绘工程系
DiNi 图示
带提把粗瞄准器的弧型提把
目镜对焦 水平气泡 显示面板
2024/6/13
“双动”调焦 旋钮
快捷键
水平微动螺旋
360°水平测角环
键 盘
传 输
接
口
测绘工程系
DINI面板
测量程序
天宝程序菜单 开关
2024/6/13
数字英文显示
数字和字母键盘
删除 大小字母、数字切换键
要注意的是平差后的数据会被记录下来
2024/6/13
测绘工程系
下载数据 1、USB线连接DINI—PC,安装USB驱动(主机附光盘) 2、安装Trimble Datatransfer 3、新建设备:设备—新建
《变形监测数据处理》课件
![《变形监测数据处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2c07755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bc.png)
提高数据处理精度的措施与方法
多源数据融合
综合利用不同来源和类型的变形监测数据,通过数据融合提高数 据处理精度和可靠性。
误差分析与校正
对变形监测数据进行误差分析和校正,消除或减小误差对数据处理 结果的影响。
数据处理算法改进
研究和改进数据处理算法,提高算法的稳定性和精度,以满足更高 标准的变形监测需求。
新技术在变形监测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
应用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对变形监测数据进行模式 识别、预测分析和异常检测,提高数据处理效率和精度。
遥感与无人机技术
利用遥感和无人机技术,实现快速、准确和全面的变形监 测,尤其在难以接近或危险的区域具有显著优势。
深度学习与神经网络
通过深度学习和神经网络,对变形监测数据进行复杂的非 线性处理和分析,揭示数据之间的潜在联系和规律。
THANKS
感谢观看
数据处理与分析
利用适当的数学模型和算法对 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 析,提取出有用的信息。
结果评估与报告
根据处理和分析的结果,对变 形状况进行评估,并编写相应 的报告,为工程安全和维护提
供依据。
02
变形监测数据获取
变形监测点的布设
监测点布设原则
根据工程特点和变形类型选择合 适的变形监测点,确保能够全面 反映变形情况。
明确监测对象、监测点和监测周期。
选择合适的模型
根据数据特征和变形类型选择合适的数学模 型。
模型参数估计
利用已知数据估计模型参数,建立变形模型 。
变形分析方法
静态分析
对某一时间点的数据进行对比和分析,评估变形量。
动态分析
将不同时间点的数据进行连续对比,分析变形趋势和 规律。
桥梁监测ppt课件
![桥梁监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3d18c1b04a1b0717ed5dd26.png)
4、建(构)筑物变形监测
——4.1 桥梁变形监测
ppt精选版
1
4.1.1 概述
一、桥梁简介
桥梁的基本类型:简支梁桥、拱桥、钢构桥、悬索桥、斜拉桥及 其组合体系桥。
ppt精选版
2
4.1.1 概述
一、桥梁简介
ppt精选版
3
4.1.1 概述
二、桥梁变形的原因
自然条件及其变化,即桥墩台地基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 土壤的物理性质、大气温度、水位变化以及地震等。
②各桥墩台在上下游方向上的水平位移观测,称之横向位 移观测;
③各桥域台沿桥轴线方向的水平位移观测,称为纵向位移 观测;
ppt精选版
7
4.1.1 概述
四、桥梁变形的内容
2)桥面挠度观测、水平位移
桥墩结构(例如,钢梁)在恒载与活载情况下的挠度观测
3)塔柱变形观测(斜拉桥、悬索桥)
①塔柱顶部水平位移监测 ②塔柱整体倾斜观测 ③塔柱周日变形观测 ④塔柱体挠度观测 ⑤塔柱体伸缩量观测
ppt精选版
21
4.1.5 挠度观测方案
一、恒载挠度观测
观测方法:水准测量 在桥梁两端布设高程基准,观测各节点相对于两端点 连线的下垂量。
注:对于车辆来往频繁的桥梁,不仅影响观测工作, 而且还危及人身与仪器的安全,因此在作业过程中 要求观测员精力集中,抓紧时间观测出可靠的成果。 此外,应派两名安全员,晾望上、下行车辆,及时 报警,保证安全。
三分划照准
16
4.1.3 横向位移观测方案
横向位移观测:测定桥墩(台)沿水流方向的 变形量。
对直线型的桥梁,其测定方法采用基准线 法最为有利,对曲线型桥梁可采用前方交会 法、导线测量法等。
ppt精选版
——4.1 桥梁变形监测
ppt精选版
1
4.1.1 概述
一、桥梁简介
桥梁的基本类型:简支梁桥、拱桥、钢构桥、悬索桥、斜拉桥及 其组合体系桥。
ppt精选版
2
4.1.1 概述
一、桥梁简介
ppt精选版
3
4.1.1 概述
二、桥梁变形的原因
自然条件及其变化,即桥墩台地基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 土壤的物理性质、大气温度、水位变化以及地震等。
②各桥墩台在上下游方向上的水平位移观测,称之横向位 移观测;
③各桥域台沿桥轴线方向的水平位移观测,称为纵向位移 观测;
ppt精选版
7
4.1.1 概述
四、桥梁变形的内容
2)桥面挠度观测、水平位移
桥墩结构(例如,钢梁)在恒载与活载情况下的挠度观测
3)塔柱变形观测(斜拉桥、悬索桥)
①塔柱顶部水平位移监测 ②塔柱整体倾斜观测 ③塔柱周日变形观测 ④塔柱体挠度观测 ⑤塔柱体伸缩量观测
ppt精选版
21
4.1.5 挠度观测方案
一、恒载挠度观测
观测方法:水准测量 在桥梁两端布设高程基准,观测各节点相对于两端点 连线的下垂量。
注:对于车辆来往频繁的桥梁,不仅影响观测工作, 而且还危及人身与仪器的安全,因此在作业过程中 要求观测员精力集中,抓紧时间观测出可靠的成果。 此外,应派两名安全员,晾望上、下行车辆,及时 报警,保证安全。
三分划照准
16
4.1.3 横向位移观测方案
横向位移观测:测定桥墩(台)沿水流方向的 变形量。
对直线型的桥梁,其测定方法采用基准线 法最为有利,对曲线型桥梁可采用前方交会 法、导线测量法等。
ppt精选版
工程变形监测和数据处理课件
![工程变形监测和数据处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91e2683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35.png)
第21页/共58页
一、常规的大地测量方法
常规的大地测量方法指用常规的大地测量仪器测量方向、角度、边长和 高差等量所采用方法的总称。
常用仪器:光学经纬仪、水准仪、电磁波测距仪 电子经纬仪、水准仪、电子全站仪 GPS接收机。
第22页/共58页
二、地下观测监测技术
✓ 地下观测监测技术主要指监测结构体及岩土内部变形的技术。常用的内部位移 观测仪器有位移计、测缝计、测斜仪、沉降仪、垂线坐标仪、引张线、多点变 位计和应变计等。传统的位移计、变位计和应变计等点式监测手段。
第23页/共58页
三.对地观测监测技术
✓ 对地观测监测技术,是利用卫星或飞机上的测量传感器实现对地面进行沉降或 位移监测的技术。目前主要包括GPS全球定位系统、D-InSAR(差分干涉雷 达测量和机载激光三维扫描等技术。
第24页/共58页
三.对地观测监测技术特点
✓ 不需要接触被监测的变形体。 ✓ 外业工作量小,观测时间短,可获取快速变形过程,可同时确定变形体上任意
y(t) 0 g(t)x(t T )dT
第9页/共58页
二、变形模型
➢典型动态变形模型
对于变形影响因子呈跳跃变化(突变)、线性变化(渐变)和周期 变化(周变)所引起的变形体的典型变形可用下图的(a)、(b)、(c) 来分别表示。
(a)突变模型对应的动态变形模型为
y(t)
H [1
exp(
t
t0 T
(sC
sA)
s
AL、A、sB、LBsC
——观测点间的距离; ——观测点的沉降量。
第36页/共58页
挠度观测
倾斜观测
• 建筑物的倾斜度直接观测; • 挖孔或钻孔的倾斜观测,常采用埋设测斜管的办法 • 对于圆形建筑物的倾斜观测,一般是测定其顶部中心与底部中心的偏心位移
一、常规的大地测量方法
常规的大地测量方法指用常规的大地测量仪器测量方向、角度、边长和 高差等量所采用方法的总称。
常用仪器:光学经纬仪、水准仪、电磁波测距仪 电子经纬仪、水准仪、电子全站仪 GPS接收机。
第22页/共58页
二、地下观测监测技术
✓ 地下观测监测技术主要指监测结构体及岩土内部变形的技术。常用的内部位移 观测仪器有位移计、测缝计、测斜仪、沉降仪、垂线坐标仪、引张线、多点变 位计和应变计等。传统的位移计、变位计和应变计等点式监测手段。
第23页/共58页
三.对地观测监测技术
✓ 对地观测监测技术,是利用卫星或飞机上的测量传感器实现对地面进行沉降或 位移监测的技术。目前主要包括GPS全球定位系统、D-InSAR(差分干涉雷 达测量和机载激光三维扫描等技术。
第24页/共58页
三.对地观测监测技术特点
✓ 不需要接触被监测的变形体。 ✓ 外业工作量小,观测时间短,可获取快速变形过程,可同时确定变形体上任意
y(t) 0 g(t)x(t T )dT
第9页/共58页
二、变形模型
➢典型动态变形模型
对于变形影响因子呈跳跃变化(突变)、线性变化(渐变)和周期 变化(周变)所引起的变形体的典型变形可用下图的(a)、(b)、(c) 来分别表示。
(a)突变模型对应的动态变形模型为
y(t)
H [1
exp(
t
t0 T
(sC
sA)
s
AL、A、sB、LBsC
——观测点间的距离; ——观测点的沉降量。
第36页/共58页
挠度观测
倾斜观测
• 建筑物的倾斜度直接观测; • 挖孔或钻孔的倾斜观测,常采用埋设测斜管的办法 • 对于圆形建筑物的倾斜观测,一般是测定其顶部中心与底部中心的偏心位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测距结果进行高差改正是将观测距离化 算至标志间的某个平面上,高差改正的实质是: 改正后标志间的平距不变 。
.
26
获取某点水平位移量的方法
确定某点水平位移量的方法有测尺量距、物理 测距、测角网解算、GPS定位等。
.
27
视准线法
原理:视准线法是由经纬仪的视准面形成固定 的基准线,以测定各观测点相对基准线的垂直 距离变化,从而求得其位移量。当采用视准线 法测定位移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视准线两端各自向外的延长线上,宜埋设 检核点。在观测成果的处理中,应顾及视准线 端点的偏差改正(理解);
.
28
视准线法
2、采用活动觇牌法进行视准线测量时,观测点偏离视 准线的距离不应超过活动觇牌读数尺的读数范围。具体 操作是在观测点中线两端各自向外的延长线上,埋设测 站点和定向点(并设立检核点),在其中一端安置仪器, 瞄准安置在另一端的固定觇牌进行定向,待活动觇牌的 照准标志正好移至方向线上时读数,每个观测点应按确 定的测回数进行往测与返测;
.
36
提交资料(水平位移观测点布置图)
.
37
提交资料(水平位移观测成果表)
.
38
提交资料(水平位移曲线图)
.
39
三、倾斜观测
◆基本概念 ◆目的和意义(为何要做?) ◆常用方法简介(怎么做?方法和步骤) ◆实施观测的准备(何时做?) ◆提交资料(如何体现?)
第二章 水准测量
.
40
基本概念
倾斜——《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中指建筑中 心线或其墙、柱等,在不同高度的点对其相应底部点的 偏移现象;
.
20
目的和意义
1、定位(有挤土效应的工程桩施工时的位置确定); 2、施工区打桩施工对周围有扰动时;
3、施工区支护对周围有扰动时;
4、施工区取土卸载对周围有潜在扰动时;
5、有潜在的滑移趋势,为安全使用需监控时;
6、根据需要实施地震等模拟试验时(如隔震垫等);
7、其他。总之是为了施工、安全、试验等实际需要。
水平位移方向的测定可分为:
1、特定方向上的水平位移(理解) 2、任意方向的水平位移(理解)
.
19
点位概念
1、基准点:进行变形测量而布设的稳定的、需长期保存 的测量控制点;
2、工作基点:为直接观测变形点而在现场布设的相对 稳定的测量控制点;
3、观测点:布设在建筑地基、基础、场地及上部结构 的敏感位置上能反映其变形特征的测量点,亦称变 形点。
水平位移及倾斜观测
.
1
提纲 一、测量坐标系统 二、水平位移观测 三、倾斜观测
.
2
一、测量坐标系统
.
3
常用的测量坐标系统
.
4
大地坐标系.5源自大地坐标系.6
大地坐标系
.
7
大地坐标系
.
8
大地坐标系
.
9
空间直角坐标系
.
10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
11
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
12
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
30
测边角法测定位移
.
31
确定地面点位置的方法
为了确定地面( 的位置 ),必须测量 水平角和水平距离。
.
32
用经纬仪进行水平角测量时产生的误差
在用经纬仪进行水平角测量时,有多种观 测误差都会影响到测量的结果,主要有: 照准误差、读数误差、整平误差、对中误 差。
.
33
用交会法和极坐标法测坐标算位移
5、配备满足精度的仪器设备,经送检和自检合格;
6、配备有相应资格证并熟悉业务的项目组。
上述各项准备好,且现场具备埋点和观测条件后即可埋 点后观测(根据目的不同,实施的时间也不同)。
.
23
水平位移的观测方法
1、测定特定方向上的水平位移时可采用视准线 法、小角度法、投点法等;
2、测定监测点任意方向的水平位移时可视监测 点的分布情况,采用极坐标法、前方交会法、 后方交会法等;
.
13
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
14
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
15
目前常用的测量坐标系
目前常用的测量坐标系主要有: 大地坐标系 、直角坐标系 等。
.
16
二、水平位移观测
第二章 水准测量
◆基本概念 ◆目的和意义(为何要做?) ◆常用方法简介(怎么做?方法和步骤) ◆实施观测的准备(何时做?) ◆提交资料(如何体现?)
.
34
极坐标法
利用全站仪按极坐标法进行位移测量是, 其误差的主要来源有 测角误差、测距误差 、对中误差 、读数误差 等,要注意选择 合适的位置和时间段,认真操作,尽可能 减小误差。
.
35
提交资料
水平位移观测应提交的资料如下: 1、水平位移观测点布置图; 2、水平位移观测成果表; 3、水平位移曲线。
变形允许值——建筑能承受而不至于产生损害或影响正 常使用所允许的变形值(主要是以设计、相关规范中的 值作为参考依据,并结合个体差异及其他手段综合考 虑);
.
17
变形监测的内容
变形监测主要包括水平位移、(垂直位移), 偏距、(挠度)、弯曲、扭转、震动、裂缝等
的测量。
.
18
水平位移的基本概念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中特指建筑产生的非 竖向位移 建筑位移观测可根据需要,分别或组合测定建筑主体倾 斜、水平位移、挠度和基坑壁侧向位移,并对建筑场地 滑坡进行监测。
.
21
实施观测的准备
1、接受委托;
2、收集资料,根据建筑或观测体的特点和施测要求结 合规范做好观测方案的设计和技术准备工作,并取 得委托方及相关人员的配合;
3、确定观测方法和坐标系;
.
22
实施观测的准备
4、选设观测基准点、工作基点、观测点或观测标志。 标志应牢固、适用、美观。若受条件限制或对于高 耸建筑,也可选定变形体上特征明显的塔尖、避雷 针、圆柱(球)体边缘等作为观测点。对于基坑等临时 性结构或岩土体,标志应坚固、耐用、便于保护;
检核点1
25
20
15
位移观测点
毫米
10
5
位移量
检核点2
30
35
.
29
视准线法
3、采用小角法进行视准线测量时,视准线应按平行于 待测建筑边线布置,观测点偏离视准线的偏角不应超过 30″。偏离值d可按公式d=α/ρD。 式中, α—— 偏角(″) ;
D—— 从观测端点到观测点的距离(m); ρ——常数,其值为206265。
3、当测点与基准点无法通视或距离较远时,可 采用GPS测量法或三角、三边、边角测量与基准 线法相结合的综合测量方法。
.
24
水平位移分析主要用两点间的平距实施
水平位移分析主要用两点间的平距实施,所 以在观测中若获取的是斜距,则需改算为平 距,其原因是斜距会随着测站高、镜站高的不 同而改变。
.
25
高差改正的实质
.
26
获取某点水平位移量的方法
确定某点水平位移量的方法有测尺量距、物理 测距、测角网解算、GPS定位等。
.
27
视准线法
原理:视准线法是由经纬仪的视准面形成固定 的基准线,以测定各观测点相对基准线的垂直 距离变化,从而求得其位移量。当采用视准线 法测定位移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视准线两端各自向外的延长线上,宜埋设 检核点。在观测成果的处理中,应顾及视准线 端点的偏差改正(理解);
.
28
视准线法
2、采用活动觇牌法进行视准线测量时,观测点偏离视 准线的距离不应超过活动觇牌读数尺的读数范围。具体 操作是在观测点中线两端各自向外的延长线上,埋设测 站点和定向点(并设立检核点),在其中一端安置仪器, 瞄准安置在另一端的固定觇牌进行定向,待活动觇牌的 照准标志正好移至方向线上时读数,每个观测点应按确 定的测回数进行往测与返测;
.
36
提交资料(水平位移观测点布置图)
.
37
提交资料(水平位移观测成果表)
.
38
提交资料(水平位移曲线图)
.
39
三、倾斜观测
◆基本概念 ◆目的和意义(为何要做?) ◆常用方法简介(怎么做?方法和步骤) ◆实施观测的准备(何时做?) ◆提交资料(如何体现?)
第二章 水准测量
.
40
基本概念
倾斜——《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中指建筑中 心线或其墙、柱等,在不同高度的点对其相应底部点的 偏移现象;
.
20
目的和意义
1、定位(有挤土效应的工程桩施工时的位置确定); 2、施工区打桩施工对周围有扰动时;
3、施工区支护对周围有扰动时;
4、施工区取土卸载对周围有潜在扰动时;
5、有潜在的滑移趋势,为安全使用需监控时;
6、根据需要实施地震等模拟试验时(如隔震垫等);
7、其他。总之是为了施工、安全、试验等实际需要。
水平位移方向的测定可分为:
1、特定方向上的水平位移(理解) 2、任意方向的水平位移(理解)
.
19
点位概念
1、基准点:进行变形测量而布设的稳定的、需长期保存 的测量控制点;
2、工作基点:为直接观测变形点而在现场布设的相对 稳定的测量控制点;
3、观测点:布设在建筑地基、基础、场地及上部结构 的敏感位置上能反映其变形特征的测量点,亦称变 形点。
水平位移及倾斜观测
.
1
提纲 一、测量坐标系统 二、水平位移观测 三、倾斜观测
.
2
一、测量坐标系统
.
3
常用的测量坐标系统
.
4
大地坐标系.5源自大地坐标系.6
大地坐标系
.
7
大地坐标系
.
8
大地坐标系
.
9
空间直角坐标系
.
10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
11
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
12
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
30
测边角法测定位移
.
31
确定地面点位置的方法
为了确定地面( 的位置 ),必须测量 水平角和水平距离。
.
32
用经纬仪进行水平角测量时产生的误差
在用经纬仪进行水平角测量时,有多种观 测误差都会影响到测量的结果,主要有: 照准误差、读数误差、整平误差、对中误 差。
.
33
用交会法和极坐标法测坐标算位移
5、配备满足精度的仪器设备,经送检和自检合格;
6、配备有相应资格证并熟悉业务的项目组。
上述各项准备好,且现场具备埋点和观测条件后即可埋 点后观测(根据目的不同,实施的时间也不同)。
.
23
水平位移的观测方法
1、测定特定方向上的水平位移时可采用视准线 法、小角度法、投点法等;
2、测定监测点任意方向的水平位移时可视监测 点的分布情况,采用极坐标法、前方交会法、 后方交会法等;
.
13
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
14
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
15
目前常用的测量坐标系
目前常用的测量坐标系主要有: 大地坐标系 、直角坐标系 等。
.
16
二、水平位移观测
第二章 水准测量
◆基本概念 ◆目的和意义(为何要做?) ◆常用方法简介(怎么做?方法和步骤) ◆实施观测的准备(何时做?) ◆提交资料(如何体现?)
.
34
极坐标法
利用全站仪按极坐标法进行位移测量是, 其误差的主要来源有 测角误差、测距误差 、对中误差 、读数误差 等,要注意选择 合适的位置和时间段,认真操作,尽可能 减小误差。
.
35
提交资料
水平位移观测应提交的资料如下: 1、水平位移观测点布置图; 2、水平位移观测成果表; 3、水平位移曲线。
变形允许值——建筑能承受而不至于产生损害或影响正 常使用所允许的变形值(主要是以设计、相关规范中的 值作为参考依据,并结合个体差异及其他手段综合考 虑);
.
17
变形监测的内容
变形监测主要包括水平位移、(垂直位移), 偏距、(挠度)、弯曲、扭转、震动、裂缝等
的测量。
.
18
水平位移的基本概念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中特指建筑产生的非 竖向位移 建筑位移观测可根据需要,分别或组合测定建筑主体倾 斜、水平位移、挠度和基坑壁侧向位移,并对建筑场地 滑坡进行监测。
.
21
实施观测的准备
1、接受委托;
2、收集资料,根据建筑或观测体的特点和施测要求结 合规范做好观测方案的设计和技术准备工作,并取 得委托方及相关人员的配合;
3、确定观测方法和坐标系;
.
22
实施观测的准备
4、选设观测基准点、工作基点、观测点或观测标志。 标志应牢固、适用、美观。若受条件限制或对于高 耸建筑,也可选定变形体上特征明显的塔尖、避雷 针、圆柱(球)体边缘等作为观测点。对于基坑等临时 性结构或岩土体,标志应坚固、耐用、便于保护;
检核点1
25
20
15
位移观测点
毫米
10
5
位移量
检核点2
30
35
.
29
视准线法
3、采用小角法进行视准线测量时,视准线应按平行于 待测建筑边线布置,观测点偏离视准线的偏角不应超过 30″。偏离值d可按公式d=α/ρD。 式中, α—— 偏角(″) ;
D—— 从观测端点到观测点的距离(m); ρ——常数,其值为206265。
3、当测点与基准点无法通视或距离较远时,可 采用GPS测量法或三角、三边、边角测量与基准 线法相结合的综合测量方法。
.
24
水平位移分析主要用两点间的平距实施
水平位移分析主要用两点间的平距实施,所 以在观测中若获取的是斜距,则需改算为平 距,其原因是斜距会随着测站高、镜站高的不 同而改变。
.
25
高差改正的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