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国际化方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企业国际化方式

摘要:国际化经营发展方式的理式有渐进式和跳跃式。渐近式认为企业从国内经营到国外经营是一个从被动到主动,从量变到质变的长期演变过程。而跳跃式认为国际化经营呈现跳跃式发展,可以跨越其中的某一个或多个环节。比较这两大发展模式,可以看出它们的理式依据不同,经营环境不同,产业不同,企业对国际化经营的认知程度不同,效果也不同。

渐进式:渐进式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早期,代表人物为瑞典的约汉森和瓦德协姆·保罗,该理式认为,从大多数企业走向世界的历史实绩来看,从国内经营到国外经营是一个从被动到主动,从量变到质变的长期演变过程,而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突然飞跃。

跳跃式:渐进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跳跃式认为国际化经营呈现跳跃式发展,可以跨越其中的某一个或多个环节,具体表现为多种形式。

无式是渐进式还是跳跃式,都是企业选择国际化的方式。而当代中国企业应选择哪一种方式,都应该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和当代中国经济的宏观局势来确定。企业最终会走出一条属于自身的特色化国际化道路。

中国经济形势分析:目前的中国经济正在快速的发展过程中,其发展的速度已经超过了发达国家在相同的时期发展速度。

随着中国进入了WTO中国经济,正在熔入世界经济的大的市场并不断的适应和改进自己的各个方面的制度,与此同时世界各国都在不断的发展自己。区域之间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交流不断的加强,

区域之间的联盟的性质也逐渐明显。目前的世界经济已经是象干枯的河水一样,急需要新的水源与它相容,长期以来欧美对世界经济的控制所实行的经济制度越来越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面临着各种潜在的危机,迫使他们不得不以发展新的经济合作,而发展自己。这就为中国向世界各国展示自己的魅力,提供了一个前提条件。但目前还不是时候,欧美现在的经济已经在低谷位置,展望未来中国经济走向,对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新能源对中国汽车业的影响、未来中国能源消费格局、未来中国银行业发展趋势、中国纺织业的前景、文化创意产业的兴盛、网络生活的新阶段、粮食供求的平衡、资本市场的深化和城镇化发展水平等作出了全方位预测。从中不难看出,经济国际化、产业高级化、市场深度化,将贯穿于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全过程。中国企业现状分析:根据国家计委、国家统计局、国家经贸委和财政局四部委共同修订的新《中小型企业划分标准》,中型企业年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均在5000万元以上;低于5000万元以下的均为小型企业。按此新的划分标准计算,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信息产业部统计截至2008年我国中小企业已超过42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随着我国入世与国际接轨,中小企业的发展前途将不可限量。中小企业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增加社会就业和提供国家税收新的税源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可见中小企业在国家整个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并对经济发展具有巨大支撑作用。

但是,我国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主要是以低技术水平和外延扩张

为特征,生产技术和装备水平都比较落后。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严重不足,技术创新能力与水平不够,技术创新存在的障碍与问题较多,成为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瓶颈。

根据中国经济形势分析和中国企业现状分析,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较快,人民币汇率升值导致的国际化步伐加快。

而由中国经济形势分析来看,国际化速度的加快还有中国近三十年来的迅猛的发展,中国的企业如果想要在国际化的路程中有一席之地,采取跳跃式的国际化方式是最为快捷的,能够在现如今如此快速发展的经济中实现国际化,跳跃式是必须采取的方式。但是在中国企业的调查报告中,计截至2008年我国中小企业已超过42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数据表明中国大多企业都属于中小企业,实力不强。在国际化的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就算勉强靠产品的差异化优势打进国际化的市场。也经不起外国本地企业的打压和当地政府政策的剥削,恢复力较弱。从长远看来,需要发展企业本身的实力才是能长久发展的道理。所以采取渐进式的国际化方式,能提高企业自身的实力。但是,不能适应快速的经济变化和渐进式的方式会削弱企业国际化的意识。终上所述,渐进式和跳跃式各有优点和缺点,中国的企业有该使用哪一种方式呢?

中国也不乏成功打入国际市场的本土企业,那他们又是采取何种方式进军国际的。

TCL的国际化模式

TCL的国际化模式是通过资本运作,建立一种品牌共享模式,最

终使自己成为国际知名品牌。几年时间,TCL已经和几家国际上不知名的品牌和国际上知名的品牌结合。比如,和德国斯耐德、法国汤姆逊及阿尔卡特等品牌的结合等等。这种运作的好处一是能绕开技术门槛,发挥自身在制造和市场方面的优势,同时充分共享国际品牌,带动产品销售,最终树立自身的国际领先品牌,但这种模式的风险是显而易见的。中国文化和国际文化的差异、整合的难度等等,都是必须面对的问题。

联想的国际化之旅

联想的国际化之旅,更像是一场豪赌。在收购了蓝色巨人IBM target=_blank>IBM target=_blank>IBM 个人电脑业务之前,联想的国际化是概念大于行动,并没有实质性启动。包括启用Lenovo品牌,获得2008年北京奥运顶极赞助商,联想在国际化上给予厚望,并积极绸缪。终于时机来临。联想并购IBM 个人电脑事业部,不仅开创了中国企业收购跨国公司的先河,而且一举使联想一跃跨入世界500强行列。正式收购后,联想集团的年销售额达到130亿美元。从30亿美元到130亿美元,这个跨度之大恐怕需要传统方式至少10年的发展。然而问题是,如何把IBM 的技术和品牌优势和联想的制造、营销优势充分整合,却不能不是一个严峻的课题。

联想和TCL的国际化方式明显采取的是跳跃式方式,机会大、优势大但相应的风险也很大。

海尔的跨国发展历程:从1984 年到1991 年是海尔的专业化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海尔致力于专业化发展,集中全力,打造出

了中国家电行业的第一块金牌。1992 年,海尔获得ISO9001 国际质量体系的认证,成为中国家电行业第一个通过该认证的企业。从1992 年到1997 年,海尔用6 年的时间,成功地实行了多元化战略。从1998 年到2005年海尔开始全面实施国际化战略。2006 年至今是海尔的全球化品牌阶段。进入这个阶段以后,海尔将加快国际化的步伐,海尔产品将在国际市场上进一步开拓市场。

华为的跨国发展历程:二十年前,任正非在深圳的简易房里创办了华为。直到1996 年,华为才接到了海外“第一单”。华为仅用了不到3 个月的时间就顺利完成了我国香港特区和记电信苛刻的项目。1996 年,与俄罗斯的合作, 经过频繁的沟通, 双方建立了对彼此的

信任。2001 年,华为以10G SDH 光网络产品进入德国为起点,与当地著名代理商合作,成功进入德国、法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2003 年,通过与3COM 这样的国际性公司合作, 成功进入了梦寐以求的欧美主流高端市场。

海尔、华为均采取渐进式的海外扩张战略。企业均以贸易方式进入海外市场,以打开国际市场为撬点,采用间接出口和直接出口逐渐积累国际化经营的经验,从而进行海外市场的扩张,最终达成占有国际市场份额的目标。在保持贸易式进入的基础上,企业可以根据客观需要和主观可能具体策划如何逐步地、渐进地向更高的层次过渡,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跨国经营,把握时机,步步为营。

不同的企业,不同的国际化方式却取得相同的成功。从此其实我们可以看出不管哪一种国际化方式,只要在合适的时机和合适自身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