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加工工艺的主要内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零件在数控机床上的定位与装夹
一、定位基准的选择
1.粗基准的选择
(1)相互位置要求原则 选取与加工表面相互位置精度要求较高的不加工表面作
为粗基准,以保证不加工表面与加工表面的位置要求。
套筒粗基准的选择
第二节 零件在数控机床的定位与装夹
手轮工件第一次装夹的粗基准选择
a)正确
b)不正确
第二节 零件在数控机床的定位与装夹
第一节 用刀具划分 2)按安装次数划分 3)按粗、精加工划分 4)按加工部位划分
第一节 数控加工工艺的制定
五、加工顺序的安排
1.加工工序的安排
(1)先粗后精
第一节 数控加工工艺的制定
(2)先近后远
加工顺序——先近后远
第一节 数控加工工艺的制定
第一节 数控加工工艺的制定
一、数控加工工艺的主要内容
(1)选择适合在数控车床上加工的零件。 (2)分析被加工零件的图样,明确加工内容及技术要求。 (3)确定零件的加工方案,制定数控加工工艺路线。 (4)加工工序的设计。 (5)数控加工程序的调整。
第一节 数控加工工艺的制定
二、加工方法的选择
1.外圆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2.精基准的选择
(1)基准重合原则 直接选择加工表面的设计基准为定位基准。
第一节 数控加工工艺的制定
5.数控加工工序与普通工序的衔接
数控工序前后一般都穿插有其他普通工序,如果衔接 不好就容易产生矛盾。因此,要解决好数控工序与非数控 工序之间的衔接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建立相互状态的要求。
第一节 数控加工工艺的制定
一、数控加工工艺的主要内容 二、加工方法的选择 三、加工阶段的划分 四、工序的划分 五、加工顺序的安排
面安排在一次装夹下尽可能完成大部分甚至全部表面的加 工。
a)以大端面和大外径装夹 b)以内孔和小端面装夹
第一节 数控加工工艺的制定
2)按粗、精加工划分。对毛坯余量较大和加工精度 要求较高的零件,应将粗车和精车分开,划分成两道或更 多的工序。
例 加工如图所示手柄零件,坯料φ32mm棒料,批
量生产,用一台数控车床加工,要求划分工序并确定装夹 方式。
第二节 零件在数控机床的定位与装夹
(4)不重复使用原则 粗基准一般不应重复使用。
粗基准重复使用的误差
第二节 零件在数控机床的定位与装夹
(5)便于工件装夹原则 作为粗基准的表面,应尽量平整光滑。 •无飞边 •无冒口 •无浇口 •无其他缺陷 以便使工件定位准确、夹紧可靠。
第二节 零件在数控机床的定位与装夹
置时再轴向退刀。
第一节 数控加工工艺的制定
(3)镗孔刀退刀方式 这种退刀方式与切槽刀的退刀方式恰好相反。
第一节 数控加工工艺的制定
3.热处理工序的安排
(1)预备热处理 (2)消除残余应力热处理 (3)最终热处理
第一节 数控加工工艺的制定
4.辅助工序的安排
辅助工序主要包括: ➢检验 ➢清洗 ➢去毛刺 ➢去磁 ➢倒棱边 ➢涂防锈油 ➢平衡
(2)加工余量合理分配原则 以余量最小的表面作为粗基准,以保证各加工表
面有足够的加工余量。
台阶轴的粗基准选择
第二节 零件在数控机床的定位与装夹
(3)重要表面原则 为保证重要表面的加工余量均匀,应选择重要加 工面为粗基准。
a) 加工与床腿的连接面时以导轨面为粗基准
b)加工导轨面时以连接面为精基准 床身导轨加工粗基准的选择
外圆表面的加工方案
2.内孔表面的加工方法的选择
孔的常用加工方案
3.平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平面加工方案
第一节 数控加工工艺的制定
4.平面轮廓加工方法的选择
平面轮廓多由直线和圆弧或各种曲线构成,通常采用三坐 标数控铣床进行两轴半坐标加工。
平面轮廓铣削
第一节 数控加工工艺的制定
三、加工阶段的划分
1.加工阶段
(3)内外交叉原则 对既有内表面(内型腔)又有外表面需加工的零件,安排 加工顺序时,应先进行内外表面粗加工,后进行内外表面精 加工。
(4)基面先行原则 应优先加工用作精基准的表面。这是因为定位基准的
表面越精确,装夹误差就越小。
第一节 数控加工工艺的制定
(5)先主后次原则 应先加工零件的主要工作表面、装配基面,从而及早发 现毛坯中主要表面可能出现的缺陷。次要表面可穿插进行, 放在主要加工表面加工到一定程度后、最终精加工之前进行。
第一节 数控加工工艺的制定
四、工序的划分
1.工序划分的原则
(1)工序集中原则——每道工序包括尽可能多的 加工内容,从而使工序的总数减少。
(2)工序分散原则——将工件的加工分散在较多 的工序内进行,每道工序的加工内容很少。
第一节 数控加工工艺的制定
2.工序划分方法
(1)数控车削工序的划分方法 1)按零件加工表面划分。将位置精度要求较高的表
阶段 粗加工
主要任务 切除毛坯上大部分多余的金属
半精加工
使主要表面达到一定的精度,留 有一定的精加工余量;并可完成一 些次要素表面加工,如扩孔、攻螺 纹、铣键槽等
精加工
保证各主要表面达到规定的尺寸 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
光整加工
对零件上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 很高(IT6级以上,表面粗糙度为 Ra0.2μm以下)的表面,需进行光整 加工,其
第一节 数控加工工艺的制定
工序1:如图所示,夹外圆柱面,车φ12mm、φ20mm两 圆柱面→圆锥面(粗车掉R42mm圆弧部分余量)→留出总长余 量切断。
第一节 数控加工工艺的制定
工序2:如图所示,用φ 12 mm外圆柱面和φ 20 mm 端面装夹,车30°锥面→所有圆弧表面半精车→所有圆 弧表面精车成形。
(6)先面后孔原则 箱体、支架类零件的平面轮廓尺寸较大,一般先加工平 面,再加工孔和其他尺寸。
第一节 数控加工工艺的制定
2.退刀路线的确定
(1)斜线退刀方式 斜线退刀方式路线最短,适用于加工外圆表面的偏
刀退刀。
第一节 数控加工工艺的制定
(2)切槽刀退刀方式 这种退刀方式是刀具先径向垂直退刀,到达指定位
目的 使毛坯在形状和尺寸上接近 零件成品,提高生产率 为主要表面的精加工(如精 车、精磨)做好准备
全面保证加工质量
主要目标是提高尺寸精度、 减小表面粗糙度。一般不用来 提高位置精度
第一节 数控加工工艺的制定
2.划分加工阶段的意义
(1)保证加工质量 (2)便于及时发现毛坯缺陷 (3)便于安排热处理工序 (4)合理使用设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