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百年历史发展概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國近百年歷史發展概論

張偉國博士

緒言

我國有超過五千年的文字記述歷史,數千年來,經歷了數十次朝代興衰更替,國家多次從分裂到統一,又多次從統一到分裂。國勢興盛時,中國武力曾伸展至萬里之外,中國成為亞洲東部世界秩序的主導者,以「天朝上國」自居。四周國家部族向中國稱藩納貢,中原文化成為四鄰仿效的對像,所謂「四夷來朝」、「遠人賓服」,為後世的中國人留下光輝的歷史記錄。然而自從十九世紀中期以來,一百五十多年間,中國不斷受到來自東面海洋和北面西伯利亞平原的歐洲、美洲列強,和俄國、日本的侵略,屢戰屢敗,被迫割地賠款,外交上屈服啞忍,喪權辱國,淪為世界上的三、四等國家,被稱為「東亞病夫」。在列強武力壓迫底下,中國傳統的政治體制弱點顯露無遺,政府的管治威信一落千丈;西方列強衝開中國的貿易大門,以農業為主的傳統中國社會經濟受到掠奪、摧殘,廣大農村陷入困境。積弱不振和貧窮破落,使悠久深厚的中華文化,在競爭進取的近代西方商業文明面前,黯然無光。百多年的貧困屈辱,使中國人失去民族尊嚴和民族自信。

面對這不可迴避的亙古未有的困局,百多年來,中國一代又一代的有志之士,一代又一代的掌權者,甚至一代又一代的平民百姓,都試圖以自己的理想、自己的方法擺脫困境。當然,個人的要求與群體的願望有所不同;小集團、黨派的利害經常與全國的利害不一致,甚至互相衝突。每個人對當前困局有不同理解和觀點,對改變困局的理想藍圖各有不同,對未來的憧憬大有差異,因此不同時期、不同想法的人們從各自的處境、各自的願望出發,提出種種改革的方案,爭論不休,甚至勢成水火。好些有理想的知識分子,期望能一次過短期內改變中國困局,借外國經驗,改造中國。一旦掌握政權,落實改革,則往往限於各自的條件和能 力,限於各自的冀望和策略,限於現實的阻力,特別是列強的插手,不可能各方面照顧周全,使政局矛盾重重。然而現實形勢的變化發展,不會凝固於一個時空,等待所有問題處理妥當,以便改革,相反,老問題未解決,新問題接踵而來,改革者屢受挫折。中國近百年來國步艱難,實在令人痛心。

近五十餘年,中國經歷了國家民族的全面整合,外國勢力排出境外,初步形成國家獨立自主的基礎。在這基礎之上,中國人在坎坷的道路上逐步衝出困境,正朝向富強之路邁進。作為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知識分子,我們有需要認識國家民族的過去,特別是回顧這百餘年的艱辛痛苦歷程。當然,回顧歷史,並不是為了追究前人的責任,責備中國文化的落後醜陋;也不是為了嘲笑前人面對困局而無可奈何,或虛張聲勢,甚至張惶失措的窘態;更不是以揭露前人的私隱,取笑失敗的歷史人物。回顧歷史,其實是試圖探求中國變革瓶頸之所在,從錯縱複雜的史事中疏理出中國面臨的困境,以較廣闊的視野審視這段令人痛心的歷史,為中國邁向未來增加經驗教訓,提高民族的自省更新能力。

第一節

研讀中國近代史的原因和方法

為甚麼要學習歷史?歷史知識有甚麼用?這都是歷史學生經常遇到而難於解答的問題。事實上,歷史不是一門職業技能學科,不容易為學習者帶來即時經濟收益,因此對於個人來說,歷史知識可以是無關重要。然而,歷史是國民教育的一部分,甚至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歷史的其中一個重要意義,是社群集體記憶的重要內容,任何社群,小至家庭,大至國家民族,其成員都有需要知道群體的往事,以增強成員對群體的歸屬感,和互相團結。試問,如果美國人不認識華盛頓、林肯、肯尼地,不知道「五月花號」、「獨立戰爭」、「南北戰爭」、「九一一事件」,還算是有國民意識的美國人嗎?同樣,如果中國人不認識孔子、唐太宗、岳飛、孫中山、毛澤東,不知道「三國鼎立」、「滿清入關」、「辛亥革命」、「抗日戰爭」,還算是有國民意識的中國人嗎?缺乏國民意識的國民,在國家民族的危難關頭,會共赴患難嗎?在殖民地時代,香港的學校教育,不重視有關中國的知識,對中國的歷史和文化認識膚淺。以至不少香港青年對中國缺乏歸屬感,因無知而產生誤解、蔑視、抗拒。香港回歸中國,教育工作者有需要重建香港人對中國的集體記憶,引導香港的青年重新認識祖國,增強他們認同國民身分,歷史、特別是中國近代史,是重要的一部分。

當然,每個人對接受歷史知識的需求和態度並不一樣:有人希望知道一些歷史故事,例如宮廷鬥爭之類,衍化為小說戲曲,作為茶餘飯後的談資;有人希望直截了當地獲得某事件的權威判斷,釋其內心疑惑,或作為評論、批判歷史人物事件的依據;有人希望知道事件的前因後果,分析事件的發展及影響。傳統中國士大夫,則認為前人的行為,可作今人的殷鑑,即所謂「以古為鑑,可知興替」;或借歷史的經驗教訓,作為推行道德教化的教材,即所謂「別善惡,寓褒貶」。總之,原因可以有很多,這些都是其中一二,也有可能有人純粹因為興趣而學習歷史。但無論如何,盡量求真,不隱惡,不溢美,不無中生有,不妄作推斷,不以現代人的能力強求前人,都是嚴謹的治史態度。要成為高水平的史學工作者,必須有堅實的歷史基礎知識,以中國近代史而言,至低限度,要熟悉重大事件的始末,瞭解事件的時、地、人關係,主要參與者在事件中的作用;熟悉重要歷史人物的生平及人際關係;善於找尋、蒐集、解讀、分析及運用歷史資料。當然,知識愈豐富,治史的能力愈高。

學習歷史並非簡單地從書本中,或從學者口中獲取標準答案,而是學會找尋資料,鑑辨資料的可靠程度,利用可信的、有用的資料,探索、分析史事,建立自己的歷史視野,提高自己對事理的分析、判斷能力。前輩史學家黃仁宇指出:「歷史學不專恃記憶,它本身也成為一種思維的方法。」當然,對於初學者來說,自己找尋史料,鑑辨史料的真偽及可信程度,如何掌握及充分利用史料的作證能力去瞭解史事,未免過於艱難,初學者認該先掌握近代中國歷史發展的基本脈絡,認識重要史事前因後果和發生經過,認識重要歷史人物,政治黨派、人物的活動,建立堅固的歷史知識基礎,更進一步增強你的思維能力。

歷史雖然應該包涵人類的全部活動,範圍廣闊,舉凡政治、經濟、文化、制度、宗教、社會、

以至器物、工程等,都是歷史的重要部分,但由於政治經常支配了國家、社群的集體活動,因此自古以來,無論中外,都把政治史作為歷史記述的重心。一些政治的當權者為了確立其權力的合法性,為了強化其管治威信,不惜歪曲歷史,美化自己,醜化政敵,中國古代稱之為「穢史」。近代中國政治動蕩不安,政黨、軍閥爭權奪勢,當權之後為了控制言論,往往只許按照該黨、該當權者的立場記述歷史。長期以來,中國大陸和臺灣的近代史著述,都因執政黨的操控而有嚴重的偏頗。以抗日戰爭為例,大陸方面強調共產黨領導抗日,而國民黨退縮一隅,掠奪資源,保存實力;臺灣方面則強調國民黨領導抗戰,共產黨在農村煽動民眾,擴充地盤。類似的記述,污染了歷史真像,誤導聽受者。幸而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由於兩岸兩黨的敵對狀態逐漸化解,昔日的恩怨隨著上一代政治領袖的逝去而漸泯,數十年前的機密資料檔案逐漸解密,加上新的視野,新的方法,史學工作者正逐步描繪更符合真貌的中國近代史。

那麼,究竟誰真誰假?誰是誰非?對史事的記述和評論是否有標準答案?請先不要急於下定論。歷史的學習者必須有以下的概念:所有歷史記述(包括當事人的口述、各種傳聞、著名學者的論著)都是一種說法而已,不可能沒有缺漏,很有可能只是史事的一角,甚至只是史事的表像,因此所有記述都不會全面;記述者可能因為錯誤觀察、錯誤理解,因為疏忽,因為偏見,因為宣傳,因為維護某方面的利益,因為打擊政敵等原因,而有意無意地作出偏差的、不正確的記述、評論。歷史學習者不應該無條件地相信任何記述者的陳述、判斷和評論,除非有可靠的資料作為取信的佐證。梁啟超的《戊戌政變記》強調維新派的憂國憂民,他 們的政敵則被描述為誤國害民;孫中山先生的《倫敦蒙難記》中,記述被捉入清朝駐倫敦使館的過程,疑點重重。梁啟超、孫中山都說假話嗎?不一定是假話,他們只是選擇說對自己有利的話。那麼,後人記述和評論「戊戌維新」和「倫敦蒙難」,不能單憑兩位當事人的著述,必須找尋更多其他方面的有關史料以資佐證。近代中國人對於變法圖強,寄存厚望,因此對於歷史上的變法,都持肯定態度,例如北宋的王安石變法,幾乎受所有現代歷史教科書的讚揚,而所有反對變法的大臣,都被稱為「保守派」,「保守」在現代人觀念中,含有貶義,然而好些王安石的重要變法助手,被宋朝人視為「奸臣」。假如簡單地判斷變法是好事,反對變法是壞事,便不是學習歷史的正確態度。

第二節

「近代」在中國歷史中的地位

中國數千年的歷史過程中,時勢難免有盛衰,國力難免有起落,那麼,近代中國歷史,有甚麼獨特之處呢?有人認為,自從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中英鴉片戰爭爆發,一百多年間,中國處於「前所未有的變局」,從「萬國來朝」的「天朝上國」變為任列強宰割的三、四等國家。近代中國歷史,為中華民族留下不可磨滅的、令人痛心的記憶,因此這百多年間的歷史顯得特別重要。然而,中國數千年歷史中,「前所未有的變局」實在不少,難道秦始皇帝統一天下不是前所未有的變局嗎?難道宋室南渡不是前所未有的變局嗎?難道滿清入關不是前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