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肾脏学习】_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征 Ø 病因不明,由异常免疫反应介导的血管损伤,需要免疫抑
制治疗 Ø 病情活动、缓解反复 Ø 原发性和继发性,继发性是指继发于其他疾病如感染、冷
球蛋白血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原发性则主要指目前病 因不明者
ANCA相关小血管炎命名及分类
• 在原发性小血管炎中,部分疾病与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ies, ANCA)密切相关, 后者是其特异性的血清学诊断工具,因而称之为ANCA相 关小血管炎(ANCA-associated vasculitis, AAV)。
嗜酸性粒细胞组织浸润和血 管炎,肉芽肿有嗜酸性坏死
无或轻微
偶见眼部疾病:巩膜, 巩膜表层炎,葡萄膜炎 肺泡出血
节段性坏死性肾小球肾 炎 罕见
鼻息肉,过敏性鼻炎,传导 性耳聋 偶见眼部疾病:巩膜,巩膜 表层炎,葡萄膜炎 哮喘,一过性肺浸润,肺泡 出血 节段性坏死性肾小球肾炎
心衰
血管炎性神经病(58%) 血管炎性神经病(78%)
穿孔的危险
肺
结节、浸润灶或空洞损害,肺
泡出血
肾
节段性坏死性肾小球肾炎,肉
源自文库
芽肿病症罕见
心脏 偶见瓣膜损害
外周神经 血管炎性神经病(10%)
嗜酸性粒 偶见少量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细胞增多
显微镜下多血管炎 70% MPO>>PR3
Churg Strauss综合症 50% MPO>PR3
白细胞破碎性血管炎 无肉芽肿性炎症
韦格纳肉芽肿病和Churg Strauss综合症1990年美国风湿病学会的分类标准
韦格纳肉芽肿病
Churg Strauss综合症
鼻或口腔炎症 痛或无痛性溃疡、脓性或血
性鼻分泌物 胸部影像学异常 结节影、固定性浸润灶或空
洞 尿沉渣 镜下血尿或红细胞管型 活检示肉芽肿性炎症 动脉壁、血管周围有肉芽肿
• 1994年, Chapel Hill 将ANCA相关性血管炎分为:韦格纳肉 芽肿病,显微镜下多血管炎,Churg Strauss综合症
• 2012年重新修订
Chapel Hill会议关于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 炎全体一致定义
• 韦格纳肉芽肿病 累及呼吸道的肉芽肿性炎症,和侵蚀小到中型血管的
内容
1 AAV的命名及分类 2 ANCA及AAV的发病机制 3 AAV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4 AAV的治疗与预后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NCA)是一种以中性粒 细胞和单核细胞胞质成分为靶抗原的自身 抗体。
无
都有
2012年Chapel Hill血管炎命名标准修订
ANCA相关小血管炎(ANCA-associated vasculitis, AAV) Ø肉芽肿性多血管炎(granulomatosis with polyangiitis, GPA) Ø显微镜下型多血管炎(microscopic polyangiitis, MPA) Ø嗜酸细胞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eosinophilic granulomatosis with polyangiitis, EGPA)。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内容
1 AAV的命名及分类 2 ANCA及AAV的发病机制 3 AAV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4 AAV的治疗与预后
血管炎概要
Ø 系统性血管炎是指以血管壁的炎症和纤维素样坏死为病理 特征的一组系统性疾病
Ø 系统性疾病,也可局限于某个器官 Ø 一组有相似病理学特征,但临床表现及发病机理不同的综
• 1982年 Davies等在8例节段性坏死性肾小球肾 炎患者血清中首次发现了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
体(ANCA)。
• 1985年 Van der Wouder等首先报告Wegner肉芽 肿(WG)患者血清中存在ANCA,并认为其对WG 诊断具有特异性,且同疾病活动性密切相关。
• 1988年 Falk等发现了与系统性血管炎和坏死性 新月体肾小球肾炎有关的另一种ANCA。
ANCA靶抗原成分-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 人类中性蛋白酶3(PR-3) • 髓过氧化物酶(MPO) • 杀菌/通透性增高蛋白(BPI) • 丝氨酸蛋白酶 • 人白细胞弹性蛋白酶(HLE) • 乳铁蛋白 (LF) • 组织蛋白酶G(CG) • β葡萄糖醛酸酶 • 溶菌酶等。
ANCA检测和分类
外嗜酸性粒细胞聚集
原发性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的临床特征
特征
韦格纳肉芽肿病
ANCA阳性 80%-90%
ANCA抗原 PR3>>MPO 特异性
主要组织 白细胞破碎性血管炎
学
坏死性肉芽肿性炎症(在肾活
检中罕见)
耳/鼻/喉 鼻中隔穿孔,鞍鼻畸形,传导 性或感觉性耳聋,声门下狭窄
眼
眼眶假瘤,巩膜炎(巩膜软化
• 1989年 Targen等发现ANCA与炎性肠病有关。
病因和发病机制
目前认为该类疾病的发生是多因素的,有可能是在某些遗 传背景下由某些环境因素诱发的,后者包括感染、药物以及 职业接触史等。
AAV的发病机制主要与ANCA、中性粒细胞、 补体等因素有关,此外,抗内皮细胞抗体、淋 巴细胞也参与AAV的发生。
性炎症
哮喘 喘鸣或高调啰音 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血白细胞分类中嗜酸性粒细胞 > 10% 单神经病变或多神经病 单神经病、多发性单神经病,或由于
血管炎而发生的多神经病变 游走性肺浸润 游走性或一过性肺浸润 副鼻窦异常 急性或慢性副鼻窦疼痛、压痛史或影
像学示副鼻窦混浊 血管外嗜酸性粒细胞 动脉、小动脉或小静脉的活检示血管
坏死性血管炎(如毛细血管,小静脉,小动脉,和动脉)。 坏死性肾小球肾炎是常见的。 • 显微镜下多血管炎 有少数或无免疫沉积物的坏死性血管炎,可侵蚀小型 和中型动脉(如毛细血管,小静脉,或小动脉)。坏死性 血管炎也可侵蚀小到中型动脉。坏死性肾小球肾炎是常见 的。肺毛细血管炎往往多见。 • Churg Strauss综合症 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肉芽肿性炎症可累及呼吸道, 以及和哮喘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有关的坏死性血管炎可侵 蚀小型到中型动脉。
制治疗 Ø 病情活动、缓解反复 Ø 原发性和继发性,继发性是指继发于其他疾病如感染、冷
球蛋白血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原发性则主要指目前病 因不明者
ANCA相关小血管炎命名及分类
• 在原发性小血管炎中,部分疾病与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ies, ANCA)密切相关, 后者是其特异性的血清学诊断工具,因而称之为ANCA相 关小血管炎(ANCA-associated vasculitis, AAV)。
嗜酸性粒细胞组织浸润和血 管炎,肉芽肿有嗜酸性坏死
无或轻微
偶见眼部疾病:巩膜, 巩膜表层炎,葡萄膜炎 肺泡出血
节段性坏死性肾小球肾 炎 罕见
鼻息肉,过敏性鼻炎,传导 性耳聋 偶见眼部疾病:巩膜,巩膜 表层炎,葡萄膜炎 哮喘,一过性肺浸润,肺泡 出血 节段性坏死性肾小球肾炎
心衰
血管炎性神经病(58%) 血管炎性神经病(78%)
穿孔的危险
肺
结节、浸润灶或空洞损害,肺
泡出血
肾
节段性坏死性肾小球肾炎,肉
源自文库
芽肿病症罕见
心脏 偶见瓣膜损害
外周神经 血管炎性神经病(10%)
嗜酸性粒 偶见少量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细胞增多
显微镜下多血管炎 70% MPO>>PR3
Churg Strauss综合症 50% MPO>PR3
白细胞破碎性血管炎 无肉芽肿性炎症
韦格纳肉芽肿病和Churg Strauss综合症1990年美国风湿病学会的分类标准
韦格纳肉芽肿病
Churg Strauss综合症
鼻或口腔炎症 痛或无痛性溃疡、脓性或血
性鼻分泌物 胸部影像学异常 结节影、固定性浸润灶或空
洞 尿沉渣 镜下血尿或红细胞管型 活检示肉芽肿性炎症 动脉壁、血管周围有肉芽肿
• 1994年, Chapel Hill 将ANCA相关性血管炎分为:韦格纳肉 芽肿病,显微镜下多血管炎,Churg Strauss综合症
• 2012年重新修订
Chapel Hill会议关于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 炎全体一致定义
• 韦格纳肉芽肿病 累及呼吸道的肉芽肿性炎症,和侵蚀小到中型血管的
内容
1 AAV的命名及分类 2 ANCA及AAV的发病机制 3 AAV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4 AAV的治疗与预后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NCA)是一种以中性粒 细胞和单核细胞胞质成分为靶抗原的自身 抗体。
无
都有
2012年Chapel Hill血管炎命名标准修订
ANCA相关小血管炎(ANCA-associated vasculitis, AAV) Ø肉芽肿性多血管炎(granulomatosis with polyangiitis, GPA) Ø显微镜下型多血管炎(microscopic polyangiitis, MPA) Ø嗜酸细胞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eosinophilic granulomatosis with polyangiitis, EGPA)。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内容
1 AAV的命名及分类 2 ANCA及AAV的发病机制 3 AAV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4 AAV的治疗与预后
血管炎概要
Ø 系统性血管炎是指以血管壁的炎症和纤维素样坏死为病理 特征的一组系统性疾病
Ø 系统性疾病,也可局限于某个器官 Ø 一组有相似病理学特征,但临床表现及发病机理不同的综
• 1982年 Davies等在8例节段性坏死性肾小球肾 炎患者血清中首次发现了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
体(ANCA)。
• 1985年 Van der Wouder等首先报告Wegner肉芽 肿(WG)患者血清中存在ANCA,并认为其对WG 诊断具有特异性,且同疾病活动性密切相关。
• 1988年 Falk等发现了与系统性血管炎和坏死性 新月体肾小球肾炎有关的另一种ANCA。
ANCA靶抗原成分-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 人类中性蛋白酶3(PR-3) • 髓过氧化物酶(MPO) • 杀菌/通透性增高蛋白(BPI) • 丝氨酸蛋白酶 • 人白细胞弹性蛋白酶(HLE) • 乳铁蛋白 (LF) • 组织蛋白酶G(CG) • β葡萄糖醛酸酶 • 溶菌酶等。
ANCA检测和分类
外嗜酸性粒细胞聚集
原发性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的临床特征
特征
韦格纳肉芽肿病
ANCA阳性 80%-90%
ANCA抗原 PR3>>MPO 特异性
主要组织 白细胞破碎性血管炎
学
坏死性肉芽肿性炎症(在肾活
检中罕见)
耳/鼻/喉 鼻中隔穿孔,鞍鼻畸形,传导 性或感觉性耳聋,声门下狭窄
眼
眼眶假瘤,巩膜炎(巩膜软化
• 1989年 Targen等发现ANCA与炎性肠病有关。
病因和发病机制
目前认为该类疾病的发生是多因素的,有可能是在某些遗 传背景下由某些环境因素诱发的,后者包括感染、药物以及 职业接触史等。
AAV的发病机制主要与ANCA、中性粒细胞、 补体等因素有关,此外,抗内皮细胞抗体、淋 巴细胞也参与AAV的发生。
性炎症
哮喘 喘鸣或高调啰音 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血白细胞分类中嗜酸性粒细胞 > 10% 单神经病变或多神经病 单神经病、多发性单神经病,或由于
血管炎而发生的多神经病变 游走性肺浸润 游走性或一过性肺浸润 副鼻窦异常 急性或慢性副鼻窦疼痛、压痛史或影
像学示副鼻窦混浊 血管外嗜酸性粒细胞 动脉、小动脉或小静脉的活检示血管
坏死性血管炎(如毛细血管,小静脉,小动脉,和动脉)。 坏死性肾小球肾炎是常见的。 • 显微镜下多血管炎 有少数或无免疫沉积物的坏死性血管炎,可侵蚀小型 和中型动脉(如毛细血管,小静脉,或小动脉)。坏死性 血管炎也可侵蚀小到中型动脉。坏死性肾小球肾炎是常见 的。肺毛细血管炎往往多见。 • Churg Strauss综合症 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肉芽肿性炎症可累及呼吸道, 以及和哮喘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有关的坏死性血管炎可侵 蚀小型到中型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