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艺术欣赏PPT韩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文是与甲骨文几乎同时兴起的书体,指铸 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
金
文
汉 字 笔 画 名 称
汉字笔顺基本规则
为了方便、流畅地 书写汉字,根据汉 字结构特征、常用 书写工具、书写姿 势、书写时的肢体 动作及书写笔程, 人们从历代书写经 验中总结归纳出了 汉字笔顺基本规则。
汉字的结构
结构,即间架结 构。指一个字的 点画安排和形式 布局。 从结构上说,汉 字有独体字和合 体字之分
行书 分“行楷”和“行草”。
代表人物有苏东坡、黄庭坚、米 芾、蔡襄宋四家,元代赵孟頫和 明代祝允明、文徵明、董其昌等 。
王羲之《丧乱帖》
行书
苏轼《寒食帖》
释文: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
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 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 殊病少年(子点去),病起须已白。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雨点去)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 。空 庖煮寒菜,破 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 在万里。也拟哭涂穷,死灰吹不起。
行书:浓淡相见,疏密有放, 规整中有飘逸。
草书
草书是为书写便捷而 产生的一种书体,共 有三种:章草、今草 、狂草。其特点是: 存字之梗概,损隶之 规矩,纵任奔逸,赴 速急就。代表人物有 后汉的草圣张芝、唐 朝的张旭和怀素。
一、书法艺术以汉字为载体。 二、书法是指以文房四宝为工具抒发
情感的一门艺术。 三、书法艺术的背景是中国传统文化。 四、书法艺术本体包括笔法、字法、
章法、墨法、笔势等内容。
甲骨文:一种汉字书体的名 称。商周帝王由于迷信,凡 事都要用龟甲或兽骨 进行 占卜,然后把占卜的有关事 情刻在甲骨上,作为档案材 料由王室史官保存。这是中 国最古老的成熟的文字,因 为刻在龟甲和兽骨上,人们 称之为甲骨文。
《兰亭序》是王的行书代表作,是其一生中的 顶峰之作。 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怀素 《自叙帖》
草书
张芝 《终年帖》释文:终年缠此,当治何理耶?且方 有诸分张,不知比去复得一会。不讲意不意,可恨汝还, 当思更就理。所游悉,谁同过还复,共集散耳。不见奴, 粗悉书,云见左军,弥若论听故也。
草书:笔画连绵,自由随意, 纵横恣肆,龙飞凤舞。
二、古代书法大家及其书法欣赏
(二)楷书四大家: 唐初欧阳询 盛唐颜真卿 唐朝柳公权 元朝赵孟頫。
隶书
隶书源于东汉。隶书的出 现是中国文字的又一次大 改革,使中国的书法艺术 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是 汉字演变史上的一个转折 点,奠定了楷书的基础。 隶书结体扁平、工整、精 巧,具有书法艺术美。汉 隶主要有两大存在形式: 石刻与简牍。
《石门颂》拓片
隶书:圆润雄浑,蚕头燕尾。 工整精巧,轻重顿挫。
汉代《张迁碑》
代。代表人物有书圣王
羲之、王献之,以及“
欧柳颜赵”等。
楷书
赵孟頫《寿春堂记》 颜真卿《多宝塔碑》
楷书
欧阳询 《化度寺塔铭》 柳公权《 玄秘塔碑》
楷书: 庄严大气,横平竖直,方正规矩。
行书
行书是介于草书与楷书之间一种 字体。行书萌发于两汉,成行于 魏晋,至东晋产生了以二王为代 表的行书风格,唐朝中期至宋颜 真卿行书开一代新风,明代晚期 至清朝是行书发展的飞跃阶段。
主讲:韩瑞君
书法 —— 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文化及艺术;
—— 是汉字书写的一种法则。
中国书法是以笔、墨、纸等为主要工具材料,通过 汉字书写,在完成信息交流实用功能的同时,以特 有的造型符号和笔墨韵律,融入人们对自然、社会、 生命的思考,从而表现出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 人格精神与性情志趣的一种艺术实践。历经3000多 年的发展历程,书法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性符号。
《曹全碑》
在书体演变过程中,由隶书向楷书、行书、 草书同时演变,大概在魏晋时期均已出现了。
楷书
从隶书逐渐演变而来, 更趋简化,字形由扁改
图 为 钟
方,笔划中简省了汉隶
繇
的波势,横平竖直。三 国曹魏著名书法书(小楷
宣
)的创始人,被后世尊
示
为“楷书鼻祖”。楷书
表 》
盛行于六朝,鼎盛于唐
赵孟頫书法
二、古代书法大家及其书法欣赏
(三)三大行书: 王羲之的《兰亭序》 颜真卿的《祭侄文稿》 苏 轼的《寒食帖》
当代评家曾将“天下三行书” 作了对比 《兰亭序》 是雅士超人的风格; 《祭侄文稿》是贤哲圣达的风格; 《寒食帖》 是学士才子的风格。
书圣王羲之:典雅飘逸,潇洒俊逸,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结 构 方式
独体结构 品字形结构
上下结构
上中下结构 左右结构
左中右结构 全包围结构 半包围结构
例字
米、日 品、森 思、华 霜、花 基、想
意、 褒、裹 村、联 伟、搞 刚、郭 街、坳 滩、傲 圆、国 医、叵 庆、尾 匀、句 遍、建 闻、闲 函、凶
间架比例
方正 各部分相等 上下相等 上小下大 上大下小 上中下相等 上中下不等 左右相等 左窄右宽 左宽右窄 左中右相等 左中右不等
全包围 左包右 左上包右下 右上包左下 左下包右上 上包下 下包上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书体沿革流变,书法艺术异采 迷人。从象形文字到甲骨文,商周、春秋还有汉代 的简帛朱墨手迹,唐楷的法度,宋人尚意,元明尚 态,清代的碑帖之争等书法演进。
中国书法的五种主要书体,即篆书体(包含大篆、 小篆),隶书体(包含古隶、今隶),楷书体(包 含魏碑、正楷),行书体(包含行楷、行草),草 书体(包含章草、小草、大草、标准草书)。
篆书,分大篆和小篆。大 篆是在甲骨文、金文(钟 鼎文)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秦统一后,把大篆酌加 简化成小篆通行全国。小 篆是汉字第一次规范化的 字体。标准篆书体基本特 征:字形修长而且紧画, 向下引伸,构成上密下疏 的视觉错感。代表人物有 被称为小篆鼻祖的秦朝宰 相李斯等。
泰山石刻(李斯)
小篆:线条匀称,圆浑挺健。
欧阳询 唐代 笔力险峻 结构独异 用笔方整 略带隶意 笔力刚劲
欧阳询行书《仲尼梦奠帖》
颜真卿 唐代 丰厚饱满, 阔大端厚, 雄浑端庄
颜真卿的《多宝塔碑》
柳公权 唐代 笔画敦厚 锋棱明显 刚遒劲健
颜筋柳骨
柳公权的《玄秘塔碑》
赵孟頫 元代 削繁就简 笔圆架方 方正谨严 横直相安 撇捺舒展 重点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