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常儿童教育施建农15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常儿童是智力和 才能高度发展,优异智 力、创造力及良好的个 性特征相互作用构成的 统一体。
二、超常儿童的类型
智力型 :主要的特点是智商高。 学术型:学业成绩特别突出,显著特点是一门或 几门功课特别优秀,超过了同年龄或同年级儿 童的学业水平. 创造型:特点是创造性强,能不拘一格进行发明 创造。这类儿童的思维具有流畅、灵活、新颖 等特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和解决 问题。
领导型:具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分析判断能力、 讲演能力、决策能力、感召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等领导者的素质和潜能。 艺术型:擅长美术、音乐、戏剧,有很高的艺 术天资和素养。 运动型:不仅有很高的运动记忆和形象思维能 力,而且反应灵活,具有很好的动作协调和模 仿能力。
三、超常儿童的评估与鉴别
对超常儿童的评估和鉴定主要是从智力、成就、 创造能力、非学术领域,个性特征或非智力因 素等几个不同的方面来进行综合评估。 我国的超常儿童一般的鉴别程序是由家长或教 师推荐、对主科知识和一般智力测查、复试 (包括认知能力测验,特殊才能作品评定)、 个性品质调查、体格检查等。
类比推理、创造性思维发 展更好
创造性思惟和类比推理方面显示出随 年龄增长而上升的趋势
认知发展的趋势
感知观察力却没有像常态儿童那样也 显示出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的趋势
观察目的明确
观察力
善于抓住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和 关系
善于从不同角度观察
记忆力
记忆敏捷 再现速度快、准确
注意力
注意广度大 注意稳定并具有高度紧张性
智力测量 成就测量 创造能力测量 非学术能力的测量(音乐、绘画、表演艺术、 运动技巧等方面的能力) 人格或非智力因素的测量
我国鉴别超常儿童的主要原则:
采取多指标、多途径、多方面的动态比较和 考评; 既要考虑智力因素,又要考虑非智力因素; 坚持鉴别要为教育服务。
四、超常儿童的成因与出现率
(一)超常儿童产生的原因
参考书目2
1、施建农、徐凡编著:超常儿童发展心理学,安徽 教育出版社,2004 2、刘玉华、朱源编著:超常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 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 3、查子秀主编:超常儿童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3 4、辛厚文主编:超常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1
参考文章
1、姚本先:关于大学少年班超常教育的理性思考,中国特殊 教育,2002.2:20-22 2、贺淑曼:关于我国超常教育现状问卷的调查分析,中国特 殊教育,1999,1:1-4 3、彭呈军:超常教育研究的走向,中国特殊教育,1999.1: 5-8 4、施建农、徐凡:超常儿童研究的现状与动态,中国特殊教 育,1997.1:1-4 5、施建农、徐凡:我国超常儿童研究的进展及其问题,心理 学报,1998.3 6、贺宗鼎、袁顶国:当代我国超常儿童心理研究与教育评述,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 17-24
庄小威,87级少年班学生。哈佛大学化学与化学生物系、物理系双聘正教授
段镶锋,92级少年班学生。哈佛大学博士,现任职于著名的纳米技术公司—— Nanosys(纳米系统)公司,他是该公司高等技术研究组奠基人之一
案例2
南方周末:从神童出 家看首批少年班神童 命运 宁铂、谢彦波、干政 等这些当年最为耀眼 的神童今归何处
五、超常教育的师资
应具备如下几方面的条件:
尊重、信任、鼓励、支持学 生 热爱生活、乐于助人、意志 坚定、积极向上
热爱学习,勤于思考,潜心研究,学而不厌, 海人不倦 有扎实的文化科学知识,博大精深,有批判思 维的习惯和成形较好的认知结构 客观、公正、心胸宽广、甘为人梯 崇尚科学与民主,关心社会进步和人类的前途 与命运
第十五章 超常儿童的教育
第一节 超常儿童概述 第二节 超常儿童的心理特征 第三节 超常儿童的教育
第一节 超常儿童概述
一、超常儿童的概念 二、超常儿童的类型 三、超常儿童的评估与鉴别 四、超常儿童的成因与出现率
一、超常儿童的概念
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伦朱利(J. S. Rensulli) 提出了“三环天才儿童的概念”,认为天才儿童是由 下列三种主要的心理品质构成和相互促进: 一是中上等以上的智力; 二是较高的创造力; 三是强烈的动机与责任感。
根据儿童的实际水平,选择最佳的教育模式 更新教育观念,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较早地把他们引进研究领域,发展创造性思维和 灵活地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超常教育发展趋势
超常儿童教育观念和政策已经向稳定性和规范 化方向发展 超常儿童的界定分为有了进一步的拓展 对超常儿童的评价和定位标准出现新的认识尺 度 超常儿童的培养模式已经由集中的特殊教育机 构培养向弹性教育方向发展
案例1
张亚勤,78级少年班学生。微软全球副总裁,微软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 姚新,78级少年班学生。英国伯明翰大学计算机学院首席教授、中科院海外评审专 家 秦禄昌,78级少年班学生。北卡罗莱纳大学物理系教授;现任职NEC公司,主持碳 纳米管研究项目 ,被誉为“纳米博士” 谢旻,78级少年班学生。新加坡国立大学工业与系统工程系教授 王力军,81级少年班学生。德国埃朗根-纽伦堡大学首席教授,马普学会会员 卢征天,82级少年班学生。加州柏克利博士,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科学家 邵中,83级少年班学生。普林斯顿大学博士,耶鲁大学终身正教授
美国教育部USOE的定义: 是指在学校中有高水平的智力、创造力、领导能 力和艺术能力的儿童。 接近这一概念的儿童约占在校学生总人数的2%~5%。
我国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家学者(查子秀,1993):
第一,超常儿童是相对于常态儿童而言,是儿童中智 慧才能优异发展的一部分,他们与常态儿童之间有差 异也有共同性; 第二,超常智能是在教育和环境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先天素质为超常智能提供了某种潜在的可能,但需要 适合的教育和环境才能成为现实; 第三,超常智能是稳定的,也是发展变化的,可能加 速超常发展,也可能停滞或后退,这取决于各种主客 观因素; 第四,超常儿童心理结构不仅仅限于智力、才能方面, 还包括非智力个性特征方面。
讨论
二、超常儿童教育的原则
保持超常儿童的学习兴趣、创新意识 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满足他们对知识的渴求 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提高超常儿童的动机水平 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独立工作能力 加强心理辅导,克服发展中的不平衡性
三、超常儿童的教育措施
◆早期评估和鉴定,了解儿 童的禀赋特征和发展方向 ◆改革招生、考试制度,采取合 理的教育管理,允许提前上学、 升级和跳级
遗传因素 环境因素 先天素质与环境因素的相互关系
(二)超常儿童的出现率
智商分数:处于全体的顶端的2-3%; 处于一般能力或特定成就领域顶端15-20%的 学生都视为天才。而他们的智商数不能低于 115
第二节 超常儿童的心理特征
一、认知特点 二、情绪特点 三、个性特点
一、认知特点
认知能力强是超常 儿童突出的特点之一
对下列问题教育学和心理学认识还不大统一
一般都同意所谓超常儿童是指那些一般的智力、悟性、创 造性或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特殊才能,如学业成就、道德 判断、工作成就、创造能力等超过平均发展水平的儿童。 但是,到底是指整体水平的突出还是某一方面水平的突出? 哪种超常的资质是特别需要培养和重视的?目前尚有争议。 用什么方法能及时地发现资质优异儿童的潜在性能力?怎 样评估和鉴定资质优异的儿童?是采用测试评估,还是借 助于教师的观察和经验?是依靠学生的学业成就,还是上 述各方面的统筹考虑? 在一定的群体中,资质优异儿童的人数占多大的比例?其 发展水平是超过普通儿童发展水平的99%还是85%?怎样制 定所谓“一般水平”的标准? 怎样确定比较的对照组,是按一定的生理年龄来区分,还 是按专业成绩来区分?
思考题
1、怎样的儿童能被称为超常儿童?超常的 表现是单一方面的还是多方面的? 2、如何合理地评估超常儿童?标准是什么? 3、超常儿童的干预时间应在哪个年龄阶段 为宜?为什么?
一、超常儿童教育的发展
(一)超常儿童教育发展状况 • 国外 • 国内
(二)超常儿童教育的发展特点及成因
认为发展超常儿童的教育与近几十年来世界 范围内大力提倡的教育平等、教育民主思想 不合
超常儿童与青少年的 教育发展比较缓慢的 原因
缺乏与之相应的师资
超常儿童家长对子女需要接受特殊教 育的程度并不迫切
参考书目1
1、李德高著:资赋优异教育 ,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1996.7 2、李德高著:资赋优异儿童课程设计 ,台湾:五南图书出版 公司,1996.3 3、毛连塭著:资优教育——课程与教学,台湾:五南图书出版 公司,1996.1 4、杨宏飞等译:天才儿童的发现和教育,台湾:商鼎文化出版 社,1992.4 5、资优学生鉴定与辅导,台湾:心理出版社,1995.11 6、资优学生创造力与特殊才能,台湾:心理出版社,1993.11
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思维敏捷;思维深刻; 思维广阔,具有独创性
二、情绪特点
★ 独立、自尊和自信是超常儿童性格中最突出的
特点 ☆ 误解:认为超常儿童多半性情古怪,情绪欠稳定
三、个性特点
认知、情感、行为的独立性是超常儿童的显著 特征。
讨论:天才能不能人为制造培养?
超常儿童的教育
一、超常儿童教育的发展 二、超常儿童教育的原则 三、超常儿童的教育措施 四、超常教育发展趋势 五、超常教育的师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