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拆模板施工工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拆模板施工工艺
1、模板拼缝处理:首先对两块相拼接的板缝进行刨光试拼合格后,涂刷专用封口漆,然后按图逐块拼装到位。在板缝外选用2cm宽纸质胶带纸粘贴,可达到拼缝密封的要求。
2、施工工艺和技术要点
2.1 模板安装方法与质量控制
2.1.1 采用先安柱墙模浇注柱墙砼,后安筒体、梁板模再浇注筒体、梁板砼的施工流程,提高住墙模安装质量及筒体,梁板模的整体稳定性和刚度。
2.1.2 柱模制作:在面板外6×9cm竖向压骨间增设横向短压骨形成肋形面板,提高整体刚度,使柱截面尺寸、柱面平整度及阳角方正的偏差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2.1.3 梁板模严格控制起拱值。当跨度等或大于4m时,梁起拱值为1/1000,楼板起拱值为3/1000。
2.1.5 为确保安装精度,采以如下措施:
A.墙厚及内模面平整度采用Φ12穿墙螺栓外套DN15硬塑管(壁厚2mm)控制,其长度等于墙厚。然后用螺栓双向锁紧。墙螺栓孔洞事先弹线定位,间距排距统一。多余孔洞用胶带纸从内侧封堵,为防止墙脚漏浆用1∶2水泥砂浆封堵。
B.垂直度控制,选用激光经纬仪准直,内控与外检相结合的投测方法,在结构楼层上逐层预留孔洞后准直投测在每一层新浇楼面上,对引出的轴线点进行封闭校核后,弹出墙模安装控制线,在墙脚的墙体两侧引出100cm线,弹通长墨线用于控制和检查墙模位置的准确性,并分别在楼板沿墙向上每距50cm靠墙模外拉通长透线以控制墙模水平平直度及表面平整度等。
C.模板装拆和精度管理控制。对班组实施全过程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检查,严格三检制度,使质量隐患消灭在安装过程中。
2.2 钢筋绑扎
2.2.1 严格控制钢筋配料尺寸的准确
2.2.2 防止钢筋移位,采取柱筋四周找方,用钢筋电焊固定柱筋。保护层用专用塑料垫块控制,绑扎成型后搭设操作过道及跳板,严禁踩筋。所有绑扎铁丝扎成向内收口。
2.3清水砼浇筑技术措施
除对模板安装质量及原材要求外,需专门编制浇筑技术和管理组织措施做到措施周密、管理有力。浇注时派有经验管理人员指导,检查监督,同时采取如下措施:
2.3.1 砼配合比:全部采用商品砼,为保证浇筑质量据不同部位选用不同坍落度值。如柱墙砼选用18cm、梁板砼选用18±2cm。对商品砼进场均按要求对其配合比及坍落度进行复核并做好记录。对同结构所采用的水泥要同一批批号,确保砼强度和外观色泽一致。
2.3.2 砼上料方式:砼以泵送为主,均匀连续进料,一次性完成,不留施工缝。软管伸入模内,保证卸料高度不超过2m,同时控制砼每层浇注厚度不超过40cm。
2.3.3 接缝处理:确保接缝平整,无高低不平痕迹,新老砼接缝处用少量除粗骨料外的砼浆进行接浆,使接缝密实、光滑。
2.3.4 砼震捣技术:除与一般砼要求相同外,还必须注意消除砼中气泡,实行分层浇注,严格操作程序,同时由专人在模板外侧或底侧适当敲击,排除砼表面气泡,为确保砼震捣时模板不变形,严格控制振捣延续时间。为此操作前地行详细技术交底,确定作业人员,实行定人定岗,分清职责,便于检查反馈。
2.4 砼养护
2.4.1 墙筒体一律在早拆模后浇水养护,柱梁板采用塑料薄膜盖面浇水养护。
2.4.2 养护时间不少于7d。对掺缓凝剂的构件养护不少于14d,在高温季节对有早拆要求的构件应增加养护时间和浇水次数。
2.5 折模工艺
2.5.1 柱墙等竖向结构在保证构件不变形、棱角完整时即可拆模。对梁板结构在采用早拆的不同部位,其拆模时间应据与构件同等条件养护的砼试块强度,结合结构尺寸和支承间距进行验算来确定。
2.5.2 拆模前进行技术交底,按与装模相反顺序拆模。拆模时用小木楔在模板与砼间楔入,使之逐渐脱离,注意边角的完整。
2.5.3早拆模板顺序:用小锤锤击早拆U型托座使之降落→模板搁栅支承梁
下落→拆除早拆模板→拆除支承梁→拆除承重架体及水平杆、斜接杆等。
2.6 清水砼表面处理方法
2.6.1 由于实行规范化施工管理,砼脱模后不会产生较大范围观感缺陷。如存在少量气泡和微小麻面,模板拼缝痕迹等,允许进行修整,其方法是:先凿掉或洗掉松散部位的水泥浆突出部位,然后用与构件同标号、同品种、同批号的水泥加粘结剂配成专用腻子,对缺陷部位进行修补抹光。待一定强度后,用细砂纸对修补部位连同模板痕迹一起打磨抛光。直至与原结构砼表面平整度、色泽光洁度一致时为止。
3、模板保护技术措施
3.1 刷脱模剂:每次拆模后及时清理修整涂刷脱模剂1~2遍后再用,不仅保护模板也利于拆模。
3.2 贴胶带纸:采用贴胶带纸确保并缝不漏浆,收到较好效果。
3.3 堆放钢筋时,模板面用短木垫底,安装时轻拿轻放,严禁拖拉和碰撞模板,及时绑扎垫好保护层,安装时不得用铁撬垫在模板上撬。
四、计算机应用与管理
计算机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效率,而且具有准确性、可靠性、动态调整性和可追溯性,我公司经过近十年来对计算机在工程中的应用开发,已具备计算机辅助管理水准,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施工图纸二次深化:利用计算机对施工图纸进行二次深化,对施工中的难点部位,建立计算机模型进行准确求解,进一步绘制出准确详图,使建筑物的设计意图得到施工水平深化实施,确保了设计意图在施工中的准确体现。
2、尺寸复杂部位的计算机辅助施工:利用计算机对施工中的尺寸复杂部位进行图解或数学模型求解,使复杂部位的施工质量有可靠保证。
3、施工进度动态控制:利用优秀的项目管理软件和管理人员的智慧,已完全形成了一套高效可靠的项目进度动态控制体系,在施工过程中利用计算机对进度及时调整。
4、各种工程资料的计算机管理:计算机化管理使工程资料管理规范完善,资料和文件的调用和传达更加便捷严密。
5、局域网的使用:通过局域网的管理、监控和共享功能,能确保信息流畅,传达快速,便于更及时地解决施工现场的实际问题,结合本工程进一步开发局域网在项目中的应用水平,使本项目成为一个创精品、出成果的优秀项目。
6、项目部使用E-mail地址。通过Intranet方便信息交流,提高管理水平,展现企业形象。
7、现场配备数码相机,有关工程实况摄入相机直接存入电脑,制作资料和验收汇报时直接调用制作,Powerpoint软件进行演示,图、文、声并茂,效果显著。
8、加强CAD、Excel等软件在技术、质量、材料、设备等方面的应用,提高工作效率。
9、施工进度、资源管理控制采用项目管理软件,进行进度、资源的有效管理。
10、施工预算采用有关预算软件,设计修改可随时调整,随时进行成本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