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生态学与人类生态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广义的种群是指一切可能交配并繁育的同种个体的集 群(该物种的全部个体)。
什么是生物群落(BIOME)?
• 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 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
• 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群落中物种的多样性、群落的生 长形式(如森林、灌丛、草地、沼泽等)和结构(垂直结 构、水平结构、时间结构)、优势种(群落中以其体大、 数多或活动性强而对群落的特性起决定作用的物种)、 相对丰盛度(群落中不同物种的相对比例)、营养结构等。
• 古希腊时代的大哲学家海波克拉提斯、亚里士多德的哲 学著作中,已有了明确的生态学内容; • 英国生物学家华莱士与达尔文同时建立的生物进化论, 谈的就是生物进化与环境的关系。1859年,达尔文在 《物种起源》中已经有了生态学中的食物链概念和早期 的生态平衡概念。 • 19世纪中叶,斯宾塞把生命定义为有机体与外部环境的 经常的相互作用。
大树蛙 RHACOPHROUS DENNYSII BLANFORD
(3)生物对环境的改造作用
• 生物对环境的改造作用是巨大的,特别是绿色植物对维 护环境的生态平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 生态学的发展阶段
• 第一、生物个体生态学; • 第二、生物种群与群落生态学;
• 第三、生态系统生态学;
• 1936年,英国生态学家A.G.坦斯烈提出了“生态系统 概念”,使生态学的研究对象从单纯的个体 —种群— 群落转向了更加切合地球实际的生态系统,从而使生 态学大大地加快了发展的步伐。
什么是生态系统?
• 生态系统是生物圈的基本单元。是由一定空间内生物成 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的具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生态学单位。
•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有机体与环境,以及互为环境的生 物与生物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的科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 (1)环境对生物的生态作用
• 生物的生存和它周围的环境具有密切的关系。生物在整 个生命过程中离不开它的生存环境。生物要从环境中取 得它生活所必需的物质以建造自身,环境能对生物的整 个生活过程和生长发育状态发生影响。 • 环境的多样性形成生物的多样性。
土地沙漠化日益严重
• 沙尘暴肆虐
人口膨胀!!!!!
地球水危机
大旱时干涸的储水池
人民温饱问题
医疗与保健问题
• 现代生态学越来越显示出它对人类与自然和谐共进,实 现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并使生态学承担起自然科学与社 会科学之间桥梁的作用,这样,人类生态学便诞生了。
一、生态学与人类生态学
•
(一) 生态学
• 生态学是一门年轻的科学,从命名到现在只有100多 年的时间,但由于它关系到人与地球的关系,关系到 人类的前途和命运,目前已成为世界上最热门、最有 前途的学科之一。
1. 生态学的发展
• 1866年,德国动物学家E·海克尔首先把“研究有机体 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定义为生态学。
• 研究内容涉及人与环境辩证统一关系、人类文化与环 境的关系。 • 人类的环境既包括自然环境,又包括社会环境。
• 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环境污染、森林破坏、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粮食、 人口、自然资源的压力,直接冲击着社会经济发展和 人类生活,这些问题源于人类对资源和环境的不当开 发利用。
(2)生物对环境的生态适应
• 生物的生态适应:环境的变化影响生物的生存。在一 定范围内,生物适应环境的变化而在形态结构、生理 生化和信息、行为等方面反映出来。 • 生物的适应范围是有限度的,环境变化超过了一定的 限度,就会影响生物的正常生活,甚至导致其死亡。
斑腿树蛙 RHACOPHORUS MEGACEPHALUS
• 中国古代的医药学、农学和哲学文献中,也有大量的生态 学思想:
• 《易经》中的“天人谐调”说;
• 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发自然”; • 《周礼》中的“天地之所合,四时之所交也,风云之所合, 阴阳之所和也,然则百物阜安”; • 《吕氏春秋》中的“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 之者天也”;
• “生态平衡”即生态系统的稳态,生态平衡是动态的, 不平衡是绝对的。维护生态平衡不只是保持其原初稳 定状态。 • 生态系统可以在人为有益的影响下建立新的平衡,达 到更合理的结构、更高效的功能和更好的生态效益。
(二) 人类生态学
• 人类生态学是研究人与生物圈相互作用,人与环境、 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科学。
• 荀子的“天有其时,地有其才,人有其治”;
• 孔子的“唯天为大,唯尧则亡”及“智者乐水,仁者乐 山”, •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等。
•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一直贯穿中国 的整个思想史和文化史,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天人合一”体现了中国的世 界观传统,也体现了生态学精神,体现了人类与地球 的关系。
• 第四、研究以人类活动为主导的人与生物圈相互作 用的科学——人类生态学。
什么是种群(POPULATION)?
• 种群(population)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同时生活着的 同种个体的集群,例如同一鱼塘内的鲤鱼或同一树林 里的杨树。
• 种群与物种概念密切相关。
• 同一物种的个体不仅因其同源共祖而表现出性状上的 相似(包括形态、大分子结构及行为等各个方面), 而且它们之间能相互交配并将其性状遗传给后代个体。 但不同种之间则由于形态、生理或行为上的差异而不 能交配繁育,称为生殖隔离。
• 生态系统内部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调节能力的大小依 赖于系统内部的生物多样性。结构越复杂、生物多样 性越丰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越强。 •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超过了某个限 度,调节也就失去了作用。 • 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三大功 能。
什么是生态平衡?
• 在生态系统内部,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 环境之间,在一定时间内保持能量与物质输入、输出 动态的相对稳定状态。 • 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在一定时间内结构和功能的相对 稳定状态,其物质和能量的输入输出接近相等,在外 来干扰下能通过自我调节(或人为控制)恢复到原初 的稳定状态。当外来干扰超越生态系统的自我控制能 力而不能恢复到原初状态时称为生态失调或生态平衡 的破坏。
什么是生物群落(BIOME)?
• 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 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
• 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群落中物种的多样性、群落的生 长形式(如森林、灌丛、草地、沼泽等)和结构(垂直结 构、水平结构、时间结构)、优势种(群落中以其体大、 数多或活动性强而对群落的特性起决定作用的物种)、 相对丰盛度(群落中不同物种的相对比例)、营养结构等。
• 古希腊时代的大哲学家海波克拉提斯、亚里士多德的哲 学著作中,已有了明确的生态学内容; • 英国生物学家华莱士与达尔文同时建立的生物进化论, 谈的就是生物进化与环境的关系。1859年,达尔文在 《物种起源》中已经有了生态学中的食物链概念和早期 的生态平衡概念。 • 19世纪中叶,斯宾塞把生命定义为有机体与外部环境的 经常的相互作用。
大树蛙 RHACOPHROUS DENNYSII BLANFORD
(3)生物对环境的改造作用
• 生物对环境的改造作用是巨大的,特别是绿色植物对维 护环境的生态平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 生态学的发展阶段
• 第一、生物个体生态学; • 第二、生物种群与群落生态学;
• 第三、生态系统生态学;
• 1936年,英国生态学家A.G.坦斯烈提出了“生态系统 概念”,使生态学的研究对象从单纯的个体 —种群— 群落转向了更加切合地球实际的生态系统,从而使生 态学大大地加快了发展的步伐。
什么是生态系统?
• 生态系统是生物圈的基本单元。是由一定空间内生物成 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的具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生态学单位。
•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有机体与环境,以及互为环境的生 物与生物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的科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 (1)环境对生物的生态作用
• 生物的生存和它周围的环境具有密切的关系。生物在整 个生命过程中离不开它的生存环境。生物要从环境中取 得它生活所必需的物质以建造自身,环境能对生物的整 个生活过程和生长发育状态发生影响。 • 环境的多样性形成生物的多样性。
土地沙漠化日益严重
• 沙尘暴肆虐
人口膨胀!!!!!
地球水危机
大旱时干涸的储水池
人民温饱问题
医疗与保健问题
• 现代生态学越来越显示出它对人类与自然和谐共进,实 现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并使生态学承担起自然科学与社 会科学之间桥梁的作用,这样,人类生态学便诞生了。
一、生态学与人类生态学
•
(一) 生态学
• 生态学是一门年轻的科学,从命名到现在只有100多 年的时间,但由于它关系到人与地球的关系,关系到 人类的前途和命运,目前已成为世界上最热门、最有 前途的学科之一。
1. 生态学的发展
• 1866年,德国动物学家E·海克尔首先把“研究有机体 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定义为生态学。
• 研究内容涉及人与环境辩证统一关系、人类文化与环 境的关系。 • 人类的环境既包括自然环境,又包括社会环境。
• 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环境污染、森林破坏、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粮食、 人口、自然资源的压力,直接冲击着社会经济发展和 人类生活,这些问题源于人类对资源和环境的不当开 发利用。
(2)生物对环境的生态适应
• 生物的生态适应:环境的变化影响生物的生存。在一 定范围内,生物适应环境的变化而在形态结构、生理 生化和信息、行为等方面反映出来。 • 生物的适应范围是有限度的,环境变化超过了一定的 限度,就会影响生物的正常生活,甚至导致其死亡。
斑腿树蛙 RHACOPHORUS MEGACEPHALUS
• 中国古代的医药学、农学和哲学文献中,也有大量的生态 学思想:
• 《易经》中的“天人谐调”说;
• 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发自然”; • 《周礼》中的“天地之所合,四时之所交也,风云之所合, 阴阳之所和也,然则百物阜安”; • 《吕氏春秋》中的“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 之者天也”;
• “生态平衡”即生态系统的稳态,生态平衡是动态的, 不平衡是绝对的。维护生态平衡不只是保持其原初稳 定状态。 • 生态系统可以在人为有益的影响下建立新的平衡,达 到更合理的结构、更高效的功能和更好的生态效益。
(二) 人类生态学
• 人类生态学是研究人与生物圈相互作用,人与环境、 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科学。
• 荀子的“天有其时,地有其才,人有其治”;
• 孔子的“唯天为大,唯尧则亡”及“智者乐水,仁者乐 山”, •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等。
•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一直贯穿中国 的整个思想史和文化史,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天人合一”体现了中国的世 界观传统,也体现了生态学精神,体现了人类与地球 的关系。
• 第四、研究以人类活动为主导的人与生物圈相互作 用的科学——人类生态学。
什么是种群(POPULATION)?
• 种群(population)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同时生活着的 同种个体的集群,例如同一鱼塘内的鲤鱼或同一树林 里的杨树。
• 种群与物种概念密切相关。
• 同一物种的个体不仅因其同源共祖而表现出性状上的 相似(包括形态、大分子结构及行为等各个方面), 而且它们之间能相互交配并将其性状遗传给后代个体。 但不同种之间则由于形态、生理或行为上的差异而不 能交配繁育,称为生殖隔离。
• 生态系统内部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调节能力的大小依 赖于系统内部的生物多样性。结构越复杂、生物多样 性越丰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越强。 •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超过了某个限 度,调节也就失去了作用。 • 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三大功 能。
什么是生态平衡?
• 在生态系统内部,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 环境之间,在一定时间内保持能量与物质输入、输出 动态的相对稳定状态。 • 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在一定时间内结构和功能的相对 稳定状态,其物质和能量的输入输出接近相等,在外 来干扰下能通过自我调节(或人为控制)恢复到原初 的稳定状态。当外来干扰超越生态系统的自我控制能 力而不能恢复到原初状态时称为生态失调或生态平衡 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