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长江中上游地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长江中上游地区
长江中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主要有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青龙泉三期文化。大溪文化主要分布在长江三峡和鄂西地区,在大溪文化之后是一种带有屈家岭晚期因素的遗存,再后是所谓“鄂西龙山文化”的新石器晚期文化。屈家岭文化主要分布在江汉平原,关于其文化渊源,目前还有争议。青龙泉一、二、三期文化主要分布在鄂西北和豫西南地区,既受到黄河流域同时代新石器文化的影响,又受到长江流域同时代新石器文化的影响,但又自具特征。青龙泉一期文化带有中原地区仰韶文化的因素,二期文化带有屈家岭文化晚期的因素,三期文化则带有龙山文化的因素,因此,有人将青龙泉三期文化称为“湖北龙山文化”。
此外,在鄱阳湖和赣江流域有早期的江西省万年仙人洞下层文化遗存,晚期的赣北“山背文化”和“筑卫城中层文化”。近年来,在湖南省石门县皂市,湖北省宜都县城背溪,秭归县柳林溪、朝天嘴遗址的下文化层中,都发现了一些可能早于大溪文化的遗存。
一、大溪文化
因重庆市巫山县大溪遗址而得名。其分布东起鄂中南,西至重庆市,南抵洞庭湖北岸,北达汉水中游沿岸,主要集中在长江中游西段的两岸地区。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的年代,其时代约在公元前4400~前3300年左右。大溪文化的发现,揭示了长江中游的一种以红陶为主并含彩陶的地区性文化遗存。
大溪遗址位于长江瞿塘峡南侧,1959年和1975年曾3次发掘。其间,在西陵峡又发现几处同类遗址。约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这—类遗存被普遍地称为大溪文化。迄今发掘的主要遗址还有:湖北宜都红花套、枝江关庙山、江陵毛家山、松滋桂花树、公安王家岗,湖南澧县三元宫和丁家岗,安乡汤家岗和划城岗等10多处。
大溪文化的陶器以红陶为主,普遍涂红农,有些因扣烧而外表为红色,器内为灰、黑。盛行圆形、长方形、新月形等戳印纹,一般成组印在圈足部位。有少量彩陶,多为红陶黑彩,常见的是陶索纹、横人字形纹、条带纹和漩涡纹。主要器形有斧、斜沿罐、小口直领罐、壶、盆、钵、豆、簋、圈足盘、圈足碗、筒形瓶、曲腹杯、器座、器盖等(图16)。石器中两侧磨刃对称的圭形石凿颇具特色。有很少的穿孔石铲和斜双肩石锛。偶见长达三四十厘米的巨型石斧。同时,有相当数量的石锄和椭圆形石片切割器等打制石器。另有大量的实心陶球和空心裹放泥粒的陶响球。大溪文化流行红烧土房屋并较多使用竹材建房。葬式复杂多样,跪屈式、蹲屈式的仰身屈肢葬是该文化的特殊葬俗。大溪文化初步可分两个地区类型。长江沿岸的鄂西重庆地区,如大溪、红花套、关庙山等地的遗存,可称为大溪类型。长期多夹炭陶,夹砂陶比例始终很小,白陶也很少。圈足盘、陶簋多见,典型器有彩陶筒形瓶。圈足上盛行各种成组的戳印纹。彩陶纹饰有横人字形纹、曲线网格纹,有的器形和彩纹明显受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影响。洞庭湖北岸、西北岸地区,如三元宫、丁家岗、汤家岗等地的遗存,可称为三元官类型。夹砂陶比例大,红褐胎黑皮陶和白陶占一定数量。有特征鲜明的盘口圈足罐和筒形圜底罐。圈足盘少,彩陶筒形瓶仅有个别发现。以遗体装饰的印纹、刻划纹为特色,漩涡纹、变体卷云纹彩陶也具特点。至今没有发现受庙底沟类型彩陶影响的迹象。有人认为,这类遗存虽确有许多与大溪文化相同的文化因素,但可能是受大溪文化强烈影响的另一种原始文化。
大溪文化以大溪类型为例,可归纳为3期。早期:夹炭红陶最多,戳印纹简单、细小,彩陶极少,以折肩圈足罐、三足盘、鼓形器座等为代表。中期:戳印纹发达,彩陶兴盛,常见内折沿圈足盘、簋、高把豆、折腹盆、曲腹杯、筒形瓶等。晚期:泥质陶占绝对优势,灰陶和黑陶剧增,有细颈壶、折敛口圈足碗等。
大溪文化居民以稻作农业为主。在房屋建筑遗迹的红烧土块中,经常发现稻草、稻壳的印痕。红花套遗址的稻壳印痕经鉴定为粳稻。除饲养猪、狗外,从大溪、三元官、丁家岗遗
址的发现看,鸡、牛、羊可能已成为家禽家畜。同时,渔猎、采集等辅助经济仍占一定的比重。特别在大溪有些地段的文化层内,夹杂较多的鱼骨渣和兽骨,包括鱼、龟、鳖、蚌、螺等水生动物以及野猪、鹿、虎、豹、犀、象等的遗骸。
制陶业方面,以白陶和薄胎彩陶最为突出,代表了较高的工艺水平。在白陶圈足盘上,通体饰有类似浅浮雕的印纹,图案复杂精细。薄胎细泥橙黄色的彩陶单耳杯和圈足碗,胎厚仅1~1.5毫米,绘以棕红色的多种纹样,显得精美别致。划城岗遗址发现一座保存稍好的窑址,由斜坡状火道、火膛和出烟口3部分构成。火膛下半部挖在生土中,上半部用大块红烧土垒成。火膛之上未见窑箅,围绕窑壁内侧有一周放置陶坯的平台,大多数陶器火候较低,据测试,烧成温度为750—880℃。
在红花套、关庙山发现的房屋基址.普遍经过烧烤,已成红烧土建筑。分半地穴式和地面建筑两类,前者常呈圆形,后者多属方形、长方形。地面建筑的房子,往往先挖墙基槽,再用粘土掺和烧土碎块填实,墙内夹杆之间编扎竹片和植物秆茎,再涂抹掺有少量稻壳、稻草末的粘土。有的房子还有撑檐柱洞或专门的檐廊,或在墙外铺垫一段红烧土渣地面,形成原始的散水。可见,为适应南方的气候条件,建造住房已采用了多种有利于防潮、避雨、避热的技术措施。
现共发现300余座大溪文化的墓葬。其中大溪墓地的最多,人骨保存较好。该墓地死者头向普遍朝南,除个别为成年女性和儿童的合葬外,绝大多数实行单人葬。葬式一类为直肢葬,数量占半数以上,另一类为屈肢葬,其中多数是仰身屈肢。下肢弯屈程度很大的屈肢葬,可能是将死者捆绑后埋葬的。绝大多数有随葬品,最多的30余件。女性墓一般较男性墓丰富。有的石镯、象牙镯等饰物,出土时还佩戴在死者臂骨上。在几座墓里发现整条鱼骨和龟甲,有的把鱼摆放在死者身上,或是置于口边,也有的是两条大鱼分别垫压在两臂之下。以鱼随葬的现象,在中国新石器文化中尚属少见。另外,还有以狗作为牺牲的。大溪墓地儿童与成人的墓制基本相同,但在红花套和关庙山则是瓮棺葬。
大溪文化与仰韶文化比较,两者都有外形近似而各属自身系统的折沿盆、敛口钵、弇口瓮和小口直领罐等陶器,反映了在同一时期南、北所流行的器物形制和作风。另一方面,明显存在互相交流影响的内素。如淅川下王岗的早一、早二期遗存中的陶豆、盂、筒形瓶式细高器座等,是受大溪文化影响的产物;大溪、关庙山、红花套等处发现的圆点钩叶纹和花瓣纹的彩陶罐、垂幛纹彩陶钵片、双唇小口尖底瓶片等,是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南下影响所及的实物例证。至于大溪文化与时代稍晚的屈家岭文化的关系,两者当是先后直接继承发展的,也有人认为是不同系统的两种文化,目前尚无定论。在湖南石门皂市、湖北宜都城背溪、秭归柳林溪,新发现一种较早的新石器遗存,为探讨大溪文化的渊源提供了重要线索。大溪文化的分布地域,湘北一类遗址的文化性质及其归属等问题,都有待进一步深入工作和研究。
二、屈家岭文化
因首先发现于湖北省京山县屈家岭遗址而得名。主要分布在湖北地区,以江汉平原为中心,东起大别山南麓,西至三峡,北到豫西南,南抵洞庭湖北岸。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的年代,屈家岭文化后期约为公元前3000~公元前2600年左右。
1955~1957年两次发掘屈家岭遗址,揭示了一种崭新的遗存。1959~1960年间,开始普遍把这种遗存称为屈家岭文化。195~1961年发掘的湖北郧县青龙泉遗址,中层为屈家岭文化,下层和上层分别与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相当,由此明确了屈家岭文化的相对年代。现经发掘的重点遗址还有:湖北钟祥六合、京山朱家嘴、天门石家河、武昌放鹰台、枝江关庙山、松滋桂花树(中层)、公安王家岗,湖南澧县三元宫、安乡划城岗、华容车轱山,河南浙川下王岗和黄楝树等。
屈家岭文化的陶器主要是泥质黑陶和泥质灰陶。圈足器发达。凹底器较多,这是同时期的其他文化所缺乏的。常饰凸形弦纹和镂孔,还有少量朱绘陶和彩陶,尤以薄胎晕染彩陶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