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音乐教学游戏化的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幼儿音乐教学游戏化的策略
摘要:音乐教学游戏化是幼儿游戏活动的一种,它是将音乐活动内容溶于游戏的形式中,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理解音乐,从而使幼儿在情感上获得美的陶冶,在能力上学会自发主动学习,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本文从幼儿音乐教学游戏化的调研入手,探讨了幼儿音乐教学游戏化的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游戏化幼儿音乐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5(a)-0186-02
德国幼儿园之父福禄培尔说:“儿童早期的各种游戏,是一切未来生活的胚芽。”幼儿最自然的活动方式就是生动活泼的游戏。游戏本是文化娱乐的一种,“音乐的本质之一就是娱乐”,音乐本身具有愉悦身心的作用,这也是几千年前的《乐记》早已指出的真理一―― 乐(yue)者乐(le)也。可见,音乐和游戏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愉悦性。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可以与游戏进行优化整合,把音乐和游戏有机地结合起来,设计易于表现的游戏化教学内容,选择利于创造的游戏化教学方法,更好地激发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和愿望,促进幼儿审美感受
力、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发展,从而获得最大的快乐。
过去,教师习惯于将游戏安排在学习歌曲之后,习惯于割裂音乐游戏与其他音乐教学活动的界限。在此,我们需要澄清的是:游戏既不是学习之余的犒赏,也不只是认知疲劳后的放松,游戏不应该与学习活动对立,好的游戏本身就是学习活动。如果幼儿在音乐教学活动中能够乐由心生,能够专注投入,从微笑到嬉笑,再到创造后的欢笑,那正是我们所要追求的游戏化音乐活动的效果。要达到这种效果,笔者认为,教师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应注意设计易于表现的游戏化教学内容,选择利于创造的游戏化教学方法,更好地激发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和愿望,促进幼儿审美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发展,从而获得最大的快乐。那么,我们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如何运用游戏这种教学手段,提高幼儿音乐教学的质量,就此我们从如下三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1 选择游戏化的教学内容,让幼儿在音乐的世界里获得快乐
我们在选择音乐活动教材时,除了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发展水平外,还必须考虑到音乐教材本身的趣味性―― 是否可以把音乐内容设计成一个或一系列的小游戏,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和“玩”一样的感受,自觉自愿地,不知不觉地,快乐地投身于音乐教学活动中,在唱唱、跳跳、敲敲、玩玩中来感知音乐,发展能力。
1.1 选择合适内容切入,调动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
众所周知,选材是设计一节好课的前提。然而有了好的选材,还远远不够,其中,开篇十分重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幼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时,才愿意主动地去学习和了解,进而深入地去探究它。当兴趣转化成学习动机时,教师才能引导幼儿轻松地走进音乐的世界,去感受美妙的音乐。
1.2 选择不同的内容进行,提高幼儿分辨音乐的能力
选好教材后,我们可以针对音乐本身的内涵和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各种各样的游戏形式。如表演性游戏、竞赛性游戏、情节性游戏及一些在训练时的猜谜、辨音、打击等小型游戏。在小班音乐游戏《碰一碰》的活动中,教师设计了辨别音乐快慢、强弱等变化环节。当幼儿听音乐走进活动室时,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知道听到快的音乐动作就快,听到慢的音乐动作就慢,并根据铃鼓的指引,快速或慢速地拍打小手和小脚,初步感知音乐的快与慢。再如:在小班音乐游戏《大象走小兔跳》的活动中,首先教师引导幼儿认真倾听音乐,小兔的音乐是欢快的,活泼的;大象的音乐是低沉和缓慢的,幼儿就会跟着音乐的性质去模仿了。
2 设计游戏化的教学过程,让幼儿在音乐的世界里获得知识
在音乐教学活动中,边唱歌边游戏,是激发幼儿音乐
欲望的有效途径之一。幼儿园的孩子天生好玩好动,所以,我们要提高音乐教学活动的质量,就应该根据孩子好动好玩的心理特点,把孩子的音乐学习与游戏有机地结合起来,动口、动手、动脚、动脑,在音乐的世界里蹦蹦跳跳、轻轻松松地获得知识。
2.1 创设良好游戏环境
幼儿年龄小,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几张图片、一段表演、一个故事、一场游戏,往往能让他们身临其境,共同欢喜和悲伤。只有情景的音乐游戏才会具有感染力,才能引起幼儿情感的共鸣,更易于被幼儿理解和接受。要让幼儿对音乐活动产生浓厚兴趣,创设良好的环境,则是最直接而有效的方法。它能充分利用形象,构建充满童趣、优美的情景,让幼儿从一开始就置身于音乐作品所表现的意境中去,激起孩子学习动机和学习欲望,引领孩子满怀兴趣地去参与。例如:中班的音乐游戏中,教师准备了《猪小弟》的活动,教师需要提前进行场地的布置,将活动场所布置成为美丽的森林,然后令孩子以及教师共同带上活动需要的头饰,音乐背景用《猪之歌》,这样孩子会很快的在教师的带动下被感染,继而进入角色,在这样优美的场景中,内心的快乐情绪首先激发了起来,这时的学习对于孩子来说已不单是学习,而是在游戏、在表演。
2.2 精心设计游戏环节
音乐游戏可以使幼儿完整地感受音乐的艺术形象,根据音乐的特点做出动作,能够积极地、有效地促进思维活动,发展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在一些有情节、有角色、有形象化动作的音乐游戏中,启发他们积极思考角色之间的关系,角色的性格和动作特点,从而使幼儿在丰富而生动的想象之中做形象化动作。如在中班《狼和小羊》这个音乐游戏时,扮演小羊的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吃着青草,这时躲在树后的大灰狼悄悄走过来,想要吃掉小羊,小羊们齐心协力,一起把大灰狼赶跑。小朋友在音乐中感受到小羊的可爱、机智、勇敢,狼的狡猾、凶狠。经过幼儿的大胆想象与表现,不仅发展他们的想象力,还培养了他们团结协作能力。幼儿在亲切友好的情境中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3 运用游戏化的教学方法,让幼儿在音乐的世界里获得能力
我们在探索教学内容游戏化的同时,还应注重组织形式的灵活性和多样性,运用恰当的方法和组织形式去建构幼儿音乐学习的最佳心理结构。采用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方法,让幼儿在多种形式的游戏化教学中,快乐地感受和感知音乐,自觉自愿地参与到教学游戏中,使幼儿在游戏化的活动中真正得到艺术的享受,感受艺术的魅力,培养幼儿对音乐游戏活动的爱好和兴趣,发展其审美能力。 3.1 在玩耍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