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水资源总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 水资源总量的计算与水量平衡分析

第一节 区域水资源总量的计算

在分析计算降水量、河川径流量和地下水补给量之后,尚需进行水资源总量的计算。

过去,有的部门将河川径流量与地下水补给量之和作为水资源总量。由于河川径流量中包括一部分地下水排泄量,而地下水补给量中又有一部分由河川径流所提供,因此将两者简单地相加作为水资源总量,成果必然偏大,只有扣除二者之间的重复水量才等于真正的水资源总量。据此,一定区域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的计算公式可以写成

重复地下河川总W u W W -+= (6-1)

式中,总W ——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亿m 3

);

河川

W ——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亿m 3

);

地下

u ——多年平均地下水补给量(亿m 3

);

重复

W ——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与多年平均地下水补给量之间的重复量(亿m 3

)。

若区域内的地貌条件单一(全部为山丘区或平原区),公式(6-1)中右端各分量的计算比较简单;若区域内既包括山丘区又包括平原区,水资源总量的计算则比较复杂。在后一种情况下,区域水资源总量的计算方法如下。 一、河川径流量的计算

将计算区域划分为山丘区和平原区两大地貌单元,分别计算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计算方法参见第四章。

二、地下水补给量的计算

山丘区和平原区地下水的补给方式不同,其计算方法也不相同。 1.山丘区地下水补给量

如前所述,山丘区地下水补给量难以直接计算,目前只能以地下水的排泄量近似作为补给量,计算公式为

(6-2)

式中,山u ——山丘区多年平均地下水补给量(亿m 3

);

山基W ——多年平均河川基流量(亿m 3); 潜u ——多年平均河床潜流量(亿m 3);

山潜泉侧潜山基山q E u u u W u +++++=

侧u ——多年平均山前侧向流出量(亿m 3);

泉u ——未计入河川径流的多年平均山前泉水出露量(亿m 3);

山潜E ——多年平均潜水蒸发量(亿m 3)

; 开q ——多年平均实际开采的净消耗量重复水量的计算(亿m 3)。

2.平原区地下水补给量

平原区地下水补给量可按下式计算:

(6-3) 式中, 平u ——平原区多年平均地下水补给量(亿m 3

);

p u ——多年平均降水入渗补给量(亿m 3);

河渗u ——多年平均河道渗漏补给量(亿m 3); 侧u ——多年平均山前侧向流入补给量(亿m 3); 渠渗u ——多年平均渠系渗漏补给量(亿m 3);

库渗u ——多年平均水库(湖泊、闸坝)蓄水渗漏补给量(亿m 3); 渠灌u ——多年平均渠灌田间入渗补给量(亿m 3); 越补u ——多年平均越流补给量(亿m 3);

人工u ——多年平均人工回灌补给量(亿m 3)。

降水入渗补给量p u 是平原区地下水的重要水源,主要取决于降水量、包气带岩性和地下水埋深等因素。河渗u 、渠渗u 、库渗u 、渠灌u 和人工u 分别为山丘区河川径流流经平原时(有时也包括平原区河川径流本身)的入渗补给量和人工回灌补给量。侧u 也为山丘区山前侧向流出量。越补u 为深层地下水的越流补给量。

据统计分析,我国北方平原区降水入渗补给量p u 占平原区地下水总补给量平u 的53%,山丘区河川径流流经平原时的补给量(包括河渗u 、渠渗u 、库渗u 、渠灌u 、人工u )占43%,山前侧向流入补给量只占4%(越补u 忽略未计)。

山丘区和平原区地下水资源各分量的计算方法详见第五章。

人工

越补渠灌库渗渠渗侧河渗平u u u u u u u u u p +++++++=

图6.1山丘区、平原区河川径流与地下水补排关系示意图

三、重复水量的计算

对既有山丘区又有平原区两种地貌单元的区域,分析河川径流与地下水补排关系可以得知,如果分别计算山丘区和平原区的河川径流量与地下水补给量,再根据公式(6-1)计算全区域(山丘区加平原区)的水资源总量,则有一部分水量被重复计算了。重复水量如图6.1中箭头所示。重复水量包括以下几项:

1.山丘区河川径流量与地下水补给量之间的重复,即山丘区河川基流量山基W ;

图 不同地貌单元重复水量示意图

图6.1 不同地貌单元重复水量示意图

项目

地貌

山 丘 区

平 原 区 河川 径流量

地下水补给量

W 山川=W 山表+W 山基 W 平川=W 平表+W 平基 u 山 = W 山基+u 潜+ u 侧+u 泉+E 山潜 +q 开 u 平 = u p +u 河渗+ u 侧+u 渠渗+u 库渗+ u 渠灌+u 越补+u 人工

2.平原区河川径流量与地下水补给量之间的重复量,即平原区河川基流量平基W ,有时还包括来自平原区河川径流量的人工渠灌库渗渠渗河渗和、、、u u u u u ;

3.山丘区河川径流量与平原区地下水补给量之间的重复量,即山丘区河川径流流经平原时对地下水的补给量,包括人工渠灌库渗渠渗河渗和、、、u u u u u ;

4.山前侧向补给量侧u ,是山丘区流入平原区的地下径流,属于山丘区、平原区地下水本身的重复量。

四、水资源总量的计算

若计算区域包括山丘区和平原区两大地貌单元,公式(6-1)便可改写为

重复平山平川山川总)()(W u u W W W -+++= (6-4)

重复水量重复W 等于平基山基、W W 、侧人工渠灌库渗渠渗河渗与、、、、u u u u u u 各项之和,将其代入公式(6-4)并整理得

平基越补开山潜泉侧潜平川山川总W u u q E u u u W W W p -++++++++=(6-5)

在山丘区、平原区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及地下水补给量各项分量算得的基础上,即可根据公式(6-5)推求全区域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

由公式(6-2)得

(6-6) 将公式(6-6)代入式(6-5)并整理得

越补山平表山表总u u u W W W p ++++= (6-7)

式中 山表W ——山丘区多年平均地表径流量(亿m 3

);

平表W ——平原区多年平均地表径流量(亿m 3)

; 其它符号意义同前。

公式(6-7)表明,区域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也等于山丘区、平原区多年平均地表径流量与山丘区地下水补给量、平原区降水入渗补给量、平原区地下水越流补给量之和。 五、区域水资源总量计算实例

依据公式(6-5),计算北京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如下:

1.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为: 山川W =16.2亿m 3

,平川W =7.4亿m 3

2.山丘区、平原区地下水多年平均补给量计算成果见表6.1、表6.2。 3.平原区多年平均河川基流量平基W =1.3亿m 3

4.将上述成果代入公式(6-5),即得北京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见表6.3

山潜泉侧潜山基山q E u u u W u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