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火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
摘要:新课改形势下,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学校和课堂教学的追求目标,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只有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思维功能,创设情境,鼓励、启发、诱导学生多提问题,多想问题,积极参与教学,才能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关键词:创新;兴趣;思维;探究
一、激发兴趣,激活思维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创新的发动机,只有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现象产生兴趣的时候,他才会积极地、主动地、心情愉快地去接触和观察研究。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把课堂还给学生唤醒学生主体意识,自然地摆脱对教师教的依赖,这样不但能使学生对语文课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能引导学生走向自主创新之路。如,教学《荷花》这课时,上课开始,伴随一段优美抒情的音乐,让学生观看公园里荷花盛开的录像,美丽的图画,悠扬的乐曲,深深地吸引了每一位学生。这时,教师相机导入:“同学们,这么多的白荷花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呢?”学生个个兴趣盎然,各抒己见,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这样利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好奇心,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二、引导参与,自主探究
学生的学习过程应该是一种满足内在需求的主动探索过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自主探究、自主发现。
学习应是学生的自觉行为。
1.重视师生之间的交往,形成感情融洽、气氛适宜的课堂学习情境,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师一句鼓励的语言、一个信任的眼神、一次谅解的微笑、一回亲切的抚摸,都让学生体会到温暖与期望、鼓励与鼓舞。古人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不能把自己看作是知识的操纵者、命令者,而应把自己视为学生学习的伙伴、朋友。教师闻道在先,应该把课堂教学视为师生相互交换情感认识的过程,把微笑带进课堂,努力缩短师生间的距离,有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发展。课堂上,教师应把自己作为普通的一员置身于学生中,与学生平等相处。多用赞扬的话语鼓励学生。如,“你真棒!”“你真聪明!”“你的说法就是个创新!”把一声声赞扬送入学生的耳际,流入学生的心田,给他们以亲切感,创设美好的情境,让每个学生都有一种美好的心境,让创新意识孕育在这种心境之中。
2.教学生学会学习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教他们会学,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其自学能力。如,一年级的语文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怎样在教学中既让学生识字,又让他们掌握识字方法呢?在教学《棉鞋里的阳光》时,课文中要求“会认”的十二个字,我是这样处理的。其中,“被”字的“衤”是新出现的。我让各小组长带领同学认识生字,交流自己将用什么方法识记某一个字,同学之间互相补充更好的方法。汇报检查时,同学
们纷纷说出各自的好方法:猜谜语“一条白毛巾,挂在木头上。”记住棉字;“合”字用减一减方法记,把“给”字去掉绞丝旁;用“换一换”的方法记住“脱、眼、盖、收、睛”等字。后来,只剩下“被”字无人问津,我问:“谁来和‘被’交朋友?”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被左边是示字旁吗?不像呀,多了一点,到底是什么呢?”看看一张张渴望求知的脸,我趁机出示了“衬衫”图和“裤子”图,并拍衣服问:“你们发现了什么?”同学们恍然大悟:原来衣字旁,跟衣服有关。一个学生高兴地说:“我明白了,带有衣字旁的字一般跟衣服有关系,就像目字旁跟眼睛有关,‘三点水’跟水有关系一样。”
三、参与活动,发展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主动地发展,教师就必须给学生创设参与的条件,给足参与的时间与空间,调动学生在动眼、动口、动手、动脑中参与教学全过程。如,《小蝌蚪找妈妈》一文,我指导学生课前把课文内容编成课本剧在课堂上表演,那富有情趣的科学童话故事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求知欲望,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理解了小蝌蚪长大变成青蛙的整个过程,我趁热打铁,让学生注意小蝌蚪的语言,根据提示语分角色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编编、演演、读读的过程中,学生掌握了课文重点,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只要学生参与了,他们就可以接受锻炼。教师要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有了自信心,学生会产生新的追求,从而获得更大的发展。
四、启动思维,敢问善疑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要想学生学习上有所创新,就要学生敢于提问,启动思维、勇于创新。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疑,鼓励质疑,引导解疑,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精神。有一次,我教学第四册《基础训练七》看图说话“擦玻璃”这一训练时,学生都能按照常规的思路重新排列出图的正确顺序,进行说话训练。讲完这题时,我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不是这样排列顺序的。”我让他说出顺序,并说出为什么这样排列?这位学生答道:“小红和小刚在擦玻璃,低处擦好了,要擦高处,擦不着怎么办呢?奶奶来了,看到奶奶手拄的拐杖,想出办法来了,用竹竿捆住抹布,擦高处的玻璃。”好一个拐杖的启示。“你回答得真好!”我充分地肯定了这位学生的创造性发现,并要求其他学生向他学习。可见,教师及时地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总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不但要不断地提高教师素质,勇于创新,而且要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鼓励他们广开思路,大胆联想,勇于质疑,主动参与,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者单位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第二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