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解读体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学习心得

在学习和尝试新课标的过程中,我用心体验,大胆尝试,现就点滴体会与大家分享。长期以来,我对数学的认识就是“练题――功到自然成”,而在学习新课标的过程中,我逐步体会到了,数学它本身不只是“数字符号”,它有着更丰富的内涵。

一、从新课标看“学生”。

在学习和尝试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我越发感受到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潜能是很大的,不可低估的,这套教材最大的特点是把数学放在了生活中,而学生的潜能则像空气一样,充斥着生活的舞台,学生在学教学时发挥着自身巨大的能量。例如,教学例如“将正方体钢胚锻造成长方体”,为了让学生理解变与不变的关系,让他们每人捏一个正方体橡皮泥,再捏成长方体,体会其体积保持不变的道理。如果让学生用橡皮泥玩一玩,或许学生就不会再混淆,而能清晰地把握,学会逻辑地思考。通过这样的预习与实践,学生将课本上单调的知识丰富化,将之引出课堂,让学生既找到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又能节省课堂教学时间,使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会当堂的课的内容。

二、组织合作学习,共同交流进步。

根据小学数学新课标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合作学习可分为如下二种类型:一是动手操作型合作学习。第一是分工要明确。如果需要采用动手操作型合作学习,说明这项学习任务比较繁重,需要几位学生一起来完成,那么学生就必须要各司其职,明确掌握自己应该干什么,否则的话,就容易出现有成员不参与群体活动,逃避合作责任,从而降低合作的效率,甚至会因为某一个环节的缺失使整个合作前功尽弃。第二是操作要内化。动手操作的目的在于通过学生的直观操作活动来实现和反映其思维活动,所以教师既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空间,又要防止操作要求设计的简单化、形式化。二是讨论探究型合作学习。首先是以独立思考为基础,要求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必须要对合作问题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合作学习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其次是以表达倾听为重点,加强训练学生的听和说,作到会听的同时,要能够用完整性和条理性的语言表述自己对问题的思考和观点。再次是以讨论交流为本意,在学生讨论交流过程中,教师要特别关注保持沉默的学生,要采取有效的方法争取让每位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让所有的学生在讨论探究中,能够互相交流和阐述自己的学习观点。比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时,先把全班同学分成三个组,一组动手剪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一组动手剪两个完全一样的等边三角形,一组剪两个完全一样的不等边三角形。然后让学生把剪好的三角形动手拼一拼,看一看,想一想,讨论,交流,,最后代表说一说,记一记,整理整理,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出三角形面积公式。

三、提出挑战问题,开拓创新思维。

学生学习的过程说白了,其实是一个不断迎接问题挑战,又不断解决问题挑战的周期性的楼梯式拾级而上的递进过程。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通过自主的知识建构活动,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造潜力才能得以拓展。从促进学生发展的

角度看,教师在教学中向学生提出的问题必须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维果斯基曾将儿童要解决的问题根据其难度分为如下三种类型: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学生自己难于解决的问题,需要别人帮助才能解决的问题。介于二者之间的问题,根据他的研究,学生乐于挑战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即上述的第二、三类问题。其中“最近发展区”的问题,即上述第三类的问题教学效果最好。这一研究成果给我们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教师很大的启发,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己有的知识经验和智力发展水平,尽可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出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剌激和鼓励学生积极探索,认真思考,让思维在所面对的问题中不断摩擦、碰撞,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领悟和体会需要经过努力,不断克服困难才能获得成功,也可以说是要让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如在解决有关圆柱体积》的问题时,出示;在一个圆柱形储水桶里,把一段半径是5厘米的圆钢全部放在水里中,水面就上升9厘米,把圆钢竖着拉出水面8厘米长后,水面就下降4厘米。想想怎样求圆钢的体积。正如德国数学家希尔伯特所说的“一个数学的,但却不是完全不可解决而使我们白费力气,在通向那隐藏的真理的曲析道路上,它应该是指引我们前进的一盏明灯,最终并以成功的喜悦作为对我们的报尝。”

在学习和尝试新课标教学过程中,我尝到了甜头,对数学的内涵又有了深一层的体会。但是,这条教改之路是无止境的,作为教师,只有不断更新理念,不断地探索、实践小学数学新课标改革。

王琳娜

2011.6月

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当一个人有某种需要时,才能对相关事物引起注意,并产生兴趣。因此心理学理论认为: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以下内容将从课的导入和小结, 明确学习目的,改进教学方法,变换教学手段,培养师生情感等方面来谈谈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凡是学生感兴趣的学科,往往也是他们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科。这是因为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它促进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导致学习成功的重要原因。而假如没有学习兴趣的支持,学生的学习活动就会显得枯燥无味,也就不可能长久的持续下去。数学在许多人心目中,往往是一个枯燥乏味,充满着各种怪异符号的学科,加之数学学科抽象性高,连贯性强,使得许多的学生对数学缺乏兴趣。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动力,造成学生学习数学成绩的下滑。因此可以说:学生对数学学科兴趣的强弱决定了学生数学质量的高低。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呢?

一、数学课的导入和课末的小结

生动有趣,引人入胜的新课导入,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求知欲望,促使学生深入思考。为了能更好地导入新课,我认为要坚持正确的原则和选择较好的方法。

1、新课的导入应具有吸引力、有趣味性、有针对性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好动,无意注意占很大成份,所以在上课的开始,有经验的教师都很注意利用导入新课这个重要环节,在极短的时间内,巧妙地把学生分散的注意力吸引过来,通过谈话或一些具体、形象、直观的事物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思维跟着教师讲课走。例如:在讲平移和旋转时,可通过孩子们感兴趣的游乐园导入,让孩子们说说那些娱乐设施都是怎样运动的呢?这样学生的兴趣一下就能调动起来了。增强学生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参与学习过程。不能只图表面的热闹,追求形式花样,甚至故弄玄虚,画蛇添足,更不能占用过多的时间削弱其它教学环节。

2、数学课导入的方法

(1)开门见山。教师在新授前,直接向学生出示新的课题,这样能使学生以有意注意和有意识记来对待他们所学的功课。例如:“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