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H-O理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5
140
11
要素禀赋和H-O模型
H-O定理 一国应当分工生产并出口该国相对丰 裕和便宜的要素密集型产品,进口该 国相对稀缺和昂贵的要素密集型产品。
也被称为要素比例或要素禀赋理论
12
要素禀赋与比较优势
X-劳动密集型产品;Y-资本密集型产品
A国劳动相对丰裕
B国资本相对丰裕
X的价格相对低 Y的价格相对高
25
要素价格均等和收入分配
回答 否。因为贸易导致的劳动者的损失小 于贸易导致的资本所有者的收入,政 府可以通过税收政策重新分配收入, 从而使两种要素所有者都可以在国际 贸易中获利。
26
要素价格均等和收入分配
贸易对收入分配的短期影响
贸易对一国流动要素的影响是不明确的, 同时将有利于用于该国出口商品的非流动 要素,而不利于用于该国进口商品的非流 动要素。(特定要素模型的结论)
代表人物
瓦西里·里昂惕夫 1951年对H-O模型首次进行了检验,由 此创立投入产出表,并因此于1973年获 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30
对H-O模型的经验检验
里昂惕夫之谜
美国进口替代品的资本劳动比高于出口品 的资本劳动比,这意味着美国进口资本密 集型产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谜:美国是资本丰裕、劳动稀缺的国家, 应当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资本密集 型产品。
31
对H-O模型的经验检验
对里昂惕夫之谜的早期解释
里昂惕夫(1951,1956) 资本密集型产品需求偏好论 自然资源稀缺说 关税结构说 要素密集度逆转
32
要素密集度逆转
一种给定商品在劳动丰裕的国家是劳 动密集型产品,在资本丰裕的国家是 资本密集型产品。
33
要素密集度逆转
要素密集度逆转
要素密集度逆转使H-O理论不成立
H-O定理不成立 H-O-S定理不成立
36
H-O-S定理不成立
A国分工生 产并出口X
A国工资上升
速度比较
A国快于B国
A国=B国
B国被迫分工 生产并出口Y B国工资上升
A国慢于B国
H-O-S定理可能成立
H-O-S定理不成立 37
对H-O模型的经验检验
16
H-O模型与比较优势原理的比较
序 号
H-O模型
比较优势原理
1 多要素投入
单一要素投入
2
国内与国际的交换 原则一致
无法解释国内与国际 交换原则的不一致
3
比较优势源于资源 禀赋
比较优势源于劳动生 产率差异
17
要素禀赋和H-O模型
讨论 H-O模型存在什么问题?
18
要素价格均等和收入分配
H-O-S定理 国际贸易会使各国同质要素获得相同 的相对与绝对收入
10、资源充分利用
11、贸易平衡
6
基本概念
要素密集度
反映一种商品生产中某种要素投入多少的 一个指标 用资本劳动比(或劳动资本比)衡量 是一个相对量
7
两国间的要素密集度比较
问题:为什么B国在生产中投 入的资本相对多一些?
A国
Y的K/L=1
B国
Y的K/L=4
X的K/L=1
X的K/L=1/4
27
特定要素模型
A国的劳动总供给
在贸易中, Px/PY 上 升 使 VMPLx 移 动 到 VMPL'x , 工 资 相 对 Px 上升较小, 故对于X来说 工资下降, 但对于Y工资 上升(因为 PY不变)。
28
要素价格均等和收入分配
讨论 H-O-S定理如何现实吗?为什么?
29
对H-O模型的经验检验
产生原因
两种商品生产中劳动对资本的替代弹性差 异过大导致要素密集度逆转
e (K L) (K L) (w r) (w r)
34
要素密集度逆转
K L3 K L4 3
K L3 4
要素的替代弹 性越大,等产 量曲线的曲率 越小。
K L1 3
B国的工资 利率比率
A国的工资 利率比率
35
8
基本概念
要素丰裕度
反映一国某种要素自然禀赋的指标 以实物单位衡量:TK/TL 以相对要素价格衡量:PK/PL 仍然是一个相对量
9
基本概念
讨论 衡量要素丰裕度的两种方法之间有什 么关系?
10
要素丰裕度与生产可能性曲线
Y(资本密集型产品) 140
70
0
X(劳动密集型产品)
MP K MP L

K L
)
23
要素价格均等和收入分配
贸易对收入分配的长期影响
由于劳动和资本是充分利用的,并且在国 内产业间是自由流动的
因此,劳动和资本的真实收入与要素价格 呈同向变动。
24
要素价格均等和收入分配
问题 国际贸易会降低美国这样的资本丰裕、
劳动稀缺的国家的真实工资和劳动的 真实收入,那么美国政府是否应当限 制贸易?
国际贸易成为国际要素流动的替代品
19
相对要素价格均等
由于两国都 处于完全竞 争条件下, 且使用相同 的生产技术, 在工资率/利 率和Px/PY之 间存在一一 对应的关系。
20
技术相同保证两国关于
B国
X和Y的等产量线是相同 的;契约线对应着生产
可能性曲线;契约线凸
向右下角是因为X在两
国都是劳动密集型的。
第四章
H-O理论
主要内容
H-O理论的假设 基本概念 要素禀赋和H-O模型 要素价格均等和收入分配 对H-O模型的经验检验
2
H-O理论的假设
回忆 比较优势原理还存在什么问题没有被 解决?
3
H-O理论的假设
出发点 比较优势是怎么产生的?
4
H-O理论的假设
代表人物
埃利·赫克歇尔(Heckscher) 1919年发表《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 响》
伯尔蒂尔·俄林(Ohlin) 1933年发表《区域贸易与国际贸易》, 1977年与James Meade共享诺贝尔经 济学奖。
5
假设条件及其解释
1、2×2×2模型
2、技术水平相同
3、两种商品分别为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
4、规模报酬不变
5、不完全分工
6、需求偏好相同
7、完全竞争市场
8、要素只能在国内流动 9、完全自由贸易
X的价格相对高 Y的价格相对低
X与Y的相对价格低
X与Y的相对价格高
X是A国比较优势商品 Y 是B国比较优势商品
13
H-O模型的一般均衡框架
商品价格 要素价格 要素派生需求
Hale Waihona Puke Baidu技术
商品最终需求
要素供给 偏好
生产要素分配
14
H-O模型
讨论:你对 这个图示有 什么异议?
15
H-O模型
注意 H-O 模 型 并 不 要 求 两 国 需 求 偏 好 一 定 相同,只要这种差异不足以完全抵消 导致两国具有相对商品价格与比较优 势差异的要素禀赋和生产可能线之间 的差异。
A国
格相
均对
等要
证素
明价
A国分工生产X直至到达
点B,B国分工生产Y直
至 到 达 B' 点 。 在 B 和 B'
点,两国的资本/劳动比
B国
率和工资率/利率比率都 是相同的。
A国
格相 均对
等要
证素
明价
绝对要素价格均等的证明
根据欧拉定理
Q MP L L MPK K
Q L

MP
L (1
对里昂惕夫之谜的后期解释——新要 素理论
人力资本说 知识资本(R&D)
38
结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