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淡小学语文课堂过渡语的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淡小学语文课堂过渡语的设计
摘要:优化教学语言成为当代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学过渡语是教学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我们去重视和研究。特别是小学语文课堂,若缺少了必要的过渡语,对学生的发展会有直接的阻碍。教学过渡语对教学环节和教学思路、教学内容、学生还有课堂都有着重大的作用,然而,过渡语的使用现状却不是很理想,有些教师没有对过渡语形成意识,有些意识到了,却没有精心去准备,有些在运用时脱离了学生的实际。因此,我们要重视过渡语,在设计的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当地的课程资源等原则来设计,这样设计出比较好的过渡语,才能在课堂上运用恰当类型的过渡语。
关键词: 过渡语,作用,原则,类型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指出:“我们日益明确地意识到:老师的语文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1]。”他的这句话点出了教师的教学语言对学生学习的重要作用。课堂教学过渡语是教师教学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用于课堂教学环节转换时,连接两个不同内容,不同方式的教学环节,使教学过程顺畅,统一、完整[2]。它同样对学生的学习起着重大的作用。特别在语文课堂上,所涉及的知识广泛,若没有一定的过渡语进行内容之间的衔接,那语文课堂便失去了“语文味”了。因此,教师要重视课堂教学过渡语的使用,而且还应不断地优化升级过渡语。
一、课堂教学过渡语的作用
课堂过渡语是重要的,那么,具体来看,它有哪些作用呢?
1、课堂教学过渡语可以明确教学环节,清晰教学思路
教学活动总会被教学思路贯穿着,一个个教学环节的实施便构成完整的教学活动,体现着教学思路。如果在各个教学环节之间不使用一定的过渡语,就是得各环节独立没有联系,教学重点也不能有效地突出,学生由于抓不到知识的重点而盲目或不学习,学生的头脑里也不能形成一个比较清晰的教学思路。
2、课堂教学过渡语对教学内容起到“穿线”的作用
在语文教材中,各个内容之间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定的内部联系。这些联系必定是比较抽象的。以小学生思维发展来看,他们未必能很好地理解。如果教师创设与之相对应的过渡语,则便化抽象的内部联系为形象化,简单化,有机地把两部分内容结合起来,使教学内容犹如被一条线连起来,紧密联系不脱节。
3、课堂上使用过渡语,还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思维
过渡语的语言一般都是比较简练活泼而富有趣味性的。小学生容易被这样的语言吸引,从而引起他们的注意,引发他们进行相应的思考,激发他们的思维。而且,有些过渡语还给学生造成一种学习上的期待,为学生主动学习获取知识也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4、好的过渡语还给课堂教学活动增加美感
语设计得巧妙,再加上教师生动地表述,将会给课堂增加美感,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印象更深,教师的教学特色得到充分展现,而且还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中获取知识,课堂的教学效率也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除此之外,有些过渡语还可以让学生温故而知新,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复述式或总结式的过渡语,就相当于与学生把前面所讲的知识点再重温一遍。这就加深了旧知识在学生脑中的印象巩固学过的知识。而且在复习旧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可能还会产生新的疑问和启发,在得到解决和肯定之后就会获得新的知识。
然而,在现实当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教师在上课的时候没有使用过渡语,教学的内容和各种环节总是条条框框的突兀的出现在学生的面前。而有些教师虽然也用了过渡语,但是过
渡语却起不到很大的作用,有些苍白无力,有些虚实浮华……这些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
首先,教师的认识不全面。很多教师认为:课堂是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时机,应时刻抓住教学重点知识向学生传授,所有的教学语言应紧密联系教材的内容,而不是应摄入其他无关的知识来分散学生的注意。教学过渡语一般涉及的知识与教学重点无关,所占的课堂时间不多,起的作用也不大,因此,过渡语那一小小的环节就没必要去刻意设计。就这样,教师的意识就慢慢的淡去。
其次,教师缺少精心准备。教师在潜意识里知道了课堂上过渡语是必要有的,但是没有下功夫去思考怎么进行设计,课前没什么准备,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心里压根就没有形成“过渡语”的概念,有时说得入题,有时就跑题了,没有注意前后内容的衔接,让学生不明白下一步学习的目标。课堂显得凌乱,缺乏整体感,影响课堂效率。[3]有的教师过渡语贫乏,语言表现力不强,没什么可说,过渡语苍白,很多教师都会说:“接下来……接下来”等之类的话语,课堂平淡无奇,而且还卡壳。这样就阻碍了学生的发展,特别不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再者,教师不科学的运用。教师意识到了课堂过渡的重要性,也下功夫去考虑如何设计,但是却过于在乎近乎滥用,不能把过渡语的预设性与生成性相结合。他们课前精心准备了过渡语,不管课堂有如何的变化,都按备课时所准备的,滔滔不绝,犹如背诵一般,从而导致学生不明白所涉及的内容意思。这样的过渡语既浪费了课堂时间,又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有的教师在创设过渡语时过于矫情,上课时激情澎湃地表演,学生却无动于衷[4]。这样脱离了学生实际,过渡语的创设也就失去了其价值。
二、课堂教学过渡语设计的原则
课堂教学过渡语有着如此大的作用,那么过渡语的设计并不能随心所欲的设计就怎么设计,设计它还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这样才有实在的意义。当然,不同的教师,设计时所考虑的问题也不甚相同,下面就谈谈个人的看法。
1、与教学内容相结合的原则
教学内容是设计过渡语的前提和依据。没有具体的教学内容,则无需进行过渡语的设计;不了解教学内容,设计出来的教学过渡语空洞无实际意义。因此,在设计课堂过渡语时,不仅要联系教学内容,而且还需要弄清楚教学内容的特点材料,内部之间的联系以及考虑对学生来说是否容易掌握等问题。一般情况下小学语文教材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所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多,贴近儿童生活,启迪儿童思维,而且注重弘扬民族文化,开拓儿童视野。在这样的情况下,在课堂上设计一些相对简单但又能点题的过渡语,小学生更容易把握教材的内容和主旨,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2、与小学生的知识水平相符合的原则
小学生从进入学校的那天开始,就着眼于对知识和生活的探索,一天天地积累知识,一天天地增加对生活的认识。一天天地提高自身的价值。总的来说,学生的知识水平不断发展的,不同年级的学生,认知水平是不相同的,而且,一个特定的班级学生都会有他们整体相对稳定的认知水平。然而,相对来说,小学生的知识水平还是普遍较低的,人生阅历也不深,课堂过渡语如果设计得太难,过于专业化和书面化,学生不易理解和接受,但是,如果太简单,学生对教师所设计出来的过渡语无动于衷,过渡语对学生的发展就没有起到作用,设计出来,也是徒然。
3、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相符合的原则
小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保持的时间较短。无论是在视觉上还是听觉上,小学生都容易被新奇的事物所吸引。在课堂上,如果不使用过渡语或使用不恰当的过渡语,就容易造成学生注意力的分散,学生对接下来即将进行的教学内容没有学习的期待,从而影响学生的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