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聚落公共交往景观场所的复合结构探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聚落公共交往景观场所的复合结构探析
■ 魏楚楚 李晓峰 ■ Wei Chuchu Li Xiaofeng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武汉 · 430074)
收稿日期:2011-09-08
Research on Composite Structure of the Public-Communication Landscape Place of Our Traditional Settlements
[摘 要] 本文研究以场所理论为基础,针对我国传统聚落公共交往景观场所的结构展开,挖掘其点、线、面、体的有机构成规律,并结合空间研究方法,选取三处有代表性的传统聚落进行研究
[关键词] 传统聚落 景观场所 公共交往 结构层次 序列关系
[Abstract] This article is intended to find the disappearing concern of public communication on construction of modern human settlements. Our research is based on the Place Theory and it aims at the structure of the public-communication landscape place of our traditional settlements. Following the rule of points-lines-faces organic structure and place research method, and studying on three types of villages located in different regions.
[Key words] Traditional settlement, Landscape place,
Public communication, Structural level, Sequence relationship
公共交往是人的基本需求,然而随着现代人居环境营造中公共交往景观场所的消失或简化,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行为传统逐渐失落,人们的心理距离越来越远,幸福感不断下降,生活缺乏活力、失去特色。在此时对我国传统聚落中公共交往景观场所深入研究,是一次本土化人文关怀的反思式回归,对寻回我国现代人居环境营造中逐渐失落的对公共交往需求的关注,为聚落发展注入活力,都至关重要。一、对传统聚落景观场所的理解
传统聚落是我国古代人民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自下而上”形成的普遍聚居形式,它体现了我国聚落群体的本土化信仰和行为规范。景观是一个复杂的自然、社会载体,作为“生活在其中的栖息地”,与建筑共同成为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人生活其中的建筑外部空间环境而存在。
景观这一含义与“场所”存在很多契合点:人、活动、栖居。建筑外部空间环境同样以建筑为边界,与建筑密不可分。因此,本文将建筑现象学中的场所理论引入景观范畴,提出“景观场所”概念:关注人所存在的建筑外部景观环境空间。本文研究对象:公共交往景观场所,即人所存在的公共交往空间,关注人的交往行为与公共空间的关系。我们认为景观场所应具有如下特征:不同景观场所拥有特定的“场所精神”;景观场所不是抽象的地点,是由具体事物组成的整体,事物的集合决定了“环境特征”;景观场所是质量上的整体环境。本文从结构层次和序列关系对公共交往景观场所的结构展开研究,旨在通过抽象分析找到与场所精神的内在联系。二、传统聚落公共交往景观场所的构成要素及其尺度界定
从聚落空间结构角度来看,笔者认为可将公共交往景观场所归纳为“点—线—面—体”的空间特征,适应并激发人的公共交往行为。
尽管不同聚落中人们的公共交往内容相异,但
公共交往的基本原则和人对交往环境的评价标准没有根本变化。扬·盖尔在《交往与空间》中将户外活动概括为三种类型:必要活动、自发活动与社
会活动。公共交往景观场所承载着上述人的户外活动意图所激发的交往活动行为,不同空间满足相应的交往行为需求。《隐匿的尺度》中人的距离感受器官(眼、耳、鼻)的感知尺度(表1)对公共交往景观场所的尺度界定具有重要参考作用。
1.点(1) 小型场地
在《隐匿的尺度》一书中提出了不同交往形式的习惯距离(表2),据此笔者将小型场地定义为:由一组端点互相连接的简单直线所界定的多边形,且其中任何两点间的连线不可以与周边相交的凸状空间,边界间距3.75m,属慢速步行空间。此种小型场地满足人的视听感官亲密接触距离,具有共存感,这是促进人自发交往行为发生的基础,为潜在的社会交流景观场所。
(2) 景观小品
水井、码头等满足人的必要的社会性户外活动需要;景观植物、花架等能够刺激人的感官满足,激发亲近感、吸引人的聚集;牌坊、门楼、影壁等起到标识、空间限定作用……
(3) 公共景观建筑
祠堂、戏台、庙宇等公共建筑满足人的社会活动需要。
2.线(1) 街道
笔者依据上述感官尺度的理论,得出宽度界定的如表3。
(2) 河道
上述宽度界定同样适用于河道,河道岸线提供给人的亲水程度、景观美化程度等同样影响着人的交往行为。
(3) 廊道
上述宽度界定同样适用于廊道,廊道较街道和河道具有更多围合界面,能够更多地激发人的空间共存感,是促进人交往活动的重要方式。
3.面
依据上述尺度规律,笔者将“面”分为两类—中型场地与大型场地(表4)。
4.体
人的感知范围是立体的,因此每一个交往空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078158)
城市建筑|主题专栏|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FEATURE-THEME
亦是立体的,上述点、线、面空间都具有感知高度,在不同标高的交往中往往更加强化,形成富于变化的空间复合体。
三、传统聚落公共交往景观场所的复合结构层次
笔者依据地理与类型差异(表5)选取碛口、玉堍村、初溪村三个传统聚落进行研究,旨在深入分析传统聚落公共交往景观场所的复合结构。运用空间句法的轴线地图法①和空间结构分析②,通过对比验证传统聚落中公共交往景观场所的结构层次与序列直接关系村民的交往行为,而这一切都受到地域性差异的影响。
1.碛口古镇业缘型聚落
(1) 区位
碛口古镇位于山西省吕梁市临县县城西南80km湫水河与黄河的交汇处,有水运之利,自古因水旱转运码头而兴起,素有“九曲黄河第一镇”之称,为商业文化集镇。后人将其定位为“黄土高原旱作农业兼骡马运输的院落式及窑院式的业缘型村落”。
(2) 公共交往景观场所结构层次分析
本文重点对该古镇的公共交往景观场所进行梳理与研究(图1)。由碛口镇的轴线地图可见,该地主要以码头为吸引点,滨临黄河的道路为主要道路,以垂直河道的纵向巷道形成主要联系,由三级横向平行道路串联。该轴线肌理呈现出东、中、西三段不同形态。东段横向轴线多曲折,与中段一脉相承,这主要与山体地形相关,同时东段与中段均以船坞商贸为主,联系紧密,龙王庙作为古镇精神中心便坐落于中段山头;中段轴线平直整齐,分布
较密,主要由于中段地块寸土寸金;西段轴线多曲
折,分布相对宽松,且具有内部向心性。碛口古镇
以中段山头的龙王庙为精神中心(图2),主要的大
型公共场地围绕其周围;东段小型场地分布较中段
多,且多分布于巷道曲折处和脑畔起③。中段巷道
空间并未存在小型场地;西段小型场地密布,多围
绕该段中型公共场地分布,主要由于西段相对远离
河道,船坞商贸的业缘关系相对弱化,聚居特性更
加明显。依据古镇东市—中市—西市的划分历
史,以及公共交往景观场所的构成肌理,可以看出
碛口古镇由三个不同结构的组团构成。
为了进一步分析该镇公共交往景观场所结构
层级,笔者选取西市进行放大详细分析(图3)。 从
图3中平面、剖面分析可以看出古镇的横向联系较
弱,纵向巷道构成主要交通往来,由巷道入户,每
户有精致的门楼和户前场地。这是由业缘聚落的性
质决定的,建筑多作商行和客栈之用,直线形垂直
山体的巷道不但适应山势,而且可以便捷地将来客
由沿河主街引入。建筑多为窑院式,入户有过渡门
厅空间,围绕中心院落有檐廊。综上可以得出该镇
公共性景观场所的结构层次(图4,图5)。
2.玉堍村血缘型聚落
(1) 区位
玉堍村位于湖北省阳新县城西北浮屠镇,选址
于山间平地,村落形成于清代中期,以李氏宗祠为
中心,围绕五个支祠聚居,布局较完整,是典型的
鄂东南血缘型聚落。村落祠堂与水体系统相得益彰,
五个支祠当中,三个支祠的门前有水塘,一个支祠
门前有溪流,祠堂临水的场地成为颇具活力的村民
公共交往集中地。
(2) 公共交往景观场所结构层次分析
由轴线地图可以看出轴线呈现出围绕祠堂的向
心性(图6),多曲折,且分为“左—右”两部分。
主要轴线以李氏宗祠为中心呈“大”字型发散。由
图6中空间结构分析可知轴线曲折处多存在小型场
地,且多集中围绕在各祠堂大型公共场地和水井、古
树等景观小品周围。玉堍村位于山间平地,地势无
明显高差变化,围绕宗祠布置水塘与中心大型场地,
由主要道路联系,宗祠为多进院落式,民居围绕宗
祠布置,由次要道路联系(图7,图8)。综上可以
得出玉堍村公共性景观场所的结构层次(图9)。
3.初溪村客家土楼聚落
(1) 区位
初溪土楼群位于福建永定县南部的下洋初溪
村,元末明初徐氏在此开基。该村占地15万m2,
海拔400m~500m,群山环抱,坡度较大,土楼
群坐落于北面山势相对较平缓处,坐北朝南,一条
小溪自东而西横穿而过, 成为由土楼、民居、小桥、
溪流、梯田等元素浑然天成的客家传统聚落。
(2) 公共交往景观场所结构层次分析
由图10中轴线地图可以看出该村轴线以三水
交汇处为起点沿上游树枝状延伸,主要道路位于村
落外围,村落内部主要轴线与溪流平行呈线性,横
向尽端式入户,少网状联系,少曲折,土楼建筑所
在的轴线尺度往往较周边民居大很多。结构分布图
中可以看出由于轴线肌理的特点,该村街巷中少有
小型交往场地。该村没有明显中心,通常起中心作
用的祠堂,此处仅作为土楼建筑内部的景观点而存
在。公共场地多分布于轴线末梢,作为土楼与民居
表1 鼻耳眼距离感知尺度
嗅 觉
≤1m,识别较弱气味≤3m,识别较强烈气味
视 觉
1 3m,体验细节
≤35m,看清表情
≤100m,社会性视域,看到具体的人
听 觉
≤7m,识别弱声,正常交谈
≤35m,识别强声,听清演讲
≤1km,识别极强声,如枪炮声表2 不同交往形式的习惯距离
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会距离公共距离0 45cm
0.45 1.30m
1.30 3.75m
>3.75m
表达温柔、舒适、爱抚以及激愤等强烈感情的距离
亲近朋友或家庭成员之间谈话的距离
朋友、熟人、邻居、同事之间日常交谈的距离
用于单向交流的集会、演讲,或人们旁观而无意参与的距离
整理自《隐匿的尺度》
整理自《隐匿的尺度》表3 感官距离的尺度界定
道路宽度≤3.75m ≤7m
≤35m
≥35m 交往方式
驻足之交
点头之交
摇手之交
擦身而过
原 因
人能够通过距离感官觉得亲密,强调共存感,从而激发自发性的交往行为
人与人相互识别,从而刺激人的记忆,促进熟识感,增加潜在自发性的交往行为的可能
辨识熟悉的人,看清表情,从而强化人的熟识感,促进自发性的交往行为
视听交流变得吃力,削弱人的自发性的交往行为意识
表4 中型场地与大型场地的比较
中型场地
大型公共广场3.75m≤边界间距≤7m
边界间距≥7m
凸状交往空间
凸状交往空间
公共性、参与人数较小型场地更强
公共性、参与人数较中型场地更强
碛口古镇
玉堍村
初溪村
表5 三个传统聚落的选择依据
山西(我国北方、西部)
湖北(我国中部)
福建(我国南方、东部)
业缘型聚落
血缘型聚落
客家土楼聚落
地理位置聚落类型
传统聚落名称
1 山西碛口古镇区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