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知识讲解 多过程问题解题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过程问题解题方法
【学习目标】
能用程序法分析解决多过程问题
【要点梳理】
要点一、程序法解题
在求解物体系从一种运动过程(或状态)变化到另—种运动过程(或状态)的力学问题(称之为“程序题 ”)时,通常用“程序法”求解。
程序法: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对题目给出的物体运动过程(或不同的状态)进行分析(包括列式计算)的解题方法。
“程序法”解题要求我们从读题开始,就要注意到题中能划分多少个不同的过程或多少个不同的状态,然后对各个过程或各个状态进行分析(称之为“程序分析”),最后逐一列式求解得到结论。
程序法解题的基本思路是:
(l )划分出题目中有多少个不同的过程或多少个不同的状态
(2)对各个过程或各个状态进行具体分析,得出正确的结果
(3)前一个过程的结束就是后一个过程的开始,两个过程的交接点是问题的关键。
要点二、多过程问题的解决方法
多过程问题的物理情景往往涉及几个研究对象,或几个运动过程。
解决这类问题的一般方法是:
(1)边读题边粗略分析运动过程分几个运动阶段,把握特殊状态,画草图分析;
(2)澄清物体在各个阶段的受力及运动形式,求出各阶段的加速度(或表达式);
(3)寻找各特殊状态的物理量及相关过程物理量的联系,根据规律求解。
【典型例题】
类型一、弹簧类多过程问题例析
例1、(2016 中原名校联考)如图甲所示,质量m 1=3 kg 的滑块C (可视为质点)放置于光滑的平台上,与一处于自然长度的弹簧接触但不相连,弹簧另一端固定在竖直墙壁上。
平台右侧的水平地面上紧靠平台依次排放着两块木板A 、B 。
已知木板A 、B 的长度均为L=5 m ,质量均为m 2=1.5 kg ,木板A 、B 上表面与平台相平,木板A 与平台和木板B 均接触但不粘连。
滑块C 与木板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3,木板A 、B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1。
现用一水平向左的力作用于滑块C 上,将弹簧从原长开始缓慢地压缩0.2 m 的距离,然后将滑块C 由静止释放,此过程中弹簧弹力大小F 随压缩量x 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
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取g=10 m /s 2。
求:
(1)滑块C 刚滑上木板A 时的速度;
(2)滑块C 刚滑上木板A 时,木板A 、B 及滑块C 的加速度;
(3)从滑块C 滑上木板A 到整个系统停止运动所需的时间。
【解析】(1)由F —x 图象:12
W Fs =弹 设滑块C 刚滑上木板A 时的速度为v 0,
由动能定理:2012
W mv =弹 得:v 0=7 m /s (2)设滑块C 在上木板A 上滑动时,滑块C 的加速度为a 1,木板A 、B 的加速度a 2
μ1m 1g=m 1a 1得:a 1=3 m /s 2
μ1m 1g -μ2(m 1+2m 2)g=2m 2a 2得:a 2=1 m /s 2
(3)设滑块C 在木板A 上滑动时间为t 1
220111211122v t a t L a t -=+ t 1=1 s 或t 1=2.5 s 舍去
设滑块C 离开木板A 时的速度为v C ,木板A 、B 的速度为v A 、v B ,则
v C =v 0-a 1t 1=4 m /s
v B =v A =a 2t 1=1 m /s
滑块C 在木板B 上滑动时,滑块C 的加速度仍为a 1,设木板B 的加速度为a B
μ1m 1g -μ2(m 1+m 2)g=m 2a B
得:a B =3 m /s 2
设经过时间t 2,B 、C 达到共同速度为v
v =v C -a 1t 2=v B +a B t 2,v =2.5 m /s ,t 2=0.5 s
从滑块C 滑上木板B 到与木板B 速度相同的过程中,滑块C 与木板B 的相对位移为
220.75m 5m 22
C B v v v v x t t ++∆=-=< 可知此过程中C 未离开B ,又因为μ1>μ2,B 、C 共速后无相对运动,设B 、C 一起减速运动的加速度为a ,运动时间为t 3,
μ2(m 1+m 2)g=(m 1+m 2)a
得a =1m /s 2,0=v -a t 3,t 3=2.5 s
则从滑块C 滑上木板A 到整个系统停止运动所用的时间
t=t 1+t 2+t 3=4 s
【点评】本题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的综合,关键能够正确地受力分析,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知道加速度是联系力学和运动学的桥梁。
举一反三
【变式】如图所示,一弹簧一端系在墙上O 点,自由伸长到B 点,今将一个小物体m 压着弹簧,将弹簧压缩到A 点,然后释放,小物体能运动到C 点静止。
物体与水平地面的摩擦系数恒定,试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从A 到
B 速度越来越大,从B 到
C 速度越来越小
B .物体从A 到B 速度越来越小,加速度不变
C .物体从A 到B 先加速后减速,从B 到C 一直作减速运动
D .物体在B 点所受合外力为零
【答案】C
【解析】由小物体能运动到C 点静止可知,水平面不光滑,因此,当小物体滑到B 点时尽管不受弹簧弹力,但受到一个向左的滑动摩擦力的作用,也就是说,在到达B 以前,物体已开始减速。
设物体加速度为零的点在AB 之间的某点D ,如图。
物体从A 到D 的过程中,弹力大于摩擦力,在D 点,弹力等于摩擦力,加速度为零,速度最大。
越过D 点
后,弹力小于摩擦力,越过B点后弹力和摩擦力都向左。
物体从A到B先加速后减速,从B到C一直作减速运动,答案选C。
类型二、斜面类多过程问题例析
【高清课程:多过程问题解题方法例6】
例2.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370的足够长的固定的斜面底端有一质量为m=1.0kg的物体,物体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为μ=0.25,现用轻细绳将物体由静止沿斜面向上拉动,拉力F=10.0N,方向平行斜面向上。
经时间t=4.0s绳子突然断裂,求:
(1)绳断时物体的速度大小;
(2)从绳子断了开始到物体再返回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时间(sin370=0.60,cos370=0.80,g=10m/s2)【思路点拨】物体先在拉力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绳断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答案】(1)8m/s(2)
+ 1
10s
(
)
【解析】这是一个典型的运动和力多过程结合的问题。
物体的运动分几个阶段:在绳的拉力下沿斜面向上的匀加速运动;绳断后沿斜面向上的减速运动;速度减为零后,沿斜面向下的加速运动。
(1)在绳的拉力下,物体受力如图。
正交分解,由牛顿第二定律:
x F-mgsin-f=ma
y N-mgcos=0
f=mN
θ
θ
:
:
将数据代入,解得:a=2m/s2
由运动学公式,得 v=at=8m/s
==⨯⨯=
22
1
11
x at2416m
22
(2)绳断后物体做匀减速运动,受力如图,
其加速度为 21a =gsin gcos =8m/s θμθ+ 上升的距离:22
21
v 8x 4m 2a 28
==
=⨯ 上升到最高点的时间: 21
1==v t
s a 到最高点后,物体沿斜面向下做匀加速运动,受力如图,
其加速度为:22a gsin -gcos 4m/s θμθ==
此时物体已上升了:=+=+=12x x x 16m 4m 20m
由=2221x a t 2得,下落到最低点的时间:⨯===222x 220t 10s a 4
返回到斜面低端的总时间:
+110s () 【点评】对几个运动状态要分别画出受力图,求加速度,其中速度是连接这几个状态的物理量。
举一反三
【变式】用平行于斜面的力F 拉着质量为m 的物体以速度v 在光滑斜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若拉力逐渐减小,
则在此过程中,物体的运动可能是:( )
A .加速度和速度都逐渐减小
B .加速度越来越大,速度先变小后变大
C .加速度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小
D .加速度和速度都越来越大
【答案】BD
【解析】物体匀速运动,可知物体受合力为零,但物体可能沿斜面向下运动,也可能沿斜面向上运动,如图。
当物体沿斜面向下运动,力F 减小,合力沿斜面向下且增大,加速度与速度同向,速度增大,加速度增大;当物体沿斜面向上运动,力F 减小,合力沿斜面向下且增大,加速度与速度反向,速度先减小,然后反向
增大,加速度增大。
类型三、水平面问题例析
【高清课程:多过程问题解题方法 例5】
例3、质量为m =2k g 的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它们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
现对物体施加如图所示的
力F ,F =10N ,与水平方向成θ=37o 夹角经过t =10s 后,撤去力F ,再经过一段时间,物体又变为静止,求
整个过程物体的总位移S 。
(g 取10m/s 2)
【思路点拨】物体先在拉力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撤去拉力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速度为零。
【答案】27.5m
【解析】由于cos F N θμ>,所以物体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可求出物体的加速度a 1,经t =10s 的位移S 1,以及10s 末的速度v .之所以要求出 v ,是因为撤去力F 后,物体受力发生了变化,将改作匀减速运动,直到停下.联系这两个不同运动过程的唯一物理量,就是这一速度v 。
以水平面上的物体为研究对象。
在力F 作用时,物体受力情况如图,建立坐标系。
依牛顿第二定律得
sin N F mg θ+= 1cos F f ma θ-= f N μ= 于是,加速度2110
0805201006052
θμ-⨯-⨯-⨯===cos ..(.).m/s F N a m
经t =10s 的位移S 1,以及10s 末的速度v 分别为
211/225m S a t == 1 5m /s v a t ==
撤去力F 后,物体受力如图所示.
同理有
N 2= mg f 2=ma 2 f 2=μN 2
物体的加速度2
25m /s a g μ== 5⨯222v 25s ===2.5m 2a 2
整个过程的(到停下) 总位移 S =S 1+S 2=25m+2.5m=27.5m
举一反三
【变式】(2015 临忻市期末考)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一个水平拉力的作用,该力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则该物体在0﹣3s内的v﹣t图象为图中的()
A.B.C.D.
【答案】A
【解析】在第1s,加速度:
2
F
a
m m
==,速度增加量:
1
2
v a t
m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在第2s,加速度:
'2
'
F
a
m m
-
==,速度增加量:
2
2
''
v a t
m
-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前2s内速度的增加量为零;之后每经过2s速度重复一次前面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