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人力资源服务业抽样调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人力资源服务业抽样调查
由于人力资源服务业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包括浙江省在内的全国各省市统计系统都未将人力资源服务业作为一个独立的行业部门进行各项数据的统计和汇总工作,为了解我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现状,进行本次调研。

本次调研基于全省人力资源服务业的规模较大,数量较多,而人力、物力和财力有限,采用典型调查为主,随机抽样为辅的办法。

具体方法如下:先是根据调研目的,通过典型调查的方式确定一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机构数量为24家,分别为12家国有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以下简称国有机构)和12家民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以下简称民营机构),分别包括发达地区4家、中等发达地区4家、欠发达地区4家,每类地区4家机构又包括市级机构2家、县级机构2家。

之后,本次调研再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抽样,每一类别的随机抽样概率定为50%,最后确定12家调研单位:国有机构6家和民营机构6家,分别包括发达地区市级机构1家和县级机构1家、中等发达地区市级机构1家和县级机构1家、欠发达地区市级机构1家和县级机构1家。

此外,本次调研区分发达、中等发达与欠发达地区的标准是根据浙江省统计局2010年统计年鉴关于全省各地市GDP的统计数据。

表2-1显示了2010年全省各地市的GDP值:
表2-1 2010年浙江省各地市GDP值(单位:亿元)
据此,本次调研将浙江省各地市发达情况进行分类:杭州、宁波、温州、绍兴为发达地区;台州、嘉兴、金华、湖州为中等发达地区;衢州、丽水、舟山为欠发达地区。

综上所述,本次调研数据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我省人力资源服务业的部分情
况,不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但可以在一定意义上作为了解我省人力资源服务业基本情况的参考。

1、总体状况
本次调研共有12家机构,包括6家国有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和6家民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12家机构年服务总人次为161.80万,平均每家机构年服务人次为13.48万。

其中经费来源为财政全额补助的共4家,财政差额差额补助的共1家,自收自支的共7家,调研机构经费来源比例关系如图2-1。

其中具有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机构9家,无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机构3家,信息化管理系统拥有率达75.00%。

其中办公场地性质为自有的4家,办公场地性质为租赁的8家,办公场地自有率为33.33%;12家机构的办公场地总面积为13510.00㎡,平均每家机构办公场地面积为1125.83㎡。

图2-1 12家调研机构经费来源分布
(1)数量结构与年龄结构
本次调研12家机构的从业人员总数为365人,平均每家机构有30.4人,其中男175人,女190人。

在365人当中,年龄在50岁以上的有17人,年龄在40-49岁的有54人,年龄在30-39岁的有127人,年龄在30岁以下的有169人,从业人员各年龄段的分布比例见图2-2。

图2-2 12家调研机构从业人员年龄结构分布调研数据显示,我省平均每家机构从业人员数量超过30人,而根据《中国人力资源白皮书(2010)》的数据显示,全国平均数为20人左右,我省的平均数要大于全国;从业人员中男女性别比例比较均衡,女性略多于男性;整体组成年轻化,超过八成的人员年龄在40岁以下,只有不到5%的从业人员年龄在50岁以上。

(2)学历结构与专业分布
在12家调研机构共365人中,学历为硕士及以上的有25人,学历为本科的有178人,学历为专科的有134人,学历为专科以下的有29人。

据此计算出各学历段人数比例见图2-3。

图2-4 12家调研机构从业人员学历分布
就从业人员所学专业而言,由于学科门类、专业过于庞大,为便于统计,本次调研将全部学科专业分为6大类,分别是管理类、市场类、财务类、理工类、人文社科类和其他类。

再者,有些专业如工商管理等专业既可以归入管理类,也可以划入市场类,针对这部分人员的处理办法是由从业人员根据其专业侧重的不同自由填写。

对于部分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从业人员,不作专业区分,本次调研将这部分人群统一划入专业类别中的“其他类”(下文专业分类都依此标准)。

根据以上标准,统计情况如下:总人数365人,专业为管理类的共有72人,专业为市场类的共有89人,专业为财务类的共有35人,专业为理工类的共有66人,专业为人文社科类的共有49人,专业为其他类的共有54人,下图2-5是各专业类别的人员比例情况。

图2-5 12家调研机构从业人员专业分布
分析显示,从业人员整体学历水平较高,专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总数的90%以上,本科学历的占近50%,但硕士及以上高学历人员比例偏少。

本次调研的学历结构包括全日制、自考、成人高考和在职教育等各种学历教育,而不是只针对接受全日制教育的从业人员(下文学历统计都依次标准)。

从业人员所学专业分布整体比较均衡,最多的是市场类、管理类和理工类,最少的是财务类,但与行业的发展趋势相比,市场类和管理类等专业比例仍然偏低。

在约20%的专业为理工类的从业人员中,大多并非从事本专业工作,属于“半路出家”。

根据传统的计算受教育年限方法:专科以下学历受教育年限约为10年,专科学历受教育年限约为15年,本科学历受教育年限约为16年,硕士及以上学历受教育年限约为19年,由此方法得出调研机构的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约为15.4年。

(3)职称与资格证书分布
在12家调研机构共365人中,具有高级(含副高)职称的有8人,具有中级职称的有103人,具有初级职称的有141人,而没有参与职称评定的人数即无职称人数为113人。

各职称段人数分布比例如图2-6所示。

图2-6 12家调研机构从业人员职称分布
本次调研根据行业特点和调研目的将资格证书分为几类: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师(员)、管理咨询师、行业资格证书、英语证书和其他资格证书,其中经
济师又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等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员)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共四个等级,英语证书分为大学英语三级、大学英语四级、大学英语六级及以上三个等级(专业英语四级视为大学英语六级、专业英语八级或其他更高等级证书视为大学英语六级以上)。

由于国家并未制定和出台有关人力资源服务业从业人员从业资格考试的相关规定,这里的行业资格证书是指国家、省市等政府有关部门对人力资源服务业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或考核后颁发的资格证书或培训合格证等(下文资格证书统计情况皆依次标准)。

统计发现,365人当中,具有助理经济师和经济员资格的76人,经济师54人,高级经济师8人;持有人力资源管理师(员)证书的共有111人,其中一级人力资源管理员66人,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41人,三级人力资源管理师4人,四级人力资源管理师0人;持有英语等级证书的共有247人,其中持有大学英语三级的有112人,持有大学英语四级的有123人,持有大学英语六级或专业英语四级以上的有12人;持有行业资格证书的共有200人;持有其他各类职业或资格证书的共有95人。

此外,调研中发现至今尚无一人持有管理咨询师证书。

图2-7显示了从业人员持有各种资格证书的比例关系图,图中横坐标上经济师统计从下到上分别对应初级、中级和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员)从下到上分别对应一级、二级和三级,英语证书从小到上分别对应大学英语三级、大学英语四级和大学英语六级及以上。

图2-7 12家调研机构从业人员持有证书情况分布
总体而言,从业人员中持有经济系列资格证书的比例为37.81%,持有人力资源管理师(员)证书的比例为30.41%,持有英语等级证书的比例为67.67%,持有行业资格证书的比例为54.79%,持有其他证书的比例为26.03%。

图2-8反映了从业人员所持资格证书占总人数的比较关系。

图2-8 12家调研机构从业人员资格证书情况分布结果显示,从业人员中具有职称的人数较多,约占七成,但主要是中级和初级职称,具有高级(含副高)职称人数偏少;从业人员中具有资格证书的人数比例较高,其中持有行业资格证书和英语证书的人数都达50%以上,但与行业密切相关的经济师和人力资源管理师(员)证书比例较少,且多处于中低端水平。

(4)业务范围分布
根据人力资源服务业的业务特点,结合浙江情况,本文在第一节中将人力资源服务业的业务范围分为8类,分别是人事代理、人力资源测评与考核、人力资源培训、职业指导、人力资源派遣、人力资源管理咨询、人力资源从业者服务和人力资源招聘与中介,其中人力资源招聘与中介又细分为网络招聘、现场招聘和猎头服务三小类。

根据调查,调研单位的总体业务范围分布情况为:人事代理占25.00%,人力资源测评与考核占3.50%,人力资源培训占3.50%,职业指导占1.75%,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占1.25%,人力资源从业者服务占2.25%,人力资源派遣占23.75%,人力资源招聘与中介占39.00%,其中在人力资源招聘与中介服务又分为网络招
聘、现场招聘和猎头服务,这三者所占比分别是18.00%、20.00%、1.00%。

(详见图2-9)
图2-9 12家调研机构业务范围分布
结果显示,调研机构的业务范围较广,从低端业务到高端业务都有涉及,已逐渐形成人力资源服务业的产业链广度,但产业链深度不够,目前行业仍处于中低端水平,业务范围比例最大的三项为人力资源招聘与中介、人事代理和人力资源派遣,这三项传统业务量占全部业务量的80%以上,而人力资源管理咨询、职业指导和人力资源培训等中高端业务量比例过低。

就人力资源招聘与中介服务而言,主要是网络招聘和现场招聘,作为高端业务的猎头服务较少。

(5)人才需求分析
12家机构表示紧缺经营管理人才的有8家,紧缺市场营销人才的有9家,紧缺信息技术人才的有7家,紧缺专业顾问人才的有4家,紧缺行业性人才的有6家,紧缺客服人员的有4家,紧缺其他人才的有2家,且这2家单位都紧缺文秘、中文、新闻等文字工作者。

根据以上数据,行业发展急需的紧缺人才需求比例见图2-10。

图2-10 调研机构紧缺人才情况分布
人力资源服务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调研机构普遍表示行业发展势头很好,人才需求量大,而现有人才已无法完全或者很好的满足需要,人才因素成为未来3-5年内制约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同时,行业发展最紧缺的是市场营销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信息技术人才。

2、区域状况
从地区看,本次调研根据2010年全省各地市的GDP产值将浙江省分为发达、中等发达和欠发达三个地区,发达地区为杭州、宁波、温州和绍兴;中等发达地区为台州、嘉兴、金华和湖州;欠发达地区为衢州、丽水和舟山(详见前文调研说明)。

按地区分类后,12家调研机构分别是发达地区国有市级和县级各1家、民营市级和县级各1家,共4家;中等发达地区国有市级和县级各1家、民营市级和县级各1家,共4家;欠发达地区国有市级和县级各1家、民营市级和县级各1家,共4家。

调研显示,从年服务人次看,发达地区4家机构的年服务总人次为114.8万;中等发达地区4家机构的年服务总人次为36.4万;欠发达地区4家机构的年服务总人次为10.6万。

从经费来源看,发达地区4家机构中有3家为自收自支,1家为财政全额补助;中等发达地区4机构中2家为自收自支,2家为财政全额补助;欠发达地区4机构中2家为自收自支,1家为财政全额补助,1家为财政差额补助。

从信息化管理系统和办公场地看,区别也较明显,表2-5显示了不同地区之间的这种区别。

表2-5 不同地区之间信息化管理系统和办公场地比较
(1)数量结构与年龄结构
发达地区4家机构总人数为203人,其中男99人,女104人;中等发达地区4家机构总人数为108人,其中男52人,女56人;欠发达地区4家机构总人数为54人,其中男25人,女29人,据此得出不同地区之间的性别比关系如图2-18所示。

图2-18 不同地区之间性别比例关系
就从业人员年龄结构而言,发达地区4家机构203人中,年龄在50岁以上的有7人,年龄在40-49岁的有32人,年龄在30-39岁的有72人,年龄在30岁以下的有92人。

中等发达地区4家机构108人中,年龄在50岁以上的有6人,年龄在40-49岁的有11人,年龄在30-39岁的有39人,年龄在30岁以下的有52人。

欠发达地区4家机构54人中,年龄在50岁以上的有4人,年龄在40-49岁的有8人,年龄在30-39岁的有16人,年龄在30岁以下的有26人。

图2-19显示了不同地区之间从业人员的年龄结构分布比较情况。

图2-19不同地区机构之间从业人员年龄结构分布调研数据显示,发达、中等发达和欠发达地区之间的男女性别比例都比较均衡,每类地区内部的男女性别比也很平衡,且三类地区都是女性略多于男性。

相比较而言,根据地区间的发达程度从高到低排列,女性的比例呈现出缓慢上升的趋势,也就是说越不发达的地区,女性比例越高。

不同地区的年龄结构都比较合理,整体人员组成较为年轻化,每类地区中超过75%的人员年龄在40岁以下,但地区之间也有一些差别,如从50岁以上的人员比例看,根据地区间的发达程度从高到低排列看,此比例呈上升趋势。

(2)学历结构与专业分布
就从业人员学历而言,发达地区4家机构203人中,硕士及以上学历人数为19人,本科学历人数为92人,专科学历人数为81人,专科以下学历人数为11人。

中等发达地区4家机构108人中,硕士及以上学历人数为6人,本科学历人数为61人,专科学历人数为31人,专科以下学历人数为11人。

欠发达地区4家机构54人中,硕士及以上学历人数为0人,本科学历人数为25人,专科学历人数为22人,专科以下学历人数为7人,据此得出不同地区之间从业人员的学历结构分布情况如图2-20所示。

图2-20 不同地区之间从业人员学历分布
就专业分布看,发达地区203人中,专业为管理类的共有37人,市场类的共有64人,财务类的共有16人,理工类的共有42人,人文社科类的共有18人,其他类的共有36人。

中等发达地区108人中,专业为管理类的共有21人,市场类的共有26人,财务类的共有12人,理工类的共有15人,人文社科类的共有18人,其他类的共有36人。

欠发达地区54人中,专业为管理类的共有14人,市场类的共有11人,财务类的共有7人,理工类的共有9人,人文社科类的共有9人,其他类的共有4人。

表2-6显示了不同地区之间从业人员的专业分布情况。

表2-6 不同地区之间从业人员专业情况分布(单位:%)
结果显示,从整体看,每类地区参加调研的机构都是4家,但不同地区的从业人数相差很大,越发达的地方,从业人数越多;从学历分布看,不同地区之间的学历分布比较平衡,具有本科学历的人员比例最大,本科和专科的比例之和都占到八成以上,但从硕士及以上高学历人员和专科以下低学历人员所占比例看,越发达的地区,具有硕士及以上高学历人员的比例越大,具有专科以下低学历人员的比例越小,反之亦然;从专业分布看,发达地区专业分布最多的是市场类和
理工类,中等发达地区专业分布最多的是市场类和人文社科类,而欠发达地区专业分布最多的是管理类和市场类,根据发达程度从高到低看,管理类专业的比重不断上升,而市场类专业的比重不断下降,其他类别的专业比重也呈现下降趋势,这说明越发达的地区,在从业人员的专业广度上更宽一些。

(3)职称与资格证书分布
发达地区203人中,具有高级(含副高)职称、中级职称、初级职称和无职称的人数分别为3、62、85和53人;中等发达地区108人中,具有高级(含副高)职称、中级职称、初级职称和无职称的人数分别为4、28、37和39人;欠发达地区54人中,具有高级(含副高)职称、中级职称、初级职称和无职称的人数分别为1、13、19和21人。

不同地区之间从业人员职称分布情况如表2-7所示。

表2-7 不同地区之间从业人员职称分布情况(单位:%)
就资格证书分布而言,发达地区203人中,持有经济师证书的共有67人,其中初级、中级和高级经济师分别为36人、27人和4人;持有人力资源管理师(员)证书的共有62人,其中一级、二级和三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分别为35人、24人和3人;持有行业资格证书的共有127人;持有大学英语或专业英语等各种英语证书的共有134人,其中持有大学英语三级、四级和六级及以上的人数分别为59人、68人和7人;持有其他各类职业或资格证书的共有51人。

中等发达地区108人中,持有经济师证书的共有43人,其中初级、中级和高级经济师分别为23人、18人和2人;持有人力资源管理师(员)证书的共有39人,其中一级、二级和三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分别为23人、15人和1人;持有行业资格证书的共有56人;持有大学英语或专业英语等各种英语证书的共有75人,其中持有大学英语三级、四级和六级及以上的人数分别为32人、38人和5人;持有其他各类职业或资格证书的共有33人。

欠发达地区54人中,持有经济师证书的共有28人,其中初级、中级和高级经济师分别为17人、9人和2人;持有人力
资源管理师(员)证书的共有10人,其中一级、二级和三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分别为8人、2人和0人;持有行业资格证书的共有17人;持有大学英语或专业英语等各种英语证书的共有38人,其中持有大学英语三级、四级和六级及以上的人数分别为21人、17人和0人;持有其他各类职业或资格证书的共有13人。

由上可知,不同地区机构之间从业人员持有资格证书分布情况(表2-8)。

表2-8 不同地区机构之间从业人员持有资格证书比(单位:%)
调查显示,从具有职称的从业人员比例看,越发达的地区的比例越高,不过有一点例外,即就高级(含副高)职称的从业人员比例看,中等发达地区的比例最高,而发达地区反而比例最低。

从各种资格证书看,除经济系列资格证书和行业资格证书外,中等发达地区的人力资源管理师(员)、英语证书和其他资格证书的持有比例都为最高,而欠发达地区的经济系列资格证书持有比例最高,发达地区的行业资格证书持有比例最高。

(4)业务范围分布
根据调研结果,计算出不同地区机构之间各种业务种类的比例情况,详见表2-9。

表2-9 不同地区机构之间各种业务种类的比例情况分布(单位:%)
人力资源招聘与中介服务又可细分为网络招聘、现场招聘和猎头服务,从不同地区看,三者的比重有所区别,发达地区人力资源招聘与中介服务占全部业务的33.75%,其中网络招聘占17.75%,现场招聘占14.25%,猎头服务占1.75%;中等发达地区人力资源招聘与中介服务占全部业务的41.25%,其中网络招聘占19.50%,现场招聘占20.75%,猎头服务占1.00%;欠发达地区人力资源招聘与中介服务占全部业务的41.25%,其中网络招聘占16.25%,现场招聘占25.00%,猎头服务占0%。

由上可知,地区之间的业务范围差别较大,调研中,发达地区和中等发达地区都涉及到各种业务,而欠发达地区没有涉及人力资源培训、人力资源测评与考核、人力资源管理咨询、人力资源从业者服务和猎头服务等高端业务;比较发达地区和中等发达地区,前者在中高端业务种类的比重上也要明显领先。

调研数据显示:地区发展不同对人力资源服务业的业务范围有着较大的影响。

目前的现状是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发达地区的业务范围无论是从广度上和深度上都达到了一个较为合理的发展状况,而中等发达地区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则处于落后地位。

(5)人才需求分析
发达地区4家机构认为紧缺各类人才的数量分别为:紧缺市场营销人才的有2家,紧缺经营管理人才的有3家,紧缺信息技术人才的有2家,紧缺行业性人才的有1家,紧缺专业顾问人才的有3家,紧缺客服人员的有2家,紧缺其他人才的有1家。

中等发达地区4家机构认为紧缺各类人才的数量分别为:紧缺市场营销人才的有4家,紧缺经营管理人才的有2家,紧缺信息技术人才的有4家,紧缺行业性人才的有2家,紧缺专业顾问人才的有1家,紧缺客服人员的有0家,紧缺其他人才的有1家。

欠发达地区4家机构认为紧缺各类人才的数量分别为:紧缺市场营销人才的有3家,紧缺经营管理人才的有3家,紧缺信息技术人才的有1家,紧缺行业性人才的有3家,紧缺专业顾问人才的有0家,紧缺客服人员的有2家,紧缺其他人才的有0家。

表2-10根据以上数据计算出不同地区对各类人才的紧缺情况。

表2-10 不同地区之间紧缺各类人才的比例情况(单位:%)
结果显示不同地区对紧缺人才的需求各不相同。

发达地区最紧缺的人才是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顾问人才,中等发达地区最紧缺的人才是市场营销人才和信息技术人才,欠发达地区最紧缺的人才是市场营销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

这与不同地区的业务范围不同有着紧密联系。

3、国有与民营机构状况
参与本次调研共有12家机构,其中国有机构和民营机构分别为6家。

从年服务人次看,6家国有机构的年服务总人次为142.1万,6家民营机构的年服务总人次为19.7万。

从经费来源看,6家国有单位中,经费来源为财政全额补助的有4家,财政差额补助的有1家,自收自支的有1家。

从信息化管理系统和办公场地性质看,6家国有单位都有信息化管理系统,办公场地性质为自有的3家,租赁的3家,6家民营单位中,经费来源都是自收自支,具有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机构只有3家,办公场地性质为自有的1家,租赁的5家。

由此得出两者信息化管理系统拥有率和办公场地自有率的区别(表2-2)。

表2-2 国有机构与民营机构信息化管理系统和办公场地比较
(1)数量结构与年龄结构
6家国有机构总人数为222人,其中男103人,女119人;6家民营机构总人数为143人,其中男72人,女71人。

图2-11显示了国有机构与民营机构之间的男女性别比例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