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大纲

《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大纲
《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大纲

《计算机网络基础》选修课教学大纲

一、课程教学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数据通信基础知识入手,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一些基本理论和实用技术,系统地介绍了局域网的基本组成、网络结构和网络规划。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网络基础知识,认识网络、使用网络,组建基本的局域网络,并能通过拨号网络访问Internet。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1、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了解网络与通信的关系。

2、了解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通信协议、网络互连。

3、掌握局域网络的基本结构,组建局域网络,设置、登录Internet。

三、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和分工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建立在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与通信技术结合的产物,在掌握计算机使用技术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地学习了解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学会使用计算机网络提供的各项服务和资源。

四、课程的内容与学时分配、学分数

五、本课程的性质与适用对象

全校非计算机专业选修课。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大纲内容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

本章是计算机网络的引论,主要是使读者了解计算机网络产生的主要原因和物质基础,强调计算机网络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总结归纳计算机网络发展过程中各阶段的特征和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同时本章对计算机广域网和计算机局域网是计算机网络发展的二大分支,以及由此派生出的各种计算机网络类别也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另外,对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所完成主要功能以及Internet网络所提供的服务也做了一些介绍。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使读者对计算机网络的概貌能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总体上明确本课程所研究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教学内容:

1.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1.1.1面向终端的远程联机系统

1.1.2计算机——计算机网络

1.1.3开放式标准化网络

1.1.4全球网络互连与高速网络

1.2计算机网络系统

1.2.1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1.2.2计算机网络功能

1.2.3计算机网络系统与联机多用户系统

1.2.4计算机网络系统与分布式计算机系统

1.3计算机网络的类型和模式

1.3.1计算机网络的类型

1.3.2计算机网络的模式

1.4Internet与Intranet

1.4.1 Internet的发展概况

1.4.2 Internet提供的信息服务

1.4.3 Intranet

习题1

第二章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本章首先介绍了数据通信基础,这一部分主要使您能够清楚在计算机网络中数据是如何从一个计算机传送到另一个计算机上,以及接收方是如何能够校验所接收的数据是正确的。在明白数据通信基础之后,再介绍为完成数据通信这个复杂的任务,计算机网络采取了一种分层的方法来实现。另外本章还介绍了,如果想构建一个计算机网络,应如何来选择一种网络拓扑,以及针对这种拓扑结构应如何选择相应的传输介质。本章是计算机网络的一些基础知识,通过本章的学习,将对后续章节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教学内容:

2.1 数据通信基础

2.1.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2.1.2模拟数据和数字数据的传输形式

2.1.3数据的传输方式

2.1.4多路复用传输

2.1.5带宽和数据传输速率

2.1.6数据编码

2.1.7数据传输中的检错与纠错

2.2 数据交换

2.2.1 电路交换

2.2.2报文交换

2.2.3报文分组交换

2.3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2.3.1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形成

2.3.2通信协议

2.3.3OSI参考模型

2.3.4TCP/IP参考模型

2.4数据的传输媒体

2.4.1双绞线

2.4.2同轴电缆

2.4.3光纤

2.4.4无线通信媒体

2.5 网络的拓扑结构

2.5.1 星形拓扑结构

2.5.2总线型拓扑结构

2.5.3环型拓扑结构

2.5.4树型拓扑结构

2.5.5全互连型

习题2

第三章局域网络

本章介绍构建一个局域网络应需要哪些组件,仅有了这些组件并把它们连在一起之后,还不能完成一个计算机网络,这仅是在物理上把这些计算机连在一起,还必须进行相应的硬件和协议的设置,即逻辑连接。在这个设置过程中,有两种不同的模式:对等网络模式和客户/服务器模式。这两种模式是两种绝然不同的计算机网络模式。在建成局域网络之后,用户如何使用网络上的资源,这些资源包括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和数据资源。最后还介绍了在局域网络通信过程中,由于传输介质是由各主机共享的,这样就存在一个在某一时刻哪一个主机可以访问传输介质,即介质访问控制方式,它的目的是合理地分配传输介质的使用时间,提高传输介质的有效利用率。本章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实际动手,把几个分布在不同地点的、相互独立的计算机连接成计算机局域网络,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能够明白,构建一个计算机局域网需要购买哪些设备,这些设备买回之后要如何进行安装和配置等等。

教学内容:

3.1 构成局域网络的组件

3.1.1 局域网硬件的基本组成

3.1.2 局域网软件的基本组成

3.2 对等网的建立

3.2.1 对等网络的规划

3.2.2 对等网络的连接

3.2.3 资源共享

3.2.4 对等网络的使用

3.3 客户/服务器网络

3.3.1 在服务器上建立用户帐号

3.3.2 工作站如何设置登录到Windows 2000服务器

3.4 传输介质的访问控制方式

3.4.1 局域网标准 IEEE802

3.4.2 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

3.4.3 令牌环

3.4.4 令牌总线

3.5 高速以太网

3.5.1 100BASE-T快速以太网

3.5.2 千兆位以太网

习题3

第四章广域网络

本章首先介绍一些关于广域网的基础知识,明确广域网的形成以及如何划分。同时对广域网所使用的TCP/IP协议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从IP地址的分类、子网的划分、实际应用中如何对TCP/IP协议进行安装设置,以及如何对TCP/IP协议进行测试,这些都是在实际的网络管理中经常会遇到的。另外,在本章还介绍了关于在广域网中的域名系统。在网络中的实际通信虽然使用的是IP地址,但其非常难于记忆,常采用一种有意义的名字来代替(叫域名),这样就存在一种从域名到IP地址的转换关系,这种转换是由DNS服务器来完成的。最后,在本章还介绍了局域网络接入Internet的几种接入方案,在这些方案中还应考虑到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即如何保护网络内部的安全。

教学内容:

4.1 广域网的基本概念

4.1.1网络互连

4.1.2网络互连层次与设备

4.1.3广域网提供的网络服务

4.2TCP/IP协议

4.2.1TCP/IP协议概述

4.2.2Internet网际协议(IP)

4.2.3TCP/IP设置

4.2.4TCP/IP测试

4.2.5下一代网际协议IPv6

4.3Internet的域名系统

4.3.1域名系统概述

4.3.2DNS域名结构

4.3.3DNS域名设置

4.4局域网与Internet的连接

4.4.1常见的Internet接入方式

4.4.2Internet接入技术

4.4.3局域网接入Internet的方式

4.5计算机网络安全

4.5.1 网络安全概述

4.5.2 防火墙

习题4

第五章 Intranet的建立

本章围绕Intranet网络技术,以Windows 2000为服务器平台、Windows98为客户平台,介绍了DHCP、DNS、Web、FTP、Email等几种常用服务器的构架。

本章的内容注重实际的应用,学生通过本章的学习便能轻松构建本企业的Intranet网络。

教学内容:

5.1 Intranet 概述

5.1.1认为Intranet

5.1.2Intranet的功能

5.1.3Intranet 的新发展——Extranet

5.2DHCP服务器的安装与设置

5.2.1DHCP服务器的安装

5.2.2DHCP服务器的设置

5.2.3DHCP客户端的设置

5.3DNS服务器的安装与设置

5.3.1DNS服务器的安装

5.3.2DNS服务器的设置

5.3.3DNS客户端的设置

5.4Web服务器的安装与设置

5.4.1Web服务器的安装

5.4.2Web服务器的设置

5.5FTP服务器的安装与设置

5.5.1 FTP服务器的安装

5.5.2 FTP服务器的设置

5.6邮件服务器的安装与连接设置

5.6.1邮件服务器的安装

5.6.2邮件服务器的设置

5.6.3邮件服务的客户端设置

习题5

第六章拨号网络

本章从实际出发,介绍如何使个人计算机能够连上互联网,以获取网上无穷无尽的信息。重点介绍了调制解调器、拨号网络的安装设置方法,以及当计算机不能上网,应从哪几个方面去检查和将故障排除。最后给学生介绍了一种使小型局域网上的多个用户共享一个MODEM上互联网的方法。本章是对前几章所学的网络知识的实际应用,如IP地址的设置与分配,网关的设置等等,只有在对这些概念充分理解的基础之上才能正确的进行设置。

教学内容:

6.1调制解调器的安装

6.1.1调制解调器的选择

6.1.2调制解调器的安装

6.2拨号网络的安装与设置

6.2.1拨号网络的安装

6.2.2建立连接

6.3设置Internet网络协议

6.4拨号上网

6.5拨号上网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6.6Internet连接共享的建立

习题6

第七章I nternet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

本章围绕Internet常用的功能,介绍了Internet Explorer, Outlook Express, OICQ, Netant 四种软件,通过这些软件可浏览网页、保存网页、收发电子邮件和新闻、聊天、下载文件以及查找信息等内容。

教学内容:

7.1 网站的浏览—Internet Explorer

7.1.1 Internet Explorer的基本使用方法

7.1.2 保存网页内容、网址

7.1.3 脱机浏览

7.1.4 加快浏览速度

7.2 邮件的收发——Outlook Express

7.2.1 Outlook Express 功能简介

7.2.2 使用Outlook Express发送与接受邮件、新闻

7.2.3 配置邮件与新闻账号

7.3 网上聊天——OICQ

7.3.1 OICQ的安装与号码的申请

7.3.2 使用OICQ聊天

7.3.3 OICQ的设置与其它应用

7.4 文件下载利器——NetAnts

7.4.1 NetAnts的安装和界面介绍

7.4.2 使用NetAnts下载文件

7.5 在Internet上搜索信息

7.5.1 按内容分类逐级搜索

7.5.2 使用关键字搜索

习题7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任务和性质

本课程是五年制高职和三年制高职计算机网络管理与维护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主要从实用性、针对性出发,教导学生掌握与计算机实用组网相关的知识、技术和实践技能。

二、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1.掌握数据通信技术;

2.掌握网络的体系结构、协议;

3.掌握计算机局域网组网的基础知识;

4.掌握常见网络设备的使用;

5.掌握局域网的互连技术;

6.掌握小型局域网的设计和规划;

7.掌握Windows 2000 Server 的安装、使用、管理和维护。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计算机网络概述

(1)了解网络的形式、结构与组成;

(2)理解网络的概念和功能;

(3)理解网络的拓扑结构;

(二)数据通信基础知识

能力培养

(1)理解数据通信的概念;

(2)理解数据传输的类型和方式;

(3)理解各种传输介质;

(4)掌握几种多路复用技术;

(5)掌握线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技术;

(6)掌握奇偶校验和CRC校验方法。

(三)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和网络操作系统

2、

(1)了解有关标准化组织和通信协议;

(2)理解OSI//ISO网络参考模型和各层相关协议;

(3)理解TCP/IP模型和各层相关协议;

(4)了解常用网络操作系统概况。

(四)计算机局域网组网原理

2、能力培养

(1)掌握局域网的概念和几种拓扑结构;

(2)了解局域网的各种类型;

(3)掌握介质访问方式。

(五)常用网络设备

2、能力培养

(1)掌握网络设备的安装和设置;

(2)掌握计算机局域网的互连技术。

(六)网络的规划与设计

1

2、能力培养

(1)了解网络规划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组建网络硬件系统。

(七)Windows 2000 Server的安装和使用

2、能力培养

(1)了解网络操作系统的特点;

(2)理解组与工作组、域与活动目录的概念;

(3)掌握Windows 2000 Server 的安装;

(4)理解IP地址、子网掩码和网关的概念;

(5)掌握TCP/IP 的配置方法;

(6)掌握安装和配置DHCP、DNS 和WINS的方法;

(7)掌握客户机的安装方法;

(八)Windows 2000 Server网络的管理和维护

1

2

(1)掌握活动目录的安装和配置;

(2)掌握用户和计算机的管理;

(3)掌握Windows 2000 Server的共享设置;

(4)掌握Windows 2000 Server的数据备份和还原。

学生实验(1)实验一、双绞线的制作;

(2)实验二、双机互连组建对等网;

(3)实验三、从光盘安装 Windows 2000 Server;

(4)实验四、Windows 2000 Server中活动目录域用户管理;

(5)实验五、Windows 2000 Server的共享设置,数据备份和还原。

四、学时分配建议

五、大纲说明

1、教学对象

本大纲适用于高中后三年制、五年制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学生。

2、教学原则和建议

(1)本课程重点介绍数据通信和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要把握其深度和难度;

(2)要立足于实际应用,引导学生对网络原理的理解。

3、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成先海编著

参考书:计算机网络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王协瑞编著;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林东编著;等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09464018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Computer Networks)

学时:56(12)学分: 3.5

开课学期:7

参考教材: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高传善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7月)

开课对象:计算机类本科、专升本

先修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模拟与数字电路,操作系统,数据结构,C++程序设计语言

内容提要:本课程按照计算机网络模型的层次结构,并结合迅速发展的网络新技术,系统地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相关技术和实现方法,内容包括数据通信基础知识、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

传输层及高层,以及局域网、Internet网络、A TM,ISDN,网络管理和网络安全等等。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相关理论和实现方法,掌握通信协议的分析和设计方法,对计算机网络系统具有分析、设计和评估的能力,熟悉和掌握常用的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和标准、相关的网络实用技术,对各种网络技术以及网络管理、网络安全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相关技术有所了解。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实验教学为辅,并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要求多媒体教师有网络环境。

四、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文字简述)(具体章节安排以表格体现)

(教学要求:A—熟练掌握;B—掌握;C—了解)五、建议实验项目及学时分配

六、参考书目

1.《计算机网络》 Andrew S.Tanenbaum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

2.《计算机网络》(第4版)谢希仁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2

3.《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其应用》汤子瀛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0 起草:肖维民审核:日期: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2005年2月修订)

学时:32(讲课24学时、上机8学时)

学分:2

教材:《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教程――网络技术》教育部考试中心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4(2003重印)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计算机网络基础”是非计算机专业学生高年级的一门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的选修课。

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使用方法。

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熟悉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了解常用的计算机网络术语;系统的学习实用局域网基础知识,提高动手组网和解决网络故障的能力,掌握因特网常用协议和常用软件,掌握网站开发的知识和工具,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另外,对新出现的网络术语有一定的了解。

二、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计算机基本概念、常用操作系统和常用软件的使用。在此基础上,在教师的指导下,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网络的知识。

本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三、教学方式:

多媒体教学。

四、先修课程:

计算机基础导论。

五、教学内容:

1、计算机网络概论

1.1、计算机网络的历史作用与发展阶段

1.2、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功能

1.3、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和结构

1.4、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5、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领域与研究热点

1.6、计算机网络课程学习的特点与要求

2、局域网

2.1、局域网概述

2.2、局域网体系结构-IEEE 802 参考模型

2.3、局域网拓扑结构

2.4、组建以太网

2.5、OSI/RM与通信设备

2.6、局域网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2.7、无线局域网技术

3、TCP/IP和因特网

3.1、因特网的产生、发展与现状

3.2、TCP/IP的网络层

3.3、TCP/IP的传输层

3.4、TCP/IP的应用层

3.5、广域网与接入网技术

3.6、无线网络与移动设备

4、常用网络软件

4.1、Windows与网络

4.2、Linux与网络

5、网络管理与安全

5.1、网络管理基础

5.2、网络安全基础

5.3、黑客攻防实例

5.4、网络安全策略

6、网站开发技术

6.1、HTML 4.0

6.2、CSS 2.0

6.3、JavaScript 1.5

6.4、XML 1.0

6.5、动态网站开发简介

六、上机内容:

1、练习常用网络软件

2、练习网络管理技术

3、练习网站开发技术

八、

本课程的考核采取结课考试方式。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大纲(大专)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计算机网络》课程是计算机应用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应当具有计算机组成原理和计算机操作系统的预备知识。

本课程的任务是:

1.使学生对计算机网络从整体上有一个较清晰的了解。

2.对当前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种类和常用的网络协议有较清晰的概念。

3.学会计算机网络操作和日常管理和维护的最基本方法。

4.初步掌握以TCP/IP协议族为主的网络协议结构。

5.初步培养在TCP/IP协议工程和LAN上的实际工作能力。

6.了解网络新技术的新发展。

二、课程的特点和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特点和教学基本要求如下:

1.计算机网络的概念较多,因此要强调基本概念,而不是过多地讲具体的计算网络中所使用的专用设备。

2.计算机网络的发展非常迅速,新的技术不断出现,因此应尽可能地讲述较新的内容,使所学的内容不致很快地过时。

3.本课程工程性较强,教学中应使理论联系实际和重视实验环节。

三、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

1.熟练掌握:

要求学生能够全面、深入理解和熟练掌握所学内容,并能够用其分析、初步设计和解答与网络应用相关的问题,能够举一反三。

2.掌握:

要求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并且能够进行简单分析和判断。

3.了解:

要求学生能够一般地了解的所学内容。

第二部分教学媒体与教学过程建设

一、课程教学总学时数、学分数

课程教学总学时90学时,5学分。其中授课54学时,实验24学时,社会实践12学时。

二、文字教材与其它媒体的配合

1.本课程文字教材包括主教材和实验教材两部分,文字教材作为学习的主要媒体,着重反映课程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在形式上要便于自学。

2.录像教材配合文字教材的讲授,内容重点在于复习指导。

3.VCD光盘配合文字教材,讲授课程的重点、难点内容。

4.CAI课件作为新的网络教学媒体,采用HTML样式表、Java等格式编写,可以在互连网上使用也可以直接以光盘从微机中使用。

三、主要教学媒体的使用与学时分配

建议学时分配如下:

序号教学内容授课实验社会实践

1(参观互连网络中心)4

2第一章计算机网络导言84

3第二章计算机网络的层次模型104

4第三章计算机网络中的通信子网124

5第四章计算机网络中的高层服务128

6第五章计算机网络应用开发与相关技术124

7(社会调查)8

四、考核

本课程采用笔试和实验(含社会实践)两种考核方式,笔试由中央电大根据教学大纲统一命题,实验由各省级和计划单列市电大完成。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导言(8学时)

(1)为什么使用计算机网络

(2)网络系统的组成

(3)互连网络标准体系

(4)计算机网络的新进展及发展趋势

教学要求:

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构成,现存世界上计算机互连网络的主要标准。TCP/IP协议基本概念。

掌握:计算机网络所提供共享的硬件、软件、信息三类资源。

了解:为什么要使用计算机网络,关于计算机网络和互连的技术新进展。

第二章计算机网络的层次模型(10学时)

(1)物理层

(2)链路层

(3)网络层

(4)传输层

(5)应用层

教学要求:

熟练掌握:开放式系统和互连模型的概念,横向规程控制信息流和纵向数据流的概念,每一层的基本功能分工,服务和接口的概念。

掌握:相关技术术语,每一层的具体功能,连接的概念,成帧、装配报文分组、纠错、地址、路由选择和活动窗口的流控制的概念或工作机理。

了解:ISO/OSI七层开放式系统互连国际标准。

第三章计算机网络的通信子网(12学时)

(1)通信子网概述

(2)数字通信基础知识

(3)局域计算机网络

(4)城域计算机网络

(5)广域计算机网络

(6)网际互连技术

(7)端-端的通信(TCP)

教学要求:

熟练掌握:通信子网的组成,调制/解调制、编/解码的概念,TCP/IP规程的主要内容,IEEE802.3协议,组网连接的主要几种方式。

掌握:通信子网和高层应用分离的原则,主要物理通信信道的种类及性能,几种重要的信道复用技术,波特率和比特率的概念。

了解:虚拟网络的概念,许多新的网络技术与通信网络的发展方向。

第四章计算机网络中的高层应用(12学时)

(1)计算机网络高层应用概述

(2)网络应用服务平台

计算机网络基础考试试题

网络基础 所有60道单选题 1、万维网(world wide web)又称为______,是Internet中应用最广泛的领域之一。A:Internet B:全球信息网 C:城市网 D:远程网 答案:B 2、安装拨号网络的目的是为了______。 A:使Windows完整化 B:能够以拨号方式连入Internet C:与局域网中的其他终端互联 D:管理共享资源 答案:B 3、在拨号上网过程中,连接到通话框出现时,填入的用户名和密码应该是______。A:进入Windows时的用户名和密码 B:管理员的帐号和密码 C:ISP提供的帐号和密码 D:邮箱的用户名和密码 答案:C 4、网上交流常见的形式有______。 A:网上讨论(BBS) B:网络会议 C:网上电话等 D:全部都是 答案:D 5、在Internet的通信协议中,可靠的数据传输是由______来保证的。 A:HTTP协议 B:TCP协议 C:FTP协议 D:SMTP协议 答案:B 6、免费软件下载,是利用了Internet提供的______功能。 A:网上聊天 B:文件传输 C:电子邮件 D:电子商务 答案:B 7、域名为https://www.360docs.net/doc/ce10608406.html,的站点一般是指______。 A:文件传输站点 B:新闻讨论组站点或文件传输站点

C:电子公告栏站点 D:电子邮件中对方的地址或文件传输站点 答案:C 8、下列不属于Internet信息服务的是______。 A:远程登录 B:文件传输 C:网上邻居 D:电子邮件 答案:C 9、Internet上使用最广泛的标准通信协议是______。 A:TCP/IP B:FTP C:SMTP D:ARP 答案:A 10、缩写WWW表示的是______,它是Internet提供的一项服务。 A:局域网 B:广域网 C:万维网 D:网上论坛 答案:C 11、目前,Internet为人们提供信息浏览的最主要的服务方式是______。 A:WWW B:FTP C:TELNET D:WAIS 答案:A 12、在互联网上,用来发送电子邮件的协议是______。 A:HTTP B:SMTP C:FTP D:ASP 答案:B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航空公司与微软合作开发了飞机订票系统,由一台主机和200多个终端组成 B: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航空公司与IBM合作开发了飞机订票系统,由一台主机和2000多个终端组成 C: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航空公司与IBM合作开发了飞机订票系统,终端有CPU及内存 D: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航空公司与微软合作开发了飞机订票系统,终端有CPU及内存 答案:B

初二英语教学大纲

学习教学大纲 学员: 总教学时间: 授课教师:教学大纲总述: ___________同学为初二学生,英语基础中等,考虑到该同学下学期为初三学生即将面临中考,经教研部教师商量之后故将教学内容分为两大部份: 1、通过复习新概念一册的各知识点,理顺学生在中学课程当中已经学过的语法、语态等各个知识点,使学生在这一阶段能够形成对英语学习的一些良好习惯,同时巩固原先已经掌握的各知识点,为下一阶段的深入和提高打下良好的铺垫。(所花课时为10小时) 2、通过对新概念二册进行详细讲解,全方位、系统化的整体提高学生的英语基础。以何同学目前的英语程度,相信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可以使何同学能够顺利通过即将在一年后参加的中考,并取得理想的成绩。(新概念二册教材共有96课,但因为每篇文章的难易程度不同以及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同,因此还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教学进度,本阶段暂定96小时) 一、复习阶段 使用教材:新概念一册 复习目的:让孩子基础打得更扎实,树立学习新二册的信心,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 复习内容: 1、句型(疑问句、简单倒装句、祈使句、There be句型、) 2、时态(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过去进行时、一般过去式、一般将来时、现在完成 时、过去完成时) 3、音标(48个国际音标) 4、语态(主动态和被动态的分析) 5、从句(if条件状语从句、时间状语从句、定语从句) 以上内容会根据何同学对知识点掌握情况进行分类讲解。以文章为主,让学生在短文中掌握难度较大的知识点! 二、新二册教学讲解部份 使用教材:《过目不忘新概念二上、下册》、新概念教程对新二的具体教学步骤: 1、词汇的讲解: 着重讲解词汇的发音、用法 2、看图说话: 让孩子用简单的英语描述图片的大意,得出本课的主题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2006年事业单位招考专业知识考试计算机基础知识理论试题答案附后 (一)单选题(选择最佳答案) 5.在资源管理器窗口中,被选中的文件或文件夹会__b_____。 A.加框显示B.反像显示 C.加亮显示D.闪烁显示 23.一张1.44M容量软盘,大约可存储_____a_______个中文字。 A.72万B.144万 C.14万D.720万 24.对3寸软盘进行写保护应将_________b_____。 A.封上写保护口B.将写保护口留空 C.在盘面贴上用户标签D.改变磁盘的容量 31.计算机存储器的容量以字节为单位。一个字节由___b___个二进制位组成。 A.1 B.2 C.8 D.16 44.在Access97的表中,通常称一个表列为______b___。 A.1个记录B.1个字段 C.1个表页D.1个关系 51.在拨号入网时,当线路接通后MODEM会发出声音,称为_____c____。 A.电铃声B.开机声 C.握手声D.电波声 (二)多选题 1.在Windows98中,以下关于剪贴板的描述,正确的有__acd______。 A.关闭Windows98后,剪贴板中的内容将消失 B.各次剪切或复制到剪贴板的内容,将导致剪贴板的内容越积越多 C.剪贴板的内容可以粘贴到多个不同的应用程序中 D.剪贴板中只保存有最后一次剪切或复制的内容 2.Windows98的桌面上一般包含有下列元素______acd______。 A.开始按钮B.显示器屏幕 C.快捷图标D.任务栏 3.在资源管理器中,查找文件的方式有_____bcd_______。 A.按照建立文件的操作者姓名 B.按需要查找的文件或文件夹的名称 C.按照文件最后的修改日期 D.按高级方式查找(可以给出需要查找文件的某些特征、状况) 4.如果在桌面上打开了多个窗口,使其中一个窗口变为当前窗口,可以____abd_____。A.单击位于任务栏中对应的任务按钮 B.将光标移到非当前窗口的可见部分,单击鼠标的右键 C.在桌面的背景部分双击鼠标左键 D.将光标移到非当前窗口的可见部分,单击鼠标的左键 5.当前常见的序号码有_____cd________。 A.五笔字型码B.表形码

计算机网络基础

1.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3分) A、B、C、D、 A、通信 B、软件 C、信息 D、电话 2. 计算机网络中,()主要用来将不同类型的网络连接起来。(3分) A、B、C、D、 A、集线器 B、路由器 C、中继器 D、网卡 3. 接入Internet的电脑必须装有()。(3分) A、B、C、D、 A、Word B、Excel C、TCP/IP D、HTML 4. 局域网的网络软件主要包括网络数据库管理系统、网络应用软件和()。 (3分) A、B、C、D、 A、工作站上的软件 B、网络操作系统 C、网络传输协议 D、网络互联 5. 局域网的网络硬件主要包括网络服务器、工作站、()和通信介质。 (3分) A、B、C、D、 A、计算机 B、网卡

C、网络拓扑结构 D、网络协议 6. 局域网的英文缩写是()。(3分) A、B、C、D、 A、URL B、ISP C、WAN D、LAN 7. 局域网中常用的通信介质包括()。(3分) A、B、C、D、 A、同轴电缆、光纤和双绞线 B、有线介质和无线介质 C、光纤和微波 D、卫星和电缆 8. 目前局域网的传播介质(媒体)主要是同轴电缆、双绞线和()。(3 分) A、B、C、D、 A、通信卫星 B、公共数据网 C、电话线 D、光纤 9. 目前因特网还没有提供的服务是()。(3分) A、B、C、D、 A、文本传送 B、电子函件 C、远程使用计算机 D、电视广播 10. 网卡的主要功能不包括()。(3分) A、B、C、D、

A、网络互联 B、将计算机连接到通信介质上 C、实现数据传输 D、进行电信号匹配 11. 网络中的任何一台计算机必须有一个地址,而且()。(3分) A、B、C、D、 A、不同网络中的两台计算机的地址允许重复 B、同一个网络中的两台计算机的地址不允许重复 C、同一网络中的两台计算机的地址允许重复 D、两台不在同一城市的计算机的地址允许重复 1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3分) A、B、C、D、 A、各种网络传输介质具有相同的传输速率和相同的传输距离 B、各种网络传输介质具有不同的传输速率和不同的传输距离 C、各种网络传输介质具有相同的传输速率和不同的传输距离 D、各种网络传输介质具有不同的传输速率和相同的传输距离 13. 一座办公大楼内各个办公室中的微机进行联网,这个网络属于()。 (3分) A、B、C、D、 A、WAN B、LAN C、MAN D、CAN 14. 广域网是按照( )来分的。 (3分) A、B、C、D、 A、网络使用者 B、信息交换方式 C、网络作用范围 D、传输控制协议 15. 在计算机网络中,软件资源共享指的是( )。(3分)

计算机网络基础考试卷

网络技术基础 单选题(每题1分共60分) 1.在计算机网络发展过程中,____对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影响最大。A.OCTOPUS B.Newhall C. DATAPAC D.ARPANET 2. 在计算机网络组成结构中,____负责完成网络数据的传输、转发等任务。 A. 资源子网 B.局域网 C. 通信子网 D.广域网 3. 在____构型中,结点通过点到点通信线路与中心结点连接。 A. 环型拓扑 B. 网状拓扑 C. 树型拓扑 D. 星型拓扑 4. 目前,实际存在与使用的广域网基本都是采用____。 A. 树型拓扑 B. 网状拓扑 C. 星型拓扑 D. 环型拓扑 5. 如果要在一个建筑物中的几个办公室进行连网,一般应采用____的技术方案。 A. 广域网 B. 城域网 C. 局域网 D. 互联网 6. OSI参考模型是由____提出与制定的。 A. CCITT B. IETF C. ISO D. ATM Forum 7. 在OSI参考模型中,同一结点内相邻层之间通过____来进行通信。 A. 协议 B. 接口 C. 进程 D. 应用程序 8. 在OSI参考模型中,____负责为用户提供可靠的端到端服务。 A. 网络层 B. 传输层 C. 会话层 D. 表示成 9. 在OSI参考模型中,数据链路层的数据服务单元是____。 A. 比特序列 B. 分组 C. 报文 D. 帧 10. 在TCP/IP协议中,SMTP协议是一种____的协议。 A. 主机—网络层 B. 传输层 C. 互联层 D. 应用层 11. 在应用层协议中,____既依赖TCP协议,又依赖UDP协议。 A. HTTP B. DNS C. SNMP D. Telent 12.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主要取决于它的____。 A. 路由器 B. 资源子网 C. 通信子网 D. FDDI网 13. TCP/IP模型的互联层采用的IP协议是一种____服务协议。 A. 网络 B. 面向连接的 C. 传输控制 D. 面向无连接的 14. ____是指在一条通信线路中可以同时双向传输数据的方法。 A. 单工通信 B. 半双工通信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题库完整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 (1)广域网一般采用网状拓扑构型,该构型的系统可靠性高,但是结构复杂。为了实现正 确的传输必须采用()。 I.光纤传输技术Ⅱ.路由选择算法Ⅲ.无线通信技术Ⅳ.流量控制方法 A)I和Ⅱ B)I和Ⅲ C)Ⅱ和Ⅳ D)Ⅲ和Ⅳ 答案:C)解析:网状拓扑结点之间的连接是任意的,可靠性高,结构复杂,广域网基本上都采用这种构型。网状拓扑的优点是系统可靠性高,但是结构复杂,必须采用路由选择算法与流量控制方法来实现正确的传输。目前实际存在和使用的广域网基本上都是采用网状拓扑 构型。 (2)常用的数据传输速率单位有Kbps、Mbps、Gbps,lGbps等于()。 A)1×103Mbps B)1×103Kbps C)l×106Mbps D)1×109Kbps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简单的单位换算。所谓数据传输速率,在数值上等于每秒钟传输构成数据代码的二进制比特数,单位为比特/秒,记做b/s或bps。对于二进制数据,数据传输速率为s=l/T,常用位/秒千位/秒或兆位/秒作为单位。 lKbps=1 000bps, lMbps=1 000Kbps, lGbps=1 000Mbps。 (3)Internet 2可以连接到现在的Internet上,但其宗旨是组建一个为其成员组织服务的 专用网络,初始运行速率可以达到()。 A)51.84mbps B)155.520Mbps C)2.5Gbps D)10Gbps 答案:D)解析:Internet 2是非赢利组织UCAID的一个项目,初始运行速率可达10Gbps。 (4)下列哪项不是UDP协议的特性?() A)提供可靠服务 B)提供无连接服务 C)提供端到端服务 D)提供全双工服务 答案: A)解析:传输层的作用定义了两种协议:传输控制协议TCP与用户数据报服务协议UDP。其中,UDP协议是一种不可靠的无连接协议。 (5)VLAN在现代组网技术中占有重要地位,同一个VLAN中的两台主机()。 A)必须连接在同一交换机上 B)可以跨越多台交换机 C)必须连接在同一集线器上 D)可以跨业多台路由器 答案:B)解析:同VLAN中的主机可以连接在同一个局域网交换机上,也可以连接在不同的 局域网交换机上,只要这些交换机是互联的。 (6)TCP/IP协议是一种开放的协议标准,下列哪个不是它的特点?() A)独立于特定计算机硬件和操作系统 B)统一编址方案 C)政府标准 D)标准化的高层协议 答案:C)解析:TCP/IP具有下列特点:①开放的协议标准,免费使用,并且独立于特定的计算机硬件与操作系统;②独立于特定的网络硬件,可以运行在局域网、广域网,更适

计算机网络基础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 第一节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发展 教学目标:1、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一般概念;2、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概念 重点难点: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教学时数:2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与多媒体相结合 引言: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科学技术与通信技术逐步发展、紧密结合的产物,是信息社会的基础设施,是信息交换、资源共享和分布式应用的重要手段。 一、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及涉及到的四个要点 1、定义:所谓计算机网络,就是利用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将地理位置不同、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联起来,以功能完美的网络软件(即网络通信协议、信息交换方式和网络操作系统等)实现网络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2、四个要点:(1)计算机网络包含两台以上的地理位置不同具有自主功能的计算机。 (2)网络中各结点的连接需要一条通道,即由传输介质实现物理互联。 (3)网络中各结点之间互相通信或交换信息,需要有某些约定和规则,这些约定和规则的集合就是协议,其功能是实现各结点的逻辑互联。 (4)计算机网络是以实现数据通信和网络资源(包括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共享为目的。 3、计算机网络的目的 人们使用网络主要是为了共享资源和进行在线通信。资源包括数据、应用程序和外围设备。 电子邮件是在线通信的经典形式。 二、计算机网络的形成 早在1925年当计算机还处于第一代的电子管时期,美国就建立了一套SAGE(Semi-Automatic Ground Environment)系统,即半自动地面防空系统。该系统将远距离的雷达和其他设备的信息,通过通信线路汇集到一台旋风型计算机,第一次实现了利用计算机远距离地集中控制和人——机对话。SAGE系统的诞生被誉为计算机通信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1.计算机终端网络。

计算机网络基础考试

计算机网络基础 单选题 1、在拨号上网过程中,连接到通话框出现时,填入的用户名和密码应该是______。A:进入Windows时的用户名和密码 B:管理员的帐号和密码 C:ISP提供的帐号和密码 D:邮箱的用户名和密码 答案:C 2、下列选项中,属于Internet提供的服务的是______。 A:安装调制解调器 B:硬件维护 C:信息交流 D:格式化软盘 答案:C 3、在拨号网络设置中,必选的网络协议是_______________。 A:FTP B:TCP\IP C:ASP D:HTTP 答案:B 4、Internet是指______。 A:国际互联网 B:城域网 C:校园网 D:邮电网 答案:A 5、TCP\IP参考模型将网络分成4层,它们是: Ⅰ.物理链路层Ⅱ.网络层Ⅲ.传输层Ⅳ.应用层 请问因特网中路由器主要实现哪一层功能______。 A:Ⅰ和II B:Ⅱ C:Ⅲ和I D:Ⅳ和I 答案:B 6、和普通Modem不同,安装ADSL Modem时必须安装______协议。 A:FTP B:PPPoE C:HTTP D:ASP 答案:B

7、命令ping 192.168.0.2的作用是___________。 A:确认本机与192.168.0.2机器是否可以连通 B:登录远程主机192.168.0.2 C:可实现从远程主机192.168.0.2下载文件 D:修改机器的IP地址为192.168.0.2 答案:A 8、使用代理服务器除了服务器端代理服务器软件需配置外,客户端需配置使用代理服务器,且指向代理服务器的_____________。 A:MAC地址和网络号 B:邮件地址和网络号 C:IP地址和网络号 D:IP地址和端口号 答案:D 9、计算机网络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兴起于________。 A:20世纪2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30年代 D:20世纪40年代 答案:B 10、对于城域网来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只能是专用网 B:只能是公用网 C:既可以是专用网,也可以是公用网 D:既不可以是专用网,也不可以是公用网 答案:C 11、在广域网中,通信子网主要包括________。 A:传输信号和终端设备 B:转接设备和传输信道 C:显示设备和终端设备 D:以上都不是 答案:B 12、HTTP协议采用________方式传送web数据。 A:自愿接收 B:被动接收 C:请求/响应 D:随机发送 答案:C 13、互联网最常见的形式是________。 A:几个主机直接连接起来 B:几个服务器直接连接起来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总结资料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总结资料 1、网络层次划分 2、 OSI七层网络模型 3、 IP地址 4、子网掩码及网络划分 5、 ARP/RARP协议 6、路由选择协议 7、 TCP/IP协议 8、 UDP协议 9、 DNS协议 10、 NAT协议1 1、DHCP协议 12、 HTTP协议 13、一个举例 计算机网络学习的核心内容就是网络协议的学习。网络协议是为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者说是约定的集合。因为不同用户的数据终端可能采取的字符集是不同的,两者需要进行通信,必须要在一定的标准上进行。一个很形象地比喻就是我们的语言,我们大天朝地广人多,地方性语言也非常丰富,而且方言之间差距巨大。A地区的方言可能B地区的人根本无法接受,所以我们要为全国人名进行沟通建立一个语言标

准,这就是我们的普通话的作用。同样,放眼全球,我们与外国友人沟通的标准语言是英语,所以我们才要苦逼的学习英语。 计算机网络协议同我们的语言一样,多种多样。而ARPA公司与1977年到1979年推出了一种名为ARPANET的网络协议受到了广泛的热捧,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推出了人尽皆知的TCP/IP 标准网络协议。目前TCP/IP协议已经成为Internet中的“通用语言”,下图为不同计算机群之间利用TCP/IP进行通信的示意图。 1、网络层次划分 为了使不同计算机厂家生产的计算机能够相互通信,以便在更大的范围内建立计算机网络,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78年提出了“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即著名的OSI/RM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Reference Model)。它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通信协议划分为七层,自下而上依次为:物理层(Physics Layer)、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网络层(Network Layer)、传输层(Transport Layer)、会话层(Session Layer)、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其中第四层完成数据传送服务,上面三层面向用户。 除了标准的OSI七层模型以外,常见的网络层次划分还有TCP/IP四层协议以及TCP/IP五层协议,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图所示:

八年级英语教学大纲

八年级英语教学大纲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八年级英语新课程标准 前言 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活动的全球化使外语,特别是英语,日益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和与各国交往的重要工具。学习和掌握一门外语是对21世纪公民的基本要求之一。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应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通过英语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教育,使学生了解并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更好地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发展学生积极主动思维的能力,扩展他们的文化科学知识,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经历,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修养,使他们能够适应我国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和国际交往的需要。英语课程应面向全体学生,力求为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创造条件,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为指导全国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的英语教学,特制定本大纲。本大纲是课程实施、教学评价和教材编写的主要依据。 一、教学目的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的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建立初步的语感,获得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为真实交际打下基础;开发智力,培养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和创造能力;了解文化差异,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世界意识;使学生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义务教育结束时,学生应能从口头和书面材料中获取所需信息,能就熟悉的话题用英语与老师和同学进行简单的口笔头交流,能对事物进行简单的描述并作出自己的判断。学生应对课内外英语活动具有积极的态度,能克服在英语学习中产生的畏惧心理和困难,能根据自己的情况,合理安排和计划自己的学习,在学习中发挥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学生应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对异国文化采取尊重和包容的态度。

计算机网络基础试题及答案

判断题 1、TCP协议提供端到端的差错恢复和流量控制,实现可靠的数据传输。 T.对 2、IP地址是一个B类网地址。 T.对 3、虚电路无须对每个报文分组进行路由选择。 T.对 4、OSPF属于静态路由选择算法。 F.错(动态路由选择算法) 5、通过网络互联层能在任意节点间进行数据包可靠传输。 F.错 6、在 T.对 7、在 F.错 8 F.错 9 况。 T.对 10 F. 11、TCP F.错( 12 T.对 13、FTP F.错 14、DNS F.错 15、采用 F.错 16 F.错 1 D.让每一个传输的分组带上足够的冗余信息,以便在接收端能发现并自动纠正传输差错的方法。 2、保持计时器 H.为防止TCP连接处于长时期空闲而设置的计时器。 3、计算机网络 F.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的方式互连起来的自治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4、频带传输 A.在模拟通信信道中传输数字信号的方法。 5、ICMP J.具有差错报告、故障诊断与网络控制等功能的网络层协议。

7、网络体系结构 B.计算机网络层次结构模型与各层协议的集合。 8、路由汇聚 C.用来减少路由表中路由项数量的方法。 9、分组头长度 B.IPv4分组头中16位的长度字段。 10、E-mail G.实现互联网中发送与接收邮件的基本服务功能。 11、半双工通信 H.在一条通信线路中某一时刻仅能单向信号传输的方法。 12、数据链路层 F. 路。 13、ISP D. 14 G.TCP 15、超网 C. 16 B. 17 18 G. 单选题 1、 A.PPP B.TCP C.IP D.ARP 2 A.双绞线 B. C. D. 3、电话交换系统采用的交换技术是______。 A.报文交换 B.分组交换 C.电路交换 D.信号交换 4、在Internet中能够提供任意两台计算机之间传输文件的协议是______。 A.WWW B.FTP C.Telnet D.SMTP

全国自学考试计算机网络技术试题及答案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计算机网络原理试题及答案 课程代码:0474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由一组用户群构成、不需要基站、没有固定路由器的移动通信网络是( C ) A.蜂窝通信网 B.无线局域网 C.Ad hoc网络 D.虚拟专用网 2.广域网WAN一般采用( D ) A.“广播”传输方式 B.“无线”传输方式 C.“光纤”传输方式 D.“存储-转发”传输方式 3.采用集中式通信控制策略的网络拓扑是( A ) A.星形拓扑 B.总线拓扑 C.环形拓扑 D.网形拓扑 4.涉及数据及控制信息的格式、编码及信号电平的网络协议要素是( B ) A.语义 B.语法 C.定时 D.标准 5.下列关于OSI参考模型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B ) A.OSI的体系结构定义了一个七层模型 B.OSI仅是ISO制定的网络体系结构 C.OSI模型并非具体实现的描述 D.OSI中只有各种协议是可以实现的 6.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串行物理接口标准是( A ) A.EIA RS-232C B.EIA RS-422 C.EIA RS-423 D.EIA RS-449 7.当物理信道的可用带宽超过单个原始信号所需带宽时可采用的复用技术是( A ) A.FDM B.TDM C.WDM D.STDM 8.OSI模型中实现端到端流量控制的是( C ) A.数据链路层 B.网络层 C.传输层 D.应用层 9.在接收、发送双方仅需一个帧的缓冲存储空间的差错控制方法是( C ) A.选择重发策略 B.连续重发请求 C.空闲重发请求 D.Go-back-N策略 10.从滑动窗口的观点看,在选择重传协议中( D ) A.发送窗口=1,接收窗口=1 B.发送窗口>1,接收窗口=1 C.发送窗口=1,接收窗口>1 D.发送窗口>1,接收窗口>I 11.提供传输层及其以上各层之间协议转换的网间连接器是( D ) A.转发器 B.网桥 C.路由器 D.网关 12.Internet互连层的四个重要协议是IP、ARP、RARP和( C )

初中英语教学大纲设计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教学目的·教学目标与要求·教学内容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教学评价一、教学目的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活动的全球化使外语,特别是英语,日益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和与各国交往的重要工具。学习和掌握一门外语是对21世纪公民的基本要求之一。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应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通过英语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教育,使学生了解并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更好地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发展学生积极主动思维的能力,扩展他们的文化科学知识,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经历,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修养,使他们能够适应我国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和国际交往的需要。英语课程应面向全体学生,力求为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创造条件,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为指导全国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的英语教学,特制定本大纲。本大纲是课程实施,教学评价和教材编写的主要依据。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的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建立初步的语感,获得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为真实交际打下基础;开发智力,培养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和创造能力;了解文化差异,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世界意识;使学生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教学目标与要求义务教育结束时,学生应能从口头和书面材料中获取所需信息,能就熟悉的话题用英语与老师和同学进行简单的口笔头交流,能对事物进行简单的描述并作出自己的判断。学生应对课内外英语活动具有积极的态度,能克服在英语学习中产生的畏惧心理和困难,能根据自己的情况,合理安排和计划自己的学习,在学习中发挥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学生应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对异国文化采取尊重和包容的态度。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的规定,初中英语按不同情况分两级要求,从一年级起学习两年的,为一级要求;学三或四年的,为二级要求。每周课时为4课时。(一)一级目标与要求听 1. 能听懂课堂用语,并作出相应的反应。 2. 能基本听懂教师用所学语言叙述课文内容的概要。 3. 能听懂语速为每分钟100个词左右,与学生生活贴近的、基本没有生词的语言材料,获取所需信息。说 1. 能就课文内容进行简单问答。 2. 能在日常交际中运用所学过的《日常交际用语简表》中的内容,就熟悉的话题进行简单的对话。读 1. 能预习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大意。 2. 能独立阅读生词率不超过2%的所学语言知识范围内的文字材料,阅读速度为每分钟40—50个词。 3. 能初步借助词典阅读理解难度相当于课文的文字材料,获取所需信息,并从阅读中获得乐趣。写 1. 能用书写体熟练、清楚地书写,大小写、词距、标点等运用正确、规范。2. 能听写用学过的课文组成的材料,听三遍,书写速度每分钟分别为6—8个词。 3. 能笔头回答就课文内容提出的问题。语音 1. 能运用基本的拼读规则读出单音节词和部分双音节词。 2. 能按国际音标正确地读出单词。 3. 能连贯地朗读学过的课文,语调、节奏和语音基本正确。词汇 1. 能运用基本拼读规则拼写单词。 2. 能掌握450个左右最常用单词,100条左右习惯用语及固定搭配,能够在口笔头交流活动中运用。语法 1. 能基本掌握所学单词的形态变化。 2. 能掌握简单句的基本句型,并能积极运用所学的语言形式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的表达,在书面表达中力求表述形式基本正确。(二)二级目标与要求听 1. 能听懂课堂用语,并作出相应的反应。 2. 能听懂教师用所学语言叙述课文内容及背景。 3. 能在听题材熟悉的语言材料时,克服生词的障碍,理解语篇大意。 4. 能听懂语速为每分钟120个词左右,与学生生活贴近的、基本没有生字的语言材料,获取所需信息。

计算机网络技术考试试题及答案要点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调制解调技术主要用于下列哪种数据通信中 A、模拟信号传输模拟数据 B、模拟信号传输数字数据 C、数字信号传输数字数据 D、数字信号传输模拟信号2.下列哪种交换方法传输延迟最小? A、报文分组交换 B、报文交换 C、电路交换 D、各种方法都一样3.下列哪种交换方法使用了虚电路? A、报文分组交换 B、报文交换 C、电路交换 D、各种方法都一样4.虚电路方法在传输数据前 A、必须预先建立一条逻辑连接 B、不需要对信息进行分组 C、收发两站的发送接收设备必须同时可用 D、必须建立起专用的通信线路 5.在下列传输介质中,哪种介质的典型传输率最高? A、双绞线 B、同轴电缆 C、光纤 D、无线介质6.RS232C逻辑0的电平为 A、大于+3V B、小于-3V C、大于+15V D、小于-15V 7.两端用户传输文件,应属于下列OSI的哪一层处理? A、表示层 B、会话层 C、传输层 D、应用层 8.使用路径通过子网,应属于下OSI的哪一层处理?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传输层 D、网络层9.OSI模型中,对话控制是哪个层次的功能? A、网络层 B、传输层 C、会话层 D、表示层10.管理计算机通信的规则称为: A、协议 B、介质 C、服务 D、网络操作系统 11.控制访问网络资源的软件称为 A、操作系统 B、工作站 C、客户机 D、外设12.Windows NT为管理用户帐号提供的使用程序叫做 A、服务器管理器 B、用户管理器 B、域用户管理器D、帐号管理器13.以下哪个IP地址属于C类地址? A、101.78.65.3 B、3.3.3.3 C、197.234.111.123 D、23.34.45.56 14,域名与下面哪个一一对应 A、物理地址 B、IP地址 C、网络 D、以上均错15.路由器运行于OSI模型的哪个层次? A、数据链路层 B、网络层 C、传输层 D、应用层16.IP协议提供哪种服务? A、无连接服务 B、面向连接的服务 C、虚电路服务 D、以上都不是17.DNS必须具有一个 A、动态IP地址 B、静态IP地址 C、动态计算机名 D、固定的计算机名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汇总

RFC(Reque st For Comments)意为“请求评论”,通常,当某专家提出新的标准或协议,就在RFC上发表,意为征求外界意见,大家可以在其基础上修改与补充,所以RFC编号越大说明越新,RFC包含了因特网几乎所有资料。 对等连接(peer-to-peer,简写为P2P)是指两个主机在通信时并不区分哪一个是服务请求方还是服务提供方。 只要两个主机都运行了对等连接软件(P2P 软件),它们就可以进行平等的、对等连接通信。 双方都可以下载对方已经存储在硬盘中的共享文档。 路由器是实现分组交换(packet switching)的关键构件,其任务是转发收到的分组,这是网络核心部分最重要的功能。 “交换”(switching)的含义就是转接——把一条电话线转接到另一条电话线,使它们连通起来。 从通信资源的分配角度来看,“交换”就是按照某种方式动态地分配传输线路的资源。 电路交换必定是面向连接的。 电路交换的三个阶段: ?建立连接 ?通信 ?释放连接 电路交换传送数据效率较低 报文交换 采用储存转发的方式 不需要建立连接 随时发送,但要加上双方地址信息 所经路径可不同 发送与接收顺序可不同 似日常生活中的邮寄 分组交换 由于报文大小可以不一致,影响通 信效率。分组交换在发送端,先把较长的报文划分成较短的、固定长度的数据段。 “带宽”(bandwidth)本来是指信号具有的频带宽度,单位是赫(或千赫、兆赫、吉赫等)。 现在“带宽”是数字信道所能传送的“最高数据率”的同义语,单位是“比特每秒”,或b/s (bit/s)。 吞吐量(throughput)表示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的数据量。

计算机网络技术考试试题库含答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始试题库 1单项选择题 1.1以下属于物理层的设备是(A) A. 中继器 B. 以太网交换机 C. 桥 D. 网关 1.2在以太网中,是根据_(B)__地址来区分不同的设备的. A. LLC地址 B. MAC地址 C. IP地址 D. IPX地址 1.3IEEE80 2.3u标准是指(B) A. 以太网 B. 快速以太网 C. 令牌环网 D. FDDI网 1.4下面哪种LAN 是应用CSMA/CD协议的(C) A、令牌环 B、FDDI C、ETHERNET D、NOVELL 1.5FDDI 使用的是___局域网技术。(C) A、以太网; B、快速以太网; C、令牌环; D、令牌总线。 1.6TCP 和UDP 协议的相似之处是(C) A、面向连接的协议 B、面向非连接的协议 C、传输层协议 D、以上均不对 1.7应用程序PING 发出的是_(C)_报文。 A、TCP 请求报文 B、TCP 应答报文 C、ICMP 请求报文 D、ICMP 应答报文 1.8小于___的TCP/UDP端口号已保留与现有服务一一对应,此数字以上的端口号可自由分配。(C) A、199 B、100 C、1024 D、2048 1.9当一台主机从一个网络移到另一个网络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 A、必须改变它的IP 地址和MAC 地址 B、必须改变它的IP 地址,但不需改动MAC 地址 C、必须改变它的MAC 地址,但不需改动IP 地址 D、MAC 地址、IP 地址都不需改动 [IP协议—网络地址] 1.10IEEE80 2.5 标准是指(C) A、以太网 B、令牌总线网 C、令牌环网 D、FDDI 网 1.11ARP 协议的作用是(D) A、将端口号映射到IP 地址 B、连接IP 层和TCP 层 C、广播IP 地址 D、将IP 地址映射到第二层地址 1.1210BASE-T是指(C) A、粗同轴电缆 B、细同轴电缆 C、双绞线 D、光纤1.13如果要将两计算机通过双绞线直接连接,正确的线序是(C) A、1--1、2--2、3--3、4--4、5--5、6--6、7--7、8--8 B、1--2、2--1、3--6、4--4、5--5、6--3、7--7、8--8 C、1--3、2--6、3--1、4--4、5--5、6--2、7--7、8--8 D、两计算机不能通过双绞线直接连接 1.14帧中继的使用链路层协议是(C) A、LAPB B、LAPD C、LAPF D、HDLC 1.15在windows95/98 的dos 窗口下,能用以下命令察看主机的路由表(D) A、NETSTAT –R B、ARP -A C、TRACEROUTE D、ROUTE PRINT 1.16与10.110.1 2.29 mask 255.255.255.224 属于同一网段的主机IP 地址是(B) A、10.110.12.0 B、10.110.12.30 C、10.110.12.31 D、10.110.12.32 1.17某公司申请到一个C 类IP 地址,但要连接6 个的子公司,最大的一个子公司有26 台计算机,每个子公司在一个网段中,则子网掩码应设为(D)A、255.255.255.0 B、255.255.255.128 C、255.255.255.192 D、255.255.255.224 1.18224.0.0.5 代表的是___地址。(C) A、主机地址 B、网络地址 C、组播地址 D、广播地址 1.19路由选择协议位于(C.。 A. 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网络层 D. 应用层 1.20在局域网中,MAC指的是( B)。 A. 逻辑链路控制子层 B. 介质访问控制子层 C. 物理层 D. 数据链路层 1.21255.255.255.224可能代表的是( C)。 A. 一个B类网络号 B. 一个C类网络中的广播 C. 一个具有子网的网络掩码 D. 以上都不是 1.22传输层可以通过(B )标识不同的应用。 A. 物理地址 B. 端口号 C. IP地址 D. 逻辑地址 1.23第二代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特点是( A)。 A. 计算机-计算机网络 B. 以单机为中心的联机系统 C. 国际网络体系结构标准化 D. 各计算机制造厂商网络结构标准化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个知识点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200个知识点 1. 用一台计算机作为主机,通过通信线路与多台终端相连,构成简单的计算机连机系统。 2. 系统中所有数据处理都由主机完成,终端没有任何处理能力,仅起着字符输入、结果显示等作用。 3. 在大型主机-终端系统中,主机与每一台远程终端都用一条专用通信线路连接,线路的利用率较低。 4. ISO是国际标准化组织。 5. OSI/RM的全称是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 6. OSI/RM共有七层,因此也称为OSI七层模型。 7. 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把地理上分散的多台自主计算机系统连接起来,在相应软件(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协议、网络通信、管理和应用软件等)的支持下,以实现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为目标的系统。 8. 现代计算机网络能够实现资源共享。 9. 现代计算机网络中被连接的自主计算机自成一个完整的系统,能单独进行信息加工处理。 10. 计算机网络自主性是指连网的计算机之间不存在制约控制关系。 11. 计算机网络中计算机之间的互连通过通信设备及通信线路来实现。 12. 计算机网络要有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支持。 13. 计算机网络中各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换必须遵循统一的通信协议。 14. 一个计算机网络是由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构成。 15. 计算机网络的资源子网负责信息处理。 16. 通信子网由用作信息交换的通信控制处理机、通信线路和其他通信设备组成的独立的数据信息系统组成,它承担全网的数据传递、转接等通信处理工作。 17. 网络操作系统建立在各主机操作系统之上的一个操作系统,用于实现在不同主机系统之间的用户通信以及全网硬件和软件资源的共享,并向用户提供统一的、方便的网络接口,以方便用户使用网络。 18. 网络数据库系统可以集中地驻留在一台主机上,也可以分布在多台主机上。向网络用户提供存、取、修改网络数据库中数据的服务,以实现网络数据库的共享。 19. 计算机网络具有信息交换、资源共享、均衡使用网络资源、分布处理、数据信息的综合处理、提高计算机的安全可靠性的功能 20. 信息交换是计算机网络最基本的功能,主要完成计算机网络中各节点之间的系统通信。用户可以在网上收发电子邮件,发布新闻消息,进行电子购物、电子贸易、远程教育等。 21. 资源共享是指网络用户可以在权限范围内共享网中各计算机所提供的共享资源,包括软件、硬件和数据等。这种共享不受实际地理位置的限制。资源共享使得网络中分散的资源能够互通有无,大大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它是组建计算机网络的重要目的之一。22. 在计算机网络中,如果某台计算机的处理任务过重,可通过网络将部分工作转交给较“空闲”的计算机来完成,均衡使用网络资源。 23. 对于较大型综合性问题的处理,可按一定的算法将任务分配给网络,由不同计算机进行分布处理,提高处理速度,有效利用设备。采用分布处理技术往往能够将多台性能不一定很高的计算机连成具有高性能的计算机网络,使解决大型复杂问题的费用大大降低。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总结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总结 1. 网络层次划分 2. OSI七层网络模型 3. IP地址 4. 子网掩码及网络划分 5. ARP/RARP协议 6. 路由选择协议 7. TCP/IP协议 8. UDP协议 9. DNS协议 10. NAT协议 11. DHCP协议 12. HTTP协议 13. 一个举例 计算机网络学习的核心内容就是网络协议的学习。网络协议是为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者说是约定的集合。因为不同用户的数据终端可能采取的字符集是不同的,两者需要进行通信,必须要在一定的标准上进行。一个很形象地比喻就是我们的语言,我们大天朝地广人多,地方性语言也非常丰富,而且方言之间差距巨大。A地区的方言可能B地区的人根本无法接受,所以我们要为全国人名进行沟通建立一个语言标准,这就是我们的普通话的作用。同样,放眼全球,我们与外国友人沟通的标准语言是英语,所以我们才要苦逼的学习英语。

计算机网络协议同我们的语言一样,多种多样。而ARPA公司与1977年到1979年推出了一种名为ARPANET的网络协议受到了广泛的热捧,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推出了人尽皆知的TCP/IP标准网络协议。目前TCP/IP协议已经成为Internet中的“通用语言”,下图为不同计算机群之间利用TCP/IP进行通信的示意图。 1. 网络层次划分 为了使不同计算机厂家生产的计算机能够相互通信,以便在更大的X围内建立计算机网络,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78年提出了“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即著名的OSI/RM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Reference Model)。它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通信协议划分为七层,自下而上依次为:物理层(Physics Layer)、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网络层(Network Layer)、传输层(Transport Layer)、会话层(Session Layer)、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其中第四层完成数据传送服务,上面三层面向用户。 除了标准的OSI七层模型以外,常见的网络层次划分还有TCP/IP四层协议以及TCP/IP五层协议,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图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