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工艺与现代生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余铮博客>传统工艺与现代生活——漆艺新语境

印象漆艺,是螺钿镶嵌黑漆屏风?是朱地金漆的大花瓶?是描画二十四孝的雕花床?……以天然漆髹饰器物之艺,通称为漆艺。

从成语的“买椟还珠”、“举案齐眉”到《兰亭序》的“曲水流觞”…,传统漆器阐述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礼仪、历史典故;从近期上映的《三国》、《花木兰》、《孔子》等影片中再现的帝王将相、文人雅士的社会生活场景,传统漆艺培育了炎黄子孙特有的审美情操和精神境界。

可考证的中国最古老的漆器应是从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的朱漆木碗,距今已七千多年。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漆器的髹饰更随着王公贵族审美情趣的不断转变,出现雕漆、变涂、款彩、素髹等等五彩斑斓的技法,并得以阶段性的创新与发展。至今有明确记载的髹漆技艺就有五十多种。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漆器行业曾经历了外贸出口的巅峰时期。可是随着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自我调节,各地传统漆器厂家纷纷倒闭。而此时,漆艺已开始从器物上的髹饰(传统立体工艺美术)被“关注”为边缘“艺术”(架上平面工艺美术)。一个独立画种——漆画应运而生。

漆画作为特种工艺进入“装饰绘画”、“壁画”等专业的学术研究,在院校得以传承。但因就业困难、市场流通不畅等客观条件的约束,能坚持创作并沉淀下来的漆画学子寥寥无几。与此同时漆器生产因审美观念滞后(造型无新意、色彩凝重)、工艺繁杂等等因素制约而无法与当下市场接轨。传统漆器制作工艺濒临断代失传的危险境地。

近几年,由于政府部门的重视,这门“活化石”般的传统技艺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传承和发展得到学术界乃至全社会的关注:漆艺从架上绘画重新回归立体造型。与环艺、雕塑、陶艺等学科的结合,标志着制作工艺创新、研发的必然。漆画创作队伍也因其他画种专业人士的不断介入,逐步由工艺美术提升为纯艺术的高度,体现了从业群体状态的改变与队伍专业水平的升华。立体漆艺与平面漆画成为艺术界齐头并进的两个新的闪光点,更在全新的当代艺术价值观中,得以点、线、面循序渐进的关照!市场在悄然“升温”;投资界开始窥探这未被开发的“原始股”。

所有艺术都源于生活。要真正继承和发展传统漆艺,必须在当下客观环境中给漆艺一个全新的定位。在传承祖宗文化、陶冶东方审美情操、坚守大漆材料纯正的同时,更需要融入现代生活的独创个性和时尚审美等多元原素。致力于现代造型、时尚色彩领域的拓展;赋予实用漆器当代风范而不失“漆味”,是未来漆艺之路得以无限延伸的重要途径。正如“从河姆渡走来”的历代漆艺,无不呈现中华民族各时期的生活时尚和审美取向。

纯正传统漆艺一直遵循着大漆材料植物的天然性、手工制作的“人工性”,真正维系了人与自然最亲近、最淳朴、最美好的关系。当代漆艺更应坚守这种纯正。而天然漆的的无限包容性则进一步开阔了我们的全新创作思维。木胎、皮胎、竹

胎、陶胎、金属胎、夹纻胎(脱胎)……,这些与漆浑然一体的器物是博物馆陈列着的祖宗留下的物质与精神财富。我们惊叹前人造物境界的纯净与审美的超然,更探索着精益求精的技艺传承和创作思维的全新拓展。当金、银、螺钿、绿松石、红珊瑚等天然材料与漆完美融合,其华贵、沉稳、温润、内敛的大家气质足以引领人们走出工业生产、商业竞争的浮华境地,更将这浓郁的东方式的综合艺术提升到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低碳环保时尚境界。

当传统媒材和技艺直面装饰绘画、立体造型、现代设计等当代艺术语境,靓丽色彩、新颖造型、材料环保已成为当今时尚的绚丽伏笔。在对历史的回望、传统的凝视、技艺空间的对话过程中;在与漆倾心交流、清静自我的创作旅历中,我们耐心解读天然漆的多重习性,怀着敬畏之心细细品读漆的神秘。在原创得以不断提升的欣喜里,在天趣人意交融的激情中,东方文化的感悟更加自觉与自信!

我们重温曾经淡忘的文化记忆,思索着现代生活和当代艺术中天然漆的超凡表现空间:当代漆艺是建筑构件(雕梁画栋)、家装饰品(壁画装饰)、实用器具(家具器物)、观赏物件(艺术雕塑)、把玩饰物(首饰礼品),更是艺术收藏的全新增长点。当代漆艺必将回归国人物质生活的崇高地位!

何谓“漆”?国漆,天然大漆!

自河姆渡发现朱漆木碗,至今有7000年历史。而原始社会开始,漆器即是权贵的象征。从马王堆出土漆器之富丽,古建朱漆门气派中之沧桑……,不仅仅是历史的回望,文化的怀旧,更渗透着大漆与时光抗衡的鬼魅。

漆画,即以漆作画。作为一个特殊画种,漆画应有其独特的魅力。

漆本身是一种胶,如胶似漆!调以色粉则成色漆,成为无可比拟的“颜料”。如果一幅漆画的效果同时可以用油画、国画或其他色料来表现,则失去“漆”画的意义。

漆所特有的深沉,造就其色泽凝重大气。沉稳的光泽,造就漆面平滑、温润。直面大漆原始的流动,细细之圆润、纤纤之微妙、凝泥之浑厚、幽幽之含蓄,似生命游动,似神丝漂游。它,无声中起皱纹,悄然中开裂,在制作完成之后的数月内,色仍在变、在“开”。此时,你无不感化于漆的内驱力。

而它作为胶质的包容性,使它能与无数媒材巧妙结合,造就无限的可能性。既可调瓦灰,笔划粗犷、干脆,塑造高浮雕,又可溶于油,漂流柔似水,平滑如镜……。漆的语系纯粹、神秘、悠远。有时单纯到极致,有时冷静叙事,有时狂放不羁,有时尘埃落定。既可层层剖析,一览无余,又可渐渐隐退,掠影浮光……。

与漆交流,同漆对话,令我深深迷恋,无尽言说。

与漆交流,同漆对话,令人深深迷恋,无尽言说。”这是俞峥在表达个人对漆艺的观点后,说的一句充满激情和深情的话。

说实话,原先我对漆画并不感兴趣,认为工艺装饰味道太浓。后来与朋友闲逛到展馆,碰上漆画展,便随意进去观摩观摩。没想到,当下漆画不仅像“画”,

还具有丰富鲜明的艺术个性和特色,与以往相比有了突飞猛进的变化。从中,我感受到别样的审美愉悦。上月中旬,我就反复观看了几遍福建漆画五十年精品展,觉得有饱眼福。尽管个人对漆画艺术缺乏深入了解,而我还是盛情地临屏敲键了一篇观感文字,发于网上博客。其中,我引用了有“现代漆画之父”之誉的乔十光在《新生的中国漆画——〈中国现代美术全集•漆画〉序》中提到的两段话。一段是说“漆画”二字界定了漆画的特质。它既与漆器为邻,又区别于漆器,与绘画为伍,同时也区别其他绘画。因此,漆与画的统一、漆性与绘画性的统一,便成为衡量漆画好坏的标准。另一段则指出,善漆者,如果没有很好的绘画修养和艺术创造能力,把漆画停留在技艺上,就不能创作出好漆画,因为技艺的精湛代替不了精神的创造。这无疑道出了创作漆画精品的真谛。我觉得,这些话语或观点,很值得从事漆画创作的艺术家们记取和琢磨,同样也值得一般观赏者包括个人的回味或咀嚼,从中领会一种艺术精神。

仅隔个把月,今天我又一次欣赏了漆画大展——俞峥当代漆艺展。据说,这是年届不惑的女漆画艺术家俞峥六年来创作的一个阶段性总结与回顾,同是也是近年漆艺界“升温”的标志。除了数十件脱胎及木胎立体漆器作品外,从展出的近百件漆画看,艺术表现手法与作品风格多样化,如在传统漆画基础上,在使用漆画特有材料时,糅合了泼墨泼彩山水、白描人物等中国画技法,和油画、水粉等西洋给画语言,特别是将浮雕的立体元素融于漆画,让立体与平面、斑驳与平滑两种对立形式得以巧妙结合,从而使作品显得厚重而富有力度,具有瑰丽神奇、深沉古朴、诗情画意的艺术效果。而且从中还让人感到,这位漆艺家颇具艺术想象力与创造力,作品富有内涵和韵味。

据介绍,俞峥出生福州,二十年前毕业于工艺美术学校装饰绘画漆艺专业,此后十多年从事广告策划、动漫制作和漆艺及雕塑创作。前三年,她设立了“国漆坊”,乔十光教授特予以题名。2007年,她的漆画《漆语》获第二届全国漆画作品展“中国美术提名奖”,相当于漆艺展金奖,作品被广州艺术博物院收藏,并直接选送十一届全国美展。此外,还有很多作品获各级别奖项,如漆艺系列《游动的符号(二)》获“2008漆花杯中国(扬州)漆器艺术精品展”银奖,木雕漆艺参加“福建省雕塑作品展”获优秀奖,被厦门美术馆收藏,漆画《红界》参加福建省第五届青年美展获一等奖,后入选全国第三届青年美展等。

从她这次个展作品艺术表现手法或风格上看,个人以为,俞峥漆艺画作大致可分为以下六种不同特点的类别:一、“漆语”,抽象或写意,作品既飘逸、温润,又不失凝重和深沉,包括《漆语》、《漆忆心尘》等作品;二、“泼漆”,即以漆的特有材料,借鉴中国画中的泼墨泼彩手法,在画面上呈现出或飘柔似水,或划痕粗犷的大山水,如《浮云》系列、《印斜阳》、《秋色波》和《天连水》等;三、“影象”,即以抽象手法表现淡远深邃的影象,这类作品有《律动》、《清歌》、《大象无形》,以及《尘埃落定》、《阡陌》等;四、“古拙”,如龟甲状的《卜之寅(木)》、《卜之辰(土)》、《卜之庚(金)》,及《秘1》、《秘2》等;五、“现代”,有《花非花》、《网》,还有《感迹》三屏(之压,之碾,之踏)等,现代色彩浓郁强烈,内蕴深沉凝重,读后耐人寻味;六、其它如《和光同尘》三件等。此外,如《风华》四屏、《沉香》、《日暮余晖》等葵花系列,非常独特,内涵极其深沉冷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